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76期 參與基督復活之旅

「參與基督復活之旅」四講

潘永達神父

 

第一講:讓耶穌復活成真──從神話到真實

引言

  基督教 馬偕 博士在台開教時,非常反對慶祝聖誕節,因為聖誕節的慶祝形式愈來愈充滿世俗化色彩。然而他不反對慶祝耶穌復活,因為它真正反映出耶穌生命的救援意義。

  從今日教會生活現象來看,馬偕的觀點的確具有先知性。在商業取向操作下,聖誕節的氣氛似乎超越復活節許多,使人(甚至是基督徒本身)忽略基督宗教信仰的核心──耶穌復活的啟示高峰。再就信仰理念發展過程來看,是先有復活信仰,而後才有耶穌降生的認知。保祿在格前十五 14 :「如果耶穌沒有復活,我們的信仰便是空的。」足以指出這二種差異性。

  但復活是甚麼?耶穌真的復活了嗎?耶穌復活與人生命的存在意義關係何在?不信耶穌真的就不能享有永生喜樂?諸如此類的問題困擾著每一個時代的人,甚至基督徒自己。於是我們就必須不斷地來回答這個問題,不只是為福傳他人,也是為我們自身信仰生命的成長。如果基督徒不能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耶穌的復活也不過是一個神話而已。基督徒的真正信仰生活,最終也不過是為證明耶穌基督的復活奧跡,使它不致淪為神話。

復活觀念與神話

  死人復活或肉身復活,二者觀念在神學的意義上其實是相同的,都是為表達人在現世生命結束後,邁入終極圓滿的永生境界。死人復活才是聖經中原來的用法。保祿雖在哥林多書信(格前十五)中提到復活後的肉身狀態,這也是在死人復活的整體意義脈絡下,意指生命的更新。肉身復活是後來在希臘二元化人學的影響下逐漸突顯,為說明及肯定身體(物質)在天主創造中的終極價值意義。

  復活的觀念從早期開始就已受到質疑,在猶太早期與中期傳統中並沒有此觀念。希臘傳統裏有人之靈魂不死的觀念(由柏拉圖建立的人學理念),進而有復活的觀念,但大多屬宗教神話中的思維;同樣,在羅馬多神傳統文化中的復活觀,也是屬神話系統的部分。

  但為基督徒而言,這個觀念超越或走出了神話體系,它在耶穌的復活事件上取得了更深且真實的生命意義。因為耶穌是歷史中真實的人,非神話中的虛構人物,使復活變成了基督徒信仰的根基(此位歷史中的人物在死亡不久之後,於很短的時間內,竟然成為團體在禮儀中朝拜的對象,且肯定祂仍然存在,而且是永恆性的新存在)。這種建基於歷史具體人物上的復活概念,自然比神話人物的復活更具有真實的意義;同時也賦予復活觀念新的內容,它不是指回到人間,而是邁入新的存在領域。這是基督徒對人類生命意義的貢獻。我們可以說,所有基督徒團體的信仰也只是在作證基督復活的意義而已。

  聖神降臨節後,基督徒開始為耶穌的復活事件作證。事實上,整個宣講工作本身也都充滿著奧跡性。此奧跡不僅指耶穌復活本身的問題(這的確是根本問題),也及於由此而衍生相等的重要訊息:為甚麼這一 耶穌的跟隨者願意「 創造」與相信耶穌的復活?更樂意付出生命的一切來為它作證?而它何以會主導教會的成立與發展?這種奧跡性依然挑戰今日所有人的理性與生命價值觀。

  復活觀念在古代神話裏也許很普及,但人死而復活的觀念除了耶穌基督外則無從發現。教會在初期作證時就已遇上難題:瑪竇福音指出猶太人的不信(瑪七);保祿在雅典受到譏笑與挑戰,被恥笑為「外國鬼神的宣講者」(宗十七 18

),因為「他們一聽死人復活,有的譏笑」(宗十七 32 );保祿很聰明,懂得利用復活的道理,使撒杜塞人與法律塞人爭吵(宗廿三 1 ~ 11 )。

  復活觀念在今日的挑戰更強。當教會的信仰越隨時代的進展逐漸被人忽略之際,耶穌復活的信仰也因而越被人質疑,福傳工作上所遇的困境,正反映著耶穌復活奧跡可能越來越無法吸引人,越來越成為神話。在這方面,我們基督徒應負大部分責任,因為我們自己不能真正融入復活的基督裏,甚至可能連我們自己也不經意地流露出對耶穌復活奧跡的質疑而不想真正面對,於是我們也就跟他人一樣,一直在複製耶穌復活的神話,無法讓基督復活成真。

  讓我們今日再次反思基督復活的問題。信仰的成長本來就必須經由質疑而深化,就這點來說,多默門徒的質疑是對的,相信是為理解,理解是為相信。但相信與理解之間,信仰的質疑可以是催化劑,甚至有時是必然的。

