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61期 61

沈鶴璉神父

萬致華

沈鶴璉神父

萬致華

 

三月六號,聖母將終生専情孝愛天主的沈鶴璉神父接返父家,結束了他一生耗盡心力,甘之如飴的司鐸之路。

初識神父,是在柏克萊城的中文查經班。當時敬㢭,麗清都仍健在。神父當時是一位溫暖照人,不失赤子之心的耶穌會士,沈修士。他在清海勞改,飢寒交迫的歲月裡,體驗了聖母深深的疼愛,之後一直堅守著他在上海就已經定志進耶穌會修道的初衷。歲月流轉,二十六年後,崢嶸歲月已逝,外界消息閉鎖之際,有點自卑的他自覺修道已是遙不可及,於是答應家人安排回上海老家去相親。然而凡事自有天意,天主的人天主看顧。啓程前夕,耶穌會遠東省省會長朱勵德神父到訪。結果是得到省長確認修道的可能性,積極接續年少時已經開啓的耶穌會培訓之路。如此動人的修道傳奇,使他立刻成了我們大家親如家人的好兄長。


A.jpg


沈修士在一九九三年在舊金山晉鐸。我們查經班全體攜家帶眷盛裝前往。彌撒中,充沛洋溢著天主神恩,令人人動容無法自已。在那天,在那小山頂端的教堂,微風輕啓了天國一角的輕紗。它靈動!它歡躍!啊,天國諸聖喜慶迎來一位長途跋涉而來的老司鐸。

第二天,思靈來接我一同參予新鐸首祭。聖神的光映照著新鐸的面容。講道時他説我們要走在光的照耀下。離光愈近,陰影就愈短。這是一位修道人在親歷二十六年流放、鬥爭、險惡後所結出的生命智慧。時隔二十八年,他的手勢,音容笑貌,高山仰止歷歷如昨。在漫長人生路上與「耳不聞人之非,目不視人之短,口不言人之過」的中國古訓遙相輝映。為我指出了一條遠離陰霾的神修幸福之路。

沈神父的遺囑正是文如其人:服從,神貧,貞潔。死後遺體捐贈輔大醫學院,嘉恵人間。春蠶到死絲方盡! 他為了回報天主一世的恩情和聖母從馬槽起就對年幼失恃的他所傾注的照拂,他是如此一往情深的,毫無保留的做出了完美的回報。

沈神父,您是一位令人深深懷念的善牧。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