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曉雲姐問我:「要參加複獻嗎?」頓時在心中問自己:「我能嗎?」初獻之後,我好像沒多大成長,也不努力,對自己有太多的不滿意,複獻之事也就在心中停頓下了來。
今天重讀當年參加小會初獻時所寫的心路歷程,看到自己寫的幾點:
1.天主要我們傳播出去的愛,就在小會的弟兄姊妹之間交流。無形中流露出,在世上生活如同在天主大家庭的一員,是未來大家庭的延續…
發覺自己當初是多麼有理想,多感動小會會員給我的溫暖。一個不擅言詞,也比較安靜的人,在與小會家人交流中,我像是沉在水下的潛水艇,又像是旁觀者,但溫暖是可以感受到的。那是家人的感覺,是一種歸屬感。其實我是可以融入這個家庭中的,我是家人,小會是一個讓我感到自在的地方。
2.弟兄姊妹是天主葡萄園內的肢體,大家在自己的崗位默默耕耘,傳播福音的種子。我只覺得自己仍非常渺小,我能貢獻什麼?我能成為別人的一份禮物嗎?我能成為天主的工具嗎?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天主葡萄園中的枝條,然而目前的我仍然裹足不前,感到茫然,雖有滿腔熱血,卻又有無力感。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為天主的好僕人。
3.肢體之間的扶持與共融
二〇二〇年春天突發的一場浩劫,我們全部都被放在暫停鍵中,生活變得非常沒有安全感,也不知道這暫停要持續多久?這時我所認識的教會朋友也開啟了自救與互助的模式,因著科技的進步,Zoom 平台成了我們之間交流與共融的地方,各種活動也陸續在網路展開,因此主內的肢體之間能相互支持,大家也能在這段暫停期間,依然保持信心。我一直覺得這個stop sign給我們開啟了另一扇門,把距離都拉近了,以往因為距離遙遠而造成疏離,而今卻因線上的交流,給我更多機會參與小會的活動,也因為線上的一些資訊,學習到了一些以前不曾思考的東西和問題,雖然這些東西目前都沒結果子,但我相信這是儲備糧草期,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吧!
十月十一月份,美台兩地的共融營都在線上,在參加之後突然看到了,門關了,可是天主卻把窗戶打開,讓我們看到了大地因沉寂而無人煙時,大地突然靜悄悄的工作了,花開了,草綠了,果實纍纍,原來外面仍有一番風景。
我們因著Zoom,原本在台灣、在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小會家人得以相聚,因著相聚,我們彼此相互學習,彼此互為肢體,大家的距離近了,親密度增加了,各地分會所提供的課程,我們也能藉著線上平台,去學習,裝備自己的不足,小會內兄姊們豐富的人生經驗也可以分享給新進家人,可以讓新人從中看到方法,得到鼓勵與方向。
因為平信徒很少有陶成的機會,有些人並不甘心只做週日望彌撒的信友,天主給的塔冷通沒被發覺。然而一般教會並沒有提供太多陶成的機會,慢慢就讓人失去了動力,平信徒的陶成與培養是教會發展與傳承的基礎,陶成必須有方法和步驟才能見到果實,小會在疫情期間提供的一些線上活動,拉近了家人彼此的關係,也提供了學習與交流的平台,我看這是天主開的窗,我們聞到了窗外春天的味道。
台灣的各分會,常辦一些非常實用的課程,我建議:如果小會能把各分會的課程、時間、Zoom ID放在神修小會平台上,讓需要的家人去參與,也可藉此認識一些遠方不認識的家人,彼此交流學習。
因著愛,我們有了小會團體,我第一次接觸小會團體時,就覺得非常震撼,因為小會能集合那麼多菁英,且傳承了六十年,這是多麼值得稱許的事。我們定要讓天主教神修小會永續走下去。小會也許是有些人在找尋,想要瞭解的一個團體。因為小會讓一些在基督內尚未找到歸屬感的平信徒,能在這裡找到 「家」,找到支持與理解。
看到台灣的小會有青年組,我真的很欣慰,因為,小會值得讓年輕人在此陶成,學習福傳。小會須傳承,讓這個平信徒的修行、共融、愛的基督徒大家庭把愛持續傳下去,可以在小會內有靈修導師,有如師父帶徒弟般,可以在北美也成立青年組,把小會家人的子女、小會之友……提供他們機會一起聚會、交流、學習,彼此認識,在信仰道上有伴同行,在家庭與子女教育上也有交流和支持。
以前的我,以為自己可以做很多事;現在的我,發現自己其實只能做很少的事,也學會了換位思考及認識真實的自己,雖然覺得自己好像是一無所長(ㄔㄤ )及一無所長(ㄓㄤ),但是我仍願意往前衝,與小會的弟兄姐妹一路前行!願大家共勉,齊心前進,為基督信仰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