聖經對耶穌「復活」的記載

  嚴格說來,聖經記載有關耶穌復活的敘述,無法客觀性地證明耶穌復活的事實,它僅是信仰經驗的傳述。門徒在耶穌死後依然感受到祂的臨在,特別是臨在於團體的禮儀中與福傳使命中。這種臨在性的體驗是如此真實,以致他們不得不相信,耶穌如今以新而絕對圓滿的方式與他們同在,這就是復活經驗,也是他們所要與他人分享的生命經驗──為耶穌的復活作證。所以從另一角度來說,是門徒的生命經驗使耶穌復活在別人的生命中成真。

  福音中有關復活的陳述,以比例來看,直接有關耶穌復活的敘述很少。瑪竇、馬爾谷、及路加也都只有一章,若望福音兩章,宗徒大事錄只有二處:耶穌升天及召喚保祿事件。嚴格而言,這些敘述都是屬於顯現的故事,復活只是對顯現事實的另一個表達概念。這些描述中除了表達耶穌復活顯現的主題外,敘述的手法不同,甚至彼此間有不協調之處,這更導致後人對耶穌復活的真實歷史性感到懷疑。不少人認為復活顯現僅是宗教神話的一部分,是為表達對耶穌的不捨與懷念。

  神學上探討基督復活通常有二個軸線:首先要問的是耶穌基督本身的復活事件是否真實?如何說明它的真實性?這些屬客體上的探討;其次要問,它對門徒以及全人類的影響如何?這屬於主體意義的建構。

  神學上探討耶穌死亡事件的歷史性,大致上沒有多大的爭議,如祂為何被釘死?被誰處死?耶穌是否在生前即預知祂的苦難與死亡的來臨?其實在這方面的爭論也不具重大意義,或多或少還有歷史的痕跡可尋。更進一步深入的問題是:宗徒如何詮釋耶穌苦難及死亡的意義?這問題涉及根本性的復活問題。

  就門徒集體信仰意識的發展過程來說,復活事件比受難敘述的影響性還大,誠如保祿所說的,沒有耶穌的復活,就沒有門徒的信仰產生。在神學上,對復活事件的詮釋則困難多了。就耶穌復活事件發生的意義而言,儘管基督學方面是不能不處理的問題,然而大多數神學家都肯定,聖經還不能給我們直接的答案,因耶穌復活的問題其實已不屬於歷史層面問題,而是屬於信仰的領域,因此無法解決,也無需解決。

  儘管復活的歷史真實性無法求得,因而使它容易被人視為神話。但我們卻又不得不謙卑低頭承認,耶穌復活這個訊息,如果是虛幻的,又如何能比其他文化傳統更觸動人心,引導人類歷史向前發展呢?既然它撫慰各時代的心靈,所以不能只是神話,也不能只是文化理念。它必定隱含一些真實的奧秘,它必定是一股奧秘力量,且真實無疑,雖無法理解,卻能進入人生命的深處,成為生命力的泉源。這奧秘未曾有人在生命中完全流露過,卻在耶穌的境遇中彰顯,祂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復活的意義。然而,當我們有了這種肯定時,卻已是信仰的行動了,且已超乎理性的範圍。

耶穌復活──使神話成為真實

  在此信仰前提下,我們可以合理地作如下的肯定。在耶穌之前,沒有人能告訴我們,復活是否真實?以及它的真義何在?在耶穌之前,死人復活充滿著神話色彩,但耶穌的復活使它成真。然而回到歷史的境況來說,耶穌在死亡後所經歷的一切更新,可能連自己也很意外。祂生前相信,甚至預知復活一定不是神話,而有其確切性。但對永恆而圓滿的生命境界內涵,耶穌也無法說清楚,為祂可能僅是一種生命的直觀,因祂尚未經歷死亡,所以對死亡後生命所可能產生的轉變,猶待親身經歷過後方才清楚。

  當基督徒相信,耶穌復活並彰顯圓滿的永恆生命境界,這已肯定了奠基於聖經的信仰,是那些與歷史中的耶穌相遇相知之人的信仰表達。很奇怪的,聖經中除了聖保祿外,很少提到陌生人遇見復活的基督。這個疑問也可換個角度陳述,如果生前的耶穌急著要讓所有的人相信祂與天主生命的相通合一(即相信天國的來臨),何以復活的基督沒有到處顯現祂自己?以復活的生命形態來宣講,豈不是更有效?事實上沒有。看來耶穌基督復活的信仰,是否在人的生命中成真,關鍵不在於耶穌是不是要以有形的身軀再度呈現於人間,而是在於人的心中是否流露出信、誠、愛,或其他人性之真。沒有這些生命之真,耶穌即使復活,再度呈現在人眼前,仍然只是神話而已。

