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建德以電子通訊的方式與小會朋友們分享他的十餘篇文章,總主題是「吹皺一池春水」。我和幾位會內的朋友拜讀之後,乘興寫篇回覆。
我曾和大家說過,正在研究福音中的詩,總覺難以定稿,腦海裏充滿了「醉情詩趣」。當然這只是好聽一點的形容詞,實際上從某種角度來說,詩作像寫電腦程式一樣,要寫個架構,不須花太多時間,但要讓程式運作利落,就要花很多時間來琢磨。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要有像曹植那樣七步能詩的功夫,除了天分外還得勤練,因為近體詩的格律十分嚴謹。我習慣自吟自唱,反正是自個兒欣賞。當時我只是一廂情願地想,建德的這些文章的確很深入,應該多討論一下;回覆感想之後,再多花個三~五分鐘寫幾句話,對應一下主題的趣味,放在北美小會的電子信和大伙兒玩玩,雖說是囫圇吞棗,也許可以增加一點研討氣氛。
後來建德在他的另一封信中提到,有時候覺得某些文章送出之後,會有覆水難收之憾。我也有同感,既然我只是以電子信和大家談天,想必一下子就會進到〔垃圾檔〕,也就不覺很要緊了。兩天前我收到心泉 78 期,乍然讀到我原本預計會進到〔垃圾檔〕的幾封電子信,想必是被心泉編輯組錯愛了。其中幾段似詩非詩的文句是在電腦面前胡謅的,須要 de- 詩 -bugs (去除不合詩律之蟲),才能上得了刊物。到底小弟不是曹子建再世,可否容我修一修?如果還有不夠好的地方,還請會內兄姊們賜教。
心泉 78 期 83 頁(修正版)
相諫時難改亦難,東風無力日姍姍;
神修彩繪玉顏改,建德高吟瑤月酸;
春夢終歸薄倖惘,秋蟬欲唱冽霜寒;
樵蹊此去何歸路?千嶂殷勤為哪般?
──
相聚時嬌別更俏,東風輕拂 英笑;
禪花長臥西雨紛,道友暢吟明朝妙;
春蠶願死淚絲盡,香燭成靈心禱繞;
遙聞曲徑天鄉途,青鳥殷勤愛遠眺。
〔註〕:這兩首是想表達讀了建德文章後有兩種心情起伏。前段是借李商隱一首無題詩的碼,不敢掠美。後一段雖說頷聯和頸聯都對仗,惟不粘對,且押的是仄聲韻,不屬近體詩,應該還算是不錯的古律。這裏的「樵蹊」指小會。「千嶂……」是指假若將來「樵蹊」中的聲音及頻率高些,也許教會內有人會認為再也不是「樵蹊」了,怎麼個走法呢?「禪花」指小會中有許多隱士高人。「青鳥……」這個角色好像不錯,彼此鼓勵,心胸放大一些,也祈望天主帶領,適時作祂的青鳥使者(有典故)。
心泉 78 期 82 頁(修正版)
蓬閣畫樓迎夢來,三更雷雨舞花臺;
冥思曏者縈懷繫,央懇師兄解道開;
五色羅浮漫四海,兩垂華鬢映孤梅;
盤桓一世俄然覺,只願今生不醉隤。
〔註〕:這是讀了建德的文章後,我對應自己學習福音的心路歷程所發的自言自語。「曏者」:指教會歷史及傳統的信理。「冥思……縈懷繫,央懇師兄解道開」:在心中不斷的默想、祈禱、思索,也請過教會內許多前輩。「五色羅浮漫四海」:看起來因素太多了。「兩垂華鬢」:只是追尋了許久,人也漸老了。「映孤梅」:指只能以耶穌及他所傳的「天國之道」為依歸。
心泉 78 期 27 ~ 28 頁(修正版)
林木作帷花作衣,倦鴻幽覺霧晨曦;
簾蹊樵客人情郁,櫳舍草驢毛背夷;
興借牝驢跟子駒,環披新黼搭紟褵;
橄丘 林麓 君飄縱,克谷溪渨水映騎;
翠嶺朝暉吟閃曲,菁園春息綻霜枝;
殘棕雁影茫雲踱,聖殿城煙愁步迤;
行陣重幡金鼓壯,游徒盈道凱歌瀰;
排鋪羽緞迎王駕,攢簇蒿櫚威令旗;
至昊元神納讚禮,太差欽使應來儀!
