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朋友們對我的回憶錄
胡國楨神父
耶穌會中華省辦公室來人,說今年是本人入會的第五十年,希望我提供一些照片及文字以作紀念。本人自認為在耶穌會內這五十年,在其中的生活及工作實在乏善可陳,想到我的朋友們可能對我有話可說,於是就上網徵文,希望如此可以應付一下會方要求即可。
沒想到,收到的文章太多了,多得超乎想像:共有四十多篇長短不一的文章,共約四萬多字。只好從其中選出少量文稿上繳,其餘文章本欲投稿中華基督神修小會的《心泉》,並配上一些相關照片,留下記錄,作為紀念。可是《心泉》主編也認為分量太大,無法全數容納,建議出本專書。這個建議獲總會主席表示同意,並經參贊參議會通過,於是成就了這本回憶錄式的紀念文集之問世。
本人流覽所收文章,稍微按本人以司鐸身分所從事的各項事工,分成十大類,如下:
一、針對本人整體印象所做的素描
二、從開始就在小會內一起成長的兩位修女之回憶
三、來自基督新教的牧師朋友的祝福
四、基督徒合一祈禱同工的回憶
五、堂區牧靈事工之掠影
六、團體讀經師資培育事工之片斷
七、輔仁神學院學生的回憶
八、輔大宗教系師生的回憶
九、小會文化組讀書會略記
十、小會家人的記憶
綜觀全部文章,可以發現幾乎都是環繞在本人以司鐸身分從事的各項工作。憶起1981年6月1日,本人晉鐸的次日,在台北耕莘文教院首祭所講的道理,藉王端敏姐設計的兩張晉鐸紀念卡(見封面、封底的折封口)發揮:首先,談及雙鳳象徵護慰者聖神及復活了的耶穌基督,兩者都常常伴隨著我們,我們與祂們兩位「外死生、無終始者」相伴為友,同遊在天父之愛的學園之內,走向永恆的生命;其次,論及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以因基督的救恩,猶如「鯉魚躍龍門」一樣,成為有資格祭天的司祭。本人不但藉聖洗聖事有了普通司祭職,如今更領受了聖職聖事,有了公務司祭的職分。因而我當場邀請參與我首祭的弟兄姐妹們,希望他們能好好監督、鼓勵我,日後能盡好這公務司祭的職責。
如今,四十多年過去了。從收到的這些文章來觀察,本人幾十年來確實努力在盡「無用的僕人」該盡的責任,在這福傳牧靈的大園圃的各領域中,設法播撒一些福音的種子。至於這些種子,是否已經發了芽、開了花、結了果呢?或是還需要再等待發芽、開花、結果的適當時機?這真不是一時半刻可以判斷的。我只願在天主跟前再說一次:「我這不肖的公務司祭,真是個無用的僕人,只是自以為盡到了該盡的責任,假如真有什麼不當的作為,還請天主包容我罷!」
感謝中華基督神修小會慷慨出資,贊助這本回憶錄的出版。我這教會的公務司祭,確實是同時在小會及耶穌會雙重保護及監督之下成長的。從大學時代開始直到今天,我與小會的家人們一起經歷了時代的演變。現今的世界,與六十年前,小會剛創立不久,我們一起編寫小會宗旨精神的時代大不相同了。我們每個人很快都會過去,不管在美國的會員是願「落地生根」,還是要「落葉歸根」;我們小會的終極理想「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在我們都過去以後,還有意義嗎?
顯然,現在是該對小會宗旨精神好好作再詮釋的時候了。如何能使小會極重視的中華文化永續發展,能使致力建設出的中華新文化中的優良因子,不只在炎黃子孫的基督徒身上展現,而且也能真正融入普世基督宗教的文化之中。若然,即使你我現存的每個小會會員個人都過去了,甚至,小會這個組織都已完成其時代性任務,而消失在歷史洪流之中,我們宗旨的理想境界「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仍可在普世教會中延續下去。因而,本回憶錄的後半,加入本人近幾年為小會重新詮釋會章所寫的文章,以及所做的演講。
這本回憶錄的內容,從本人入會前的大學時代,到本人晉鐸時的抱負,到本人最近幾年對小會的期許,可以說是本人以教會公務司祭所做的播種記錄吧。
後記
感謝中華基督神修小會慷慨集資贊助本紀念文集的出版。資料收集、文字編排、校對、美術編輯等等作業都已完成,正準備付梓印刷、裝訂的最後一刻,忽然接獲總會長自羅馬寄來親筆簽名的賀函。發現這封賀函的擬稿者對本人的認識與瞭解,與古偉瀛和吳偉特兩位相比,毫不遜色,若不收入本紀念文集中,會很遺憾。緊急與小會總主席請示,承蒙惠允,可以增加頁數。按理,本賀函在本紀念文集中的地位,應與古、吳兩位大哥的文章同列「胡鐸的整體素描」欄才對;可是全書的整體的架構已經固定好了,改動順序將會有太大的影響。三思之後,決定將本賀函置於朋友文集之末,一方面作為全部朋友文集之「跋」,總結所有朋友的觀點;另方面作為後續本人「對小會前景的期許」諸文的「前言」。
總會長賀函的中譯文及原件影印預估佔五頁,既然決定要新增十六頁,可以有一到兩頁的空白頁穿插其中,並把這個全書的總《跋》稍增1~2頁,所以必須找到8頁的材料補上。剛好,本人聖母論線上課程,以到大陸幾個聖母朝聖地、以及七苦聖母等多所古蹟天主堂朝聖做為結業式。朝聖途中收集了不少照片,剛好可以用照片說故事的方式,為本人「讀經師資培育事工」檔做個完美的結束;並且,邀請小會四分會提出照片,也以用照片說故事的方式向讀者簡介小會。
此外,特邀王端敏姐做美編及封面設計,她以一位年輕司鐸撒種的意向表達出全書主題;並以稻、麥、花、果等插圖,象徵司鐸撒種的基督園圃中各式植物的豐美。
最後,北美分會除了送來珍貴的小會活動照之外,還特別收集到本人與美國家人的合照。不知他們是如何取得的?既來之,則安之。由於家父及家母都已在美國過世,也安葬在美國紐約長島一個環境優美的墓園,我們家族應該將在美國落地生根了。希望我們家族的後代子孫,真能為中華文化融入美國新文化有所貢獻,不負天主在1980年代召喚他們赴美發展的美意。由於父母都已過去了,所以,這些照片都以黑白呈現。
胡神父與晚年的父母
胡神父偶與紐約家人的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