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78期 聆聽的藝術

臺灣天主教史研究論集

古偉瀛

 

      作者:古偉瀛

  ‧臺大出版中心: www. press. ntu. edu. tw/

  ‧書店: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02 ) 3366-3993 FAX: ( 02 ) 23636905

  ‧博客來網路書店: www. books. com. tw

  ‧樂學書店:台北市金山南路二段 138 號 10 樓之一

   電話:( 02 ) 23219033

  ‧另可向誠品書店台大店、信義店;聯經書局;三民書局等

  ‧各大書局查詢。

  ‧定價:五五○元 (三五五頁)

  自從大學時代上過名教會史家方豪神父教授的《中西交通史》一課以來,由於在上課時所作的有關南懷仁( Ferdinand Verbiest , 1623-1688 )及《名理探》一書的學期報告得到鼓勵後,就一直對作為中外交流史中的天主教會史感到興趣。從加拿大留學歸來後,教書研究外,也在聖母聖心會韓德力( Fr. Jeroom Heyndrickx , cicm )的鼓勵及支持下,更多機會從事中華天主教會史的研究,九○年代再將注意力轉向臺灣天主教會史的領域,轉眼也十多年了。

  臺灣史成為研究的熱點早在八○年代開始,但臺灣天主教史的研究一直沒有得到學界太多的注意,這一方面當然是史料有限,另一方面也是教會史在主流史學的邊緣。然而前者由於環境變化,出土的史料愈來愈多;而後者也恰因作者本人的背景及興趣而投入,陸續寫了一些文章,如今時機成熟,結集成冊,供有興趣的讀者們參考。

  論文之撰寫固然有其因緣性,但論文集之出版則應有其整體的考量。本書的選編乃一有系統的企劃,想從整體的組織、制度及策略面、重要的文獻以及關鍵人物等角度切入,欲從不同的層面中看出臺灣天主教史的多樣面貌,領略其多元及豐富性。

  首篇為〈十九世紀臺灣天主教( 1859-1895 )──策略及發展〉,乃一般性地介紹天主教第二次傳入臺灣的前因後果以及在日本領臺之前的發展、組織及傳教策略。

  次篇〈《四字經文》、本地化與臺灣天主教〉則以一本在臺灣傳教過程中的重要文獻《四字經文》為中心,探討其與初期版本之異同,並分析其適應臺灣情況所做的變動。

  〈臺灣天主教最早的正式教育機構──靜修女中〉一文則是以中日史料為基礎,將此一天主教最早創立的正式教育機構,也是當時臺灣全島唯一全收日本及臺灣女子的中學堂的來龍去脈,加以整理,釐清一些史實,並指出當時殖民政府欲「挪用」教會學校的緊張情形。

  〈臺灣天主教史上的里脇淺次郎與涂敏正〉以及〈從修會到教會──里脇淺次郎〉則處理此時期的兩位關鍵教會領導人物。二○○○年作者得到「日本交流協會」資助,獲選為「歷史研究者」,前往東京上智大學及長崎總主教區進行史料蒐集的工作,此二篇文章即是此行的收穫之一。

  論文最後一篇也是最有意思的:〈主教牧徽中的地方意識── 臺灣天主教史的一個側面〉,這是一種新的圖像學研究。天主教每位主教就任之初都有一枚「牧徽」( Coat of Arms ),這是權力、認同及願景的圖像化。此文網羅了所能蒐集到的臺灣天主教史上的主教牧徽( Coat of Arms )並加以分析,討論其地方意識的浮現。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些文章經過了一些修訂,以及更重要的,不是只就臺灣天主教立論,而往往從比較的角度來觀察,因為在全球化的今日,不能再以一國一地的切割窄化來看人類共有的問題與現象。當然本集中所做的比較還不足,日後更希望能有機會從整個東亞為範圍,進行地區間及跨地域的比較研究。論文後附有數篇與主題有關的雜文,均曾經作為專欄刊登在教會刊物《見証》月刊上,以作為相關但較輕鬆的感性閱讀。

  作為一位教友,理應發揚梵蒂岡二次大公會議後的主動精神,將自己視為教會的一份子,為教會做一些事,而不是指指點點,要別人做這做那,自己彷彿置身事外;而作為善會「中華基督神修小會」的成員,又有必要對於「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訴求有所回應,我以自己的專業來進行教會史的研究,不歌功頌德,也不故意隱瞞。只就力之所及,將所觀察體會到的情況向大家報告,希望此書能對我們教會的過去有所瞭解,因為所有的過去都是一種資源,值得吾人去動員這些能量,作為向前進展的基礎。此書的嚐試即是整理過去的一種努力,然個人能力有限,其中必有偏差疏漏之處,尚請方家賜正。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