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9期 靈修‧陪伴‧服務

初獻會員張美娥專訪--重整人生中的關係

蕭淑美

 

    「我們都是在關係中發展」,高金聲神父的講課讓張美娥豁然開朗,看見自己人生中的許多關係。

    美娥畢業於師大中文系,喜歡文學,尤其是張愛玲小說,覺得其中呈現出深刻的人性。她廿五歲嫁給葉錦龍醫師,兩人原來居住在高雄,也是美娥娘家所在地。民國八十一年葉醫師轉到台北的醫院,美娥也跟著到了板橋高中教授國文,長達十八年。期間,美娥曾生一場重病,使葉醫生想要信靠神而於一九九一年受洗。來到台北,夫妻倆參加耕莘文教院的夫婦團體承啟會,也一起參加彌撒。美娥自九十四年起建立了早上讀聖經祈禱的習慣,也帶動了葉醫師每天出門前都會做個大大的祈禱。

    夫妻兩人的原生家庭,都是由母親獨自辛苦帶大孩子。美娥家有五姊妹,她排行老么,他們育有一獨子。兒子是夫妻最重視的寶貝,但如何陪伴、溝通,一直是親子間的沉重功課。這個任務多年落在美娥的身上。葉醫師因此對美娥十分感恩。兒子於二○一九年結婚,媳婦相當獨立,曾自己去韓國當交換學生、到澳洲遊學打工。葉醫師和媳婦的生日同在一月,美娥會安排家人一起慶生。

    在與先生、孩子、原生家庭的關係上,美娥曾陷入混亂。因此,她渴望學習祈禱、讀經,也曾到基督新教的召會。在其中,她有許多感動,也逐漸重整這些關係。她提到福音中耶穌驅魔,附魔的人原來是多麼混亂,直到耶穌把魔鬼驅離,人才在基督內重整起來。她先跟自己連結,然後與家人連結。

    美娥從小就和母親、姊姊一起領洗。住家也靠近四維文教院,但不曾參加教會的團體,直到唐鴻舜醫生向葉醫生介紹,才加入承啟會。之後,美娥於二○二○年在靜山共融營發初願,加入神修小會。

    退休後,從二○一○年起美娥到神學院選修,後來越讀越有興趣,就成為正式學生。二○一八年神學院畢業後,美娥加入古亭聖心堂慕道班服務,我們也因此而結識。同年,文化查經組組團去日本長崎朝聖,美娥也參加,因而進入文化查經組的聚會。之後,小會的一些活動常見到她開心的加入。美娥說小會最吸引她的是對人的尊重。她在小會的陪伴是陳雪琴,雪琴總是很溫柔的招呼她。

    文化查經組現在共讀理查‧羅爾神父的《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其中提到第二階段的特色是「有生產力」。這讓她期許自己成為有生產力的人。因此在重整各種關係中,她勉勵自己成為付出的人。

    近來,美娥開始學彈鋼琴,生活得很充實和愉悅。葉醫生原就很喜歡音樂,也會自己動手製作高級音響。他特別喜歡布拉姆斯的音樂,覺得樂曲中有人生的滋味。夫妻倆的喜好不謀而合,又有同樣的信仰,深信整個家庭將更有活力和喜樂。

張美娥發表初獻感言

靜山共融營(左起蕭淑美、張美娥、徐寶雲、賴惠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