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鄭至麗
《芥子》第64期第一篇是林靜宜寫的:「馬賽爾哲思研究在中文世界 — 2019年東海大學馬賽爾研討會」,是根據陸達誠 神父的著作,簡介馬賽爾思想之內容及重要性。陸達誠神父想到:「因為小會重視信仰本土化,而該文提到雷煥章神父、甘易逢神父、項退結、易利利等人,他們都是與小會有密切關係的師長或會員,所以寄上供大家參考。」林靜宜寫:「至於馬賽爾的哲學思想重視直觀、還原到存有的反省、主體際性、奧秘、內在超越、身體主體,馬賽爾的「being」是「存有」關係,而非「having」(「所有」)的關係。」。
徐琪 寫:「天主聖三是三位一體的奧秘」,她以簡單扼要的字句,闡明我們就是按照天主聖三的肖像,生活在人世間!我們多麽有福!
張宏秀博士寫:「人生下半場的四旬期朝聖簡化、淨化與聖化」,她替人生下半場這個年齡群組做出一個清晰可行的藍圖!簡化:「斷捨離」的簡化、守「身心齋」的淨化、活出真我「愛主愛人」的聖化!照著她給我們的指路圖,我們一起往前邁進!
Joan Chittister修女寫,許建德譯:「Chittister修女闡釋天主的臨在」。Chittister修女再經過許建德的譯文讓我們更深切的明瞭修女的原文!我們繼續探索這探索不盡的天主臨在的問題。
吳慧貞寫:「【讀經有感】願我們管理自己的腦神經迴路」。我們每個人讀了都應該更用心地管理自己的思想,讓自己活得越來越喜樂平安!
杜曉雲寫:「神修小會北美分會主席家書」,她做出總結:「努力達成天主賦與小會在中華教會的使命。去年十二月底北美分會「工作室」會議中,當我們談到如何慶祝小會六十周年會慶時,許建德提議我們學習創會會員的精神,對今天所面臨的世界、勇敢地作出回應。後來邀請冯克芳的參與,她綜合「工作室」同工所給的意見,用心措辭,達成共識,決定了下面幾項共同努力的文字:
開放胸襟容異己
學習溝通愛相待
增廣視野慎思辨
以建立共融團體,以促成和諧社會
其實北美分會今年的多項活動,包括黑幼龍專題演講研討系列講演;李秀萍帶領的「非暴力溝通」工作坊;高雄分會會員陳惠姿帶領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工作坊講座;以及每天的團體默觀練習、每個月的讀經分享以及公念玫瑰經等。還有:姜有國神父主講的避靜。
趙世熙替我們整理出來的:「中華神修小會北美分會歷任輔導司鐸 歷任分會主席 照片集錦」,真是一份寶貴的史料!讀了這篇清晰的回顧與報導,我們似乎有了更紮實的立足點,讓我們大家更可以齊步往前走!徐琪提供的兩篇文章: 「聖神是天地間的正氣」;「聖神是我們內心的良知良能」。都是分享:北美分會讀經在ZOOM上的分享小組的共識。
讀傅振民寫的:「道路、真理、生命 」,我們能夠溫故知新,他很扼要的提供給我們從耶穌初創教會到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之後直到今日,我們教會的走向!
安所寫的「最佳救援投手」以棋局及棒球比賽代表人生,天主不只是棒球隊中的最佳救援投手,祂也是我人生棋局裡的最佳搭檔。安把「天主」與「我」之間密切的關系以相似棋局内,下棋者與隱形教練的關系。我們是否能夠時時聆聽,時時覺察呢?
我們讀朱炎 (1936 – 2012)寫的自傳 :「餓是今生最深的記憶」,文字間刻畫出他人生經驗中刻骨銘心的對饑餓的感覺。這篇文章是郭子文的朋友王君碧提供的。我們沒有吃過像他那樣的苦和挨過餓,應該珍惜。那麼年幼,能在戰亂殘酷的現實中堅持他的希望,刻苦勵志奮發進取,著實不容易!
許書寧的分享她的部落格這期《芥子》刊登她三篇文章::「主啊!禰是不變,我是改變」及「見過羅馬的四個男孩(下篇 四個人,四條路)」;她寫的:「復活夜的掌聲與眼淚 」描繪的是全球各地目擊烏克蘭境內每天弱國被強國蹂躪的事實,以及周遭的人對他們的同情!她在教堂的體驗多麽感人!
