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88期 以信德裝備.以愛德行動

牧靈關懷──高雄分會一○二年元月份例會主題

林櫻枝

 

緣起

  去年高雄教區聖保祿福傳中心請了輔大的陳美琴老師和胡淑琴修女給學員上了六堂有關牧靈關懷的課。跟據艾立克森長成階段( Erikson's Epigenetic Stages )(見附表),我們小會會員大多屬於成年期(四十~六十五歲),我們具有的美德是關懷,在靈性照護上我們適合建設所屬的信仰團體或做信仰服務。星雲法師也把人生分成五道期:慕道→求道→悟道→得道→傳道。我們成年期的基督徒應該已到了傳道期,可以把我們的人生智慧、信仰生命與人分享,把福音傳給人,做個牧靈關懷的小牧童。我知道小會的許多弟兄姐妹在這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投入,我們在陪伴、關懷別人的同時,也不斷地再求道、悟道、得道,學習成長,使自己的生命更豐富,更能影響別人。我謹就上課的些許心得,以活動的方式呈現,期能拋磚引玉,聽到大家實際經驗的分享,互相勉勵。

淨心祈禱

  我以靜心祈禱來開始,這個活動採用音樂治療的放鬆法,吐納呼吸,加上我自編的靈心導引,讓我們的內在安頓下來。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近年來大家公認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是不丹,不丹政府要求五歲以上的學生每天進行五分鐘的禪修、觀呼吸。讓孩子練習呼吸、放鬆、靜心、專注,孩子們比較定心,自在快樂,較不受物慾的誘惑。我帶婚前輔導時會提到夫婦的黃金八分鐘,我自己的黃金八分鐘是晨禱四分鐘;躺在床上深呼吸,想想今天要做的事,把今天的生活交在天主手中,求祂引領陪伴,唸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各一遍,調好生活節奏,比較不會慌亂。晚禱也是在深呼吸中回顧今天的生活,感謝天主,有不平安的地方求主光照,以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結束。我平常早上七 - 八點會到公園運動,如果太匆忙沒有早禱,碰到有人闖紅燈差點撞上我,我就會罵 "shit" ,如果有早禱,我通常只會輕噓一聲,甚至想到自己也曾經在車馬稀時闖紅燈,而釋懷。

身、心、靈的整合

  陳美琴老師提到我們現代人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也就是身心靈的整合。心理學家 Frankl 認為人具有三種向度:身體(及生理)、心理(及情緒、理性)、靈性。所以做為牧靈工作和關懷者對心理輔導層面和靈性的需求也應有所探討和認識,進而能協助自己和他人活出天主造人的面貌。 Carson 指出靈性的需求( spiritual needs )為:意義、目標、愛、信任、希望、寬恕和創造性。

  現代醫學也不再只講究身心健康,而是身心靈整體的健康。

  去年年底我們在真福山辦夫婦懇談加跨年活動,有學員看到我抱病分享,就借我一本書──不藥而癒,作者是賽斯身心靈診所的院長──王怡仁醫師。書中有一段話我覺得很受用:「與我們共渡一生的這個身體是心靈所穿上的一件衣服,當我們喜悅自在時.它是靈活健康的,若我們陷入憤怒、悲傷、憂慮,它會以疾病和痛苦來提醒我們,讓我們知道適時去轉化心靈。」王醫師認為身體是心靈的一面鏡子,所有的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 都是身體在向我們討愛,身體一直在累積負面能量,急性病就是負面能量的爆發。所以我們要去覺察,與自己的身體對話,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我在去年突然增加了兩個新的團體──聖經協會和本堂傳協,也和讀經班一起做街友服務。九月份開始為三對新人做一對一的婚前準備,為了配合他們的時間,我連續三個月周末滿檔,十二月二十一日堂區教友到我們家報佳音,我在打掃房子和準備點心時,發現我的右手食指紅腫疼痛,隔日(星期六),在為新人上課時,手指抽痛得很厲害,手臂抬不起來,晚上開始發高燒,呼吸困難,醫生診斷我得了蜂窩性組織炎,還警告我可能會得敗血症。我覺得很冤枉,只記得剪指甲時修過指邊肉,沒痛也沒出血,為何會有如此下場?至今無解。不過我反省那一陣子的生活,工作排太緊,步調太匆忙,沒有足夠的休息,壓力、緊張,身心負荷不了,負面能量就爆發了。以前和為貴神父在高雄時看我弱不禁風,常關心我的身體好不好?如果知道我生病,就會開玩笑說:身體是聖神的宮殿,怎麼可以讓它生病呢?忙著應付生活時,常忽略祈禱,心中常有負面情緒,聖神哪能安住?身體於是用疾病來警告、提醒我。

