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65期 65

情節,情景,情懷,情操 --書卷人生有感–-

郭子文

情節,情景,情懷,情操
--書卷人生有感–-

 

郭子文

 

退休後,有機會讀了好幾本性質迥異的書,最近忽然發現完全不同領域的書,竟然用了幾近相同的手段來寫作,訝異於它們「異曲同工」之妙。想來書本和戲曲類似,不外在各種「情景」中,用各種「情節」,來吸引住讀者的注意力,以便解說書中人物內心的「情懷」,甚至是他某種深刻的「情操」。

下面選了四本書,略做介紹,以闡明我看到書,如同戲曲,佈置場景,引進人物,展開故事的手法。有的似乎只是說說故事,有的似乎在故事之外,還有更想表達的主題。

 

* * * * * * * * * *

「更高的忠誠」/ “A Higher Loyolty”

 

作者James Comey,從2013到2017 擔任過FBI局長。當年被特朗普高調解聘時,鬧得滿城風雨。現在在大學任教。我看過他寫的這本“A Higher Loyalty”書。這書名很吸睛,忠誠,對誰忠誠?更高的忠誠?在「更高的忠誠」書裡,作者對華府的黑夜街景,開會時的陰暗情景,人物對話裡複雜的隱晦情節,有許多精彩的描述。我很吃驚,想不出一個「法律人」會有這麼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筆觸。他用暗流洶湧的政治圈的情節和情景做背景,有效的凸顯出一個正直人,在強人所難的黑暗勢力下,如何維護自己所珍惜的力道勁道並重的情操。

 

「沙漠來鴻」/ “Letters from the Desert”

 

作者Carlo Carretto,1910年在義大利出生。1946-1952是義大利全國天主教青年會總主席。四十二歲那年決定放棄一切,去到撒哈拉沙漠,參加富高神父的小兄弟會。他的日記,“Letters from the Desert” ,紀錄了他在沙漠裡,和回教兄弟們一起過著艱苦工作,簡樸生活的情景。書信裡情節比較簡單,其中令人難忘的是他和一個穆斯林小孩的深厚友誼,小孩擔心將來死後去到不同的上帝,再也見不到Carlo咋辦?這本書,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和情景,也就是因為它們的平實,很自然地就襯托出Carlo捨棄一切,終生與貧窮為伍的偉大情操,以及人與人之間,真誠互動的高貴情懷。

 

「冶金術士」/ “The Alchemist”

 

作者Paulo Coelho,一位當代巴西名作家。他寫過一本寓言小書,“The Alchemist”,非常精彩。其實故事很簡單,一個西班牙少年從安達魯西亞,想盡辦法,路經北非,輾轉前往埃及金字塔去尋寶。路上碰到各種人和事,有智者,學者,愚者,術士,騙子等等。情景多變,情節曲折,又充滿智慧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令人愛不釋手。這書,情節情景都很豐富,文字也很優美細緻,故事很富趣味性,對話充滿了機智,讓人回味,給人帶來很多啟示。

 

「那瓦侯警探長」/ “The Joe Leaphorn Mysteries”

 

作者Tony Hillerman,近代偵探小說名家。寫過很多中篇那瓦侯警探長Lt. Joe Leaphorn的故事,精彩無比。偵探小說,最注重情景和情節。細細道來,處處伏筆,懸在半空,再慢慢收攏,最後水落石出。Hillerman的文字筆觸,可謂生花妙筆,把人物,那瓦侯傳統,文化,信仰等,融會編織得天衣無縫。因為是偵探小說,必需把情景和情節交代特別清楚。所以書裡對在四周的有形變化,人物部署,描繪的篇幅都很長,對偵探小說來說,倒也不足為怪。不過,因為書寫的動人,流露出真實的人性,長久以來吸引了廣大讀者。想來,好的偵探小說,必需饒富興味。

 

* * * * * * * *

 

回想,小時候讀湯姆歷險記,苦兒流浪記等等。中學時讀簡愛,傲慢與偏見等等。大學時代,讀了很多聖人傳記。成年人時期,朋友間最受歡迎的書,對一般人,不外是如何投資致富,如何創業成功,如何培育子女等方法論的書。對教友友人,則是如何祈禱,如何靈修,如何溝通等,也是方法論的書居多;加上勵志書,如「改造世界」等等。現在回頭再想讀過去的這些書,感受也許會完全不同。事過境遷,很可能許多書,現在會讀不下去了。

想來,許多作者,往往想借助文字,對我們讀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故事常能打動人心,沒有故事的「說教」,常態下很難產生效應。要說故事,就脫不了用情景來襯托情節,又以情節來襯托人物的個性反應。消遣性的故事,只需提供情景情節即可,熱熱鬧鬧,一閃即過。嚴肅一點故事,一定會想辦法,把人物的內心活動,他的情懷,他的情操,那些不容易看見,卻很是重要的特質,展現一下。所以,當人想要放鬆的時候,可以讀讀偵探小說之類的。可是在想要嚴肅思考「大」問題的時侯,就可能需要借助於比較有啟發性的書籍。

中年以後喜歡讀的書,比較五花八門。想要多瞭解人性時,讀了許多心理知識的書。想要探究各種靈修道路時,讀了許多不同宗教的靈修書。想要了解政治人物的內心世界時,又讀了一些傳記,訪問的書。讀過的書好像很多,但內容,讀過馬上就忘的也不少,如「西班牙大流感」,「歐巴馬夫人自傳」等。大概因為都是紀錄,傳記文學,充滿了情景情節,吸收不了,其他元素又缺缺。目前讀不下去的書也有,如文學名著,「百年孤寂」,或許只是時候未到。那些比較有啓發性的書的內容,至少目前大半都還在腦海裡蕩漾,好像還忘不掉,也許也是時候未到。

一生中,每個人都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有的曲曲折折,有的轟轟烈烈,有的乏善可陳。或許,中年以後,才漸漸了解到人生路上的種種「情景」和「情節」,都是過眼雲煙,無非是鍛鍊我們「情操」的一種「手法」。手法用過就應當拋諸腦後,不能把這些陪襯的元素當重點,要做到「斷捨離」。這一生到底練就「情操」功夫沒有?全看自己的領悟和修行。俗語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時間到了,那個糊塗童女,平日忙著嘰喳湊熱鬧,這時的燈裡竟然還缺著油,又會有誰能幫上忙?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