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46期 46

芥子 46期 - 與你有約 ( 戎利娜修女)

與你有約
「我來是要使你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 (若十10)
聖經與我



戎利娜修女

 

我第一次接觸到聖經,就非常喜歡。我喜歡它的深邃,喜歡那優美的語言;我喜歡那充滿激情的話語,那讓人熱血沸騰的豪邁。那時,我還是個望會生。我常常在獻縣修女院那窄窄的廊道裡,手捧聖經,來回踱著步,讀我喜歡的段落。我選擇聖經專業,原因很簡單:喜歡。我選擇舊約,原因也很簡單:舊約比新約更豐富,更人性化。

我第一次真正學聖經,是在陜西魚化寨神學院和傅和德神父學的。他是個爽快人,講起課來很激昂。我永遠忘不了他用希伯來文讀依六1- 8,依撒意亞先知蒙召那一段時的語調和神情。當時我一點都不懂希伯來文,只是覺得這個語言太美了,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學。當我還在菲律賓讀本科,沒有確定專業的時候,有中國的老神父就警告我:中國人學聖經釋經學太難了,因為要學很多語言,而且用英語學這些語言。我沒有因此打退堂鼓,原因依然很簡單:我要學希伯來文。 事情發生地很巧,我本科畢業的時候,Ateneo大學的Loyola School of Theology 開始教希伯來文和希臘文。我沒有猶豫就去報名,而且一學就是四個學期。有好幾個學期,我是課堂裡唯一的學生。因為Loyola School of Theology 想為東南亞的學生提供學習聖經釋經學的機會,所以訂了一個政策,就是如果有學生想學聖經語言,他們就安排老師教。這本是賠錢的買賣,但學校堅持這麼做了。所以我一直珍惜我這個難得的專業,珍惜一次次難得的機會,也感謝那些給我創造了這許多機會的老師們。

我踏進修會會院的那一刻,就和聖經有了不解之緣。聖經逐漸成了我整個生命的核心。我常常說聖經給了我一切。我學習聖經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認識天主的過程。聖經是我生命的至寶,我很渴望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它的可貴,欣賞它,珍愛它。

在異國他鄉求學,整整十年,聖經可以說是我最親密的朋友,因為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最多,我們也常常相互交談,相互聆聽。我對聖經中的哀怨祈禱情有獨鐘,因為人世間最悲苦的事件,哀怨祈禱都有描述,人可能有的最負面的情緒,哀怨祈禱都會觸碰;不但如此,哀怨祈禱向我們保證,我們可以把這一切一覽無余地擺在天主面前。哀怨祈禱讓我有勇氣面對最真實的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用最真實的方式和天主和人交往。

新舊約的天主是同樣的唯一的天主

許多人對舊約聖經都有一個誤解,認為舊約的天主是個憤怒的天主,而新約的天主是仁愛的天主。在我教過的每個課上,都會有學生問到這個問題。用這樣一個模式來描述天主過於簡單,因為舊約的天主和新約的天主是同樣的唯一的天主。舊約的天主也是一個慈愛的天主,充滿悲憫之情。在創世紀中,當人罪惡重大,天天思念邪惡時,「天主遂後悔造了人,心中很是悲痛”(創六6)。這是舊約聖經第一次提到「上主的心」,藉此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因人的罪惡而受到傷害的天主形象。舊約聖經也幾次提到上主「後悔」了,常常因為他對以民懲罰過重(如出三十二14;撒下二十四16;耶二十六13,19)。舊約中的天主聆聽窮苦人的哀號,並施行拯救;他對梅瑟說:「我聽見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痛苦,聽見他們因工頭的壓迫而發出的哀號;我已註意到他們的痛苦。所以我要下去拯救百姓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離開那地方,到一個美麗寬闊的地方,流奶流蜜的地方」(出三7-8)。不但如此,上主領以色列到曠野和她談心(歐16),以正義、公平、慈愛、憐憫聘娶了她(歐二21),並讓以色列子民在他的翼陰下藏身(詠九十一4;十七8;三十六7;六十一4[5];六十三7)。上主不但是父親,也是母親。他對流亡異鄉的以民說「就如母親怎樣撫慰嬰兒,我也要怎樣撫慰你們」(依六十六12-13)。當然,上主的愛是建立在正義的基礎上的,所以我們同時會看到一個因人的罪惡憤怒的天主,天主的憤怒同時表明天主很在乎我們,在乎我們怎樣對待他,在乎和我們之間的盟約關系。就如新約中,耶穌也曾趕走聖殿裡的商人,推翻錢莊的桌子(瑪二十一12-13;谷十一15-17;痛斥虛偽的經師和法利塞人(瑪二十三1-36;路十一37-54);哀嘆耶路撒冷的罪惡(路十三34-35)一樣。

