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 言
在我們講通識敎育中的宗敎敎育與倫理敎育時,最主要就是要指明宗敎敎育與倫理敎育的特質及目的,宗敎敎育的特質及目的在指出人渴望超越的心,人渴望超越自己的限制而達到身心安頓的目的,而倫理敎育的特質及目的則在追求平安,而平安就在使一個人能夠安於他自己對渴望超越現實的狀況,我們從歷代哲學家對人的定義就可以發覺這種追求超越與平安的精神,實在是人的基本意義與特質。
(一)西方哲學家對人的定義
從西方哲學家對人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發覺他們在追求人的意義及目的時,具有一種極大的渴望,比如說:
1. 先蘇期的哲學家 Protagoras ( 481~411 B.C. )他就認爲人是萬物的尺度,他就是要建立起一種人的尊嚴性,人的自主性,人可以做萬物裁量的準決性,但是我們可以發現 Protagoras 後來並沒有成功,因爲當人成爲萬物的尺度的時候,就能夠滿足人自己的內在要求嗎?因此
2. 到了柏拉圖( 427~347 B.C. )就認爲人是靈跟肉的結合體,由於柏拉圖主張輪迴說,他認爲人的靈魂原來是天堂上快樂的天使,由於得罪了天帝,而降到肉體來受罪,他接受了以前哲學家的觀念,就是 803& — 8212 的觀念,而以爲肉體是一個監獄,等到人的肉體的痛苦結束了以後,就再回到天界,這種靈肉結合的身體,並沒有辦法完全地解決人追求超越的渴望,唯一能夠達到超越的目的,就是當肉體的生命結束了以後,靈魂可以回到天鄕,但是事實上,靈魂雖然回到天鄕,可是具有人的靈肉結合的特徵,並沒有獲得眞正的解答,所以
3. 亞里斯多德( 384~322 B.C. )就認爲人是有理性的動物,人同時具有兩種意義,一種是動物性,另外一種是理性。由於動物性,人必須滿足於自己外在的需求,由於人有理性,所以人的內在的渴望雖然會受到外在的限制,但是內在的渴望,仍然是推動外在發展的動力。而外在現實的目標,或者現實的對象,卻是理性認識的一種實際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所以到了十七世紀
4.Pascal 〔 1623~1662 〕就更具體的說明人是會田心想的蘆葦,由於蘆葦的特徵,人是一個非常脆弱的蘆葦,人的外在非常的脆弱,人藉著內在思想讓人的外在性得到強化。
從以上這幾位哲學家對人的定義來看,可以發覺,人具有渴望超越的特徵,人渴望超越自己結構的限制,渴望走向更深的、更內在的身心安頓,因此哲學家提供了一些具體的方法,以解除人在內、外在特徵的限制。
( 二 ) 人的特徵
人的特徵有外在性與內在性:
1. 從外在性來看,由於人有五官,人的五官使人可以認識這個世界,因爲有五官,所以讓人可以跟這個世界有所接觸,但是,人的五官在和大自然界中其他的動物比較的時候,卻是最脆弱的:人的視覺不如老鷹,人的聽覺不如其他的動物,從這些五官的發展可以體會到人的目的並不是靠感官來生活。
2. 人的內在性說明人的外在感官不能夠讓人在大自然界中,爭得領導性的地位,人衹有靠他內在的特徵,才能夠弭平這樣的缺憾,而人的內在的特徵:
( 1 )好奇心
因爲有好奇心,所以能夠讓人勇於冒險,因爲可以冒險,所以有新的發現、有新的發明,因此人就可以異於其他的動物。
( 2 )人有抽象的能力
人可以將外在事物歸類,給予他特徵。人能夠具有將事物普遍化的能力,因爲他能夠普遍化,他能夠抽象化。所以他可以對事物作歸納、作判斷,因此他可以知道在什麼樣的事情上,他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處理,這樣就比其他的動物來得更爲精簡而有力。
( 3 )人的內在的目的
人就是因爲不滿意現狀,人渴望能夠超越現實性的限制,因此,人內在的目的,就在期望彌平外在的缺陷,外在的不足,而走到完美的發展。
