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台中分會張育英的女兒郭良玉。在懵懵懂懂的小時候, 媽媽帶我去三民路天主堂以及磊思中心參加教會活動。印象中,我在望彌撒時總是如坐針氈,恨不得跑出聖堂去玩耍。上主日學時,也是覺得挺憋的,可能是靜不下來,總是希望能有些有趣的動態活動,所以媽媽帶我到磊思聚會時,讓我到籃球場閒晃,就覺得很開心。記憶中,那籃球場被一片高高的樹林包圍,地上滿是落葉,給小孩子有森林探險的奇幻感,頗能滿足我當時的心理需求。在磊思的經驗,都蠻愉快的,鮮豔的紅色門框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也記得當時張神父對我很好,我在那裡認識了神修小會的叔叔阿姨們,但對聚會主題則是一片空白。我只顧著找些好玩有趣的事做,因靈修活動對小孩來說太advanced了。
我只對共融營中認識的朋友很有印象,像薇洲、鈺婷、辜雅萱、可盼、 俊逸、有為、古道大哥哥等,只要是在共融營曾一起吃過泡麵或零食,一起到球場打球的朋友,都留存在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九九五年左右的飛牛牧場共融營,當時我大概是三 四年級,參加者還有薇洲、鈺婷、辜雅萱、俊逸等,我們踏青、拔河,盡情發揮用不完的體力。至今腦海中還浮現那時的快樂情景。十二歲以下的小朋友只對吃喝玩樂感興趣。
年紀漸長,較常在靜山參加共融營。靜山與世隔絕,十分寧靜,但要禁言,所以覺得很壓抑,如果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二十歲以前的孩子是難以忍受的;當時共融營的主題我都忘記了,唯一有印象的是玩「人格九型」,因為可以了解自己,覺得很有趣!有一年,青年組來靜山參加活動的人比較多,立哲邀大家上了靜山的頂樓喝啤酒,我才覺得青年組可以有自己的活動。 其實就是藉由聚會,大家分享生活,交流生活體驗。
之後到台北工作,也參加了幾次在立哲、憶婷家的聚會,立哲跟大家分享去柬埔寨玩的點滴,大家也分享工作、生活,在外的遊子得到心靈的滋潤,分享天主的恩典,大家在主內共融。
二〇一八~二〇一九,對於青年組來說,是劇烈變化的革命時期,因為褚爸的號召,大家動了起來,前往台北長安堂聚會以及在線上聚會,我們思考同溫層的使命及實體活動。恕我難以仔細列出辦過的活動,但是印象最深刻的有:黑幼龍伯伯在台中的演講—《鮮為人知的成功祕訣》,楊敦和教授講《法律與生活》,李承曄講《棒球文化》,以及陳潔帶來的台灣建築等等,因為當年我懷孕,所以這些活動都是挺著肚子參加的。八月之後全力育嬰,比較少參與活動了。不過這段期間,我跟郁玫成為好朋友,許多活動互相cover配合,直到最近的線上共融營,我們是很好的搭檔,謝謝她時常當我的忠實聽眾,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也常常被她熱心召喚來投入青年組的活動。其實青年組還有很多位很棒的會員:如麗文,永遠是活力充沛的山中精靈;榮國每次稱呼我大美女,讓我很開心;跟立哲、憶婷是在青年組認識,很神奇的,之後,我們變成了親人。天主也讓我遇見立凡;我們體驗婚姻生活中的甘甜苦辣,彼此陪伴成長。
我覺得小會是一個很特殊的團體,只要辦活動,來傳揚基督的愛,就可以吸引likeminded people。當然這些活動紀錄,也可以放上網站或youtube,向世人介紹,可以增加我們的能見度。被吸引來的人,是否能留下來,是否會被小會的宗旨所吸引,而產生黏著度,成為小會的成員。我想,這才是需要天主作工,也需要我們使力的地方。以我的看法,就是需要有一位很熱心的學長、學姐帶領。聽說北中南各分會的方式不同,以上是我的淺見供參考。祝福大家平安喜樂,主佑時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