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欣逢神修小會六十週年慶,回想自己一九七八年從台中師專畢業,當時大專同學會的輔導艾明哲神父向我介紹了兩個團體:一是成人基督生活團,一是中華基督神修小會;我選擇小會的主因是想藉著信仰小團體使靈修生活能加深加廣,也因為有許多好朋友的陪伴,我像海綿般吸收精華,滋養靈性生活,與天主更親密,也鼓勵自己「在任何事上都看出天主的聖意,並實現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姜其蘭、譚璧輝、張瑞雲、錢玲珠都在我信仰上有疑問時用信件或用電話,不厭其煩地指導我、幫助我。歷任的輔導神師:張尚德神父、高欲剛神父、馮允文神父、吳伯仁神父、曾慶導神父在每年一次的避靜或個別談話陪伴引導之下,讓我不再徬徨,有這麼多良師益友,真是我的福氣。
初入小會懵懵懂懂,以為要有很深的神修基礎,所以好害羞,但李宇之、韓筠梅對觀察會員非常照顧,常打電話關心我,和我聊生活,談信仰,王端敏積極分享教學經驗,帶領會員們熱心地祈禱生活,並培養對藝術方面的美感,這些都給我很大的影響。
依稀記得當時每月出刊通訊,每人要認養一個月份,自寫稿或邀稿,再由打字高手黃瑞華負責編輯印刷寄出。黃文慶在銀行工作忙碌,仍常逛書店,看到新書就撰文分享,時常有靈修大作。李富美更是時間達人,她好像一天有四十八小時般,工作、家庭、教會都能兼顧。林文璋夫妻是豐原堂的傳協會幹部,為教會出錢出力,文璋夫人張雅玲更榮獲女爵士的尊譽。
每年在靜山的共融營,是台中分會的大事,大家有條不紊地分配工作,幫助營長完成快樂共融的任務。陳瑞蘭不但溫馨接送,還代購彰化名產,三不五時,還請會員們吃飯聚會,聯繫大家情誼。
民國八十年徐昌喜、劉素梅加入小會,更展開積極進取、服務社會的工作。在一九九一年成立善牧基金會幫助清寒原住民學生。詹嫦慧還帶我們去南投地利村拜訪弱勢家庭,一家分送一袋米及肉鬆,關懷並鼓勵孩子們。一九九四年成立活泉福傳工作室,和耶穌會成立磊思中心管委會,推動平信徒信仰成長,開設心靈工作坊,舉辦各種演講:羅國輝神父的《感恩禮與教友靈修》、郭青青修女的《自我認識與潛能發揮》、王輔天神父的《NLP神經語言課程》、趙可式博士的《安寧病房的認識》…雖然前後只有大約兩年,但這是我們及中流基督生活團和耶穌會合作的第一步。
現在台中分會有六位終身奉獻會員、八位複獻會員、觀察及會友約有六、七位,總共約二十幾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可說是「涓涓細流,湧向天主大愛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天主手中的小鉛筆,大家發揮專長,盡力為堂區奉獻。尤其是游照美擔任主席時,帶動會員參加天主教志工訓練,上卡內基溝通課程、參與教區物資銀行發放工作、推動每日聖言讀經,連教區大家長蘇耀文主教都稱讚台中分會。藉著照美的穿針引線,二〇一二年我們請陸達誠神父來台中演講,也算是台中場的口述歷史—《誤闖台灣藝文海域的神父》《你是我的寶貝》的發表會。王愈榮主教、陸神父、馮神父、簡銓堯主席、易利利、姜樂義及耕莘寫作班在台中的朋友…等六十幾位聚集在主教公署二樓,因為我是引言人,特別和陸爸多次聯繫,從此陸爸就就像我的爸爸般疼愛我、關心我。
數不盡的往事、道不完的情誼,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八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和先生跌落大雪山十公尺邊坡,先生輕傷,我則因胸椎及手腕骨折住院十九天。當天群組裡出現「美華登山跌落山谷裡重傷」我滿身瘀青地躺在病床上,感謝主,我的頸椎及脊椎未受傷,雖全身痛到無法入眠,至少生命還在,已是不幸中的大幸。第二天,于中大哥,帶著雪玲和化化,一大早衝到東勢醫院來慰問我,望著一息尚存的我,講了許多笑話安慰我;照美、阿蘭也到東勢來探視。出院後,吳伯仁神父帶著小會會員們到家中為我們夫妻覆手醫治祈禱。有大家的陪伴我復原得很快,鐵衣穿了半年,手腕積極復健,也恢復九成功能;那年的共融營我依舊出席,真正走過死蔭幽谷,為信仰做見證。
二〇一九年郭良玉、何富寶初獻;二〇二一年雷成明、陳淑月夫妻的初獻,台中分會越來越有活力,尤其是巫郁玫、素梅的二公子吳明修等青年們的投入,台中分會徹底顛覆傳統。二〇一九年一月初,郁玫帶著大家去花蓮拜訪劉一峰神父;隔年六月又帶著大家去旗津坐渡輪、騎三輪車;第二天參加高雄分會慶祝小會會慶,各項活動快樂又溫馨。
去年六月 COVID-19疫情嚴峻,為感謝醫護人員辛勞,郁玫發動募捐,親自送醫療器材及物資到台中榮總,這些溫暖又有意義的行動,給台中分會打下了活力針。
期盼台中分會更上一層樓,充分發揮小會超脫、喜樂、進取、合作、服務的精神。願天主降福台中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