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100期 心泉100

如何實現天主眼中完美的我

—信仰與文化大家談

許建德:

  創會六十周年,固然是值得慶祝的事,我覺得更是每一位會員反省的機會—反省小會在個人生命中的意義,也反省小會的精神宗旨在今天這個時代的意義。在這裡我想拋出一個問題:

  在小會的會員手冊中,有沒有哪一點是你不太懂,不太贊同,或是覺得可以有更好的說法的?

  為我自己而言,我覺得最不懂,最不自在的是:

  「實現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

彭玫玲:

  「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好像需要變成完美,才能得天父垂愛。

  耶穌卻教導我們接受我們的貧窮,認識我們一無所有,卻有天主完全的愛。

  另一個刺心的地方是:耶穌自述那一段,其中勉勵大家「更」的精神,但是說法卻成

了必須成為人上人,而耶穌卻甘為人下人。

林櫻枝:

  我也不知道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是什麼樣子。

  生活態度:願具有奉獻所有,神化一切的胸襟。

  老實說奉獻所有,我做不到,我也不懂如何神化一切。

  我們唯一的富有是天主,是藉著基督成為天主子女,這是天主的渴望,直到在十字架上重新把我們生出來。

什麼時候我們是天主眼中完美的樣子,祂的肖像真傳?

  天主是愛,我們完全體認到祂的愛,完全接受祂的愛:小德蘭是我們的導師。

  當我們前往祭台領聖體時,神父說:「基督聖體!」有時會聽到神父說:「成為我們領受的耶穌聖體。」

陳擎虹:

  這個說法,只不過是要每個人好好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罷了!天主創造的每個生命,在祂眼中,當然是樣樣都好,個個都美,沒有不真實照祂肖像創造的。

  但在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職場培育、社會傳媒耳濡目染,國家體制意識型態塑造,全球環境變遷危機四起⋯,全人類和全世界如今已是更難見樣樣都好、個個都美,件件都真了!

  理想與現實相牴觸時,耶穌基督道成人身的救恩,是我們為時已不多,卻還存活於世者的唯一信念、希望和關懷了。

  所以我們即便白髮蒼蒼、頭腦遲鈍、容顏枯槁、手腳僵硬、罪惡多端,仍然祈願:淨化靈魂,持守初衷,得以死而復生,最終面見造化我們的天主。

  其他說詞都是說者的領受,自我要求,就去完成自己所領受的吧!

  無須指使別人,要求別人,命令別人去做連自己都不想做、不肯做、不願去做的事。這可就是最大的信德、望德、愛德,也是成就自我的最大聖德!

耿慶文:

  儒家講「君子」,一般人卻多是「亦小人、亦君子」,完整的君子幾希?所以君子其實是一種修身齊德的方向。佛祖勸人「立地成佛」,以臻涅槃。但俗人成不了佛。所以,「成佛」的極樂世界應該是一種嚮往。天主教徒不知道天主眼中最完美的自我為何?是因-為進入了兩個信仰的誤區:其一、將天主視成外在的力量,以為「祂」在要求一種定形的「我」。其二、是妄自「判斷」,用世俗的經驗去揣測甚至決定什麼是天主眼中的「最完美」。生活的現實卻是「人無完人」,但可以不懈的努力!六十而耳順!成立了六十年的小會,還如此掙扎嗎?

林櫻枝:

  以前做夫婦懇談,第三講:面對自我,講到面具,面具的發展史,鼓勵夫妻以不戴面具的真我相處。那時我認為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就是那個真我,後來發現要在社會中存活,沒戴某些面具還真不行,不但不美好,還遭批評,甚至被淘汰。現在我比較把握的是「天主是愛」可以戴面具,但不要失去愛的本質。

  我擧一個馮允文神父的例子。馮神父說他剛入耶穌會,到美國進修,來到一個耶穌會的會院,院長很鄭重嚴肅的跟他說了很多會院的規矩,他那時英文不太好,又聽了那麼多規矩,直想逃走,可是後來院長和藹的說:我們這地方雖然不怎麼樣,可是產的桃子很好吃。因為這樣他留了下來。

  前面是院長的面具,後面是愛的本質。

古偉瀛:

