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81期 精彩過一生

用Email訪問編成《誤闖台灣藝文海域的神父》

郭芳贄

 

  一位口述人,紀錄撰稿人,四位訪談人兼編輯,只碰過一次面,在半年裏完成《誤闖台灣藝文海域的神父》,這是奇蹟嗎?在網路科技時代裏,這算是新鮮事嗎?彼此利用電子郵件來傳達意見、討論和協商,他們能,神修小會當然更能,不是嗎?

  在張帆人和戴台馨邀請下,去年秋天,接到代表耕莘青年寫作會在耕莘文教基金會擔任董事的夏婉雲(夏敏的妹妹)通知,請我擔任陸達誠神父口述歷史的召集人,經過協商,由耕莘青年寫作會年輕作家陳薇安(筆名 Killer )擔任記錄兼撰稿人,夏婉雲外,寫作會兩位老師李儀婷和凌明玉,加上我自己共四人為訪談人兼編輯。六人見過一次面,討論如何進行後就未再一起開會。

  在挑選紀錄撰稿人和訪談人時,我心裏的原則是由非教友執筆,期盼這本有關陸神父一生的故事能夠如同坊間小說一般引人入勝,吸引年輕人閱讀,讓年輕教友嚮往聖召的生活,更讓還未接受基督的年輕人閱讀後,產生認識天主教的渴望。若由教友撰寫,容易引用教會常用語文,而讓非基督信仰讀者不易看懂。

  接著最大難題是訪談,一來四位訪談人只有我和夏婉雲是教友,卻沒空訪談;另三人不是教友,卻有足夠的時間,當然撰稿的 Killer 每次都要參加。經過 Email 不斷溝通後,決定由三位非教友去訪談,尤其是李儀婷和凌明玉都曾在台灣重大文學獎裏獲獎並有不少著作,我則利用 Email 在她們每次訪談前,提供建議和方向,這些 Email 也都一起給陸神父,讓他事先準備。

  在訪談進行到陸神父青少年期,他在大陸淪陷共產黨後仍舊留在大陸時,我就提示訪談人特別注意當時年少的陸神父如何面對所看到的上海景況,讓讀者可以明白少年人對當時國事的抉擇!還有青少年時期,陸神父如何面對情竇初開的情史,最後決定答應天主的召喚而經歷的掙扎。

  此外,陸神父如何逃離大陸輾轉進入台灣的經過,應是讓人感到好奇的。大陸在共產黨嚴格控制下,要離開並不容易,台灣在戒嚴時期,大陸同胞來台更不能隨心所欲。我盡量用 Email 與三位前往訪談文友聯絡,提供意見供她們參考,她們也都一一接受了。

  耕莘青年寫作會接下撰寫陸神父傳記最大目標,就是把陸神父與寫作會間的互動完全記錄下來,所以訪談節目就包含寫作會歷屆的秘書,除了我和夏婉雲外,也盡可能找到其他秘書前來耕莘文教院一起座談,對照當時情景。所以,這本書裏實在地紀錄寫作會近半世紀的史實。

  在訪談陸神父的寫作會生涯裏,我特別提示三位訪談人,陸神父與著名作家如三毛和王文興等之交往情誼,以及寫作會之間幾度起起伏伏的「文藝復興」,如何在依賴天主下起死復生。後來,為發佈新書發表會消息,特地把書中陸神父與三毛之交往在聯合報副刊上提早發表。

  當訪談進度到輔大宗教系生涯,只有靠陸神父提供資訊,因陸神父雖是創辦人,訪談時已不是系主任,昔日學生都已畢業很久!訪談人也就未有更多內容可記載。

  最後,文稿完成準備出書前,耕莘文教基金會要求提供陸神父之親友撰稿,作為附錄,供讀者共享,陸神父提供十多位親友的電子郵址,我發出邀請函後卻退件不少。

  半年裏,我們七人間來往紀錄大概超過一千次,在都市繁忙生活裏節省了開會時間,也減少見面討論時的人情式妥協,在半年完成訪談和撰寫,再用三個月完成編輯和圖片選擇等工作,讓這本書順利地在今年 五月二日 誕生。

  激發我利用 Email 來協調和討論編撰工作,主要是我和夏婉雲、凌明玉忙於各自的工作,而七十五歲高齡的陸神父還在教書,不可能經常聚會討論,只有撰稿的 Killer 有時間可以從頭到尾進行訪談。

  這次出書證實 Email 可以消除空間差距及時間的限制,而且比電話訪談更清楚,費時半年,即圓滿地向耕莘文教基金會有所交待。

  神修小會近半世紀走來,曾經有不少敬愛的神長陪同我們一起長大,如今已是天上會員,如朱勵德神父、鄭聖沖神父、朱蒙泉神父,周弘道神父等,可是還沒有他們的傳記出版,神修小會可以利用上述的方式,以及目前台灣民眾可隨時前往大陸之便,探訪神長們的親友,完成傳記。

  這次陸神父之書的撰寫,除耕莘文教基金會提供四分之一外的稿費,其他費用都由陸神父和耕莘青年寫作會資深會員捐獻。

  神修小會除了可發動會內募款籌措稿費,還可與天主教各修會所屬出版公司接洽,利用 Email 的訪談方式撰寫出版,讓海內外具有優秀文筆的小會會員們發揮長才。當然,選擇主題應是有關「中華基督化,基督中華化」,則小會的具體福傳成果將指日可見!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