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78期 聆聽的藝術

新約中的耶穌畫像

穆宏志神父主講/莫 非筆錄

 

壹、前言

  今天我所說的是我個人的反省,分兩部份來談。第一部份是介紹本書的來龍去脈:開始與過程,第二部份是出版後的個人省思:內容與反省。總覺得還可以精益求精,書中有畫像、圖像,還有剪影。寫作當時用「圖像」,寫完覺得「畫像」一詞也不錯,所以出書時,二者兼用。

  我所描寫的耶穌,來自不同的福音,常易混淆。通常我們讀福音,只注意內容,而忽略章節,以致對耶穌整體的認識難免籠統,混為一談。為此,我想介紹不同福音的耶穌。這本書可說是很好的新約導論,新約敘述了不少天主道理、處世間法、人際關係、罪與救贖等,讀這本書,最好是配合新約來讀。

貳、正文

第一部份:本書的來龍去脈

一、開始與過程

  一開始

  當初寫這本書,是為了介紹福音中的耶穌,廿五年來,我在已有三十六年歷史的磐石成人基督生活團介紹耶穌的圖像,先是〈馬爾谷福音〉,以後陸續介紹其他福音中的耶穌。本想只寫福音,後來也介紹書信,經整理後,選了十二幅耶穌畫像來寫。

  十二這個數字在聖經中很重要,從舊約雅各伯生了十二個兒子開始,產生以色列十二支派,直到新約十二門徒和〈默示錄〉新耶路撒冷城的十二座門,有十二天使護守等等,可知十二在聖經是一很重要的數字。剛好一年有十二個月,我每個月介紹一篇,便有了耶穌十二幅畫像這本書的雛形。

  我一再強調讀這本書要配合著讀聖經,比如要讀〈馬爾谷福音〉,先看這書的第一幅耶穌畫像:「活著的基督」,再讀〈馬爾谷福音〉,就會看到〈馬爾谷福音〉中的耶穌是個人、單獨的人、跟別人一起的人、說話不多的人、做事的人等等。當然,一個月要讀完有廿八章的〈瑪竇福音〉,會有些累人。〈路加福音〉更長,雖說只有四章,但節數比較多。〈宗徒大事錄〉也很長,不過也有短的,如〈伯多祿前書〉五章,〈斐理伯書〉四章。

  整體來看,有長有短,每個月讀一部新約,還不至於太過分吧!這可說是我引導團員讀新約的方法,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動機。

  二過程

  我寫書的過程也是如此,在每個月講前先寫好,由於章節有長有短,寫時也有快有慢。有的寫了兩次,有的寫完仍想增刪,不是很滿意。比如〈路加福音〉,還有該強調的部份,或應從另一角度來寫,或再引用一些資料,總覺得不夠完善,仍有必要重寫。所幸一本書最多只賣台幣一百元,我的心還可以平安一點。

  由於寫書前後有一年之久,一月一篇,所以寫法前後不同。前面對觀福音和〈宗徒大事錄〉很少引用聖經,幾乎可說沒有,我只寫福音內容,並未引用經文。以後所引用的經文越來越多,比如最後的〈若望福音〉和〈默示錄〉,尤其是〈默示錄〉的圖像太豐富、太生動了,幾乎不需我來描述,只消引用就好。至於〈希伯來書信〉和〈伯多祿前書〉,我引用的經文很多,是為了方便團員先聽我的介紹,再回去讀聖經章節,印象更深刻,對聖經也更熟悉。

  本書的中間部份,如〈格林多前書〉、〈羅馬人書〉則採用說明和章節各半的方式寫成。所以我才說這書的前後寫作筆法不同,一方面是因應團員的需要,一方面是時間拖得長的關係,想法筆法多少會改變。

  一九八八年寫完這本書,一九九○年我回西班牙,有人建議交給西班牙我同學主持的出版社印行。沒想到三個月假期結束,他把這份書稿原封不動,還了給我。直到二○○七年三月,這本書由光啟出版社發行,今天我才有機會和各位講述這些事情。