綻天飛帥速匡救,達味英苗興聖基!
〔背景〕
當時巴勒斯坦地區以洗者若翰最有號召力,洗者若翰被殺後,耶穌的三年傳道也頗富盛名。人們大概也知道耶穌是達味的後裔,最具預許的默西亞形象,不過他們心目中的默西亞是要像達味那樣的一位君王,趕出異族。
讀這段福音記載,也得瞭解一下耶路撒冷城東的地理環境,要進入耶路撒冷東門,必須經由橄欖山丘的東側,向西上行橄欖丘,越過小山嶺,下橄欖丘,便會路過革責瑪尼園。之後,立即可到克德龍溪谷。革責瑪尼園就是後來耶穌山園祈禱之處,克德龍谷是介於橄欖丘和聖城高地之間的溪谷。穿過溪谷,進入東門後,便離聖殿的範圍不遠了。
〔簡註〕:
此詩是少見的七言排律(七排十韻),除前後兩聯之外,完全對仗。押〔支〕韻,首句「衣」字押〔微〕韻,是〔支〕韻之鄰韻,合格律。
「倦鴻」:指耶穌和跟隨的門徒們一路餐風露宿。「鴻」字也意謂信使。
〔幽覺霧晨曦〕:疲倦的身體棲息在重霧的樹梢上,幽暗微明之中,睡眼依稀意識到幾束穿過葉隙間的曦光。
「……子駒」:我覺得很順,不過按格律要可能要改成「……子駿(仄聲)」。不過許多好詩也偶爾出律,像〔遊子吟〕。
「黼(音府)」:按《說文解字》:「黼,白與黑相次文。」猶太人的葛布織物等之紋理常灰白相間,十分規則,也代表其文化特色。然而中國古代禮服上的黼繡圖樣與此不同,因此我稱它為「猶黼」。為與「紟褵」配合,便改成「新黼」。
「橄丘、克谷」:橄欖山丘、克德龍谷。(若把「橄欖」改成「南威」,也許可以改為:「南威 陽麓 君飄縱,克德斜渨水映騎」)
「林麓」:面東向陽易成林的山坡下。
「飄縱」:英姿飄逸,縱身跨驢,馭風執轡而行。
「渨(音威)」:河水彎流處,這裏是指克德龍溪在此彎曲。「克谷溪渨水映騎」:克德龍溪在此扭擺彎斜,路人經過此處也須下行溪谷,隱約可見水面上輝映著輕騎驢子的倒影。
「翠嶺」:形容翠綠的山坡和山頂。
「菁園」:指革責瑪尼園。耶穌曾在此園機會教育過他的門徒們深夜長禱(瑪 26 : 36 ~ 56 )。在幾份福音外傳中也常提到,耶穌與門徒們屢次聚在此園,論道祈禱。因此「菁」字在此有雙重意義,一則形容革責瑪尼園此時「芳草菁菁」,二則指此園是「菁英薈萃」之處。
「閃曲」:閃族人的歌曲。若把「閃曲」改成「主曲」也可,也比較中國味,且猶太人平常就吟唱「讚美天主的詩歌」。
「綻霜枝」:「傲霜枝」是文學名句,比喻堅貞不屈的情狀。當時的猶太人受羅馬帝國的統治,但每一個人都有一種不餒的氣質,也盼望著天主就快要來救援以色列民族。「春息綻霜枝」是借用「傲霜枝」的意思,再加上春天的氣息已經來臨,或可描述初春的花苞及花已開放在帶著重霜的樹枝上。和前一句「翠嶺朝暉吟閃曲」相應合,代表一種令人極其興奮的希望就要到來了。
「殘棕雁影」:描寫路邊的樹木缺了枝葉,有一種蕭颯的氣氛凝滯在空氣中。
「雁影」有暗示後來耶穌被捕受難,門徒們「雁影分飛」的意思。
「迤(音移)」:即逶迤 ,形容驢的行進狀態,走得搖搖擺擺地,並迴旋在彎曲的路上。喻依「茫雲踱」及「愁步迤」都在比喻「耶穌這回進耶路撒冷將要受難,內心愁悵的心情」。全詩僅以第六聯詩句來表達當時耶穌的愁緒。
「蒿櫚」:青蒿在初春時會長出羽狀葉,棕櫚枝葉則有狹長的葉脈。
「攢簇蒿櫚威令旗」:把路邊摘來的棕櫚枝葉捲聚在一起,拿來當令旗,助長君王威風,也用來歡迎君王 ──默西亞。這也與傳統猶太人慶祝〔帳蓬節〕有關,見下頭附解 * 。
