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60期 60

編者的話

鄭至麗

編者的話

 

鄭至麗

 

 

2020年九月二十七日,小會彰化靜山共融營正在進行,神修小會總會輔導神父胡國楨神父的演講題目是:「中國天主教本地化,後雷公時期的小會前瞻」。胡神父提出:「後雷公時期中華基督神修小會可以思考的問題。我們是中國人的小會?還是全球華人的小會?當然我們願意是能代表全球華人」。 胡神父說:「沒了雷公的臺北小會,不但沒有解散,反而越來越旺了!」中國天主教本地化是神修小會恒久的方向及目標!本地化及在地化有無區別?

程明聰神父寫的:「結伴而行」「醒、悟」「祈禱中依偎著耶穌」指出我們如何可以把我們最深層的盼望和呼喚釋放出來。

仔細讀黃錦文神父的兩篇文章:「從修和聖事看『悔改』」「罪的意思」,黃神父替我們重新溫習我們知道卻又不完全知道的天主愛的道理。

這期《芥子》刊載了三封家書:

李百齡寫的:「神修小會總會主席致北美小會會員家書」,她指出小會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方向。六十年來小會繼續發展,天主是在帶領著我們!她說:「希望我們今年能在共融營中重逢。」

陸蔚紅寫的:「神修小會北美上任分會主席家書」道出她從2018年芝加哥共融營結束之後,便兢兢業業,開始籌劃2020年在南加州的共融營,把原訂2020年10月在洛杉磯舉行的共融營,準備得很完善。可惜因為新冠肺炎的流行,共融營順延一年,等到現在2021年,如果疫情緩和下來,不再有健康的顧慮時,我們仍舊在洛杉磯見面。

杜曉雲 寫的:「神修小會北美分會現任主席家書」,提到她對北美分會有許多現在就已經開始的具體行動計劃,包括:「聊天室」: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四的Line 群組;「信仰與文化」的 LINE 群組;「默觀祈禱月訉」;「默觀歸心祈禱」;「悅主書畫小聚」;《北美芥子刊物》:每年一月、五月和九月出刊;「灣區小會讀書會」。

孫長安寫的:「事事有定時, 2020再見,懷望2021」中引用了Pete Seeger寫的: "事事有定時 Turn, Turn, Turn" (to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願將這歌 帶給大家平安,感受,和歡喜!

許建德寫的:「與主有約 — 漫談contemplation 與mindfulness 」中提到黃克鑣神父,甘易逢神父,鄭聖冲神父,他們都由於默觀祈禱而跟小會結緣,其中鄭聖冲神父是小會的三位主要輔導司鐸之一。默觀祈禱代表著一種較簡化和更深入地與天主會晤的方式。黃克鑣神父認為從「專注」可以導至「覺醒」(Awareness)。

徐琪寫的「驚豔 」闡明她所以啟動北美網路的默觀歸心祈禱的動機。因為疫情,網路視頻的聚會盛行,有了這個科技上的進步,我們的團體默觀祈禱才有可能開始。從2020年的12月開始,每個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在網路視頻上做30分鐘的團體默觀祈禱,由李秀萍帶領這個結合東西方靈修的操練。藉著 LINE 及 ZOOM,把我們之間的關係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我們分會家人們反而有更多的機會在網路上見面、彼此關心,天主的行事真是奇妙。 就在2020年十二月一日周二,啟動了北美網路的默觀祈禱,歸心祈禱。

傅振民寫的:「承行主旨」中提到費城中國城的救主堂 ( Holy Redeemer ), 有一位在中國傳教殉教的法國Vincentian(雲仙會)的聖人 名字是:John Gabriel Perboyre, C.M. (1802 - 1840) 。他就是教宗 John Paul II 祝聖在中國殉教者中的「董文學」。這教堂裏的一面鑲花玻璃上有這位致命聖人像,下面居然呈現青天白日的徽號。他和明朝的利瑪竇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相差兩百多年呢。

讀了王玉梅寫的:「和孫女開心過日子 」,我倒是非常希望也能在臺灣選讀「天主教堂區歷史以及與地方宗教文史」課程,臺灣的地方宗教多麽多彩多姿!請問,我們如何才能擁抱臺灣的地方宗教呢?

王玉梅的另外還有四篇文章,包括:
「敞開心扉傳福音」
「學習快樂幸福的生活 」
「最愛圓點南瓜 / 草間彌生 」;經過王玉梅的介紹,我們得以與1929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的草間彌相識,她在美國也有很出色的展出,她的造就與蔡國強的成名有什麽關聯? 黃長春、王玉梅寫的「手的聯想二則 」;大能的手以及耶穌的千手千眼。感謝教宗的教誨,以及岳修女、李醫師和長春的分享,使我意識到我們互為肢體,且更親密的連結在一起了。願我們懷著慈悲和感恩的心,盡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成為耶穌和菩薩的助「手」!