二、內容與反省

  一內容

  關於這本書的內容是什麼?當然包括四部福音,若想畫出耶穌的形象,只能從福音來看,因為福音之外,耶穌幾乎不在。〈宗徒大事錄〉記載耶穌升天,之後顯現給門徒們看,又三次顯現給保祿,其他書信就根本沒有耶穌的記載了。既然我已開始有了耶穌圖像的概念,我又發現〈致希伯來書信〉也有很明顯的圖像,如耶穌是大司祭,可以畫出其形式。〈默示錄〉的羔羊也是如此,前後可找出六個。書信中還有的提及宇宙中的耶穌,圖像就不太明顯,需要加以想像。還有的書信,耶穌是以別的形象顯示出來。這本書就是這樣逐步成形,最後發展出十二幅耶穌的圖像。

  以上是我寫書的過程,從過程可知如何運用,也可知我寫書動機和目標。我想提醒各位的是,如果只看這書而不看新約,我覺得這很可惜,因為失去了認識聖經中耶穌的大好機會。我也會很難過,因為大家浪費時間看我的書,不看應該看的天主聖言。我坦白跟你們說,這本書只是引導,應該是鼓勵大家多去看聖經的。

  我所寫的每一圖像都非常主觀,事實上,聖經告訴我們的已經很主觀了,我所寫的更是主觀,還不如你們直接看聖經中的耶穌。我們應該做耶穌的朋友,不是做耶穌朋友的朋友。同樣的,我們應該唸耶穌的話,而不是唸耶穌朋友的話。

  二反省

  這本書出版後,我常常反省:為什麼要用「畫像」這一詞?大部份的人很遺憾沒有耶穌相片可看,總想如果有一系列祂的圖像或錄影帶就更好了。不過,我要問各位,誰想看紀錄了三十年生平的錄影帶?假如我們不能看耶穌一生的每一秒,誰有把握說我們看到的是最重要的部份?

1. 相片

  我們已知道福音的重要性,才會採用福音的話。我們既知其中所描述的是耶穌的畫像,就不須再看錄影帶了。如果有耶穌的相片,我們只知道祂有多高?髮色如何?眼珠是什麼顏色? ……等等。其實,我們要看的應是更重要的部份,我們要看的究竟是耶穌眼睛的顏色,還是耶穌的眼光?耶穌召叫伯多祿時,究竟是用什麼眼光看伯多祿的?耶穌又是怎麼看否認三次後的伯多祿?還有,耶穌怎麼看那個用長髮擦乾淚水滴在祂腳上的罪婦?又是怎麼看那個爬到樹上掛著像顆梨子的匝凱?我們已知耶穌的眼睛是藍色的,然後呢?想一想,我們是否更要注意耶穌對不同的人有怎樣的態度?這才比較重要吧?再想一想,研究耶穌親口說的話,才是我們讀聖經的最大動機吧?

  我們所讀的聖經是以希臘文寫成,而耶穌說的是阿拉美語,我們所看到的只是譯文,無從得知耶穌究竟說了什麼「話」?如果我們真的聽過耶穌說話的錄音紀錄,我們是否會注意耶穌說話的語氣?當耶穌召叫門徒說:「來,跟隨我。」用的究竟是怎樣的語氣?當耶穌責備法利塞人說:「禍哉!你們這些法利塞人!」又是怎樣的語氣?山中聖訓時,耶穌講真福八端:「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會是怎樣的語氣?我們是否掌握住耶穌的真意?所以我們需要有耶穌的畫像。

2. 畫像

  畫像與相片的差別在於:相片非常客觀,只是紀錄人的一秒;就因只是紀錄人的一秒,所以也是非常主觀的。畫像雖是平面的,但有深度,所以可說是立體的,因為藉著畫像形式,可以反映這人在很多時刻的生命,表達了人的個性、習慣、常有的表情等。我們讀聖經,所看到的是耶穌的畫像,因聖經描述了很多事蹟,具有某種程度的客觀性。比如說,我們不知道耶穌行了什麼奇蹟,你們問我:「耶穌是不是治好了一個瞎子?」我會回答:「很可能。」因我知道有這樣的傳統說法,也沒有什麼理由反對。

  文學作品分析有描寫人物的外在和內在之分,馬爾谷、瑪竇等人沒有唸過修辭學,但他們會運用這類技巧,常用很多象徵來描寫耶穌。比如〈默示錄〉中的「羔羊」,作者加上很多形容詞:「站著的羔羊」、「被宰殺的羔羊」,二者有些矛盾,被宰殺的羔羊無法站立,會倒下來。這樣就有兩幅圖像,一是有生命的羔羊,一是經過死亡的羔羊。兩個圖像放在一起,有站著的,有被殺的。不是有點矛盾,也很奇怪嗎?還有,請問:「活著的羔羊有多少角?」我這樣問你們,有點像是腦筋急轉彎。如果你們說有兩個,就已不是羔羊,而是長大的公羊了。我們再看〈默示錄〉的羔羊,〈默示錄〉的羔羊則有七個角、七個眼睛,前後呈現四幅,這已是文學圖像了。

