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86期 逾越的喜樂

非暴力溝通的必要

鄭嘉珷

 

一、孩子餵食餓鴨的隱喻

  予希兩歲多時,我曾與他們全家去飛牛牧場遊玩。那裏不但有牛、羊,還有剛出生的黃色毛茸茸的鴨子出租。花二十元,我們就可以把鴨子捧在手裏撫摸,或是感受牠的嘴在我們手中大口啄著食物的奇妙感覺。不但孩子因為新奇的經驗而興奮,大人也因為看到孩子高興而快樂得不得了。

  「非暴力溝通」的理論是,人人都有共通的感受和需要,從感受的層面來溝通,就能彼此瞭解。不但我們說話的時候當從感受出發,(例如:「你這麼晚回來,我很焦急。」)即便別人口出惡言,我們也要設法把他的負面語言翻譯成感受,試圖加以瞭解,(例如,對方說:「你死到那裏去了!」我們就把它翻譯成:「我這麼晚回來,你很焦急,是嗎?」)以這樣的態度回應,對方就很難繼續大罵了。

  「非暴力溝通」的創始人 盧森堡 博士說,為別人創造幸福是人的天性。當我們餵食餓鴨時,不但鴨子得到飽足,人也得到造福別人的快樂。彼此產生了一種連結。事實上,已經無法區分是誰在給予?是誰在接受?因為我們得到了那麼多的快樂。

  所以,當我們要求家人或別人做事時,不必使用命令或責任的口氣,(這是切斷連結的不當行動),而是要清楚表達我們的需要,和需要滿足或不滿足時的感受,從人類共通的感受和需要的層面來溝通,人與人就能彼此瞭解,也樂於彼此給予,而建立美好的關係。

  朋友的孩子遠居國外,父母難免惦念,孩子卻因為忙碌,沒有定時打電話回家。父母稍有責備之意,而造成雙方不悅。過了兩天,孩子打電話來了,母親卻因為心裏還有氣,不肯接電話。

  我跟朋友介紹「非暴力溝通」的方法,她卻認為做父母的都是一片好意,何必需要學什麼技巧來說話呢?我以前也聽過這樣的說法,那時我不知道怎麼辦?只好沈默。現在我卻能回答了。

  我說:當你責備他的時候,你心裏真正的感覺是在擔心他,對不對?但是說出來卻是責備的話。「擔心他或想念他」才是我們的真感情,我們卻沒有表達出來。非暴力溝通就是要我們練習表達真情,而不是假意的技巧。

  朋友聽了,無話可答,好像同意了。

二、我嫁給了一堵牆

  在「非暴力溝通工作坊」所使用的課本《愛的語言》裏,有一個例子:

  一位太太說:「我覺得我嫁給了一堵牆。」而先生就坐在那裏,一動也不動,就像一堵牆。

  太太氣壞了,對 盧森堡 博士說:「你看!他總是這樣,坐在一邊,悶聲不響,跟他過日子,就像對著一堵牆。」

盧森堡 博士說:「你是不是感到孤單,希望先生多體貼你呢?」

  在她表示認同後, 盧森堡 博士試圖對她說明,「我覺得我嫁給了一堵牆」這句話,很難提醒先生留意她的願望。因為人一旦覺得自己受到了指責,就可能覺得委屈而退縮,這樣一來,雙方關係可能更加疏遠。例如,如果他感到傷心、沮喪,不做任何反應,在妻子看來,他就真的像一堵牆。

  表達內心的感受(例如:孤單、寂寞、悲傷、憂慮、自在、喜悅等)而不評斷對方,從人性的共通點來連結,彼此才會瞭解而願意互相給予,為對方創造幸福。

  但是表達感受並不容易,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麼。尤其是從事律師、員警、軍人、經理、工程師等職業的人,更為困難。因為表達感受與他們的職業形象相衝突。如果家人之間無法表達感受,那是很悲哀的。許多人都覺得父親是他們不太認識的人,渴望與父親溝通感情,卻做不到。

  我們受的傳統教育讓我們認為,感受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各種權威所主張的「正確思想」。我們被鼓勵去服從權威,而非傾聽自己。我們漸漸習慣於考慮:「人們期待我怎麼做?」

  表達感受被許多人認為是「示弱」。但是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示弱」,不怕讓自己「透明」,也就是不怕流露內心的真情,因為這才是人性的共通點,在這個層面才能產生連結和共鳴。經由示弱和透明,才能激發對方開放傾聽的意願,使溝通順暢。

三、「非暴力溝通」的理論基處

  「非暴力溝通」的創始人 盧森堡 博士相信,為別人創造幸福是每個人的天性。(與中國人說的「助人為快樂之本」不謀而合。) 當我們真心誠意地幫助別人時,我們想要「豐富他人生命的願望」就得到了滿足,我們的行為是出於由衷的喜悅,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受者也沒有心理負擔,施者與受者同時得到益處。而且施者會因為自己行為的價值而更加欣賞自己。

  這些理論,在我與孫子女相處時,以及觀察他們與父母的互動時得到印證。我們辛辛苦苦地工作養育他們,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地陪他們玩兒童的遊戲,但是我們彼此都充滿了歡喜,甚至感激孩子豐富了我們的生命。兩代間愛的交流,真是世上最美的畫面之一。

  在我們有能力時,把這種愛擴大,去關心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人。那時,他們的快樂會成為我們的快樂,他們的成功會成為我們的成功。如果他們謝謝我們,我們甚至會說:「是我該謝謝你呢,你使我的生命更有意義。」

  這就是德蕾莎修女所說的:「我們應該感謝窮人,因為他們是我們與天主間的橋樑,引我們到天主那裏去。」

  如果我們自己是在病痛、困苦中,也不要礙於面子或自尊,拒絕別人的施予,剝奪了他們得到助人之樂的機會。接受就是謙虛,就是我們能夠給予對方的最好禮物。這種謙虛之樂,正是有錢人最大的損失。他們是很難有機會得到的。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