  我同意陳擎虹的說法,只要我們發揮天主給我們的才華及能力,往前走就是了。 有人希望小會有共同的事業,也有人對小會期望甚高,但是經過六十年的經驗後,發現共同事業不切實際,只有一些會員做一些其他會員可以參與的事業時,可以完成一些較大的事,例如帆人夫婦的老神父口述歷史的事,是很有意義的,但是不是每人都可以幫得上忙的,只是每位小會會員可以努力實現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我覺得是一個共識。我們人是有限的,永遠達不到完美的,但是有一個目標值得追求,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好。建德以前是交通專業,在職場上充分發揮,現在功成身退,目前正用他的淵博及敏銳,致力於讓大家對於我們信仰的認識及深化,尤其要釐清信仰受到文化影响的部份,讓我們回歸純正的信仰,我們深受其惠,建德正在善用天主給他的塔冷通,發揮他的才華,因此我認為他完全不需要覺得不自在,而且還要提倡小會的健康成長在於大家有共識,那就是如基督的訴述中所說的,在每人的崗位上,努力實現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

 

※回顧1980年,心泉22期,曾討論此議題,小會會員努力想做到「天主眼中完美的我」,今昔一致,茲摘錄如下:

 

  韋薇:

  看到這個題目,訝異之餘,不覺莞爾。因爲發現自己長大得要 「老」了,七、八年前,我很在乎「完美」,也很渴望「最」完美,而今我不再求完美了,不再求「那種」完美了,但我有更强烈的祈求,有「更」的希望,像亞巴郞的漂流生活一樣,不斷捨棄、不斷尋找⋯⋯。

  於是我說:「做我眞好,做我眞快樂!」因爲我是世間唯一的!爲什麼不高歌?看!田野間的百合花,長得靑翠茂密,開得燦爛搖曳,天主給了它特殊的外表及內涵,它以此回報,人何以不然?一個人若眞能肯定自己,並將自己完全發揮,對天主而言,那豈不是莫大的光榮!因爲這是在讚美祂如此神妙地創造了我,這是在成全自己啊!

  如果我能體會到天主此番創造了我,那麼耶稣基督更能深切地體會到這一點。如果我能說:做我眞好,做我眞快樂!」則耶稣基督必然更要為此而歡呼了。人生到了這一步,不得不把生活的中心放在注視天主身上,就像基督一樣。

  聖依納爵說:「依我看來,天主願意我努力去﹃尋找﹄和﹃找到﹄,我自己是找不到的。但我仍當努力去找,雖然我自己沒有找到的能力。」其實,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已在成全的道路上了,而那全能者將「使我成全」。

  荷子:

  初次翻閲會員手册讀到「在生活中成全自己」一句,覺得這句話眞是不錯!「成全自己」,多麼富有進取、激勵、積極的意義啊!它似乎在告訴我;快快向前奔跑,去奪取那美麗的榮冠,去追求並使我的理想得以實現,去塑造並完成理想的我。這種追求理想、成全自我的生活,將是何等充實又令人熱血沸騰呢?「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憑自己的智慧、毅力與勇氣,那有打不倒的敵人?何況只不過是在生活中成全自己!

  在天主的眼中我是唯一無二的,毎一個別人也都是唯一無二的。當我包容了別人,別人包容了我之時,天主就在其間。實現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就是不斷聆聽自己的獨特、聆聽別人的獨特,在我們人的貧乏中、豐富中,繼續尋找、發展,若是停頓,就不完美了!天主也就不見了!

  顏闓明:

  我一直認爲在我眼中完美的我是理想的我,而天主眼中完美的我是實際的我。天主給了我這一條道路,在祂的眼中一定有一獨特的價値。

  天主揀選了十二宗徒,同様地,在今天却遠超過了十二位。而基督徒的生活,在尋求生活之道及愛,「因相愛,別人能認出我們是基督徒。」以信仰及愛來重建這世界,才是毎一個基督徒應該努力做的。

  所以,我認爲要實現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應在於效法基督的信仰及愛,以及祂讓我們各人在各個道路上行走所有的扶持及保佑,以在各人從工作中求見證。

  李子森:

  天主依了祂的肖像造了「我」,一個世界上,絕對找不到第二個相似的我。我來到這人世間不是偶然的,在我早沒有出生前,祂已安排了,知道了我的一切,祂將我的名字刻在祂的手掌上,時時觀看著,祂說祂永遠不會忘記我,離開我的。