3. 圖像

  既是文學圖像,我們就要看其中的象徵意義究竟是什麼?「站著」是什麼意思?「被宰殺」是什麼意思?「角」是什麼意思?「七個角」又是什麼意思?「眼睛」有什麼意思?「七個眼睛」又指的是什麼意思?這樣就有六幅圖像。可是,作者只用「羔羊」這一名詞,就已覺得足夠了。作者所描寫的「羔羊」,是經過死亡,仍然活著,擁有權力,注視對方,進而建立了關係。這一切都已包括在「羔羊」內,以後的章節就不必重複描寫了。因為只要一提及「羔羊」,我們就知道作者說的是有生命、有勝利、有權力、有關係的「羔羊」。這就是圖像的意義和好處,不是照片所能取代的。〈默示錄〉所說的「羔羊」不只遊走各地,還在天上唱歌,以後還有婚宴、新歌、住在新城等的描述,其中心全在「羔羊」這個象徵上。

  我再舉幾個〈若望福音〉有關生命的例子,若望描寫耶穌時究竟想到什麼?我用的標題是「降生成人的聖言」、「天主的光榮」、「父的愛」,若望所表現的主要形式是父的光榮,「我們看見了祂充滿了光榮」(若一 4 ),耶穌是父的禮物、父的恩賜,而照片無法表達耶穌是父的恩賜。若望發揮「子是父的恩賜」,使我們了解耶穌,認識耶穌,與祂來往的關係就會更深了。這是因為耶穌是父的恩賜,是父的啟示。從這樣的圖像中,我們能清楚看到父子關係,就是透過〈若望福音〉的描繪。〈瑪竇福音〉多次用了「父」這一詞,但不到〈若望福音〉的四分之一,不過也算相當多了。〈若望福音〉常用的詞彙是「派遣」:「派遣我的父」、「派遣我的父的旨意」、「這是因為派遣我的父給我做的事」 ……等等,「派遣我的父」表達了天主的光榮。

  〈若望福音〉的另一句話,不知是否能使你們想到祂?這句話是「誰看到我,就是看到我父。」好像耶穌是非常透明的,我們看到耶穌的形象,就是看到父。這句話要從我們的人性經驗去思索,我們認識一位年輕人,也認識他的父親。當這位年輕人長大到某個時候,我們再看他,發現簡直和他父親一模一樣。我說的「和他父親一模一樣」,不是照片所能呈現的;照片中的父子是兩個人,但我們仍能從眉宇間看出父子兩人很相像。當我們看某位朋友父親的畫像,他的表情、微笑、概念、態度、價值和他父親完全一樣,二人面對同樣的狀況,會有同樣的反應。父子兩人當然會不同,但這兒子就是會讓我們想到他的父親,讓我們看出他真是他父親的兒子。這就是若望要跟我們說的:「看到我,就看到我父。」若望所描寫的是父的畫像,耶穌是父的畫像,就因若望如此對我們說,我們才了解耶穌的。

  〈若望福音〉中最明顯的例子,是耶穌自己所用的圖像「我是……」。耶穌常說:「我是……」,請問〈若望福音〉用了幾個「我是……」?好了,各位不用翻找聖經了。你們應該知道〈若望福音〉全用「七」這個數字,以色列民族以「七」代表圓滿。所以,總共有七個「我是……」:「我是生命之糧」、「我是世界之光」、「我是善牧」、「我是羊的門」、「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我是真葡萄樹」。你們把這七個「我是……」放在耶穌身上,都有形式,卻無法畫像,但能使我們了解耶穌本身,還了解耶穌與我們的關係、耶穌與父的關係。透過若望所描寫的耶穌和耶穌所說的話,我們看到耶穌說:「我是生命之糧」之前,祂真的行了增餅奇蹟。祂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之後,祂使拉匝祿復活了。祂說:「我是世界之光」,就使瞎子復明……等等。

