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88期 以信德裝備.以愛德行動

再見,本篤十六樞機

耿慶文

 


── 他是伯多祿,不是基督

  二○一三年二月廿七日,梵蒂岡城內陽光和煦,晴空如洗。十五萬信徒和遊客擠得聖伯多祿廣場水泄不通。教宗本篤十六最後一次乘坐教宗專車,緩緩地在廣場上繞行一周,然後向期待的眾發表了感性的告別演講。次日下午五時,一架直升機低空飛離梵蒂岡,直奔羅馬東南方的岡道爾夫堡,教宗的夏宮。六百年來第一位自請遜位的教宗,就這樣離開了人們的視線。

  回顧二○○五年四月十九日,拉辛格( Joseph Ratzinger )樞機當選為教宗,宣稱他承襲的是一個「永恆的職責」,今後將把生命奉獻給整個教會和全人類。本篤十六上任之初,積極倡導信仰與理性融合的神學觀,致力重新點燃普世信仰的熱火。

  但是八年的任期卻遇上教會多事之秋:梵二會議以降教會內的意識形態爭執從未稍歇;神職人員的性醜聞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加上教廷內部的權力傾軋和政風敗落,使得這位原就不甚熱衷行政管理的學者型教宗身心交瘁。於是在年邁之際,不得不思考交棒給一位體力和意志都強過自己的年輕教宗,以繼續把穩天主教會這艘巨艦,重新出發。最後他審時度勢,終於決定任內能為教會做的最後一件有益的事就是自請遜位。

  告別演說中,本篤十六將他的經歷比做伯多祿與宗徒航行在加里肋亞湖,有風平浪靜,漁獲豐碩的歡樂時刻,也遭遇過驚濤駭浪,必須逆風而行。那時他也難免埋怨:天主好像是睡著了。但是教宗也是一位現實主義者。他在告別演說中自比伯多祿,卻沒有提到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加里肋亞湖濱講道和顯奇蹟的耶穌。本篤十六用退位昭告了世人一個現世的現實:教宗是伯多祿,不是基督。

  縱觀天主教會歷史,活著的教宗被迫或是自請退位的事例極少,且都是發生在教會權鬥激烈的時期。本篤十六所留下的是一個教徒人數急速萎縮的衰落教會,而教廷中樞更將面臨另一種史無前例的挑戰:新舊任教宗同住在梵蒂岡城彈丸之地,如因行事風格產生齟齬,將加速教會內的兩極分化,甚或分崩離析。教會史學家達尼爾.梅諾齊( Daniele Menozzi )就擔心梵蒂岡會出現雙頭馬車權力中心,而呼籲盡快未雨綢繆化解之道。

  其他梵蒂岡觀察者則將重點放在教廷內部人謀不臧的問題上。去年五月份教宗的管家保祿.加布里埃萊( Paolo Gabriele )被捕所引發的「教廷解密」事件,很多人相信是壓垮教宗本篤十六的最後一根稻草。一些洩露出來的教宗私人文件被意大利媒體持續渲染報道,給普世天主教會製造了極為負面的輿論觀感。而這位管家又對外宣稱教宗對教廷內部的一些「邪惡和腐敗」欠缺充分瞭解,他偷竊文件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和消滅這些「邪惡和腐敗」。因此有梵蒂岡觀察家認為管家保祿祇不過是整個事件的替死鬼罷了,其背後還有教會更高層人物和某些在俗善會集團的權鬥和利益之爭。

  自由派天主教研究機構「若望廿三世中心」主任阿爾貝托.梅洛尼( Alberto Melloni )就直言不諱地說,這明顯的是教廷內極右派勢力耍的權謀,目的是給這位弱勢教宗製造更多危機,而其主要打擊目標則是教廷國務院的決策高層。就在洩密事件發生前不久,羅馬警方以涉嫌洗錢凍結了梵蒂岡銀行三千萬美元的款項。讓梵蒂岡一向隱秘不宣的金融運作方式,受到國際輿論起撻伐。紐約時報引用得自梵蒂岡內線有關教廷權鬥的內幕消息指出:管家洩密事件除了暴露了打擊教廷國務卿貝爾托內( Tarcisio Bertone )樞機的陰謀外,還有競逐梵蒂岡銀行掌控權的博弈,及意大利籍樞機們為教宗職缺提前開打的卡位戰。

  美國肯恩大學歷史學家基多福.貝利托( Christopher Bellitto )比較研究了歷任教宗的時代背景、人格特徵和任內建樹所得的結論是:本篤十六任內的成就祇能用微小而內斂來形容。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浸沈於自己的心靈世界,非常內向。誠然,本篤十六沒有前任若望保祿二世的眾魅力和外交天份,也看不出積極拓展教會版圖的雄心。

  這位傳統派教宗最想有所作為的應該是:對內從嚴釐定神職人員的思維言行規範,徹底清理梵二會議造成的分歧;對外則不求擴張,寧願構築小而嚴明的團結教會,以重顯天主教的傳統風采。奈何時不我與,壯志難酬。受到管家洩密事件打擊,日益憔悴的本篤十六,在梵蒂岡城內更加孤立和孤獨。

  毋庸諱言,天主教會正處於一個晦暗的時段。但是政教合一的羅馬教廷與一般政治體制最大的不同,在於懺悔與救贖的教義信仰發揮出來的反思與自新能力。一任接一任的教宗來來去去,天主教會卻歷久長存。

  一位弱勢教宗的自請遜位,卻對未恪盡職守的教廷高層官僚發出了一個鏗鏘有力的警示: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教宗也不例外。此舉並可能引發一波教會的自請退休、退職潮。這無疑是一次革命!本篤十六是一位勇者!他一舉掃除了環繞教宗牧職的神秘感,而換之以務實性。今後繼位的教宗們,必須要有能力確實地執掌宗座權能。

  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歷來都是在梵蒂岡西斯汀小堂的一個密室舉行。這個密室的別名叫做「眼淚之屋」,相傳是有樞機承受不了選舉教宗的巨大壓力而痛哭失聲。更普遍的認知是:教宗背負著一個巨大的十字架,面對著無情的挑戰,要做出痛苦的犧牲。懺悔與救贖的人生苦路上,永遠伴隨著感恩之淚。

  我們越瞭解教宗的聖召和奉獻,就會越樂意在每一台彌撒中為他祈禱。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