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3期 活出福音的慈悲

活出福音的慈悲 

曾慶導神父 

在廿一世紀的今天,談慈悲好像有點不實際。今天人們崇尚權能,追求「第一」,更以「戰 無不勝﹂的科技發展,加   強了此權能崇拜。中國人有說:「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斬草要除根」,似乎沒給「仁慈」留下任何餘地,「慈悲」 只是變成弱者,失敗者字典裡的詞。 

另一方面,現代人雖好似大有作為,但又好似柔弱無能。特別在個人層面,對社會、世界的弊端,好像束手無策,甚至 只能坐以待斃。 

更有一些人,不察覺自己需要慈悲,也不願意承認天主的存在,他們往往醉生夢死,或踩著別人往上爬,走在罪惡的道 路上還很得意忘形。要他們懇求天主的慈悲寬恕,會有如「天方夜譚」。 

其實要找到治癒世界的慈悲,我們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只能靠我們信仰中的天主。因慈悲的天主特別藉聖子的降生,啟 示了我們慈悲是什麼。 

有些人看聖經時,可能會覺得舊約的天主是嚴厲的、不仁慈的,新約的天主才是柔和的、慈善的。為補救這樣的誤解, 我們確有需要研究一下關於這問題的書籍,例如房志榮、王敬弘兩位神父合編的︽聖經信箱︾︵光啟一九九五年版︶。 無論如何,我們信仰中的天主是同一個耶穌的天主,也是「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參瑪一2;路十三28;宗三 13 ) 

舊約中表達天主慈愛的章節不少,應該可以給我們一個慈悲天主的形象。例如:︿聖詠﹀ 一四六79;一四七3,6等都   是天主體恤弱小的慈悲。︿歐瑟亞先知書﹀裡天主對人、對眾人的牽腸掛肚的慈悲:﹁是我對仁慈的繩索、愛情的帶子 牽著他們,我對他們有如高舉嬰兒到自己面頰的慈親,俯身餵養著他們……﹂︵歐十一14︶。在︽舊約︾裡,天主的慈 悲也不只針對祂的選民猶太人。︿約納先知書﹀就嚴厲批判狹隘的猶太民族主義,把天主的仁慈擴展到甚至是猶太人的 敵人。因為,天主是所有人的天主。

︽新約︾是記載﹁道成人身﹂的天主子耶穌基督言行的經典。祂離開福樂的天鄉來到人間,是出於對人的慈憫,祂有一個慈悲的使命︵路四16-21︶。祂又像一個慈愛的母親,總是想到嗷嗷待哺的孩子,不單是關注他們肉體上的飢渴︵瑪十五32 ︶,更關注精神上的飢渴。甚至祂用自己的體血滋養人的靈魂生命︵若六 54 ︶,遠遠超越人間母親用自己的奶水餵養嬰兒肉體生命的舉動。︽新約聖經︾好幾次記載了耶穌看到人間生離死別時的悲慟哭泣︵路七15;若
十一 35 ︶。人類的死亡,象徵了人類最可悲的靈魂的死亡,是與天主的分離。天主子降生正是要拯救人類在罪惡中的死亡。

耶穌講了至今人們耳熟能詳的比喻故事,就是「浪子回頭」和「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的故事。小兒子犯罪落得悲慘的境況,比豬還不如;父親每天在路口盼望兒子歸來,當小兒子終於回家時,父親舖張地大事慶祝小兒子的﹁死而復生」。另外,在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的故事裡,教父從一開始就理解到,是﹁來自外邦﹂的天主子,幫助被魔鬼劫掠的人類恢復健康和尊嚴。

的確,天主對犯罪人類的慈愛不只是痴痴地﹁等﹂著我們的回頭,更藉著下降到人類的悲慘情況,親嚐罪帶給人的痛楚,甚至為罪人補贖,在十字架上犧牲了生命。十字架是天主慈悲的極峰。天主的慈悲不只是同情罪人、陪伴罪人,更給罪人新生命。為此,天主聖子付出最大的代價! 
被救贖的我們首先要﹁感恩﹂,才能活出福音的喜樂。「感恩」即是對罪的厭惡和後悔,「悔改」是獲得天主寬恕的喜樂的第一步;越能悔改的人越能享受到這喜樂,也越能活出這慈悲喜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或﹁己之所欲,亦施於人」,固然我們渴望別人的慈悲,我們也 該對別人慈悲,天主寬恕了我們不只七十個七次。祂要求我們所做的,祂自己先做了。

慈悲對值得同情的弱小者比較容易,對仇人、壞人則太難,只有天主才能做到。難怪有句英諺說:
「犯罪的是人,寬恕的是神。」若我們要慈悲寬恕對我們不好的人,真的只有借天主的力量才行了。可幸的是天主的力量真的讓我們借用。耶穌說:「求吧,你就會得到。」我們只要自承軟弱,謙虛地懇求天主,就一定能做到。

「七十個七次」如果使我們還沒有開步,就想放棄的話,就改成說:「只此一次!」但要每一次都說同樣的話!

慈悲寬恕人不容易,但只要願意藉祂的恩寵而做到的人,天主給他的賞報是極大的:必會得到難以言喻的喜樂,使別人的鐵石之心變成血肉之心,也就是參與天主創造,一起改造了世界! 

讓我們每天為「仇人」至少唸一篇「天主經」。 

(圖片說明/喜傳福音的曾慶導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