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孫大川副院長應「天主教中華基督神修小會之友協會」之邀,擔任「關懷社會」系列講座的首位主講人,於十一月三十日以「台灣給世界的禮物──從一個原住民的觀點」為題,從民主政治、環境保護、社區意識、多元文化四大方面,暢談台灣原住民及當今台灣多元社會發展的寶貴經驗與文化資產。
孫副院長來自卑南族第四代天主教家庭,基督信仰對家族生活的影響一直非常深遠;然而,卑南族在台灣總數約一萬多人,孫副院長從小就有很深的歷史焦慮感,因為從書上幾乎都找不到自己民族的起源,原住民在台灣歷史中彷彿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其實,當今人類學、考古學、基因學的研究都指出:台灣大約在六千年前開始形成一個獨特的文化體,稱為「南島民族」,往南最遠達紐西蘭,往西到馬達加斯加島東岸,往東則到達智利復活節島這樣廣闊的區域。孫副院長曾親自向斐濟土著詢問:從數字 1 ~ 10 ,還有其他常用語彙,如何講?結果發現,幾乎跟卑南族所使用的語音相同;甚至前陣子到馬來西亞時,翻閱當地字典,一小時便找到六十幾個跟卑南族一樣發音的語彙。
直到今天,台灣仍面臨邊緣化的處境,天主教會也遭遇許多困難,這些經驗與孫副院長身為卑南族的民族經驗重疊,這也促使他經常以國際戰略、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思考:在未來國際舞台上,台灣能帶給世界的禮物是什麼?下列他從個人民族經驗角度出發,分五個面向觀察,來分享他的看法。
第一個禮物:華人社會中實現民主及人權鞏固的典範
漢人從十七世紀開始,陸續渡海來台,到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撤退,帶入兩百萬移民,在各個不同時期的移民過程中,各族之間雖曾發生族群衝突,但與世界其他國家相較起來,台灣民主化的過程相對顯得平和,就算在抗爭最激烈的一九七○年黨外運動時代,也並未經歷大量人權傾壓、流血衝突的過程。一直到這次選舉,更明顯感受到這種來自民間的體制改革力量,能在共同努力下,找到一套平和而理性的方式,這是身為華人值得驕傲的地方。
第二個禮物:多元文化價值
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台灣民主化的過程,自一九四五年開始,台灣在原住民治理上幾乎就是執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試圖透過教育、法律、行政、社會、文化各方面,將原住民改造成符合台灣社會需求的民族。然而台灣原住民雖然經過各種文化衝擊,有很多傳統文化包括語言,都瀕臨滅絕的挑戰,孫副院長認為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原生樣貌大致都還存在著,例如:每年七月到十月阿美族的「豐年祭」、排灣族的「五年祭」,蘭嶼達悟族的「飛魚文化」等,其實,不用羨慕別人,而忘記腳底下土地的豐盛。尤其是天主教會,幾乎在每個原住民地區都開教建堂。長期以來,神父們一直見證原住民大變遷中的境況,在台灣的每個人都有責任讓原住民文化再次復甦並興旺起來。
第三個禮物:環境保護──原住民的山海邏輯
台灣的環保運動大概是從一九八○年代,由蘭嶼人民發起的核廢處理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正式啟動。接下來,大家在環保議題方面應該關注的重點是,過去在建立水庫或國家公園時,幾乎都選在原住民居住的地區,例如:當年太魯閣國家公園一設立,整個花東地區的原住民被迫遷移到河床附近不甚安全的地點,這種似乎蓄意在自然世界排除原住民存在的作法,不只違反人權,更加重生態系統的浩劫。從「原住民是環境的守護者」的觀點來看,原住民傳統生活方式原本就是配合自然生態而活動,這就是我所謂的原住民的山海邏輯,與自然相處的生活方式。經過「 921 大地震」、「 88 風災」等環保議題,終於喚醒人們看到它的價值與意義。