  我們看到耶穌實行了祂所說的,而祂所行的,正是若望所描述的「我是……」。因此,我們所了解的耶穌,不只生活在第一世紀的以色列,也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中,我們之所以能深入地完全了解祂,就是透過福音中的這些畫像。

第二部份:出版後的個人省思

  福音中的耶穌,究竟有怎樣的畫像、圖像或剪影?我們開始唸新約,是因為先有一基本的體驗,就是我們從耶穌得到很多恩寵,耶穌是我們的恩人,所以我們要認識這個人。但,我們不住在耶穌所住的地方,無法到耶穌家去拜訪、看望。唯一的方法是間接的,必須藉著一些文件,才能認識耶穌。福音幫助我們看到恩人,卻幾乎未提及耶穌對我們有何益處,假如沒有〈保祿書信〉,我們早就不唸福音了。即使耶穌被釘十字架,死而復活,可能我們也只會恭喜耶穌復活了,然後認為這都是他自己的事,跟我們沒什麼關係。

  而〈保祿書信〉說明了耶穌死而復活跟我們的關係以及有怎樣的關係,由於我們聽過道理,所以知道耶穌是我們的恩人。耶穌不只是治好以色列境內瞎子、聾子、跛子、癩病人 ……等的恩人,也是我們大家的恩人,所以我們願意認識他。想要認識耶穌,最好是看福音,因為福音記載了耶穌一生的歷程。

一、四部福音的耶穌畫像

1. 人

1 〈馬爾谷福音〉

  談到福音,我建議最好是從馬爾谷福音開始看。大部份研究聖經的人認為〈馬爾谷福音〉是第一本,不論平日讀經或神學院聖經課,都是從〈馬爾谷福音〉開始。我們即使不談畫像,也要從這部福音開始。馬爾谷著重描寫人,活著的人,馬爾谷稱這人為耶穌,而不稱基督。基督一詞用在〈宗徒大事錄〉和〈羅馬書〉、〈斐理伯書〉、〈希伯來書〉、〈伯多祿前書〉以及若望〈默示錄〉中,馬爾谷只稱「耶穌」這個人性化的名字。我想,〈馬爾谷福音〉寫「耶穌」,在於強調他是人。在納匝肋的耶穌之前,有過很多別的耶穌,像引領以色列人進入福地的若蘇厄,其實與「耶穌」是同樣的名字。

  在〈馬爾谷福音〉中沒有人稱耶穌是主,一直到耶穌復活後,馬爾谷在不察之下,寫了「主耶穌給他們說了這些話以後,就被接升天。」除此之外,全是稱「耶穌」或「先生」或「師傅」。馬爾谷是從人性的角度來看耶穌,看他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看他死了以後能否像百夫長一樣,承認他是主,是基督,是天主子?馬爾谷提供給我們基督的基本圖像,是一個人的言行。為什麼我要特別強調這一點?因為擔心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忘了耶穌是個人,是猶太人,他面對羅馬人一定會有他猶太人的情緒,對羅馬人不會有好感。我們難免會想耶穌怎能如此?這是我們不太相信耶穌是人,而且是猶太人。其實,也難怪我們會如此想,因為,歷代教會都過分強調耶穌的神性,而忽略了他的人性。

  事實上,耶穌是活著的人,是會生氣的人。我在書中第一章特別提及耶穌看到一癩病人撫摸了他,同時又生了氣。這時你們會翻聖經,向我抗議說:「耶穌是動了憐憫的心。」不錯,大部份的手抄本寫「耶穌動了憐憫的心。」但也有的手抄本寫:「耶穌生氣。」究竟哪種合乎原貌?我承認大部份解經學者都採納「耶穌動了憐憫的心」,但我還是覺得「耶穌生氣」更接近原貌。如果你們只能接受「耶穌動了憐憫的心」,是因「憐憫」比較符合你們內心的耶穌畫像。或許你們說我這個神父希臘文不很通,中文也很有限,表達不清。其實,「耶穌生氣」只是表達耶穌對癩病人有很深的情緒。我想,「生氣」一詞不太恰當,而應改成「有很深的情緒」。不過,我仍然認為應該保留「耶穌生氣」,請問各位:耶穌不能生氣嗎?難道耶穌不是人嗎?生氣不會害人,只是一種情緒罷了。

