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65期 回歸父家

論孔子之仁與耶穌之愛

作者 \ 陳擎虹

一、前言

  孔子學說的中心思想是仁,耶穌福音的最大誡命是愛。孔子不曾爲仁下一明確的定義,以致後人誤解者多,衆說紛云,莫衷一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孔子;一 一千年來,儒學雖具崇高地位,卻淪爲科考門磚,至今仍只停滯於學術理論,未能身體力行,發揚光大。耶穌則在受難前夕,明白交待愛的新誡命,門徒終身奉行,且爲之捨命犧牲;從古至今,始終如一,隨處可得愛的見證。

二、時代背景

  孔子身處春秋時代,正値周王室衰微,諸侯宗室各自爲政,亂象四起,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 顏淵十一 一 ^^ 的地步。孔子出生地在魯國,魯國先祖即周公采邑封地,周公制禮作樂,魯人傳承其禮樂自是完備。孔子重視禮樂,其來有自。何況禮樂,乃治國之道,更是可見可聞的中原文化傳承。

  耶穌降生於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白冷城,亡國的猶太人所能硿硿自守的,唯有袓傳十誡,是以色列民族的文化傳承。當時的猶太人和經師奉行已至僵化地步,主日唯獨侍主,動手治病救人也算犯誡。耶穌道成人身來世,「不是為麼除法律或先知,……而是為成全。」 ( 瑪五 ") 「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 ( 瑪五 ^) 前者是指文化傳承,後者指向天國喜訊;一具降生性,一具超越性。但不論入世出世,皆爲成全之道。

三、文化傳承

3 :孔子的文化 ^ ? 4 仁

  孔子的仁其實指的是中原文化,更好說是民族文化傳承的 18 :。此一精神的培養,小自個人諸德的修行,大到殺身成仁之氣節。此一精神發揮到極致,即管仲「一匡天下」之事功。今就此觀點,來探索孔子之仁,這可分三層次來看:

1 個人修德是仁之基雖然孔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子罕九 1 〉〈註一 ) ,也不敢自居聖與仁,「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 述而七??? ) ,更不輕以仁許人。比如:說仲弓「不知其仁,焉用佞?」 ( 公冶長五 5 〕、說子路「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長五 8 〉、說冉求「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同前 ) 、說公西華「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仁也。」〔同前 ^ 、說令尹文子一 一 一仕無喜色乃忠,「未知, 1*3 :仁?」〈公冶長五 2 〕、說陳文子之行乃清,「未知,焉得仁?」〈同前〕

  但是孔子曾多次因材施敎,針對門弟子各異其趣的天賦才性,答覆其問仁,告知行仁之方。有些是屬於個人的修爲:如司馬牛問仁,孔子答以「仁者,其言也轫。」 ( 顏淵十二 3 〉、又如樊遲問仁,孔子答以「愛人。」 ( 顏淵十二 " 〉、樊遲再問,孔子另答以「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 雍也六 ^)

  修德以立仁之基的,還有:「剛毅木訥,近仁。」 ( 子路十三 &^) ,除了正面積極的修德之外,反面的克制人性缺失,則不在仁的範疇內,這是孔子曾明確劃分了界限的:如「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一 3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 里仁四 2 〉、原憲問:「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孔子答以「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 憲問十四 2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泰伯八川 )

么修己達人是仁之成

  孔子答弟子之問,屬個人修爲者前已列舉,還有些是由小我進至大我層面的,此關係弟子才能、器識,孔子各予提攜、指向,由此可知行仁之進層,是從個人向上向外,提升發展,這正展現了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末始終之道。

  樊遲問仁,孔子答以「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 子路十一 二 2 〉顏淵問仁,孔子答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顏淵十二 1 〉、仲弓問仁,孔子答以「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 顏淵十二 2 〉、子張問仁,孔子答以「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爲何?「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 ^89 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 陽化貝十七 6 〕

  由此可知,從身而家,而國,而天下,孔子的「一貫之道」在仁。〔註二 ) 孔子認爲仁之本是孝弟,「 ^ ? ^ 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學而一 00 ,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到「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 ( 學而一 6 〕足見孔子襟懷器度之恢口弘,一生如此自我期許,也期許門弟子。

1 匡天下是仁之功

  孔子雖不輕以仁許人,就論語所載,卻有一 一處以仁許之者。一是殷末之微子、箕子、比干,一是遭人非議最多的 18 ;。

出犧牲小我之三仁

  「微子去之,寞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十

  微子是商紂的庶兄,箕子是商紂的叔父。微子因紂王無道,屢諫不聽,離國避居他鄕。箕子因直諫被囚,被髮佯狂而爲奴。比干則苦諫受刑,被剖腹而死。三人行逕結果不同,但欲救民於水火,不忍國家陷於危亡的心意則如出一轍,正是孔子所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十五 8 〉的實踐者。

