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65期 65

陸達誠神父《靈修協奏曲》讀後: 無聲卻有力的吶喊

林靜宜

陸達誠神父《靈修協奏曲》讀後: 無聲卻有力的吶喊

林靜宜

 

中共建國後,天主教徒有被關進監獄和勞改營的殉道者,也有前往「自由中國(台灣)」的所謂「外國人與外省人」,他們進入本地後,與明清時代即在此傳教的西班牙道明會合流,向所謂的「本省人」以及流亡在台的「外省人」傳教。本書作者陸神父是1955年上海九八教難的「漏網之魚」,在台灣長達半世紀投身耕莘寫作會與輔大宗教系所。《靈修協奏曲》展現一個領受天主恩寵之人的日常生活:他接受邀請而自由地與天主合作,使我們看見:作基督徒是生命中最大特恩——不只是死後得救,更是為了喜樂地度過此時此刻——即使是痛苦與悲慘的。


陸神父根據畢生修道經驗,證明基督信仰能徹底改變人對死亡的看法,使人更願意犧牲自己以成就他人,因為靈修目標就是「不怕死」——這句話是在神父的恩師張伯達神父1951年因信仰死於中共監獄時講的。「靈修」不僅使人不怕死,更使人不怕痛苦或悲慘的死,甚至「快樂得想死」。在〈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祂的人〉中,陸神父說:「張伯達神父被校內共產黨團批鬥死於監獄。」11月13日龔品梅主教在徐匯大堂穿紅色祭衣舉行大禮感恩彌撒。五千餘人參加,……彌撒後教友集結堂外,情緒高漲,無法離去,即使彼此素不相識,也熱情洋溢地互相緊緊地握手。張神父的為主殉道使教友不再怕死,決志迎受最嚴峻的考驗。

「不怕死」變成上海公教青年的靈修目標。每人備有一個內含日用品的小包裹,一旦就擒〔入獄〕,可以立刻上路。許多年輕人在神師領導下開始度靈修生活:每年做三天神操,每天參加感恩祭、每天做半小時的默想、念玫瑰經、拜苦路、看聖書、省察。靈修在年輕人的心靈中引發極大的自由和喜悅。這樣的喜悅在往後的歲月中,包括在勞改營,一直滿溢在公教青年的心中。……很多教友把自己奉獻給聖母。他們把自己的未來都交給聖母安排,如果他們須去監獄或遙遠的勞改場地,他們知道聖母一定寸步不離,一切無足慮焉。

翌年,青年陸達誠在張神父去世週年追思彌撒中,被耶穌親口呼喚「去做神父」,聖母帶他離開了鐵幕。另一位「不怕死」的上海青年是沈鶴璉——他在中共勞改營直到56歲才當上神父。如同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曾痛苦與悲慘的死過,如同保祿宗徒說的:「如果基督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仰便是假的」,期待死人的復活及來世的生命的我們基督徒,不怕死、更不怕痛苦或悲慘的死,甚至「快樂得想死」,這是《靈修協奏曲》願意向教外讀者訴說的親身經歷。

耶穌會創會至今480年,在中國自利瑪竇以來的傳統是文化傳教。陸神父出身老教友世家,以文字在華人文化圈傳播福音,結出教會本地化工作的初果——一方面以學術論文與專書翻譯和各國研究人員互動,尤其與新儒家宗師唐君毅先生的情誼深厚,與新儒家第二、第三代成員如蔡仁厚、王邦雄、曾昭旭、林安梧等教授相處猶如家人,繼續促進基督信仰與中國主流文化的交談。另一方面則以散文寄語散居海內外的教內外友人,實踐宗教與文化對話。在〈指「陸〔達誠〕」為「馬〔賽爾〕」談「邊緣信友」〉中,神父提到他的恩師馬賽爾(Gabriel Marcel,1889-1973)是側身於信者與不信者之間的邊緣的基督徒(Péri-chrétien),在得到教會支援的同時,又向不信者進言,使教外人士對基督信仰產生興趣,或進入良性對話,願使圈外人了解與接受天主永恆的愛。馬氏處身教會邊緣,用人性層次的語言述說恩寵經驗,「去看、去想、去發現問題、去運用詞彙,使自己所信所活的喜訊成為照亮黑暗的光,使更多人活得更真實、更幸福」。《靈修協奏曲》流露的「幸福」可說是不怕死、更不怕痛苦或悲慘的死,甚至「快樂得想死」!「靈修」使我們喜樂地度過此時此刻,即使此時此刻是痛苦與悲慘的,這卻是一個領受天主恩寵之人的日常生活。

