《耶肋米亞》(新教《耶利米》)
耶肋米亞(耶利米書)是先知書中最長的一卷,對先知本人提供的資料也最多。他生於亞拿突,在公元前六二七年開始傳道。當時的猶大王為約史雅,約史雅的祖父曾引導百姓背棄天主,在各「高地」敬拜偶像,直到約史雅時代,他才回復了一神信仰,引領百姓回到聖殿。耶肋米亞曾親眼看見約史雅的去世,巴比倫滅亡亞述,猶大亦亡於巴比倫,百姓被擄,而他自己也被逃離的猶太人帶到埃及。根據傳說,他一生未婚,因信仰的緣故而在埃及殉道。
耶肋米亞的內容包括個別談話、短講、生平事蹟與神諭等,並未按時間的先後次序排列,可能是文士巴錄所整理的,也可能是後來的編輯所蒐集的。在耶肋米亞內所謂「自白」的部分,他將天主描繪成向忠心的人顯示為忠誠的神,但百姓的不忠則深深地刺傷了祂。因著百姓敬拜偶像並棄絕天主,天主也要棄絕他們。耶肋米亞用一個威脅性的意向──北方的仇敵,來作為施行懲罰的執行者,這指的就是強大的巴比倫帝國。耶肋米亞一方面稱讚被擄到巴比倫去的人,要比留在國內的人好得多;但在同時,耶肋米亞亦斥責九個外邦,包括了他們後來必須臣服的巴比倫在內。這種表面的矛盾是基於一個觀念,即是向天主盡忠。他要順服天主賜下的苦難,順服與天主對立的仇敵。
耶肋米亞是被擄至埃及的先知,在他的一生中,他既將不忠者定罪,又為忠誠者帶來應許的盼望;一方面他警告百姓離棄天主的後果,但同時也展望了新生命與復興的來到。「忠心」與「信靠」是他不斷反覆申論的兩個主題,充軍到巴比倫的猶太人對先知之勸言,逐漸有所領悟。此書使得猶太人免於絕望的境界,且也準備了他們領受滿溢恩寵的新約。
《哀歌》(新教《耶利米哀歌》)
在希伯來文聖經中,哀歌並不列在耶肋米亞之後,而是在聖經的五卷書裏之一。雖然本書並未言明作者是誰,但傳統認為是先知耶肋米亞所寫。相較於耶肋 米亞對 君王與百姓的勸誡,耶肋米亞哀歌則表達出亡國的痛苦和慘狀,以及懺悔認罪及歸向天主的誠意:耶路撒冷毀滅了,上主棄絕了祂的百姓。雖然哀歌所使用的言詞不是邏輯性的,但我們卻可以從文章的字裏行間,瞭解作者所欲傳達的訊息。
哀歌包含了五首詩,採用「字母順序」的模式書寫,每一節的開始,是接續前一節所用的希伯來文字母。這五首詩有些主題相同,但每首詩的重點卻又不盡相似,各有所主,通常都表達在第一行。第一章是綜覽那無人安慰的「獨坐之城」;第二章,毀滅是由憤怒的天主所行,令旁觀者大為吃驚,人民僅能痛而呼天;第三首詩試圖向絕望者提供希望,讓天主再來幫助他們;第四首詩又回到絕望中,把昔日的美好光景與現今的淒涼相比;第五章,詩人又強化了埋怨之聲,要求上主來恢復關係,再賜下生命。這並非接納,而是被天主棄絕之子民絕望的吶喊。
耶路撒冷的毀滅,對猶太意識的形成極具關鍵性。這些悲痛的話語一直在猶太人的團體中具有影響力,在紀念那耶路撒冷被巴比倫和羅馬所滅的日子時,他們一面禁食,一面誦讀。遭到棄絕的悲傷,國破家亡的苦痛,透過一次次的紀念儀式,深深地烙印在猶太人的心中,直到今日。
《巴路克》(新教無)
希伯來文的巴路克( Baruch )是一個分詞,被動的意義指的是「受讚美」。若天主是我們人類讚美的對象,那它的意義是指「願天主被頌謝和尊敬」;如果我們是天主讚美的對象,則其意義是指「受到天主的護佑」。至於巴路克書的成書時間,約於公元前兩百年。就結構來說,巴路克書大致可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緒言,解釋巴比倫流亡的背景;第二,表明眾人的哀痛及懺悔;第三,要求眾人遠離不義,遵守律法,歸向真神;第四,天主將賜下救恩;第五,耶肋米亞的書信。
如果我們分析巴路克書的內容,巴路克書將告訴我們如何接受並相信上帝的方式。首先,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罪過;然後,神會引導我們回頭,離棄過去;最後,在天主的愛裏,我們最後會得到赦免。所以,巴路克書可作為我們得到救贖的範本。另外,在巴路克書中,作者用「永恆的」觀點,亦即沒有時間性的,沒有開始和結束的概念,來說明天主的性質。除此之外,巴路克書亦提示了天主將會成為降生的基督,將屬靈的智慧帶到人間,並展現於人類的行動中。
《亞北底亞》(新教《俄巴底亞》)
亞北底亞(俄巴底亞書)是舊約聖經中最短的一卷,共二十一節。前十六節是指責以色列鄰邦厄東民族的神諭;後面幾節則是應許以色列將勝過厄東。這類所謂「指責外邦的神諭」,在所有的大先知書中都有,但這卻是唯一單獨出現的例子。