聖經中的天主形象和神學思想都不是單一的

人只能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極其有限的語言來描述天主,所以我們對天主的任何描述都是不完全的,無論這些描述多麼動人,多麼深奧。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聖經 -- 這部天人的交往史,試圖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展示天主的特質和天人關系的方方面面。在聖經中,天主是無限仁慈的,祂的仁愛超越高天,世世長存;但天主同時也是正義的,祂也會憤怒,也會傷心難過,也曾試圖放棄一次次讓他失望的以色列子民(出三十二10)。天主遠居諸天之上,超越一切神靈;但祂又與我們同在,和人面對面地談心。天主是父親,盡力保護我們,但祂比任何一個人性父親都要強大;天主是母親,但祂比母親更體貼,母親的愛都無法盡述祂的愛與包容(依四十九15)。聖經中任何一個天主形象都包含天主的「是」與「不是」兩方面,當我們了解其中的「是」—這個形象所表達的內容時,我們也用開放的心去探索和接納其中的「不是」—這個形象所沒有表達的內容。

我們永遠不能把天主放在一個盒子裡,永遠也不會確定我所理解的天主就是完全的真正的天主。這樣我們會常懷一顆開放的心,坦誠地去聆聽他人的生活經驗和對天主/神的感悟;我們會從內心裡謙卑,無論對天主還是對人。在這個天人關系的旅程中,天主會不斷壯大,我們自己會不斷在天主內消失,直到和他完全合一。

逐步培養對聖經的愛

子曰:「學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要想用喜樂的態度來讀聖經,首先要喜愛它。然而對一個事物或人的喜愛,常常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同時愛不是感覺,而是決定。如果我們真愛一個人,即使沒有愛的感覺,也會對這個人完全負責任。聖經是基督徒生活的核心,這不應是個表達方式,而應是生活的事實。每日讀經是必須的。同時我們學習聖經,不是單純地獲得知識,而是讓聖經引領,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內心,達到保祿所說的,「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二20)的境界。

我到河北修院近兩個月了,總體印象不錯,只是覺得我們還遵循著靠著外在的規矩管理、約束行為的培育模式。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一百多人的團體,總要有個規矩,才能正常運行。但作為這裡的修生,不能只是遵循規矩生活,重要的是塑造自己的內心,誠於中,而行於外,這樣生活才會有動力,這個修院才會有生氣,有前景,朝氣蓬勃。我做初學生的時候,有一句話對我幫助很大,送給大家: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磨練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望德,望德不會叫人蒙羞。

天國是要用猛力奪取的,一個豐富的生命就意味著不斷面對挫折和失敗,選擇坎坷和艱辛,當然其中不乏成功的喜悅和收獲的甘飴。困境給我們挖掘自己潛力的機會,讓我們更深地信賴天主。因為在任何困難中,上主都會和我們同在,無論我們有沒有意識到。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救贖了你,我以你的名字召叫了你,你是我的。當你由水中經過時,我必與你在一起;當你渡河時,河水不得淹沒你;當你在火中走過時,你不致烙傷,火焰也燒不著你。因為我是上主,你的天主。」

 

依四十三1–3


戎利娜  

1994年初願,2005年大願。曾於1997-98年就讀於西安魚化寨神哲學院,並於1999年在北京第一外國語學院強化英文。 2000年末到菲律賓東亞牧靈學院參加牧靈更新和領袖培育課程。於2003年在馬尼拉Institute of Formation and Religious Studies 獲得宗教教育學士學位,於2006年在Loyola School of Theology,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獲得神學/舊約聖經碩士學位。在2005到2006年期間,曾在以色列Bat Kol Institute 參加申命紀和猶太慶節課程,並在希伯來大學進修現代希伯來文。於2007年到美國,2012年在美國天主教大學獲得聖經釋經學博士學位,專攻舊約聖經中的智慧文學和聖詠,對哀怨祈禱情有獨鐘。曾在美國天主教大學和美國聖斯德望堂區教授聖經中的女性課程。獻縣教區聖望會修女。



轉載自《河刊》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