  於是,耶穌的復活事件包含了多層意義: 1 耶穌超越死亡的控制; 2 完成自己生前所相信的生命之永恆性; 3 祂自己已完成了這一切,如今以新的方式臨在於門徒團體中,並且祝福團體。更重要的是,這一切都是信仰,若我們心中沒有愛,耶穌沒有復活,它只是神話罷了。

 

第二講:耶穌的復活旅程

引言

  我們在上一個分享主題裏指出,耶穌復活屬奧秘事件,無法客觀論證,只能用信仰來體驗與肯定。從早期教會的作證及其發展的結果看,我們又不能不肯定它的真實性,是耶穌的復活事件主導教會團體的成立、福傳與發展。從現代角度來說,我們可以說:耶穌的復活意味著祂在自我生命彰顯的過程中,越來越意識到隱含在大自然間的「復活」力量,進而與之融合,並參與它在人間的運作。這股復活的力量就是天主「生生之德」的生命,從創世之初就臨在宇宙間不斷彰顯,最後在基督身上完全彰顯,經由耶穌更完整地在人間運行。這永恆、絕對圓滿的生命力量造就了耶穌,反過來說,它也因耶穌而圓滿彰顯,發揮極致。耶穌是享有此福份的第一人,也為後人打開如何參天地化育之道。

  因此,耶穌所享有的復活美果也是祂自己掙取來的;在此復活的旅程中,除了天主的賜予外,也是耶穌一步一步建構出來的。其實耶穌生前對復活的觀念並非十分清楚,因為祂尚未經歷死亡。祂對未來復活境界的了解,也許就像我們一樣,僅有些許的靈感。但這為耶穌已足夠。祂的突出之處,是在祂憑著對天主的信賴,堅信其可信性,而用自己的生命印證,逐漸實現體驗出來,終於在經歷死亡後,才一清二楚。所以我們慶祝的復活其實是結果,此結果必須以祂生前的努力付出為前提。祂的一生即是復活的旅程,十字架之後的復活是一圓滿的結局。為達到此圓滿結局,祂走了一段辛苦的生命旅程,也是復活的旅程。

信仰生命──自我成長的旅程

  說耶穌在生前對復活的認知與一般人一樣,只能臆測,尚需在生命歷程中逐漸印證及實現;且惟有經歷十字架的死亡,邁入嶄新境界時,才能完全知曉,這樣的說法與過去對耶穌的認識有所差距。我們已習慣認定耶穌的特殊身分──天主子,因而忽略祂也具有常人的成長歷程。其實在今天,為使信仰更能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嘗試從歷史的角度來反省耶穌生命旅程,未嘗不是可取之道,這也是當代不少神學家的觀點。這讓我想到第二次大戰期間,德國神學家的潘霍華對基督信仰在今日世界的另面反省態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痛苦,加上現代主義的衝擊下,世界對傳統信仰產生的質疑越來越深。天主究竟在哪裏?祂是否真的如我們所信仰的一樣,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諸如此類的問題不斷衝擊教會的宣講。面對時代思想與歷史境況的挑戰,教會不能只藉口頭的宣講,重複傳統的道理,告訴人完全信靠天主,自己卻袖手旁觀。教會如果只是如此教導,必與世界格格不入,這猶如以幼稚信仰(傳統信仰)面對成人世界,也難怪世界離宗教越來越遠。教會應進入此世,與世人在痛苦中相遇,建立一成熟的信仰觀,來因應現代人的心靈。其實潘氏也經歷過信仰的低潮,才尋求問題的詮釋之道。

  潘霍華認為,我們過去太依賴傳統信仰而生活,把天主作為我們最後的依靠,認為祂一定在,一定會為我們解決一切生活問題。其實並非如此,經驗告訴我們,我們有時候經驗到天主的不在。如果祂一直都在,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痛苦。潘霍華有此觀點,並不是要否定傳統的說法,這只是一反面的肯定。說天主有離開人的時候,或說天主的不在僅是一種主觀的心靈感受,這是大家經常體會到的信仰感受,也是一種痛苦的經驗。然而我們卻從來沒有想到,天主可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不在我們身旁,或者天主也有軟弱無能的時候,以至於我們遇到困難時,不知所措,甚至信心動搖。我們應從另一個角度來建立成人的信仰觀,由我們自己來負責信仰的成長,不要如同小孩,總是依靠父母,無法自力承擔或解決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讓我們假想天主不在,或者天主有時軟弱,祂不再是全能的,我們此時需要自我站立,不再完全依靠天主,自己建立成熟的信仰觀,即成人的信仰觀。好讓我們在遭遇生活困境時,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必再像小孩子只求依靠,什麼也不做。事實上,由自己建構而成的信仰,才是真實的信仰。