( 三 ) 人的目的
1. 人的目的在追求身心安頓,在追求身心安頓的過程 ^ ^ :會期望將自己周遭事物予以普遍性,就在獲得能夠將外在事物普遍化,也就是能夠知道這個社會,或這個世界發展的基本原理,讓人能夠在這種基本原理中獲得自己發展的目標。
2. 身心安頓也在幫助人追求必然化,能夠達到必然性,就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捨棄那些不該做的,而去追求那些該做的,自然就是使人身心安頓的結果。
3. 追求關係和諧是人身心安頓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由於人在這個世界中,不祇是有人跟人的關係,人跟天,人跟地的關係,都是使得人可以身心安頓,人除了跟人際關係和諧之外,人跟大地環境的關係會直接造成人能不能夠活得下去的理由,同樣地,人跟天的關係的發展,如果不能夠得到和諧,則人的未來必然是充滿了悲哀,因此,人的目的就是在達到普遍化、必然化的結果,而希望人的關係,人跟大自然、跟天的關係,跟人的關係,都能夠得到和諧、得到發展。
二、渴望超越是人的自然本性
由於人的特徵,人期望能夠突破外在的限制,讓人從大自然界中最脆弱的動物變成最有能力的動物,但是,當人在戰勝自然界之餘,人再也沒有其他對手的時候,人必然要開始往自己的內心去尋求,要不斷地超越自己,因此,這種不斷的追求,不斷的超越,就是人的自然本性。
(一)期望能解除人的限制
由於人的外在狀況使得人有許多限制,這種限制包括:
1. 現實生命的限制
縱使人有再大的能力,人的生命的短長,仍然不是人所能夠控制的,人在現實生命的限制中,使得人很多的理想都不能夠去實現,使得人很多的渴望也沒有辦法繼續,所以要突破現實生命的限制,是人的不滿足現狀的一種現象。
2. 生活幸福的限制
人有非常大的渴望,就是希望人的內在能夠得到完美的發展,但是常常在這樣追求的過程中,有的人是在還沒有完成就已經結束,有的人則是渴望生活之中的幸福能夠繼續延長,由於現實生命的限制,不能夠繼續的發展而造成了人的痛苦。
3. 理想性的限制
人有理想,但是外在的痛苦,外在肉體的限制,卻讓人的理想沒有辦法繼續去發展,人的理想常常因爲現實或者肉體的限制,而讓這些理想成了痛苦的根源,因此,不滿足現狀,期望能夠解除限制達到人所渴望的目標,是人的自然本性。
(二)跨越人的限制
追求幸福是人的最大的渴望,人要能夠達到身心安頓的目標,就是要渴望能夠跨越人的限制,才能夠達到幸福,而這種人的限制,包括:
1. 跨越痛苦
當我們不能夠達到人的目標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會有一些痛苦,我們會有寂寞,會有無助,會顯得孤獨,而沒有辦法讓我們人能夠跨越人的限制,由於不能夠跨越人的限制,人對幸福的追求就會變得很微弱。
2. 跨越生死
生命常常是有限制的,死亡來臨的時候,常常不是人願意或已準備好的時候,所以當死亡來臨時就製造了痛苦,因此,跨越生死就是希望能夠跨越時空而達到永恆,追求永恆可以說是許許多多哲學家,許許多多政治家或賢者們最渴望的事情,但是,現實生活的限制,卻使得人對生命的限制變成了無可奈何,因此,追求永生,事實上也是期望能夠跨越人的限制的方法。
( 三 ) 現世與來世的合一是人期望超越的一種基本的要求
由於現實生活的限制,使得人的行爲、工作都受到了極大的困擾,讓人的行爲不能夠繼續發展,讓人的工作不能不停止,因此,人在人世間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夠讓人的生活、工作能夠永遠的發展下去,這種與來世合一的精神,就是一種渴望超越,能夠跨越時空的一種限制的模式,因此,渴望超越就是人的自然本性。
三、行爲合宜是人在現實間追求平安的方法
