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1期 向下位移、走向群眾

人間四月芳菲盡

古偉瀛

 

中華民國前內閣總理.本篤會士──陸徵祥神父遺著中文版問世

《人文攜手》( La rencontre des humanite+'s: et la de+'couverte de l'E+`vangile ),

譯 者:趙燕清、潘玉玲譯

出版社:光啟文化事業,二○一四  頁數:一三五頁 懷仁叢書之十二

  近年來華人旅遊風氣日盛,到比利時,最喜歡參觀之地除了布魯塞爾的尿尿小童,滑鐵盧古戰場以及布魯日的運河風光外,教會的朋友往往還會想去參訪布魯日的本篤會院陸徵祥的故居遺址。

  陸徵祥( Pierre-Ce+'lestin Lou Tseng-Tsiang, 1884 ~ 1949 )之所以讓人如此重視是因為他一生的傳奇以及戲劇化的生涯。他在清末以駐俄外交官的身份,體會到時代的潮流,率先通電要求清朝皇帝退位,擁護共和。民國肇建,他返國擔任外交總長,旋因內閣總理唐紹儀辭官,他受命接任,在民初的政局動盪中數度任此職。但最重要的,他以專業外交官的精神,將外交官從官僚習氣甚深的機構轉化成民國初年最具有現代化效率的部門,摒棄私人請託,全憑考試取人,創造了民國時代外交雄才濟濟一堂的局面。作為專業官員,他接受袁世凱的任命,簽訂了屈辱的對日二十一條件,受到時論的詬罵,但也在三年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善後的凡爾賽和約中,率領中國代表團拒絕簽字,得到媒體及後世史家的讚賞。他在二十五歲時娶了比他大十六歲的比利時外交官之女培德女士,在百餘年前的中國,實令人瞠目結舌。婚後兩人恩愛無比,夫人為虔誠天主教友,溫柔賢淑,以言以行,顯示天主教友的德行,陸氏受到感動,對她敬愛有加,也從新教改宗。由於兩人沒有子女,夫人在一九二九年去世後,陸氏隨即宣布,遵從其先師在義和團時被難的許文肅公景澄遺命,進入歐洲最古老修會本篤會修道,希望日後能融合中西兩大古老傳統,使中華教化大行,成為人間樂土。絢爛歸於平淡,對於已近知天命之年,歷經紅塵繁華頂上的陸老來說,真不容易,但是他還是行動了,而且成功地創造出他人生的第二次高峰。

  入會後若想晉升神父當時尚需學會拉丁文,在好幾位老師放棄教他之後,陸老終於克服困難,一九三五年晉鐸,他有權力正式像古代中國皇帝代表子民向天獻祭!他所使用的聖爵是融化了他與培德夫人當年的婚戒鑄成,一九三九年歐戰爆發,比國為德所佔,修院被徵用,陸老與其他弟兄被迫他遷,但在期間仍私下積極協助當地居民,並宣傳抗日及抗德。一九四六年大戰結束後一年,他被教宗任命為比國剛城的聖伯多祿會院名譽院長,晉封之日,還收到一個禮物,亦即該會院的一塊基石,希望將來陸老能回中國北京以此基石上,建立一座本篤會院,成為完成最終夢想的基地.但此夢終未實現。

  在華創院的夢想未實現,但在文字工作上,卻頗有心得。他在晚年出版過一些著作,但此本卻是他過世後隨即編成的,說是陸氏的「晚年定論」並不為過。此書有法文版及英文版,但中文版一直沒有翻譯,直到最近在南懷仁研究中心聖母聖心會士韓德力神父( Jeroom Heyndrickx, CICM )的支持下,由留法的趙燕清神父以及中心的資深編輯潘玉玲女士譯成,光啟出版,作為「懷仁叢書」第十二冊。

  由於陸氏是學習外語出身,他對於語言文字的感受較為敏銳,因此在他的最後遺著中指出中文與西方語文是完全不同的。中文是以視覺為主的表意文字,因為其表現的方式是以眼看後得到的了解;而西方文字是以聽覺來掌握的表音字母。陸氏認為:「漢字提供了一個無可比擬的思想工具。…… 它們的豐富性和單純性,它們固有的簡潔明快,它們涵義的細微差別以及其精緻細膩,在各個領域,讓作家以飛越的姿態到達生命的高度;和以充分尊重適中的表達引導讀者到達文學藝術的高峰。」中西文化的最後會通融合的一個要素,是要使西方人士理解中文並欣賞中國文字能真正表達出天主教的教義以及耶穌基督的福音。

