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101期 福傳・靈修・陪伴

對小會下個六十年的期望

丁大田 醫師

 

  小會今年已經六十歲了,接著就要邁入第二個六十年。回想當年我們進入小會時,還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如今已是白髮蒼蒼七老八十的長者了,真是令人感慨不已。感恩天主對我們這些老人的眷顧,能活到今天,不應該對天主再三感恩嗎?我們當年初入社會,胸懷大志,對前途充滿了希望。對天主的信仰也有無限的期待。而今我們大都在自已的工作和專業上有了一些成就,對天主的信仰也有一定的方向。但歲月不饒人,心智雖已逐漸成熟,無奈體力漸衰,慢慢感到力不從心。這也是天主要我們尋找接班人的時候了。

  我們要有傳承的準備:

  第一,老會員一生所學,是否能夠一五一十地傳給年輕的小會家人呢?在信仰方面,還要用當年神父們對我們的開示,從頭講一遍嗎?六十年的變化太大了,當年進入大學時,常笑一些年長的教授老是拿著一本泛黃的講義,一句一句唸,台下的我們只好一句一句地抄。現在想起來,我們現在不也是重覆做這樣的事嗎?小會的輔導神父有多少和以前的鄭聖冲神父、大朱神父、朱恩榮神父、老道|周弘道神父有同樣的功力?所以,我們這些小會的老人家要好好的彼此交流,互相勉勵,千萬不要再用同樣的方式,向小會年輕會員說教。

  第二,小會是一個內聚力相當強的團體,這讓外人無法理解,其實小會也是經過一段相當長歲月的考驗,有人不是說小會開會時場面非常驚人,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聽誰,吵成一團,常把外人嚇跑嗎?其實小會的會員也走了不少,留下來的漸漸習慣了,吵歸吵,亂歸亂,但聽完神父講道,再回來時,好像毫無芥蒂,彼此又有說有笑。這在外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剛剛還吵得不可開交,現在又一團和氣,小會團體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團體?小會不但從四面八方來了各路好漢,大夥兒居然還能瘋瘋顛顛地走過了六十年,還都成了「家人」。這也是當年所始料未及的。俗語說:「不吵不相識。」果然發生在小會的身上,「凝聚力」就是這樣產生了!這是天主的安排,天主在小會家人身上早已做了不少的準備。

  第三,就是要教育自己、訓練自已,小會會員在接受了一、二十位耶穌會神父的教導,帶來西方的神學、哲學的思想,諸如「存在主義」、「開放神學」、「三位一體」等等神修、靈修,這在我沒接觸到天主教、耶穌會前,是什麼也不懂的。

  但要接受什麼樣的培育才最適合成為小會的家人呢?我認為小會的資深家人應成立輔導,由學有專精的小會家人,來編寫教材,是最適合培育小會下一個六十年的計劃。第一個六十年,小會會員學的,說實在,並不適合現在的需要,因為德高望重的神父們,當年是年輕的神父群,學識跟信仰皆屬於青壯派,有很多的想法和說法很吸引人,也很新鮮。但到現在我們這些年老的小會家人看來,可能已不再那麼新鮮,不再那麼有吸引力了。我認為小會受到耶穌會神父影響太久也太深了。好修會,並非只有一個耶穌會。聖母聖心會、瑪利諾修會也很好,但小會為什麼只接受一個修會的輔導呢?我要慎重說明,我不是反對耶穌會,我更感謝耶穌會,沒有耶穌會,就沒有今天的丁大田。我還幾乎成為耶穌會的初學修士。成立一個適合小會的培育組,一個編輯教材小組,應該是小會下一個六十年重要的工作。敦請未來主持小會重責大任的主席、參贊、參議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一路陪伴著小會家人,大家一起來做,當然會章和會規的修正,也應包括在內。

  第四,要和各個天主教善會,如基督服務團等互相交流。小會除了台北、台中、高雄三個分會外,第四個北美分會好像走出了自已的路來,這是很好的發展。如果北美分會想要請自已的輔導神父,並不一定要請一位台北的神父,他們可以請當地的神父,不管是哪個修會的。同樣的,台北分會、台中分會及現在新竹要成立的準分會,也都要請耶穌會的神父嗎?別的修會神父難道不能担任各分會的輔導神父嗎?這會是天主的旨意嗎?

  和我們同時成立的各個善會,千萬要和他們保持互動,他們當年也有很大的抱負,有些發展得很好,甚至比小會還成功,也許在人數上不見得多,但所做的工作,絕不比小會差,新成員招募雖不是那麼順利,但在成就上也很不錯啊。例如最近基督服務團的林思伶接任靜宜大學的校長就是一個例子,當然我們小會也出了兩位輔仁大學校長。楊敦和校長和黎建球校長,還有行政院的無數任幕後秘書長李鐵民,其夫人黃璉華更是不得了,做了世界護理協會的副理事長。另外在大學擔任院長、系主任的戴台馨教授,古偉灜教授、吳偉特教授、陳擎霞教授、還有文夢霞的夫婿賴世雄更是大大有名,是長春藤的董事長。總會主席李百齡更是人人皆知的領袖人物,黑幼龍黑大爺還用我說嗎?新武器大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光啟社社長,宏碁電子公司的副董。在下我丁大田是耕莘醫院副院長,桃園聖保祿醫院的負責醫師,台北市內湖綜合醫院的院長。非洲兩個國家:聖多美普林西比的醫療團代理團長。馬拉委國的醫療團主治醫師。小會出了不少的人物和專業人才,對得起天主、國家和國人。但這些人都年事已高,小會接棒的人在哪裏?下個六十年小會不但要有接棒人,還要結合諸多類似的善會,共同為社會為天主做福傳。耶穌會專注培養的中華基督神修小會家人,我們的未來要怎麼走呢?所幸最近聽了台北榮民總醫院的一位專科醫師演講,自古以來能過七十幾以上的人並不多,但是他也說:由於現代人類科技的發達,醫藥進步和自身衛生保健的瞭解和常識也進步了不少,我們身體狀況就會改善,現代人類能活到九十歲和九十歲以上的人會愈來愈多,這確實給我很大的鼓舞。我曾在非洲得到惡性瘧疾,在加護病房住了三個星期,洗腎洗了三個星期,這兩年多來又中風了兩次。天主並沒有把我帶走,反而愈來愈有活力,好像又活回來的樣子。我下定決心要在天主的保佑下,活過九十歲,我心甘情願再活十年,為的是光榮天主的大能和對小會的愛,我要陪伴小會,小會也要陪伴我。十年後我要慶祝小會七十週年。小會的宗旨是「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我認為「中華」應該是「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精髓是「拜天」、「祭祖」。「基督」是我們信仰的核心,「愛」是西方文化,中華文化加上基督的愛,我認為就是天主心中最完美的「我和小會」

完稿於2022年「爸爸節」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