原住民在這方面有一套應對方式,孫副院長稱之為「原住民的山海邏輯」。由於原住民文化與自然節奏合拍,像每年三月到六月蘭嶼的飛魚祭,過去每一隻飛魚都跟蘭嶼的神話傳說有關,不能隨意獵捕。有一年,孫副院長到蘭嶼從事一項研究專案,大概在三月初,那個部落還沒舉行飛魚祭( mi vanwa ),按照文化傳統的歲時祭儀不能捕飛魚,但是台灣東港的漁船都開來捕飛魚了,於是問鄉長說別人都捕成這樣了,難道你們不捕飛魚嗎?鄉長仍不願意違反文化的禁忌。蘭嶼人有一項非常獨特的「物觀」-他們自有一套人的社會跟自然之間倫理的思維,飛魚文化建構他們的生活秩序。過去,所捕的飛魚只能送人,不會拿去販賣或囤積,或許再過一、兩個世代,這樣的山海邏輯會被遺忘,如果沒被遺忘,這套生態思維將根深蒂固地存在蘭嶼人的腦海及血液中。對他們來說,遵守這些生態很重要,對河川海洋的態度也是如此。
第四個禮物:保留「生命禮俗」及「歲時祭儀」的文化傳統
大多數教友,在生活中還保存著更多的「儀式」,像原住民各部族每次蓋好新房子,家裏的長輩就會用檳榔做一些祝福的話,放到樑柱上顯示這個房子是一個有靈魂的家,我們有很多這種儀式,雖然原住民的「生命禮俗」跟「歲時祭儀」,長期飽受摧殘,卻仍然保留了下來。換句話說,台灣原住民可能比很多漢人更具儀式性的生活,例如:排灣族在嬰兒出生十天就有儀式、卑南跟阿美族男孩十二、十三歲左右進入男子會所,差不多經過六年成長直到成年禮,雖然這些傳統文化都受到衝擊,但是最近這幾年,經過許多人奔走而逐漸復甦中,這種儀式性的生活,無論是隨著「歲時祭儀」或「生命禮俗」,都是台灣原住民帶給世界很重要的禮物。
台灣有很多傳統文化在消失,其實空間的處理如果賦予儀式,會是對時間的一個承諾。從許多古代建築,其實歷史是看得到,也摸得到的。但台灣對空間非常粗暴,所以人們對歷史的記憶也非常單薄。如何恢復蘭嶼地下屋這樣的建築技術,讓它跟現代產生對話,這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部分,像是排灣族的石板屋不易漏水,地震時也不易倒塌,像這樣的特殊傳統技藝應該加以保存。
第五個禮物:不經文字,而由「樂舞世界」保留「文化記憶」
原住民文化的特色除了是熱愛唱歌跳舞的民族,也具備了「無可救藥的樂天主義精神」。當社會上大多數的人整天汲汲營營,熱衷成就、追求金錢的同時,很多原住民都覺得生活為什麼要這麼緊張呢?「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躺下。」這樣天生的幽默感,是台灣原住民文化非常與眾不同的特質。我很喜歡跟我的同胞在一起,有時候一起笑一個小時,離開時也不知道那個人是誰?走出門時覺得非常空洞,因為那一個小時都是言不及義,沒有一句正經話。
由於卑南文化沒有文字,所以非常重視「口說」訓練,而文學是原住民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原住民「樂舞世界」具備四層涵義: 1 是宗教儀式的層次:大部分祭典都跟古調吟唱、儀式、動作相關,且吟詠的詞句內容非常典雅。 2 是文化傳承的層次:像賽夏族矮靈祭的吟詠將許多祖先的訓示放進去,透過吟詠及儀式進行,逐漸內化成族人在日常生活規範的重要來源。祭典進行的方式也跟一般歌唱舞蹈的表演完全不同,「樂舞」本身透過手牽手方式來限制個人肢體語言,進而協助個體融入「體意識」。 3 是原民樂教層次:將文學跟音樂融入生活中,孫副院長的父母跟部落長輩經常聚集在一起,用古調吟詠傳誦著生命的各種回憶及感動。 4 是強韌生命層次:把滄桑苦難轉化為高度幽默的文化特性。無論在生活中面對甚麼樣的痛苦都能如此。這種幽默其實也表現出某種近似禪宗對日常生活的嘲諷。因此在生活中如何注入更多幽默感,也是原住民所能帶給社會的禮物。
孫副院長在演講的最後總結表示:整體來說,我還是覺得台灣是一個寶地,過去將近七○年逐漸發展出獨立的性格,產生新的特殊發展方向,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台灣依然能夠自我期許,成為華人社會最能體現民主跟人權的典範。從台灣過去所經驗到這樣寧靜平和的變革歷程,都應該讓我們更有信心展望未來。
開放問答時,現場反應熱烈,台大土木工程系退休教授吳偉特、耶穌孝女會代表及泰山明志天主堂劉得興弟兄都把握機會跟孫副院長進行交流,從台灣的地理位置談到海洋民族的宇宙觀,甚至是思考未來:如何從傳統的陸地或國族的想像框架中跳脫出來,發展政治族融合的可能性新方向。當然,孫副院長也就過去相當豐富的救災經驗,提供天主教會在原住民地區牧靈福傳上值得反省與學習的地方。
孫大川監察院副院長演講時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