  該高興起來,天主的愛對我是無條件的,祂不管我是男、是女、是大人、是小孩,是高職位,或是低職位,是學生、是主婦、有錢無錢,祂說這是鐵的保證,祂願我成全,因爲祂已將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賜給我們,凡信他的人,不至滅亡,反而獲得永生。

  愛自己 去接受自己所有的弱點,同時也想法去發現自己的長處。

  愛天主 要全心全力全意去愛我們的天主,敬慕祂是唯一的天主。

  愛人羣 「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

  一個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是從一個最不完美、最軟弱、有罪惡的自己中走出來,接受天主的邀請,來到祂的大家庭中,與基督爲友,跟隨他走,讓聖神來領導,去愛人,同時也被愛。讓祂來一點一點的改變我、治癒我、修飾我、成全我,變成天父眼中所喜歡的好子女。

  萬致第:

  我說的完美是completeness而非perfectionism,在宗敎心理學上,人把自我潛能發揮到最高點時,他還有不完滿的感覺,這不完滿的感覺在婚姻生活、在事業、學業,都追求不到最滿足的一點。如喻麗淸那篇〈寂寞的自由〉中提到的「灰色中年」。在信仰中,也更是人尋求宗敎的要素之一(人性之一)。我們人性,不論事業、錢財、名望、地位,多麽成功,心中仍常有不滿足的感覺。女性中,尤其是十分敏感纖細感情的女性,有很深的孤寂感;男性中他們把一切憂慮隱埋,做一位撐持一家的一家之主所經歷的歷煉,也十分沉重;一旦他功成名就,他會回頭去找他所排除的一切障礙,自問這値得嗎?這不完全的感覺,在宗敎中,尋求上主才找到completeness。

  其二,我講的是郭靑靑的「眞誠」的「關懐」,也就是我們祈禱同工所常有的empathy,郭艾艾所說的「人痛己痛」的感覺,也就是毎位基督徒(廣義的)使自己「活化」的要素之一。一個眞正能打動人心的心理輔導的諮商人員,是他有empathy,而不是sympathy,很多受傷的人,他不稀罕你的同情,或您加諸他的perfectionisth慈善心(此charity不是廣義的慈善心)。卽郭靑靑所謂的「真誠的關懷」,這才能給這個價値。如果你有empathy,値得祝賀。這是一種能夠愛人的主要動力。sympathy是施捨性的empathy是一種給予。有了empathy,還要自己尋找超脫的自由,把愛擴展,而不受牽扯。怎麽樣超脫,能夠在您的毎一個相遇的人中有深層次臨現︹presence︺與溝通。愛不是給予,愛是溝通,愛的動力是深層次地與主相遇 - 祈禱、靜坐、聖事。

  求最完美的我, 不是求自我成全的完美主義, 而是在主內找到最大的圓滿(completeness),內心感到平安。主內互勉。

  許建德:

  四十二年前,阿弟就有那樣的領悟,真叫人懷念這位已故的摯友。

  在大家的分享中,我注意到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的看法想法都有了改變。

  我回去看小會的會章,裡頭的第八十一條這麼說,「基督徒生活的本質是:以人有限的生命,永不停止地追求天主無限愛的生命;這是一個永無止盡的神修歷程,小會有義務協助會員在社會中克服一切困難,不斷進步。」

  第八十二條則是:「小會會員給自己定下的最高理想和目標是:「在任何事上都看出天主的聖意,以實現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這「我」是唯一的、獨特的、跟世界上任何的「別人」都不同。」

  我現在不覺得需要去強調「最完美」,即使加上了「天主眼中」的解釋;也覺得無需強調這個『我』,這個唯一的、獨特的、跟世界上任何的「別人」都不同的『我』。

  從前提到「天主的聖意」,想到的是天主要我「做」什麼。如今慢慢理解,如果天主是愛,那麼祂的聖意就是要我效法祂的愛。我要努力的,不在於我做了什麼,而在於我是否是個有愛心的人。

  只要我還活在世上,我終究會不斷地犯錯、不斷地跌倒。但是理解到天主是無窮的慈悲美善,我不會因為擔心做錯事而裹足不前。

  也不在乎在天主眼中,我是否完美。因為在我被造以前、在我還是罪人的時候,天主已經愛了我。知道這一點,為我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