  微子、箕子、比干成就了「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氣節,雖無力挽狂瀾之事功,但其「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述而七 3 〕的捨生取義精神,是荒朝先民歷經西周五、六百年,仍爲孔子所景仰、所傳承的。

8 遭人非議的管仲

  若照近人馮友蘭、勞思光等哲學大師爲孔子之仁所下的定義 I 「諸德之總稱」、「諸德之總匯」來看管仲,則孔子之許管仲以仁,實在是不可思議。

  子路、子貢皆以管仲不能像召忽一樣爲公子糾殉節,而懷疑其仁。孔子竟不顧管仲之不忠、不信,直許其仁;也不因其不儉、不禮,不許其不仁。

  首先, I ?的不忠、不信可見於以下一 一章:

I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 45 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

九合諸侯,不以兵車,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 憲問十四 " 〕

1. 子貢曰:「? ^ 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 45 ,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漢清,而莫之知也!」 ( 憲問十四川〕

  其次, 1 易的不儉、不禮亦可見之下列一章:

I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 ^"^ 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 185 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 八佾三 &)

  姑且不論管仲私人「鏤簋朱紘,山棄藻稅」的奢侈小器生活,孔子著眼的是其事功大體:「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 ^ 之力也。」 ( 憲問十四 " 〉、「 IX :相桓公,霸諸侯, I 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埸;微 423 ,吾其被髮左衽矣!」 ( 憲問十四 ^ 〕不以兵車,沒有戰爭,則不害蒼生,天下太平;而一匡天下,民受其惠,則不只是天下蒼生的保命,更在中原文化的保存。

  「被髮左衽」乃夷狄之俗披頭散髮,衣襟左扣,不同於周之禮制 I 束髮而冠,大襟右扣。服飾禮制在此代表的是一國文化、民族氣節,難怪孔子「與於蜡賓,事畢,出游于觀之上,喟然而嘆」魯之禮制,「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三 3 〕

  由此可知,孔子之仁不只由小我修德擴充到大我家國,更從物質的肉身生命提昇到 ^: 的文化傳承。

3 耶穌的成全之道在愛

  耶穌的愛,其實是針對當時泥守十誡律法的猶太人而發,原本是要提昇猶太文化的境界,使猶太人由恪守律法走向尊重生命,解除人心的桎梏,使人更自由、更成全地侍主待人。

  耶穌說:「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 ( 瑪五 ") 耶穌要成全猶太文化,提昇猶太人心,卻被同胞貶抑、廢除,釘死在十字架上。罪名是褻瀆天主,因其自稱天主子,而猶太人無法接受。自此,天國喜訊,亦即愛的福音,傳揚化外,猶太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列國萬民走向成全之道的基石。

  整個四部福音所要表達的即在於—耶穌是眞天主,也是眞人。就其歷史人性來看,其使命在成全猶太文化;就其天主性來看,其使命在成全普世文化。而耶穌的成全之道就是愛,愛直指人心人性之蔽之需,更散發人心人性之眞之善。

  所謂猶太文化指的是猶太律法,猶太律法即舊約的梅瑟十誡。至於新約中耶穌愛的誡命有一 一:一是愛天主,一是愛近人。今分項述之於後:

? : 愛天主在萬有之上

  馬爾谷福音記載,有一經師問耶穌,十誡中何者爲首?耶穌答以「第一條是:『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 I 的天主。你應當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 ( 谷十二 ^ — ^)

  出超脫親情

  耶穌所說的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是出世的成全之道,超脫人間親情,與孔子的孝弟大相逕庭。「誰愛父親或母親超過我,不配是我的;誰愛兒子或女兒超過我,不配是我的。」〔瑪十? ^) 、「不拘誰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意旨,他就是我的兄弟、: 13 和母親。」 ( 瑪十二 ^) 、「誰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 ( 谷三〕耶穌多次提及,十一 一歲即展現其神性。

8 施捨財物

  要全心、全靈、全意、全力事主,世間財物亦須置之腦後,如耶穌對從小遵守十誡的富少年所提的問題:「善師,爲承受永生,我該做什麼?」答覆是:「你還缺少一樣:你去,變贵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你必有! 5^ 在天上,然後來, 5 ?十字架,跟随我!」〈谷十 ^; , ^ 〕

