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75期 走出曠野

追風箏的孩子

納德

  

       作者:卡勒德.胡塞尼著

  譯者:李靜宜

  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一個人無憂無慮的童年往往因著一件突發的事故就此告別。

  在空中隨風游來盪去的風箏是許多人兒時愉快的回憶,可那是「放」風箏,不是「追」風箏。

  若你知道在阿富汗追風箏是冬季大人、小孩都看重的民俗活動,必須先給線沾上玻璃屑,好讓風箏在空中與其他的風箏纏鬥,最後墜落下將它追回的,則成了眾人心目中的英雄;而在一開始放線的剎那,握著線的手總會劃下幾道傷口,滲著血,你就不難明白阿富汗人總給人剽悍獨立的感覺了。

  本書即是描寫一個十二歲的阿富汗少年阿米爾在一次追風箏的過程中,躲在一旁眼睜睜看著親如手足的同齡僕人兼玩伴哈山,雖然為他追到了風箏,卻在回程的途中受到他同學阿塞夫的姦污,不敢挺身而出;而哈山卻在阿米爾於不久前受到阿塞夫欺凌的情形下,奮不顧身地救過他。

  眼前這只風箏是代表他凱歸的象徵,他必須奪得,以贏取一向嫌他懦弱的父親的愛。沒錯,他從此獲得了親密的父愛;但他已無法面對哈山,即使哈山對他忠誠如一。他的良心頻受譴責,他要如何為自己尋覓出口。

  每個回教徒自小即熟知亞伯拉罕(即亞巴郎)獻祭羔羊的故事,可是對於新約中的耶穌取代了那隻羔羊,為了人類的罪犧牲自己的信仰則付諸闕如。年僅十二歲的阿米爾因此找到自己解讀的方式,他想像著著哈山就是那隻必須為自己付出代價的羔羊,於是一再用計誣陷哈山,使得哈山和他的父親不得不辭職離去。

  之後阿米爾因阿富汗內亂跟隨父親逃到了美國,開始了另一段人生旅程,似乎和過去從此一刀兩斷。但就在他婚後,父親過世不久,因一封來自故鄉的信,展開了他一段驚心動魄的救贖旅程,最後同樣在和哈山的兒子放風箏的情境中完成了救贖。

  這本少年成長小說透過主角阿米爾的回憶展開,涉及阿富汗的傳統習俗、文化,和種族、階級分明的觀念及衝突,但始終不掩人性的善良;故事曲折,對主角內心的描述細緻而不累贅,也隱約見到作者一些自傳的成分。讀者閱讀之際,不時會捕捉到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幽微的內在,令人低迴不已。

  阿富汗有很多小孩,卻少有童年( 112 頁)。孩子們沈睡,以對抗驚恐( 339 頁)。生命永遠像步履緩慢、風塵僕僕往山區去的遊牧商旅不斷前進( 356 頁)。是否寬恕,並不是隨著浮誇的神跡而誕生,卻是隨著痛苦整理、收拾起行囊,在半夜裏悄悄溜走而萌生。( 354 頁)──這些句子讓人體悟到阿富汗艱辛的過去和沈痛的現狀,卻也窺見這個國家未來的一絲光明。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