但在渴望超越時,人必須使用有效的方法才能達到目的,而有效的方法,就使人生的行爲常能合宜,合宜的行爲能使人平安,不合宜的行爲會使人不安。
( 一 ) 不安的原因
人在現實中,常常是要跟人,或者跟大自然產生關係,由於行爲的不合宜,使得人有很多的不安,這種不安的原因,大概有下列幾點: 1 、首先我們可以引老子道德經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老子這段話就是說明,外在物質的追求,往往會迷惑了人的基本的渴望,造成人不安的原因,而西方哲學家奧古斯丁 〈 354 — 4300 也說過,人內心的不安,是來自於對虛無的一種認識,或者對虛無的一種恐懼,由於人對虛無的恐懼跟渴望擁有「有」,而對「無」造成了很多的困擾,因此人之所以會覺得不安,就是因爲深怕所擁有的一切都變得虛無,而這些對於不安的解釋,基本上是來自於個人的期望,個人期望能夠突破人自己的現實性,能夠達到他所不能夠達到的目標,這種非份的期望變成行爲的指標以後,就會造成不安,同樣地,社會發展的結果也是如此,由於社會的發展愈來愈分工,愈來愈仔細,人沒有辦法去跨越那些限制而造成了很多的不安,因此,要解除這種不安祇有讓人的行爲能夠合宜。
( 二 ) 行為合宜的意義
行爲合宜就是行爲的適當性,行爲符合那個行爲的本質,或者行爲合於行爲者的身份,就能夠讓行爲適當的發展,行爲合於行爲的本質,則自然行爲就得到適當的發展,一種合宜的發展,它也達到正義的需求,也合於行爲者的身份,如此,行爲合宜就變成人可以讓自己平安的原因。
( 三 ) 平安的意義
平安在希伯來文裡面的 Shalom ,或者英文所說的,它指的不但是外在行爲的合一,也是內在的安適,這種內在的安適指的是,外在行爲的合宜可以導引內心平安的方法,而內心的平安,也是導致外在行爲合宜的結果,所以,行爲的平安,行爲的合一,不論是外在的行爲或內在的思想,都是直接促成人在現實中追求平安的意義。
( 四 ) 行為合宜是人在現賞中追求平安的方法
人要追求平安,一定要在外在行爲上獲得適當的解答,如果人的外在行爲不能獲得適當的解答,則人的內心也沒有辦法得到平安,人不能得到平安,人如何能夠達到超越的目的呢?
四、宗敎性與倫理性是人的基本特質
( 一 ) 宗敎性與倫理性是人的基本特質
追求超越,追求平安,都是人的內在基本渴望,因爲,宗敎是在提供人超越的可能,而倫理則是在提供人行爲內心平安的方法,有了超越,可以追求完美,有了平安,可以瞭解這種追求超越是理所當然,是適宜的,因此,宗敎性中所追求的超越性,與倫理中所追求的平安性,都是在適當的表達出人的基本特質。
( 二 ) 通識敎育在補專業知識的不足
1. 有許多的專業敎育並不從人的基本特質出發,而是從社會的需要出發,特別是在當代分工這麼仔細的社會中,許許多多的學科祇是爲了滿足職業的需要,或者社會的需要,而不是爲了滿足人的基本特質的需要,因此,專業敎育無形中就讓人內在的基本特質受到了 一些限制。
2. 專業敎育尙不足以完成人的理想,達到人的目的,由於專業敎育並不都從人的基本特質中出發,因此,有些專業敎育沒有辦法幫助人完成人的理想,達到人的目的。
3. 如果各級敎育,或者某些專業敎育不能夠滿足人的基本的特質,可能就是一種較爲殘缺的敎育,而通識敎育的內容,不但是要彌補現行敎育的不足,且要能滿足人的基本渴望。
4. 雖然我們都瞭解通識敎育不祇是有宗敎敎育與倫理敎育,但並不是所有的通識敎育中的敎育都能夠滿足人的基本需要,而宗敎敎育與倫理敎育裡面所強調的超越性與平安性,卻是可以滿足人內在基本需求的結構,因此,在強調宗敎敎育中的超越性與倫理敎育的平安性時,祇要人有這種基本的精神,人就能夠改善社會,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値。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