厄東這個國家的領土在猶大的東南,死海的另一邊。據舊約聖經記載,厄東和猶大長久以來都互相為敵,因此亞北底亞所指的情況,就是雙方爆發衝突的事件,可能有好幾次。根據傳統,厄東是厄撒烏、雅各伯的兄弟,所以這兩族人有親戚關係。不過,有時候家庭糾紛最難排解;或許也就因著這層關係,這兩個國家彼此的心結更深。當巴比倫人進攻猶大時,耶路撒冷淪陷,聖殿被毀,這對當時的希伯來說是嚴重的打擊,然而厄東人不僅對猶大的生死漠不關心,甚至還積極與敵人聯盟,參與掠奪,以致先知厲聲斥責。然而,這種褊狹的國族主義,只有新約愛的啟示才能有化解的機會。
其實,亞北底亞時遭人責難,認為此書是仇恨、報復的宣洩,毫無價值。然而,或許從另外一面思考,不論巴比倫或厄東,都可以作為「凡反對神為這世界鎖定旨意者」的象徵。厄東所受責備的罪,其實是普世皆有的現象,比如驕傲和狂妄,違約與不顧親情,以及殘酷不仁。因此,這些早年先知的話,似乎對每個時代的人都適用。
最後,亞北底亞和其他的先知書一樣,認為所有的罪惡,不論是誰犯的,最終都會被神連根拔起。天主至終將做全世界王,為所有受壓迫者伸張正義,帶來真正的自由。亞北底亞背後所傳達的仍是盼望,而不只是定罪。
《厄則克耳》(新教《以西結》)
厄則克耳(以西結書)是先知厄則克耳的神諭和異象。他與耶肋米亞同一時代,但較年輕。他的預言是向被擄之人而發。厄則克耳首先警告以色列的百姓和耶路撒冷將會有大災難降臨,接著又安慰天主的子民,應許他們,受苦必有終結之時。最後,他記載了一則榮耀的異象,即被擄歸回之後聖殿將被重建,南北二國統一。
先知厄則克耳出身於司祭家族,他非常看重聖殿和其中的崇拜。厄則克耳的神學重心為神的聖潔,而以色列的保障則在於聖殿中有神的同在。厄則克耳運用宗教儀式中潔淨與污穢的術語,來描述德行與罪惡,他的論點常採用司祭式的律法來表達。相較於其他的先知,厄則克耳是最常見到異象的先知,然而他卻屢受禁言之苦。百姓對他的信息很好奇,但卻不肯接受。他所有的神諭都強調天主的全能與自由:天主既能責罰,也能復興。
先知早期的神諭側重在罪惡與刑罰。猶大和耶路撒冷的罪已經到達無可救藥的地步,他們毫不忠誠,全然悖逆,不但大肆祭拜偶像,甚至將偶像置於神的聖殿中。他們與外邦人結盟,破壞了與天主所立的盟約。天主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只有加以滅亡,任百姓被擄。當時的百姓流行一種說法,認為自己是因先人的罪而受責罰。厄則克耳則徹底予以否定,他要百姓明白,他們的確是悖逆之家,應受懲罰。
當公元前五八七~五八六年耶路撒冷被毀之後,厄則克耳的信息有了重大的轉變,傳講的不再是審判,而是安慰,並預言猶太人將重新回歸故里,百姓將再次興盛。以色列人受罰是犯罪褻瀆聖名所致;但若知過悔改,天主必仁慈寬宥。只有經過流亡,才能叫他們歸正,承認雅威是他們的天主,才能消滅崇拜邪神的傾向,而歸正之後,天主將有一位「善牧」領他們歸回原地,加以管理。
《厄斯德拉上、下》(新教《以思拉》、《尼希米》)
一般聖經都稱這兩部書為厄斯德拉和乃赫米亞,其實原先是同一卷書。它敘述猶太人由巴比倫放逐歸來後,直至以後的一個多世紀中的事。後人因此得以知曉放逐後猶太主義復興的種種事件。
就文學及歷史問題而言,厄上下的作者採用不少的古文件,且在引用時予以組織,成為一整體,再將之置於歷史的大洪流中,為此不免留給後人難解的課題。譬如,從放逐地回國的猶太人的清單(厄上二、厄下七);又如︰厄上四提及耶京聖殿在重建中被迫停工之事,與史實無法配合;再如,厄斯德拉與乃赫米亞兩人在耶路撒冷活動的年表該如何排序?……等等。
就宗教層面而言,厄上下有三個關注的中心︰聖殿、耶路撒冷城、及天主子民的團體。聖殿的重建是放逐歸國人民的首要課題;其次,聖殿的存在跟耶路撒冷城是密不可分的;不過無論聖殿或聖城,真實的意義在於生活其間的人民,這些人民形成天主子民的團體。
厄斯德拉是祭司又是經師,精通法律,是禮儀復興的靈魂人物,重建與神的關係。對外邦民族十分嚴肅,極力反對與非猶太人通婚,要求必須和她們離婚。
乃赫米亞是一位有魄力的平信徒,他是省長,以政治角度著眼。他信德堅強,喜好祈禱,以善表宣道。他也反對與非猶太人通婚,但他不像厄斯德拉要求要離婚,而是直接下令禁止這種婚姻。
不過,雖然厄斯德拉和乃赫米亞兩人功勳彪炳,但他們只求完成天主所託付的使命,其他我們一概無從知悉,這為當今崇尚個人的時代,是一大典範。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