  耶穌要手枯的人到會堂給眾人看,「安息日究竟是救人?還是害人?」沒人敢說要救人,所以耶穌很不高興,而生了氣。我們要了解耶穌是人,是人就有情緒,會生氣的。又有一次,耶穌到聖殿看見商人販賣,耶穌生氣,推翻桌子,趕走商人和牲畜。這就是馬爾谷要我們看的耶穌。還有一次耶穌對門徒生氣,是在增餅奇蹟之後,「你們用五個餅給五千人吃,剩下多少?」「你們用七個餅給四千人吃,剩下多少?」「你們還不明白嗎?」你們讀這些話時,是否體會到耶穌難過得很?這是馬爾谷的表達方式。

2 〈瑪竇福音〉

  至於瑪竇所描述的耶穌就完全不同。

  瑪竇很嚴肅地稱「耶穌是主」、「天上地下一切權柄都賜給了我」、「天使對若瑟說……」,「厄瑪奴耳」意指「天主與我們同在」。

  瑪竇也說耶穌是人,但他是主,是神,是天主。

3 〈路加福音〉

  路加則保留這個主的圖像,另外加上感情說:「我的主」、「我的師傅」,這是路加所看到的耶穌。路加可能看過瑪竇福音,也很可能看過馬爾谷福音。

  路加內心的耶穌圖像是接近、關心弱小的人,能進入瑪爾大、瑪利亞兩姐妹的家,說姐姐準備的食物足夠了,喜歡妹妹坐在他的腳前聽他說話。他還接受罪婦倒油在他腳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向西滿近乎開玩笑地說了兩個欠債者的比喻,用「你……,她……」、「你……,她……」的句式來比較西滿和罪婦,誰愛得多?誰愛得少?誰的恩寵就得的多或少。路加所看到的就是這樣的耶穌,通常一般人也喜歡看到這樣一位時時辯才無礙、次次擊出全壘打的耶穌。

  路加另有一次很生動的描述:耶穌治好一位佝僂的婦人,會堂長很生氣,又不敢質問耶穌,耶穌就反問他:「如果你有一隻牛落入水溝,你會不會把牛拉上來?」喜歡耶穌的人聽了都很高興,反對耶穌的會堂長就面紅耳赤,啞口無言。路加寫的是我們所喜歡的耶穌,讓人知道耶穌是我們的朋友。

4 〈若望福音〉

  至於若望所寫的耶穌,是降生成人的耶穌,讓我們從耶穌身上看到天父。

  所以,四部福音可以說是為我們描寫了四幅畫像,讓我們對耶穌有比較完全的了解。了解他是人,也是天父的肖像,使我們看到天父,知道他是主,同時也是我的師傅,能跟我來往,會寬恕我的罪,願來到我家,說:「匝凱,你下來,今晚我要住在你家。」還跟我談天國等等。

  以上所說的這些,都是屬於人的畫像。

二、保祿書信的耶穌圖像

2. 大司祭

  另外則是圖像,藉著我們得到的好處而認識恩人,亦即藉著恩寵,我們認識了恩人。明顯的例子是〈羅馬書信〉,其中寫耶穌是大司祭,這是很獨特的看法。所有的新約除希伯來書信外,幾乎沒有如此看法。我認為〈羅馬書信〉是演講,不是書信。作者所見的圖像有問題,因為耶穌屬猶大支派,被尊為默西亞;而司祭是肋未人的專職。〈致希伯來人書〉並未發揮基督就是默西亞這一概念,而是發揮大司祭。作者保祿不是不知道耶穌屬猶大支派,卻只提肋未人。他認為要認識耶穌,不可不知耶穌是大司祭的一面,否則會失去很重要的部份。

  我要提醒各位,〈致希伯來人書〉雖短,但對教會的影響很大很深。我們的司祭概念就是由此而生,雖然中文刻意避開「祭」這個字,採用「司鐸」,但教會內「司祭」一詞根源於〈致希伯來人書〉。從教會所保存最古老的新約文件可知,教會有長老、執事、監督。我們的禮儀有祭祀的概念,就是由〈致希伯來人書〉而來的。「大司祭」這個圖像影響我們很大,也很重要。這個概念幫助我們了解「救援」和「耶穌死亡」,視「耶穌死亡」為奉獻。保祿在其他書信有幾章也曾暗示提及,但未多加發揮,〈致羅馬人書〉則說「藉著耶穌的血」,但也沒有圖像。