  作為一位職業外交官,陸氏意識到「外交官的任務是找到並促進所有人和國家之間的團結,這就是為什麼他必須優先解決衝突、化解分歧,並協調各種意見與利益關係。其更高的使命是:他必須努力在多樣文明和所有國家的傑出才智之士的高度理解中,努力團結彼此。」因而他致力於追求中西文化的融合。他認為「人文傳統」是所有人類社會的基礎。透過它,每個文明不斷地被建設和發展。身處當前世界的混亂之中,現在是開始思考「人文傳統」相會的時候了。在此過程中,他讀到吳經熊博士翻譯的聖經新約,在品味吳譯新約若望福音的第一章時,他非常驚艷地注意到吳氏將 logos 譯成中文的「道」字:「太初有道,與天主偕,道即天主」。陸氏多年來一直尋求此字的中文恰當翻譯,而終於發現了最適合的字。陸氏在書中將「道」字拆解,詳細說明中文的豐富性及突出的簡潔性,中譯的福音最能表達天主的慈愛美善。因此,此書之全名為《人文傳統的相遇與福音的發現》,但因羅光總主教為他立傳時,曾屢次提及此書的中文名稱為《人文攜手》,因而改以今名。

  古往今來有許多人從各方面致力於儒天的融合,陸氏則因長期浸潤在中西文化的傳統中,敏銳地想從文化的根本切入。他注意到「家庭」在中華傳統中的獨特位置:「我們的祖先,比起許多其他的人類體,更早懂得確保家庭生活和家庭延續的內在力量,他們在此基礎上組建他們的整個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 是孝道把我們與我們的雙親緊緊相連。…… 孝道藏有我們起源的一個清楚的意識,它使我們贏得精神遺產的意識,它給予我們一個永不失效身份的意識,它賦予我們權利、義務和責任的意識,孝道要求一個始終如一,忠實於這一身份的好品德。 因此,我們首先和最恆定的責任,是對我們的父母親感恩,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容易忘記自己的身份,進而甘心墜落於無意識和渾噩狀態,這將導致我們頹廢墮落。」而此傳統的特色又與基督宗教傳佈的價值觀密切契合,陸氏的觀點:「到上主啟示的梅瑟,制定了基本的律法。一直到今天,這正是基督宗教世界稱之為「天主的誡命」的律法。在這些誡命中,第一個與我們同胞息息相關的責任正是孝道的教導。在履行這一教導時,希伯來人的立法者極為重視在人間所承諾的永久性:家庭,社會,種族的永久性。天主教義中耶穌所行的孝道更是眾所週知的:「祂服從地接受『人子』的屈辱誕生,以便授予眾人一個神聖的義子關係,並且在至高者的天國中使我們成為祂的兄弟和共同繼承人。」而在若望福音中更顯示耶穌代表人類成為天父的義子。「耶穌是典型的孝子,只有祂,是完全和唯一之父的完滿之子,祂的話成為聖言,是光明的光明。根據聖若望福音的中文與希臘語版本的壯麗的詞彙,耶穌,作為子,『顯示』了父,並同時把父『帶給我們』」。歸根究底,陸氏認為耶穌基督的孝道是我們的贖罪,我們的救恩,我們永恆生命的根源。而天主教會在歷史上的中介,使得中西人文傳統的相會才有其可能。

  羅光總主教在陸氏生前兩度親自前往比國採訪他,談論多次。陸氏去世後,又協助整理其遺著,更出版了《陸徵祥傳》(香港真理學會, 1949 )。他對陸氏的思想體會甚深,對儒家與天主教的孝道觀有很好的比喻:「孔門的孝道好似長江的洪流;耶穌的孝道,乃孝道的海洋。長江東流入大海,孔門之孝,匯於耶穌之孝,浩浩淼淼,莫測涯岸。」陸氏此書的英文版最後有致友人書,其中一段畫龍點睛式地將儒天兩教的「孝」有機地融合一處:「救贖大業乃諸路之交點。僅有在這一點上,人類兒子的孝道,與耶穌的孝道相接。耶穌引我們從人的孝道而入於他的孝道,使我們以他的孝道作我們的孝道,因而把我們受造之人與在天大父相連。」

  以上是本書五章的精華所在。陸氏在結束其官職生涯後,進入修院,探討中西之融合,儒天之異同,表意文字之精深,提出了根本的看法。他從「孝」字切入,由孝敬雙親到尊敬師長,最後延伸此大孝到敬拜天地的大父母,完成了他的思想體系。許多人在辭官後,就逐漸凋零,而陸氏反而在最平淡寧靜的生活中創造出另一個精神上的春天。白居易的一句詩作了最貼切的形容:「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