  面對耶穌的復活事件,我們也應該以這種觀點來詮釋。耶穌之所以能復活,不必完全視之為天主的工程,好像耶穌只是依天主的劇本來扮演,一切的一切都在天主的主導中,復活好像是在預料中,是必然會出現的結果。若是如此,耶穌的生命歷程就沒有什麼可取之處,祂只不過是天主的玩具罷了,沒有自己。假如我們也同樣認為,天主也以同樣的方式預定我們的生命歷程,這就猶如潘霍華說的,我們還是處在小孩子的信仰狀態中,總是仰望天主,無法自立,這種信仰不是成熟的信仰。

  其實,耶穌一生的生活過程,為上述生命自我成長的觀點作了最好的詮釋。祂從生命初期就已懂得尋求永生,渴望復活,祂也相信天主的愛總是會伴隨,不離不棄,共同完成。但不必就因此認為耶穌從一開始已完全看透了復活的未來景象;也不必因著祂對天主的依靠,以為這種渴望唾手可得,只要一步一步走完生命的路程。祂的信仰建構不像潘霍華所說的,是一種小孩的信仰態度。其實祂也經歷過山園祈禱天主不在的時候,或十字架上吶喊、軟弱的時候,在這種種困難衝擊下,耶穌自己承擔了苦難。如果不如此,祂可能會完全跌倒,功敗垂成。然而在最痛苦無助的時候,祂自己承擔,建構了日後復活的基石。為此,祂的復活是自己付出努力的圓滿結果,而整個生命的路程,也就是一走在復活途中的路程,環環相扣,是天主與祂共同舖成的復活歷程。

約旦河受洗──復活生命的起程

  為說明耶穌復活旅程的自我建構,我們可以從耶穌在約旦河受洗經驗後,立刻宣講天國來臨談起,說明祂生命自我成長的過程。天主的國或天國來臨是耶穌宣講的主題,耶穌一生的言行也只不過是對天國來臨的詮釋而已,若把這個訊息從耶穌的宣講去除,而與其他古代聖哲對照來看,耶穌大概就沒有什麼特殊性了。天國究竟是什麼?很奇怪的,天國既是耶穌宣講的主題,也是祂付出全部生活所詮釋的,但在整部福音中,卻沒有記載耶穌為門徒清楚下的定義,這個現象值得推敲。

  有二個原因可以說明:首先,天國這一觀念為猶太人都懂,處在這個悠久的傳統文化中,這已經成為大家心靈的共識。所以耶穌可能不需花太大的心思作進一步說明。這正如同我們今日所處的台灣,大家正在尋求台灣人的自主意識,這一段辛苦的心路歷程,為台灣人都心領神會,但為外籍人士可能不清楚。其次,天國來臨屬信仰生命層次問題,每個人的體會都不同,有時大概連自己也很難說清楚。耶穌應該也有這種挑戰。正如今日台灣,台灣的主體意識是大家所渴望追求的。若進一步問:台灣意識是什麼?為當今台灣人,沒有人可以下一完整定義,而它是大家都能接受,並可作為未來溝通的基石。因為大家還在尋求共識。耶穌與天國的關係,大概也可藉此作一類比性的了解。

  耶穌接受若翰洗禮,當下經驗到自己生命與天主結合的獨特經驗(天人合一),不僅為他人,甚至為祂自己都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相知相融經驗,程度之深,足以讓耶穌用父子關係來描述,稱天主為「阿爸」。這是祂自我生命經歷另一層次的改變。經由此一獨特經驗,耶穌今後的一舉一動,也是屬於天主的言行,祂敢用天主的身分來宣講,也敢施行原屬天主權威的行動,如赦罪、行奇蹟等。為耶穌來說,這一切因受洗經驗而產生了生命的蛻變,是天主臨在人間的清楚標記,是天主的愛在人間最完整圓滿的流露。這種屬於獨特奧秘性的經驗,史無前例,若要向人表達,大概也無以名狀。於是耶穌不得不用為大家共同渴望的理念「天國來臨」來表達。若與若翰的宣講對照來看,若翰稱天國即將來臨,耶穌卻改稱天國已經來臨,且此時此刻就是,祂的言行就是天國臨近的標記。「言有盡而意無窮」,應該是耶穌宣講天國的心靈寫照,為表達此一奧秘無窮的經驗,且為他人接受,大概只能沿用前人所熟悉的概念來表達。捨此以外,別無他法,其餘則只能訴諸行動來彰顯詮釋。何況耶穌也不是思想家,祂無法以清晰明瞭的概念加以闡釋。