廖雯寫的:「慶年詞」,她這種獨特的文體,每句三字或四字,有押韻。中國人講究好兆頭,也是我們天主教的?她的敬主喜筆 總是帶給《芥子》洋洋喜氣!我們謝謝她的祝福!今年是辛丑年,2021年,民國一百一十年!

當我接到郭子文的文章:「當病毒遇上我—與新冠過招」,真沒想到她就是我們之中與新冠病毒面對面的小會會員,我們都是事後才知道她制服新冠病毒,完全以中國醫學的精華,過關宰將的精神,當然吳述中的功勞也是不可磨滅的。完全靠定力!

吳述中寫的兩篇文章:「給孫子出的課題」「量子人生」將我們帶進另外一個遼闊的領域。年輕的下一代!他們的世界!他們的未來!

方光珞寫的:「歲末碎言」提到藉著ZOOM的權能,我們女師附小五、六年級同學的六位老友也能聚在一起,談話的記錄。

王利華寫的:「內蒙古巴彥淖爾盟 烏拉特後旗 東升廟天主堂」。她寄來幾張由她家鄉內蒙寄的照片。不久前,內蒙當地都是她亲友的居民,集資建築完成的美麗的教堂屋頂的十字架被取下。一座被毀容的天主堂,看了好不忍心。她提供給我們的是一扇窗戶,看進去 是一個政權迫害人民信仰的實例!受到迫害才知道自由的珍貴。在臺灣的天主堂是不會受到這種迫害,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香火彌漫的龍山寺,行天宮等等,大街小巷不時冒出路人敬供的菩薩神像!


5.05 - 1.png

黑幼龍的文章:「主的足跡,何等美妙!」描繪與景耀山神父奇妙的相遇以及景神父以足療治愈了他,對周遭的人影響甚為巨大!正確的足療還能帶給人精神上的溫暖!

戴台馨寫的:「關西輕尋根半日遊」是一篇很溫馨的文章!她和張帆人,及幾位好友回到關西,「還看到:我小時候和媽媽就在那不遠處橋下拱門的石板上洗衣服」,張瑞雲說。

洪碧玉寫的:「我對天堂的一點領悟」提到:對於生死模糊不清的觀念很讓我們迷糊不安。孵夢?但是,天主教徒,比如聖奧古斯丁和哲羅姆,都聲稱他們 生活的方向曾經 受到過 夢境的影響。 蕭淑美的回應是:讀到碧玉的分享,讓她想起朴泳喆神父講到復活寡婦的兒子(路七11-17)。

許建立寫的:「天堂與地獄 」,他以即是以前天主教而今是佛教徒的作人處事,許多探病的難題都能夠迎刃而解!他在每期的《芥子》都提供一篇非常精彩,令人深思的文章。道盡生死之間奇妙的反思。

歐陽,楊梅玉寫的:「金婚慶--回首婚姻路」。整場金婚慶都因為疫情而改頭換面,卻又不失喜樂慶祝歡樂。口罩,墨鏡,遮陽帽的裝扮,各 個像是要去「搶銀行的」,也像是化妝舞會,誰也認不出是誰。幸好一對孫子女「金婚 式」的鋼琴/大提琴演奏,為此「婚姻聖事/金婚慶典」作了定位。 形形色色的卡片,鮮花,燭臺,高腳杯,祈禱,祝賀,美言,鼓勵,關懷,分享,回饋…., 由 LINE, WeChat 各群組發揮作用!

陳懷台的「聖體與我」敘述她和聖體之間親密的關系,她可以和耶穌談心,就像兄妹談心一般!我們怎能不好生羨慕!她說:「聖體是實質天主的存在。這個信念是天主親自教導我的」。

韓拱辰寫的「英千里的傳記」,同時重用了很多外國耶穌會神父,為此天主藉著英千里的手,把臺灣大學的門給天主教打開了。

這期《芥子》首次介紹小會新會員。杜曉峯撰寫:「初獻會員—韓拱辰」。韓拱辰有緣經過焦寶進的介紹成為小會的最新會員。《芥子》每期可以繼續介紹新加入《北美神修小會》的新會員。

郭瑞蘭與杜曉雲的促動下成立「悅主書畫小聚」。此次刊載在本期《芥子》的稿件,有的具名,有的沒有,卻是張張名畫及書法。各位請前往瀏覽,更歡迎親身加入這每個月「悅主繪畫班」,每個星期三由周文漣教國畫。

「四季情-- 畫四輻」是 郭瑞蘭的傑作!

李孚的畫題名為:「凝聽傾訴」。她的藍鳥真是栩栩如生!

《芥子》很高興能夠讀到星熒 (邵維廉)的三篇詩稿:「靈感的泉源 The Source of Inspiration」;「憶 Recall」「回憶的符號 Symbol of Memory」。是他聚集六十多年的寫作及生活經驗寫成,道盡他對68年前往事的眷念。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