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當我決定提早退休的時候,心中有一股強烈的「時不我予」感覺,想到自己這一生如何回應了上主的召喚,心中未免汗顏,因此在神師指導下做了一個小小的分辨,稍稍確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對餘生有了規劃以後,就很想在小會內能夠找到同行的夥伴。
這次回到台灣,發現許多跟我同時進小會的會員不是已經退休、就是行將退休。對自己的生活安排,不是已經有了規劃,就是正在尋找分辨當中。而中年和青年組的會員也都很努力地分辨,這種情形使我想起小會創會之初的景況,每個人都在尋找追求,都在考慮著如何回應上主的召喚?當年的小會給會員們很大的自由度,每個人在生活中各自找尋回應上主的方式。雖然因為沒有團體事業,外人看不出我們的成績來,但是我們一直是忠實不斷、默默地耕耘著。可是也有些像單打獨鬥,仿如散兵游勇一般。外人的看法我不太在乎,但我常常反省的是:上主給我們的塔冷通,我們可曾好好利用了?
今天的環境跟四十年前有些不同,在教會的大環境方面,當年小會所談的「本地化」觀念,今天已經很普及,但是在傳播福音的落實上,似乎還沒有太多的效果。另一方面,梵二不再是剛出爐的新鮮麵包,相反的,經過兩任教宗的保守作風,梵二的改革精神己經打了些折扣。可以說,今天的環境比起四十年前並沒有好得太多,甚至可以說還失去了當年對未來的許多美麗憧憬。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為已經退休或行將退休的會員,如今有了更充裕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可以說是一段黃金歲月,只是體力日差,更覺得把握當下的重要性。另外,也愈發現會員間彼此合作以及與會外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為我自己而言,雖然在職場上退休了,但是我在小會內做的是終身奉獻,沒有所謂的退休不退休。所以我的退休生活規劃跟四十年前的生涯規劃大致類似,我思考什麼是上主對我的召喚?我想做的事是否回應了上主的召喚?
就一個小會會員而言,我也很想知道別的會員有什麼規劃?有什麼想法?我更想知道為小會這個團體而言,在今天這個環境裏、上主對我們的召喚是什麼?小會如何回應這個召喚?而我個人又如何配合團體的目標與行動?
這次回到台灣,很高興聽到總會有個計畫,希望會員重新閱讀「會員手冊」,以體認小會的宗旨與精神。我想這是絕對必要的,但我也希望這只是開始,而不是終點。我期望的是:
一、大家不要把四十年前寫的當做金科玉律,到底時代有所不同。因此如何辨識時代的訊號,然後配合因應之道,這應該是相當重要的事。
二、分辨時代的訊號時,儘量讓所有的會員都參與。因為每個會員個性和經驗都不相同,關懷的議題也不一樣,有的從大題目出發,有的注重細節,有的抽象,有的具體。先集齊了,再加以分類整理。
三、對時代的訊號和當今的需要作了分辨之後,再來好好重讀小會的會章還有哪些是需要修正的。再做團體分辨。
四、希望小會的精神和宗旨不只是好聽的口號,小會要能幫助每位有心的會員讓自己的生活和小會的團體目標接軌。
五、基督信仰和中華文化的接軌,是四十年前很重視的一個議題,我也深切期望這次藉著大家重溫小會精神宗旨的機會,再度拾起,並且繼續下去。四十年前沒能談出一個結果來的主因之一,是因為許多會員覺得這個議題和自己的生活沒有太大的交集,希望這次會有不同的結果。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