3. 路

  不過,保祿另外提到一個更具體的圖像,且與若望福音相連的,就是「路」。而耶穌的奉獻,為我們開了路。

  〈致希伯來人書〉提到耶穌的奉獻,其重要性是在為我們開路,因為耶穌為我們開了路,我們才能接近天主。這是最重要的概念。舊約提到人建的至聖所,由一個人一年進入一次,而基督隨時可為我們所有的人進入不是人建的至聖所,來到天主前,與天主有密切關係,是我們的大司祭,一次而永遠地為我們奉獻,不用每年重複。因為天父選了他,「你是我的兒子,今天我生了你。」「你按默基瑟德的品位,永為司祭。」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這個「路」,「活著的路」,這是非常生動的圖像。

  我想再次強調,不要只是看耶穌為大司祭,更要看耶穌奉獻的結果,是為我們開路。要知道我們隨時隨地可跪下來祈禱,其他宗教則須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朝固定的方向來祈禱。我們可以天天過祈禱的生活,就是因為有人告訴我們,耶穌為我們獻身,為我們開路,毀滅了所有人手製造的偶像,突破了舊約的限度,亦即舊約中的大司祭只能進入人手建造的至聖所,而我們的大司祭則是進入天主自己的至聖所。

4. 站著的羔羊

  〈默示錄〉說的羔羊圖像是站著的,意即活著,好像被宰殺了卻仍站著,這表示戰勝了死亡,也就是戰勝了我們最後一個敵人。這隻羔羊為我們保證最後的勝利、絕對的勝利。絕對的勝利屬於我們,勝利屬於我們的天父和羔羊。

5. 新耶路撒冷城

  因此在描寫人間一切災禍、困難、迫害時,往往用遊行、唱歌的方式表達,等待新耶路撒冷城降下,勝利已經來到。我們所等待的不是最後的勝利,而是最後勝利的享受,因為勝利已經來到,會改變,已經得到了我們回到未來。

6. 天地宇宙是耶穌身體

  另外,〈致厄弗所人書〉強調「天地」這個觀念,以為整個宇宙是耶穌的身體。這樣的圖像給人很大的安全感、穩定感。我們知道其中沒有我們摸不清的勢力會影響我們,整個宇宙全屬於耶穌,屬於基督身體的一部份,不論人何年何月何日什麼時辰出生,都是在耶穌身體內生的,沒有或吉或凶的命運之說、迷信之論,不管怎樣,人都安全。而人之所以會去算命,不過就是為求安全罷了。既然我們都生於耶穌身體內,自然明白不用算命,就已經很安全了。

7. 巨人

  如果你們夠有想像力,現在不妨想像一下,宇宙性的耶穌是非常巨大的人,他的額頂星星,腳踩青草地,這就是〈致厄弗所人書〉中的圖像,耶穌為全宇宙,一如〈致羅馬人書〉和〈默示錄〉以不同方式描述耶穌是歷史中時間、空間的主,最後勝利必屬於耶穌。〈致厄弗所人書〉說的是整個宇宙都屬於耶穌,也在祂內。

  到此為止,已說了七個圖像,這些都有形式,可說是畫像、圖像,還有五個屬於基督的足跡或剪影,雖無形式,但有影響,可以看到耶穌臨在的影響形式。

三、基督的足跡或剪影

1. 救贖者

  比較明顯的是〈致羅馬人書〉的救贖者,救贖者本來是很強烈的圖像,因時空環境不同,很容易淪為俘虜、奴隸。原來,「救贖」是非常基本的概念,「贖回」是再買回之意。我承認這為「救援」是一很有限度的圖像,不過很有力量。保祿很明顯地用了這個字,表達出這樣的一幅圖像:我們被賣給罪,做了罪的奴隸,而由耶穌把我們贖回。

  至於耶穌究竟為誰付了這樣大的代價?這一圖像也有其限度,所以,我比較喜歡採用別的方法來說明:耶穌不是用金錢贖回我們,而是用爭戰打敗了仇敵,攻克了罪惡,他在爭戰中受傷致命。雖然他犧牲了,我們卻得以獲救,脫離了束縛,不再屬於死亡權下。我們生活不一定是在亞當的陰影內,我們因著耶穌基督的犧牲,得以自由地生活在基督內,也得以自由地進入天主的國,不再置身於天國之外。

2. 被釘十字架的耶穌

  我承認〈致格林多人書〉的耶穌圖像不是很清晰,不過前後書指出保祿和教會關係的基礎,是被釘十字架的耶穌這幅圖像。在〈致格林多人前書〉第一章中,保祿說他只想認識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其實,全部書信都指向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格林多城的信眾有很多派別,有的屬於伯多祿,有的屬於保祿,有的屬於阿波羅。保祿直指其錯謬:難道伯多祿為你們被釘上十字架了嗎?