「重幡」:形容人們手持枝葉列隊在此,這種情況就像是以棕枝樹葉當各部隊之旗幟。
「應來儀」:所應許要來的那一位「鳳凰來儀」,〔來儀:傑出人物的到來〕。
「綻天飛帥速匡救」:求天主派遣天軍快來拯救,或許面前這位就是天命飛帥吧!「綻天」也呼應福音幾處記載「天開了,有聲音從天上說……」(谷一 10 —十一 9 : 7 )
「達味……」:我是想寫「達味之子」,但在近體詩中會犯孤平,平仄也不合。
「興聖基」:按當時猶太人的觀念,「默西亞」是來復興以色列國的。
也請讀者吟韻及讀讀對仗中(從第二聯到第九聯)的暗語,比如:
「人情郁」對「毛背夷」:代表人和驢都十分的和善。
「牝驢、子駒」對「新黼、紟褵」:新黼是華服,紟褵是絲繩和佩巾,須附於服飾上。紟褵也是古時女子出嫁時,母親表達繫念的禮物和訓示。
「君飄縱」對「水映騎」:〔君〕字可意會成〔天〕字,借意對應〔水〕字。從後句可聯想前後句的詩意為〔青天悠然跨騎,英姿飄逸,縱驢跨過山嶺到了斜渨,其倒影亦在水面上輕騎〕。
「吟閃曲」對「綻霜枝」:〔表面的發紓〕對〔內心的傲兀〕。
「殘棕雁影」對「聖殿城煙」:前句為後句的預景。
「行陣重幡」對「游徒盈道」:〔欲整軍禦侮〕對〔卻散民游勇〕。
* 在〔帳篷節〕七日慶典中,人們「要拿著樹木結的美果、棕櫚樹枝、葉密的大樹枝和溪邊的柳條(肋廿二 33 ~ 44 )」。也要詠頌聖詠一一八篇,並在結束前高舉樹枝歡呼:「……這是上主所安排的一天,我們應該為此鼓舞喜歡。上主!我們求禰救助,上主!我們求禰賜福。奉上主之名而來的應該受讚頌……。」(詠一一八 24 ~ 26 )
這是大家的福音書,如果哪位覺得有需要再改進的地方,請來信指教。用近體詩寫長詩會累死人,還要看運氣,怪不得少之又少。其他長一點的福音詩大部份就得採用古詩體或現代白話詩了,也很美。當時耶穌的話是說給鄉巴佬聽的,這些人只有以色列宗教文化的背景而已,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沒有入學堂讀過書。因此耶穌常以一點點對景物的描述來類比他的訓義,其餘的都是單刀直入,入詩挺麻煩的。比如:
竹鳳哺雛鳥,角鷹扶幼鴞,
芝蘭盼霧睞,楠柳汲雲澆,
蛇蝎父不與,鯉鰱親愛調,
況兼天上佬,颸栩餉桃瑤。
〔註〕:
「竹鳳」:比 喻 君子,也是天主希望我們成就的。
「角鷹」:比喻非善類。
「芝蘭盼霧睞」:芝和蘭這樣的小花小草通常長在大樹下,盼睞著煙霧水氣的滋潤,也靠吸取林木間的菁華而生存。
「楠柳汲雲澆」:而楠和柳這樣的長枝大樹會從雲中汲水,來愛護澆灌樹幹下邊的芝蘭。
「颸(音思)」:清涼之風(聖神也),〔聖神〕的希伯來原文與〔和風〕沒有兩樣(若三 8 )。在出土的幾份景教經文中,都以〔淨風〕來稱呼〔聖神〕。
「桃瑤」:比喻上好的禮物(語出詩經.衛風:「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或美玉。
特別對仗之處:〔芝蘭〕對〔楠柳〕,〔盼睞〕對〔汲澆〕,〔蛇蝎〕對〔鯉鰱〕。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希望大家能找到福音書的出處,再體會一下其中韻味,應該挺有意思的。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