  總之,天國或天國來臨只是一宗教圖像或概念,目的是為表達耶穌基督生命中特殊的信仰經驗,即天人相遇的經驗。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經由自己的經驗來詮釋天國來臨的宗教圖像。與耶穌一樣,每人都有天人相遇的經驗,但比起耶穌的經驗,我們的只能說是模糊的經驗,而耶穌的經驗則是真實的,即使為祂自己,也還不是最圓滿的。人的模糊的經驗僅能藉真實的經驗來印證,這是耶穌與一般人的不同之處。

復活事件──復活生命歷程的終點

  耶穌受洗的一刻,是祂經驗與天主生命結合的起點,但還不是圓滿的一刻。耶穌與天主合一的境界,由受洗開始,往後逐漸在宣講中透過對窮人或各種弱勢族 的付出,不斷深化成長,其境界越來越深。十字架上死亡的最後一刻, 在對天主完全交付及對他人的寬恕當下,耶穌完成了生命的旅程。此時祂完全擁抱了天主,也完全被天主所擁抱,這是一圓融的時刻。耶穌生前出於對天主的信賴,在生命中出現復活境界的原始直觀,後來在福傳行動中不斷品嚐其美味,如今完全印證實現。這結局為耶穌應是一個驚喜,也說明了由於他生前的付出,才有圓滿的結果。因此,復活是祂一生努力的結果。

  從耶穌對天國的領悟來看,因著耶穌的努力,耶穌初期對天國來臨的意識,或對天國意義的了解,越來越清楚。原先就已在人間不斷運行彰顯的天國能力,亦即天主的創造、救援、再生、與復合的能力,終於在耶穌身上達到人類歷史的高 ~#Ue02b 。就耶穌的生命歷程來說,此一復活能力隨著耶穌的福傳工作而發展,最後完整地展現在祂十字架上死亡的一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只是祂一生努力奮鬥完成天國使命的縮影高 ~#Ue02b ;十字架上死亡的意義,象徵生命奮鬥的結束與完成,復活則是奮鬥一生之後的花果。

  於是,我們可以進一步地說,天主的生命與耶穌的生命是互相參與的。沒有天主的參與,耶穌不可能走完一生,也不可能享有圓滿永生的境界。同樣,沒有耶穌參與,天國的能力不會在人間完全彰顯,是耶穌「幫」天主完成了創造與救恩的工程。耶穌參與其中,實現了祂的生命,達到了圓滿的境界── 得享復活。

結語

  天主召喚了耶穌,也在耶穌內創造並召喚了整個人類,耶穌是天主的肖像,也是全人類的肖像。祂本身是天主與人類結合相遇的樞紐,祂的一生是個旅程,是邁向天主的生命。為此,是一個復活的旅程。祂是真理、道路、與生命,這已告訴我們,所有的人都已邁向復活的旅程。

 

第三講:復活旅程中的恩人

引言

  前面我們已分享了耶穌的復活旅程,提到祂的福傳工作為自己賺得了圓滿的生命境界。這啟示我們,為獲得生命最後圓滿的復活境界,不能只有天主的恩賜,人應該在生命的旅程中,與天主合作,共同完成。

  除了天主及個人的努力外,我們似未注意到,在步向復活的旅程中,我們尚須靠許多人協助,才能完成生命之旅,因為沒有任何人,包含耶穌在內,能獨立完成自己生命的旅程。我們可以說在我們生命旅程中,對我們成長有所助益的這些人為生命中的恩人或貴人。他/她也可指前人的生活傳統、 體社會以及 周遭的人。經由他們,我們才能走完復活的旅程,與天主結合。這些人中多數不為我們所認識,他們也未必認識我們。他們的協助,或有意或無意,或直接或間接,甚至其中有一些人可能是我們不喜歡的,然而藉著他們的鞭策,反而成為我們生命成長的關鍵因素,因而他們也是我們生命的貴人。

  這篇道理的主題是藉著耶穌生命歷程,反省祂在步向復活的旅途中,是如何藉著他人的恩賜而完成的。藉此提醒我們,信仰生活不可能一人獨自完成。成熟的信仰生命,必須經由他人來完成,且只能在他人身上實現我們的復活旅程,任一生命不能沒有他人的參與。因此,我們每個人應常懷感恩的心,回饋他人,參與他人的生命。參與他人生命的成長,即是參與天主的救援工程。

猶太傳統:梅瑟、厄里亞、瑪利亞與若瑟

  三部福音都記載了耶穌在山上顯聖容的圖像,按神學解釋,一般說這是描述耶穌在此刻彰顯了祂天主性生命的幅度。我們也可以藉此圖像來說明,耶穌自己的現世生命如何與前人的生命傳統相連結,藉此相通而建構了更完美的境界。在此圖像中,出現了舊約的重要人物:梅瑟與厄里亞。對此顯現的圖像,我們可以指出:這兩位偉大人物象徵永恆的圓滿境界,耶穌此時與這兩位偉大人物交談,分享相同的圓滿境界,衣服因而變白,流露出不同的面容,此刻的祂在某種程度上已進入了永恆的幅度。從復活的觀點來看,聖容的彰顯,即是彰顯耶穌生命所具有的復活能力,此時的彰顯雖未必達到了圓滿狀態,卻是超越性的生命體驗。而此一生命的突出經驗,如何與梅瑟與厄里亞相連?