  胡淑琴修女說牧靈關懷就是以基督徒的身份,以信、望、愛為基礎,以真情的關懷與人建立個人關係,以同理心和同情心聆聽,靠祈禱和信德的力量耐心陪伴,幫助他人面對難題,以自己的生活為見證,與人分享信仰的果實──平安喜樂。簡言之,就是幫助對方和自己、他人、天主的關係和好,進而在信仰和靈修上成長,用生命影響生命,把天主的生命傳給人。我們為什麼要做牧靈關懷?動機很重要。我就採用胡修女的生命事件回顧表,讓大家用十分鐘的時間,靜心回顧這一生發生的重大事件,從信仰的角度來理解這些事件,之後,我把團體分成兩個小組,每組十二人,每人三分鐘分享。(觸動內在的生命,大家熱烈分享,欲罷不能,這是第一個活動)

  第二個活動是給每個人一張紙條,紙條已折成八折,每一折代表十年,八十歲是現代一般人還能活動自如,能幫助人的年齡,折到你目前的歲數,請大家在大團體分享折時內心的感受,還有你為什麼而活著?

  前面提過 Carson 指出靈性的需求為:意義、目標、愛、信任、希望、寬恕和創造性,其實只要我們全心、全意的去幫助別人,真情的關懷人,生命就很有意義。愛是一個流動的能量,當我們愛己、愛人時,愛在我與他人之間流動,只愛自己時,愛就停滯不動,缺乏生命力,最後窒息而死,我們給予別人的愛有一天都會流轉回到自己身上來。

  我在網路看到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俄羅斯青年為了學費四處推銷東西,有一天來到一個村莊,他飢渴難忍,只好去敲門要食物,應門的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青年愣了一下,「食物」兩字說不出口,就說要點水,女孩看出來他飢餓的樣子,於是給他端出一大杯鮮奶來。他不慌不忙地將它喝下,而且問說:「應付多少錢?」而她的答覆卻是:「你不欠我一分錢。母親告訴我們,不要為善事要求回報。」於是他說:「那麼我只有由衷地謝謝了。」過了好幾年,有一天女孩得了重病,醫束手無策,只好送到大都市最有名的醫院,找來最有名的醫生。當他聽說,病人是某某村莊的人時,他的眼中充滿了奇特的光輝。他立刻穿上醫師服走進了她的病房。醫生一眼就認出了她,下定決心要盡最大的努力來挽救她的生命。從那天起,他特別觀察她的病情。經過漫長的奮鬥之後,終於讓她康復了。最後,批價室將出院的帳單送到醫生手中,請他簽字。醫生看了帳單一眼,在帳單邊緣寫了幾個字,就將帳單轉送到她的病房裏。她不敢打開帳單,因為她確信,需要她一輩子才能還清這筆醫藥費。但最後她還是打開了,她看到這麼一句話:「一杯鮮奶已足以付清全部的醫藥費!」

  嚴長壽高中畢業後沒上大學,到 American Express 去送快遞,遇到客戶急著要件,他總是想盡辦法自己加班或是自掏腰包,讓快遞及時趕到,他的成功祕訣是為人服務時心中存著一份愛。

  很多年前,瑪利諾會的葛素玲修女在高雄帶職工青年,有一天葛修女和她的工作伙伴吳麗雪(後來做了高雄縣社會局長)和麗雪的先生一起去喝喜酒,有乞丐來要飯,麗雪的先生裝了一盒飯菜給乞丐,等乞丐都走遠了,他才發現沒有附上筷子,他拿著筷子追乞丐。葛修女說她永遠記得那一幕,她很欣賞這位先生的熱忱和體貼,他讓乞丐接受幫助時覺得很有尊嚴。

  當我們放下自我去關懷、幫助別人時,我們的自我會不斷成長,這更促進我們助人的動機和能力,形成賞識性的循環。

  身為教友,我們擁有一項有利的武器──祈禱,為對方祈禱,和他一起祈禱,讓天主來做工,我們更能超越人的限度,而事半功倍。在牧靈關懷中我們常需扮演傾聽的角色,要注意溝通的技巧(見附表)。我們常也是陪伴者、同行者,翁詩貞就分享了她陪伴慕道者的經驗,俊芳、艷秋也在慕道班做陪伴者。路加福音為廿四 13 │ 35 〔厄瑪烏的門徒〕,耶穌基督為我們樹立了牧靈關懷的典範。衪親自走近二徒,與他們同行; 1 主動建立關係 2 陪伴、同行。你們彼此談論的是些什麼事; 3 詢問。他們就站住,面帶愁容; 4 注意對方肢體語言。假裝不知,問「什麼事?」 5 以問代答,讓他自己陳述。唉!無知的人那! 6 當頭棒喝。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解釋了; 7 善用聖經來開悟解惑。耶穌裝作還要前行; 8 試探對方反應。同他們住下; 9 建立更深入的關係,了解與信任。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 10 祈禱儀式。他們的眼睛開了 -11 引導並注意對方內在的變化。但祂卻由他們面前隱沒了 ……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他們遂及動身返回耶路撒冷 -12 適時退居一旁,讓對方省悟、行動。

  以上是我的心得分享。願我們懷有基督的愛,分享祂的智慧,以真情的關懷,把天主的生命傳給更多的人。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