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87期 以信德交託.以愛德分享

聖母聖心會多元文化交流的見證

古偉瀛

 

  包容異己,尊重多元,這似乎已成當今共識,但實際上流於口號居多,真正落實尊重多元要從了解與我們不同的「他者」開始,尤其是與不同文化的交流過程最能顯示多元的豐富與精彩。《漢蒙相遇與福傳事業─聖母聖心會在鄂爾多斯的歷史1874-1911》的出版,就是多元文化交流具體的見證。

 

深入聚焦聖母聖心會福傳史

  其實,這並不是第1本介紹在蒙古傳教的書,早在十年前聖母聖心會的南懷仁文化協會就在光啟出版了《塞外傳教史》,將聖母聖心會在一八六○年代創會以及來華傳教的大致經過及重要貢獻整理出來。不過,《漢蒙相遇與福傳事業》這本新書卻是更有學術及參考價值,不但取材廣博,而且深入聚焦於鄂爾多斯這片漢蒙混居的大草原。

  一向致力於弱勢團體福傳的聖母聖心(司各特)會今年正慶祝來華一五○周年,他們當中有許多黑人神父在台北萬華傳教多年,這已是新聞報導的對象。其實早在創會之始,他們就選定長城以北的塞外少數民族地區作為傳教的地區,他們在那兒福傳九十年,在中共建政後全部撤離。先後投入了六九七位傳教士,其中有百餘位出現在本書中,他們將一生中精華的歲月奉獻給了鄂爾多斯,構成了本書的主要內容。

 

質精量豐深刻動人文獻鉅作

  本書為慶祝聖母聖心會傳華一五○周年大慶的成果之一,意義非凡,本書內容是將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譚永亮神父(Patrick Taveirne)的英文著作翻譯修改而成。原本是譚神父在魯汶大學的博士論文,蒐集各種語文的相關資料,吸收近人的學術研究成果,費時二十年才完成的鉅作,全書共分為九章,六百多頁,精彩照片二十幅,另有圖表以利閱讀。

  時尚偏好輕薄短小,但此書卻逆勢而行,主要在於內容豐富,承載許多信息量。具體而言,如果想知道目前研究清史或中國近代史的國際學術現況,或是滿清對於蒙古及漢人移民的政策,蒙古的社會文化習俗、喇嘛信仰及漢人墾戶的生活情狀,或是十九世紀天主教在歐洲的情況及外方傳教熱忱的復興,或是聖母聖心會在荷、比的成立及入華傳教的經過,都可以從本書中得到相當完整的知識,以及延伸閱讀的資訊。因此,本書不但可以作為一本專題論述,也是一本重要的參考資料。

 

內容幅度深廣 細述福傳歷程

  譚神父引用了最古老的對鄂爾多斯的頌歌〈敕勒歌〉浪漫開場:「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之後,就開始敘述蒙人的畜牧農耕生活,以及當地的氣候、地理等生態,從元代的成吉思汗崇拜,清代的獨貴龍運動,漢人及穆斯林的聚落,最後,以清朝對新疆、蒙古及西藏的政策結束。

  第二章開始,介紹歐洲的天主教、新教及正教的情形,並討論法國大革命後的教會情況,特別是教會的斷裂與延續。第三章則敘及鴉片戰後條約體系完成後的中比關係,聖母聖心會的初創以及在塞外接手遣使會的工作。第四章則將焦點轉回西歐聖母聖心會的組織及特色,及來華後的自我定位。早期的司各特傳教士自比為居無定所的候鳥,追隨著邊疆探險家神父古伯察(E. R. Huc)、秦噶畢(J. Gabet)等開拓者的腳步。早期在當地傳教的費爾林敦神父(R. Verlinden)寫信給他的長上巴耆賢(J. Bax)代牧主教說:「我只不過是隻候鳥。」第一代司各特神父進入蒙古傳教時懷抱著一種急迫感,他們和本地人同住,學習方言和風俗習慣,盡力走到最遠的地方傳教。這是第五章及第六章的主要內容。

 