  此外,格林多城的信眾當中還有吃祭肉的問題,祭肉本身沒問題,只是為軟弱的人會因此而產生信德的危機,容易跌倒。基於耶穌為救贖人而犧牲致命,保祿也為顧及這些軟弱的弟兄,寧可不吃祭肉。吃或不吃祭肉的原則,全是為了被在釘十字架上的耶穌。〈致格林多人後書〉所特別強調的,也是這一點。

3. 使保祿喜樂的耶穌

  保祿寫〈致斐理伯人書〉時坐監,遭遇很大的困厄,卻充滿喜樂。書信中可找到喜、樂、歡這三個字所組合的詞語,有十幾次之多。像這類的動詞用了 10 次,名詞用了 9 次,或者是反過來,動詞 9 次,名詞 10 次。反正是在〈致斐理伯人書〉短短四章中,前後出現了 19 次。

  為什麼這麼多呢?保祿說過:無論我或生或死,基督都在我身上受光榮。保祿體驗的是在他內的耶穌,雖然沒有形象,卻是真實的。以後,聖奧斯定也說:基督就在他的內心深處。這樣的圖像是住在我內的耶穌,〈致迦拉達人書〉也有如此說法,不過〈致斐理伯人書〉可說是下面這句話的解釋:「我生活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這句話就是在描寫保祿所體驗到的耶穌對他的影響。

  最後還有兩個,一是耶穌的臨在,一是耶穌是模範。

4. 一直臨在的耶穌

  〈宗徒大事錄〉說耶穌臨在,是指耶穌復活。耶穌復活後,臨在宗徒中間,保祿並未詳述這事發生在何地?只寫復活的耶穌在和宗徒說話時升了天,很快就不見了。但整部〈宗徒大事錄〉耶穌一直都臨在,只是肉眼看不見。耶穌在宗徒的團體生活中,在眾人不斷悔改皈依中,在保祿的悔改中,在外邦人的悔改中,在天主為外邦人打開信仰之門中,在伯多祿被關進希臘監獄仍不斷唱歌讚美天主中,在保祿見馬其頓人求他救助的神視中。

  保祿曾見二次異象,一次是在格林多城,耶穌在保祿所見的夜間異象中,鼓勵他照顧屬於耶穌的異族;一次是在凱撒勒雅城,耶穌向保祿預告:保祿不但要在耶路撒冷為耶穌作證,將來也要在羅馬為耶穌作證。由這兩次異象可知耶穌的臨在是持續性的,一直都和宗徒在一起,雖然肉眼未見,但宗徒都知道耶穌臨在。

  〈若望福音〉最後一章敘述耶穌顯現在湖邊,請宗徒吃早飯,沒有一人問耶穌是誰?因為他們心裏有數,他們都知道是耶穌,卻又不敢肯定,直覺好像是他。其實,一直到今天,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不也是常常如此?雖然感覺到耶穌臨在,好像是他,又不敢肯定眼中所見。

5. 人類模範的耶穌

  〈伯多祿前書〉描述耶穌是模範,特別是在困難中,耶穌是我們的模範。伯多祿再三強調這一點的重要性,其出發點是針對我們來說的:你們雖看不見祂,你們仍相信祂,愛慕祂,因祂是主:你們要效法祂,跟隨祂,好能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要注意的是我們雖然看不見祂,仍然愛祂,這就是祂臨在我們當中的足跡。

  就是因為祂愛我們,在我們內,所以我們愛祂。我們知道祂,認識祂,進而認識祂的愛。因為我們體驗到祂的愛,所以,這也可算是幫助我們看見不是很清楚,仍只是外在的耶穌剪影。不過,這就足夠讓我們知道是耶穌了。

參、後語

  不知不覺,我已講了一百分鐘,約略介紹一些我自己閱讀,並帶生活團團員讀新約時,對耶穌圖像的體認和反省。希望大家聽了我今天所說的,看這本書的同時,也能參照聖經章節來讀,我由衷祝福各位對耶穌的認識更多,體認耶穌的愛也更深。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