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9期 靈修‧陪伴‧服務

謙遜

許建德

 

      我們華人把謙遜看成萬德的根基,是我們內心對自己有了真正的認識後,真誠自然地表現在外,對人對天都一樣的謙恭對待。不是說今天謙遜了,將來要如何;在世上謙遜了,在天上會如何。沒有一點功利主義的思想。
      在猶太基督宗教的傳統裡,謙遜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德行。有些學者認為謙遜是「最基礎、最根本的德行」;第四世紀的教父盎博羅削視之為「萬德之母」。陳耀聲神父在他的《十誡與真福八端》書裡提到:「謙遜就是能夠接受我們人類境況中的完全貧窮。」是八端真福之首。
      舊約《箴言》有一句話:「驕傲自大,使人屈辱;虛心謙下,使人受榮。」(廿九23)。耶穌言論集(“Q”)裡收錄了類似的話:「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不過《路加福音》把它安置在「坐席的比喻裡」(十四7-11),《瑪竇福音》則把它放在耶穌譴責法利賽人和經師的章節裡(廿三1-12)。兩部福音的作者都把謙遜的德行,依照他們讀者對象的文化背景,做了最好的安排。
      《路加福音》的讀者都是羅馬希臘文化裡的外邦人,在地中海區域講求榮譽與恥辱的社會裡,以宴席上座位的高低做比喻,讀的人一聽就懂,是很好的勸言。
      《瑪竇福音》的對象則是猶太人的基督徒,他們信友團體與法利賽人有了許多衝突,形勢極為不利,他們對法利賽人講求地位、頭銜的事也很熟悉,所以福音的作者把這段話安排在耶穌評論法利塞人和經師的章節之後,讓他們對謙遜這個德行印象更為深刻。
      要學習謙遜之德,最好的楷模莫過於「良善心謙」的主耶穌(瑪十一29)。如同保祿在《斐理伯書》說的:「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二6-7)
      空虛自己,讓我們的心意更體貼上主的旨意。這不就是基督徒的謙遜嗎?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