聖母聖心會排除萬難以愛傳福

  惡劣的氣候及地理環境是傳教士在鄂爾多斯碰到的困難。根據統計資料,鄂爾多斯地區每隔九年就會遭受水災,每隔八年左右則會陷入大旱,有時長達兩年之久。無霜期則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天之間。冬季從西北吹來的乾冷氣流,以及夏季來自東南的暖溼空氣,決定了鄂爾多斯高原的氣候。乾冷的冬季會持續半年左右,很少下雪,偶然降下的大雪和冰雹,會造成無法從雪中挖出草和植物食用的動物大量死亡。一月的平均溫度是攝氏零下十到十三度,將近三個月的春天則變動不定:頻繁的強風,急遽上升的氣溫,風吹沙及春旱,都對當地人的生活帶來

極大的不便與困難,但這都擋不了司各特傳教士的福傳熱忱。

  鄂爾多斯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有人因為賭博、抽鴉片、嫖妓和借高利貸而欠了一大筆債。更有許多農民在天災之後拋棄土地、出賣親人;乾旱、蝗災和饑荒是缺乏灌溉的華北、南蒙古地區的風土病。教會協助許多非教徒遷入天主教村落,提供他們交通工具,甚至為他們償債。教會的牛車會在晚上開到,載走全家人。一旦教民們富有了,他們往往會到別處繼續發達。也因此,傳教士們的付出經常付諸流水。

 

在外國傳道團灰燼中萌芽教會

  蒙古人歸依天主教的數據,以城川一地而論,天主教徒人數在整個清代從未超過六百人左右。一八七七年的大饑荒之後,一百多戶蒙古人加入了教會,以牟取傳教士發送的賑濟物資。神父們在包頭的市集買了牲口,把這牲口趕回鄂爾多斯,並且發送了一一○隻牛給伊克昭盟貧困的蒙古牧人。司各特神父們挖掘灌溉水渠,協助屯墾,沿著黃河及長城邊上建立新的教友村。西南蒙古教區的其他所有鄉村傳教站,在一九一一年總共登錄了大約18,700位漢蒙天主教徒。

  漢蒙相遇的福傳經驗,不同文化造成的衝突及問題的解決,深深刻畫在每位鄂爾多司的傳教士身上。第七章就是討論清末中外最嚴重的一次宗教衝突─義和團事件在此地的情況及其善後。和其他教會一樣,司各特傳教士也在此事件中犧牲不少,其中還有一位代牧主教,當然在激烈的衝撞中也更顯出各方的特色及性格。

  本書在討論完這次事變後,隨著清帝國的崩解而進入尾聲,終章名為〈從外國傳道團灰燼中萌芽的本地教會〉,恰當地呈現了本書的主軸及結束,今日內蒙的天主教會已是朝向成熟之路的地方教會,還有蒙古的神職在這草場上,繼續司各特神父的腳步,放牧羊!

 

中譯本豐實精博 值得閱讀珍藏

  這本英文原作《Han-Mongol Encounter and Missionary Endeavor-A History of Scheut in Ordos 1874-1911》由比利時魯汶大學出版社在二○○四年出版,原書近七百頁,且書中有些內容業已過時效,幸好我們找到一位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蔡耀偉,他對英文的掌握以及勤奮尋找適當的專有譯名,使得本書能在預定期限中翻譯完成,再經過本人逐字閱讀改正,協會資深編輯潘玉玲女士的整理校對,更重要的是作者譚神父本人將近年的學界研究成果及新出土的資料加以補充,使得此書不但便於中文讀者,其內容品質更高過英文原著。

  如果說十年前的《塞外傳教史》可比喻作描述宗教文化交流過程的一曲動人小調,那麼本書將是氣勢磅礡的一首交響樂,其中文化元素之多樣,地理人文景觀之跌宕起伏,都值得回味無窮,有餘音繞樑之感。長河落日,羌笛悠揚,馬背上,蓬帳旁,傳教士的足音漸遠,可喜的是有新起的族人,踩著有力的步伐,傳唱前人的曲調!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