馬賽爾說站在信者與不信者的位置上並不舒服,陸神父在耕莘寫作會與輔大宗教系所的工作,也是站在中間線上交談。歷史事實顯示在華人文化圈的傳教工作絕不會是舒服的,但是天主恩寵助人喜樂地度過痛苦與悲慘的此時此刻。本書96篇文章傳遞神父與天主交往的經驗,其中蘊藏的「天真」更鼓勵教友在苦難中如嬰兒般信賴天主。神父說他不願只做哲學理性的囚犯,不再只是研究和撰寫論文,而是要寫兼有知、情、意的生命體驗,這表示當耶穌會礙於中共法令不能重返大陸傳教時,神父能以哲學研究親近中國知識份子,靈修散文則能牧養華人世界的龐大羊群。我們知道使用簡體字讀寫的大陸弟兄姊妹們靈魂上的饑渴,本書反映神父最近十四年間在文學、哲學、宗教交談、文化交談、靈修等多元面向的反省,是用畢生耶穌會神操經驗為天主的愛做見證。這是無聲卻有力的吶喊。

教會內當然有其他靈修名著,但無人像神父在台灣有耕莘寫作會與輔大宗教系所的多年交談經驗,他知道如何以「身教」與非基督徒對話。此前已有張志宏神父(George Donahue,1921-1971)深得人心,特別是「非基督徒」之心。張神父1950年代在中共監獄受苦,留下後遺症,到台灣後身為美國人也不可能以精確的中文寫作,最後在立霧溪遭車撞擊跌到谷底,以肉身做祭獻。大學時就參加寫作會的童元方教授在本書〈推薦序〉說:「在彰化靜山的追思彌撒,許多人哭著說:『這麼好的人,怎麼死得這麼慘?』」我想張志宏神父與張伯達神父一樣,不怕痛苦或悲慘的死亡。張志宏神父未死在中共監獄,來到台灣創辦山地服務隊和寫作會,為族群平等與台灣文學開啟新的篇章,以後由鄭聖沖神父與陸神父接棒。張神父的秘書、作家喻麗清曾哭倒於張神父靈前,難忘這痛苦與悲慘的死亡,以後她遠離天主,直到讀了沈鶴璉神父的《雷思小品集》,訴說在監獄和勞改營被囚三十年的靈修生活,還有他年近半百才進入耶穌會接受培育的種種艱難,在沈神父身上看到什麼是「追隨基督」,她才重新找回對天主的關心。若有更多人像她,在閱讀靈修作品後重新想起自己與天主與他人的關係,再繼續傳遞信仰經驗的話,也不枉費前人所承受的教難了。

在文化與宗教多元並立的台灣,天主教徒僅佔1%人口,卻扮演此信仰在華人文化圈的橋樑角色,陸神父的寫作只是其中一個途徑,希望不認識天主的讀者能看到:天主的愛在推動這個世紀,與教會一起邁向第三個千年。這是我個人從教會本位化觀點看一位中國耶穌會士以文學形式向無神或多神環境中的華人傳遞基督的愛。

陸達誠,《靈修協奏曲:陸達誠神父散文選》,秀威資訊出版社,2019年。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