  原來梅瑟與厄里亞屬舊約中以色列信仰傳承的建構者與完成者,一個代表法律,一個代表先知。這二種傳承是舊約信仰傳統的精華,都象徵著天主與以色列子民的結約關係,標誌著天主救援工程中的愛與臨在。這二種傳承在歷史中代代相傳。事實上,以色列在亡國之後,若非堅守這些傳統,民族無法繼存,千萬心靈在此傳承中得到撫慰。從耶穌的角度來說,耶穌接受猶太傳統生命傳承的薰陶,成為他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沒有這種生命的傳承與銜接,耶穌的生命無法成長,更不能彰顯光榮。所以山上顯聖容圖像中,耶穌與梅瑟、厄里亞的交談,意味著猶太傳統生命動力的一種延續、發揮與彰顯,也是復活能力歷久彌新之作。為耶穌個人而言,沒有梅瑟與厄里亞的生命,他不可能成為猶太的一份子,並藉此成為祂天人絕對關係建構的基礎;沒有梅瑟與厄里亞,也就不會有耶穌的啟示。梅瑟與厄里亞不只是所有以色列民族的奠基者,也是耶穌生命中的貴人與恩人。

瑪利亞與若瑟(路二 41 ~ 52 )

  瑪利亞與若瑟在教會的信仰傳統上,有不同位階。因著聖母的懷孕、耶穌降生人間,於是聖母成為天主的母親,若瑟就沒有這項殊榮,甚至可以說在教會的禮儀中幾乎被人遺忘。但就耶穌生命成長的角度看,其實聖母與若瑟二位同時孕育了耶穌的生命,他們共同扮演著耶穌生命旅程中除天主外的首要角色。

  對這一觀點,路加福音二 41 ~ 52 有助於我們去反思。過去教導我們耶穌因是天主子降生人間,祂具有天主性,凡是天主父所具有的能力與特性,耶穌當然也應具備。這一觀點忽略了耶穌基督的人性,天主性在人間取人性呈現時,當然也應接受人性的限制。否則,天主子就沒有真正降生人間,只是披上人性的外衣而已。然而福音中的耶穌卻不是如此,耶穌真正具有人性,因而也有我們人性上的成長歷程,由有限邁向無限。

  耶穌的成長過程即是祂天主性的彰顯。從復活觀點看,也呈現了祂生命復活的能力,讓人性逐漸融入天主生命境遇中,天主性的生命不斷「神化」祂的人性。這一生命成長的過程,或說天主生命彰顯的歷程;即耶穌生命所蘊含的實現復活的能力,在瑪利亞與若瑟的陪伴與教育下實現完成。從宗教傳承來說,梅瑟與厄里亞所代表的舊約傳統生命的精華,是透過父母親的灌輸與教育,才能注入耶穌的生命。總之,耶穌身上的復活能力能夠成熟發展,瑪利亞與若瑟應居首功。

福傳工作中的恩人

  上述指出耶穌在開始福傳工作前,自我生命內復活能力的成長。從耶穌整體生命看,這只是復活旅程的初步實現而已,往後的福傳工作更透過與他人,特別是弱勢族 的接觸,生命的復活境 界更趨向圓滿。及至十字架上死亡時刻,整個復活的旅程終於達到終點,進入永恆的境界,也即達到與天主完全的共融合一。下面幾個耶穌福傳事件,可以提出來,作一些說明。

  耶穌與尼科德摩及客納罕婦人的對話,就聖經各個段落的敘述來看,比例算不少。若把他們放在歷史境遇中推想,耶穌與他們的對談內容應該非常豐富。對談常是主體生命的彼此交融,且互相影響。為此,耶穌與與尼科德摩(若三 1 ~ 15 )及客納罕婦人(谷七 24 ~ 30 )的對談,對耶穌來說不能沒有影響,尤其是祂的天主觀與由此衍生的天國及福傳的理念。  傳統上,以色列狹隘的民族意識相當突顯,這反映在上帝選民的信仰觀裏。這種狹隘的民族意識侷限了天主的普世性,甚至連半個猶太人(撒瑪利亞人)也無法分享。身為猶太人的一份子,耶穌也可能受這種限制,導致祂早期的福傳對象僅限於自己民族(參瑪十 5 ~ 8 ;谷七 27 )。與客納罕婦人的對話以及與其他外邦人的接觸,應有助於耶穌打破原有的疆界,對天主及由此而衍生的天國理念有了更廣、更深的領悟。原來天主的愛同樣施予非猶太人,祂是普世的神,眷顧一切民族。同樣,耶穌與尼科德摩的對談,使耶穌對永生或永恆的天主產生一些新體驗,這是別人所沒有的,也是耶穌渴望帶給人的啟示內容之一。沒有與天主生命真正接觸的人,是不可能與人分享重生與永生。尼科德摩在耶穌生命中的角色可以這樣來界定,是他有關永生與重生的終極問題,觸動了耶穌,並使祂完整地將自己內在原始的生命經驗──即與天主相遇的經驗──清楚表達出來,間接也說明了:除非藉天主的能力,人是無法自己創造新的生命。這是生命成長的人性基本原則,耶穌也經