王玉梅寫的: 「咖啡」及「走路」兩篇文章,感谢她將她日常生活與我們作實質及哲理的分享。 她說:「我想到舊約聖經中的天主,以及天主與聖祖們的約定。無論晴天、雨天,我都很放心,因為天主都在。」,讀她寫的「咖啡」,就像品茗一杯上好的咖啡!她寫的:「邀請朋友參加慕道班 」內提到慕道裏面有各種形式的參與。她說:「福傳實際上是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相遇,不是勸人改教。」;她的感恩帶給她鼓勵及喜樂。
王玉梅寫的「佳平法蒂瑪聖母堂」及「大武山下的天主教堂」報導給《芥子》讀者的是:天主教在台灣各種不同文化中呈现的顏面!讀到的是:原住民的天主教信仰的發揚光大!
方光珞寫的:「學而時習之 : 我們一起唸《琵琶行》」 內提到她的兄弟姐妹經過電腦ZOOM的平臺, 能在一起享天倫之樂。她也讓讀者的我們 分享到了上網聆聽視頻研讀這首「樂府詩」中「歌行體」的《琵琶行》詩文。兄弟姐妹每月例行的雲端還得感謝聚會中,ZOOM 因著COVID 得以如此暢銷,如此受人歡迎。袁征出生1970年於山東泰安,中國礦業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2011年創建視頻會議軟件公司Zoom,全球各地受益的人真是全球性的!但他心心念念創造視頻會議軟件的想法卻沒被采用,於是他決定自立門戶,於2011年離開思科,創立了Zoom。
陳美羿寫的:「遇見修女,盤點生命 」更是指出佛、儒、釋,就像一家人,我們都是大家庭內的一份子!
馬廖雯寫的: 「婿 雪 救 人」; 記載她的女婿充滿警覺及愛心的救助鄰人,真可以和聖經裏的撒瑪利亞人相提並論;她另外一篇是:「牆 上 的 十 字 架 」。兩篇都是洋洋灑灑,有感而言:感謝不盡!
陳招弟寫的:「四旬期的恩寵 」提到四月二日姜有國神父的網上(ZOOM)避靜。她寫:「一想到是網上的避靜,就已經開心了一半,因為不用舟車勞頓,後來又看到這種機會!提供給我們大家一個作避靜的機會,又經過陳招弟的分享,讓我們會更加珍惜。避靜的 神師竟然是十年未見的尊敬的姜有國神父,自然是喜出望外的即刻就登記參加了」。
郭子文寫的:「真人不露相 三度邂逅跑路鳥」,她選用的網絡大名Road Runner的真相,終於顯現在各位《芥子》讀者眼前。我有幸和她共睹在加州死亡谷那棵樹上的跑路鳥!她對跑路鳥及若翰洗者所作的連接很是傳神。
吴述中寫的:「那瓦侯散記 -- 藥師與誦經-」文章內,我們讀到的是他與那瓦侯藥師親身到藍臺取药的親身經驗。又有機會聆聽一段他身为Navaho原住民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十萬印地安人仍留在西南幾個州內。
馮克芳寫的:「遠方之外的遠方 」 將我們帶到加州北部海岸線的 雷斯岬國家海岸公園(Point Reyes National Seashore)。她说:「雷斯岬國家海岸公園緊鄰太平洋。受海洋氣候影響,經常處於雲霧縹緲間。幸運地,我到訪是日,春和景明,碧波萬頃,一覽無遺」。她文章內附的照片也是最好的見證者!
馮克芳的另外一篇文章:「天地有大美」,描繪的是加州的州花, 罌粟花。洛杉磯北部的「羚羊谷加州是罌粟花保留區(Antelope Valley California Poppy Reserve)」就是他們的目的地。文章內附的是「萬花盛開之美」的照片!
郭瑞蘭寫的:「曾祖母的凝視 」。曾祖母與曾孫的相互注視已經是無言勝有言!郭瑞蘭的畫筆是多麽傳神!
「最後的告別, Last Farewell」原著作者是黎薩爾 Jose Rizal ,他是一位十九世紀末的醫生與詩人,是菲律賓獨立的革命人士。這是 他在1896年死刑前所寫的最後一首詩,星熒是邵維廉 William Y. Shaw 的筆名。
韓拱辰寫的英千里的傳記:連載到:《三代緣》:第五章 我與英家第三代 (續)。韓拱辰與英千里一家三代有如此深厚的親情!不僅我們對英千里有更親切的認識,對他的第二、三代也覺得親切!謝謝韓拱辰!
《芥子》第64期又是豐收的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