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71期 71 (10/30/2025)

〈懷念利利姐〉

王玉梅

〈懷念利利姐〉

 

王玉梅

 

 

2001年,我宣誓成為小會北美分會會員後,每當回到台北,就會到銅山街震旦中心的小會辦公室去看望利利姐,或送去阿弟姐交辦的事物。利利姐總是親切接待,聯絡聚餐,並介紹我參加雷神父主禮的共融彌撒。

記得第一次去辦公室時,利利姐給我一本雷神父的《一扇新門》,閱讀後,很喜歡,於是成了我所屬的聖母軍支團,出訪科技男時,必大力推薦或贈送閱讀的好書之一。有一次,我看到辦公桌上還有一大落書,於是,很好奇地去翻閱。利利姐說:「這書妳看不懂,就不給妳了!那是有關哲學的書籍(項教授的大作)。」我聽了很高興,這樣就不必拿這麼大本的書回去,因為我真的看不懂。利利姐的直言與真誠,令我感到很親切,就像家人和大姐姐一樣。

樂琦在舊金山灣區定居後,利利姐有空就會前來探親。有一次,不確定是哪一年?恰逢美西灣區小會會員在我家開會,利利姐全家到訪,姐妹們久別重逢,開懷暢談,不亦樂乎!住在附近的母親和兩個女兒,也因此認識了利利姐全家。二女兒宜潔告訴我:樂琦是她台大光啟朋友李泓的心理系學妹。之後,她們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孫子們也開心地玩在一起了。樂埼和夫婿政峰,經宜潔和孟麒夫婦的大力推薦,加入聖荷西天主教青年團體Lighthouse,結交了一群同齡層的好青年,不定期地參加讀經等聚會和活動,豐富了信仰生活。衷心感謝天主上智的安排!

疫情期間,我選擇居住台北,本以為會有較多與利利姐相聚的機會,然而不幸的是:利利姐因憂鬱症復發,開始進出醫院和療養院,接受各種治療,過程十分辛苦。住院期間,她很喜歡我們去探訪,雖然醫療院所因防疫規範,限制探訪時間,但無論如何,每次聽利利姐的分享,我都很有收穫。她徹底的謙卑,對朋友們發自內心的關懷,是無人能及的。利利姐自小就品學兼優,文靜孝順。為了不讓母親為難,時常承擔弟妹們的過失,而毫無怨言。婚後是賢妻良母,除撫育兩個孩子長大,也照顧了小會大家庭,承受維繫會員之間友誼融洽的重任。利利姐一生中遭受了許多挫折和痛苦,正是由於她順服天主,信德堅定地抵擋罪惡,才能從一切束縛中釋放出來。我深信:她已完成了應做的補贖,獲得永恆的生命,榮登天堂了。

誠如古教授的分享,每年年初二,利利姐ㄧ定會邀請獨自生活的會員「回娘家」吃團圓飯。她入院後,傳統依舊,只是由妹妹青青代勞。很幸運,我在台北過年時,就曾飽享這樣的深情與溫暖,與利利姐和諸多好友一起享用滿桌青青的拿手好菜,開懷暢飲青青特別為古教授私藏的陳年普洱茶。

如此好景,已成追憶,真令人悵然嘆息!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