歷過。清楚的例子即是祂在約旦河受洗的經驗,這是他藉天主而產生了天主子的生命境界,這就是重生與永生。在此基礎上,耶穌能與人談論永生的天主,也才能談一些有關復活的訊息,儘管此時還不是很完整與清楚。

  除了上述列舉的例子外,耶穌與門徒的相處經驗;與洗者若翰的生命相遇與融合;與周遭 眾的互動;甚至連祂與政治、宗教當權者之間的張力衝突, 導致最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都是造就祂生命的場合,也是祂復活旅程上的助力。沒有這些周遭的平凡人物回應,我們將會孤獨地生活,復活境界也將遙遠無期。

結語

  因此,當我在慶祝耶穌復活時,不應只是想到我與耶穌基督的關係,或只尋求個人的復活境界。真正屬於復活境界的生命是一種感恩,懂得走向他人。因為我們的復活生命是建立在他人的恩惠上,而施愛他人是慶祝耶穌復活最完整的表達。讓我們在心中為自己生命中的貴人祈求。

 

第四講:福傳使命──復活生命的花果

引言

  從信仰回顧我們的一生,原來是走在復活的旅程中。自生命的開始,因著天主的參與,我們的生命不斷地彰顯人性的光輝。人性光輝的彰顯即是天主的創造與復活能力在人身上或宇宙內實現,也是生命的更新。

  更新的生命總會呈現一些外在的行為標誌,這是一種「誠於中,形於外」的自然流露,即所謂相由心生。耶穌也清楚提到:由果實辨識善惡(瑪十二 33 ~ 35 ;廿四 32 ~ 35 )。一個人有否復活的體驗,從他與別人的關係中可以判別。同樣,教會的生命本質──福傳使命,也是基督徒生命的使命,應是復活生命的必然花果。我們可藉此對台灣福傳工作做一些反思。

傳教士的精神

  聽過不少感人的傳教士故事,如耶穌會士聖方濟沙勿略,其實,每一位傳教士背後都充滿令人懷念的事蹟。在台灣傳教歷史上,早期道明會傳教士同樣走過不為人知的挑戰與艱辛。回想教會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成長的曲折,再看看台灣當今的現況,我們不得不問:原因出在何處?如果說是台灣整個基督教會的發展都是如此,那麼問題可能出現在外在因素,諸如文化的差異或經濟的影響。但這二者無法成立,就文化因素而言,基督教文化如果在其他文化地區可以被人接受;且在早期台灣,如一九六○到一九七○年代,教會也曾風光過,更何況新教的福傳工作發展遠遠走在天主教之前,因此這一理由實無法成立。說是受經濟影響也不是,因為韓國的經濟發展領先我們,她的教會反而欣欣向榮。再比較台灣的新教團體,他們在同樣的經濟環境中進展都比我們順利。

  也許最大的問題出在我們教會的福傳工作上。福傳工作是一教會整體性的使命,這個使命又源出福傳的意識。面對教會現況,也許我們需要重新為福傳找回原始的意義:個人復活生命的彰顯,即所謂的內聖外王。

福傳使命意義

  福傳的意義,習慣說法是:受天主召喚及派遣。在《神學辭典》中,「使命」( mission ) 248 與「派遣」( sending ) 327 的定義中,前者針對團體性或民族性而言,後者則趨向個人性的被派遣行動,二者都是指向外宣報天主的訊息。舊約中經常有天主直接對人的召喚:舊約亞巴郎、梅瑟以及所有受天主召喚的人都是;新約中有耶穌對門徒的直接召喚。基督徒把福傳的使命與派遣歸之於耶穌的二個福傳命令:若十五 12 ~ 17 ;瑪廿八 16 ~ 20 (參谷十六 15 ;路廿四 46 ~ 49 ;若廿 21 ;宗一 8 )。但福傳的意識若是僅出於外在的命令,則缺乏了主動性。很可惜的,傳統上大都以這個角度來詮釋基督徒福傳的使命,未能將福傳的意義奠基在喜悅的基礎上,福傳應是出於復活生命的喜悅上。

  福傳若是使命,或是外在的命令,常常是一種負擔,特別是長期的使命,容易讓人的意志磨損。其實從所有經歷天主召喚而從事福傳工作的人,除了是天主所派遣的使命外,同樣重要的是,這種福傳工作使命中所散發的喜悅感,正是讓人心甘情願,甚至在困難境遇中,也會不顧一切、勇往直前的因素之一。很可惜,教會給我的印象是:在鼓勵教友出來作福傳工作的時候,經常忽略這一重要因素,只強調這是耶穌的命令,我們作基督徒的,應該回應遵守。這種習性的形成,或許是因為教會的領導者不是站在福傳的第一線工作上,所以無法真正體會這種喜悅,反而視之為行政命令,教導福傳使命。

  一個成功的福傳者,他的福傳意識是源自內在生命與天主相遇的喜悅,其實這就是生命的復活。復活的喜悅會使人急於與他人分享果實,這也就是福傳工作,所以福傳工作無非就是分享個人復活的經驗,是屬於復活的彰顯一部分。因而是否願意從事福傳工作,也是測試個人復活境界的標準之一。這在耶穌身上印證得很清楚。

耶穌的福傳工作:復活的彰顯

  新約中的福音一直把福傳的使命視為耶穌的要求與命令,其實耶穌是否給了福傳命令,這是一個可以提問的問題。作如此猜測也不是沒有事實的基礎,因為以耶穌的柔性關懷,很難想像出會有如此剛性的要求。所以,基督徒福傳的使命,與其說是耶穌的要求,不如說是耶穌對門徒生活的一項真誠邀請,而這邀請的基礎在於:由於耶穌自己對個人復活生命的真實體驗,品嚐了生命的喜悅,願意與人分享這種心靈的喜悅,於是祂走出自己,向外開始傳福音。同時,在福傳工作中,復活的生命遂更加彰顯。如此週而復始,終能使耶穌堅持福傳工作,即使遇到十字架的困難也不停止。

  以上的假設是否可以成立,的確很難作客觀性的印證。聖經中描繪耶穌喜悅心情的章節不多,絕大部分充滿了嚴肅的教導。不知道是否所有的宗教經典在描述創始人的靈修時,是否都具有莊嚴現象。在此影響下,教會生活的傳統就無法多方展露,甚至無法盡情奔放。其實耶穌是一個很感性的人,有愛有情,從福音一些章節可揣測出耶穌的喜悅。因此,很難想像耶穌會以命令的口氣來要求福傳工作。即使聖經中對耶穌喜悅心情的敘述不多,也足以讓我們延伸,嘗試以喜悅的情懷,來說明耶穌對門徒從事福傳工作的期盼。

  聖經中的福傳命令是耶穌對門徒未來福傳的一種深切期盼,也是一種生命的分享與邀請。福音記載耶穌在受洗時刻,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因 而喜悅」(谷一 11 )。其實這是耶穌在受洗當下的自覺經驗,體驗到被天主的愛所擁有,心中的喜悅油然而生。這是一種生命重生的喜悅,也是復活的喜悅。喜悅衍生生命的分享,二者成正比,這說明了為什麼耶穌受洗後馬上開始宣講。此一生命的喜悅,隨著福傳工作的進展而愈加彰顯,耶穌的福傳使命也因而越來越強。總之,這一切是因為祂復活的體驗越來越深,喜悅越來越濃,祂與天主的關係也越來越融合。

聖神降臨與福傳

  聖神降臨是教會建立的開端,也是教會福傳使命的開始,更是耶穌基督復活事件的高峰,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福傳是復活生命的另一面彰顯,也是必然的彰顯,宗徒大事錄所記述聖神降臨的經驗,以及隨後門徒團體的大力福傳,皆是因為耶穌生命歷程所呈現的復活力量,在經歷死亡的過程後,完全發揮彰顯。一個完整的生命,在十字架上發揮極致的生命,其復活的力量因此而發揮到極致,福傳的效果則越來越在宗徒團體、教會的建立及發展上盡情彰顯,這是耶穌生前所沒有發生的現象。按若望福音記載,在此之前,耶穌的復活能力尚未完全彰顯,因而聖神尚未降臨,等到十字架上死亡後,才將派遣聖神。於是,我們可以說一個完整的復活生命,必然會在人身上產生聖神降臨的作用,更新他人,改變社會,這就是耶穌復活的效用。

結語

  為此,讓我們在復活的旅程上,不只是在耶穌身上,默想祂的復活奧跡,也不只是為我們自己生命的復活,我們也應該想到復活與福傳的相連性。一個真正體驗到復活的人,一定會做福傳的工作,因為福傳使命是我們復活生命的標記與測試。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