3 棄絕自己

  除了人、財皆捨外,專心事主的最大障礙在自我中心,故耶穌對群衆和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随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和福音的緣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救得性命。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 ( 谷八 ^ — ^) 這要比孔子的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子罕九 4 〕要求得更完全、更絕對、更淨盡。

么愛近人如你, 0 :己

  耶穌的新誡命第一 一條是「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再沒有別的誡命比這兩條更大的了 。」〈谷十一 一力〕可以說耶稣的愛近人,打破了儒家親疏之分、宗親之私,即便是路人、與猶太人不相往來的撒瑪黎雅人、所有人類,不分種族和宗敎,不分朋友和敵人,都是待愛的近人。

  出愛近人

  路加福音十 "IV 記載,有一法學士問耶穌誰是我的近人?耶穌以一動人心絃的故事說明,凡用心救助路旁傷患的人,就是那位待救援者的近人,絕非看了看便從旁走過的那此二有權的司祭和有錢的肋未人。

② 愛弱者

  耶穌在公審判的說明中詳述愛德的具體行動,對象是一些社會邊緣人、弱勢者,復活的耶穌便在他們身上彰顯。幫助他們,便是幫助耶穌;招待他們,便是招待耶穌。「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弟兄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 ( 瑪一 一十五 &1^ 〕

3 愛罪人

  耶穌說:「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 ( 瑪九巧 ) 耶穌召叫稅吏瑪寶 ( 瑪

九 00 、肋未〈路五 " — ^) ,投宿稅吏匝凱家中〈路十九 1—5 〕,與撒瑪黎雅婦人談話 ( 若四 II 冗 ) ,顯示自己;憐憫赦免淫婦 ( 若八 1—0 〕。耶穌之所以這樣做,是因「對於 I 個罪人的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歡樂,甚於對那九十九個無須悔改的義人。」〔路十五 7 〉

2 愛仇人

  耶穌敎人:「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好使你們成為在天之父的子女,因為祂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只愛那愛你們的人,你們還有什麼赏報呢?稅吏不是也迻樣做嗎?你們若只問候你們的弟兄,你們做了什麼特別的呢?外邦人不是也這樣做嗎?所以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 ( 瑪五:?! -^)

  耶穌不僅親口說出愛仇的成全之道,更親身實踐了愛仇的成全之道。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臨終七言的其中一句即是:「父啊,寬赦他們吧!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麽。」〈路廿一 二 ^) 這是何等慈悲、何等寬宏的器度啊!

  當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時,孔子的答覆是「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憲問十四 ^? : ~ 孔子「以直報怨」的敎誨已是人文主義發展的極致,惟有耶穌的福音恩寵引導人,由人性提升至神性,才可能做到「以德報怨」的寬恕、愛仇。如此才滿全了律法誡命,才達到成全之道。

四、文化會通

  孔子的仁在傳承中原文化,耶穌的愛則有兩個導向:一是成全猶太律法誡命,一是傳揚天國喜訊福音。

  不同民族的文化由於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彼此難以融合。但耶穌以超越的神性一所指出的成全之道,且以降生的人性所實踐的愛德之路,則可放諸四海而皆準,並能提升各民族文化的境界,甚至補充各民族文化的不足。

  如孔子的仁和耶穌的愛會通,便不用計較「以直報怨」與「以德報德」的分際,一由人性晉升到神性,而樂於「以德報怨」了 。

  如今日以色列的猶太人亦能本此愛仇精神,善待阿拉伯人,就不必抱殘守闕,哀禱於哭牆下,更不須你爭我奪、我炸你射地永無寧日了 。

  「仁愛」一詞的普遍使用,正是中猶文化會通的明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 ( 述而七 ^ 〕的子貢仁之問,正是「仁愛」的最好詮釋。孔子以爲「博施於民,而能濟衆」已不只是仁,更是聖的境界,連堯、舜還怕做不到,卻在耶穌的愛廣揚普世,藉成千上萬的聖人、聖女實踐了 。

五、結論

  縱觀古今,不論各民族、各宗敎,凡以仁愛爲懷,具體而行;小自個人身家,大至全球各國,彼此之間,必無紛爭隔閡;仁愛一旦暢行,和平自能無阻;而孔子的大同世界與耶穌的眞福天國,亦可早日展現於今生今世。

  有幸任敎於聖心女中,聖心以「聖潔仁愛」爲校訓,每年藉兩次全校性大活動來發揚此一建校精神;一是敬禮可奇之母的百合花遊行,一是扶弱濟貧的仁愛園遊會;使學生在一靜一動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具體實踐了「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儒家立身處世原則。

  聖心是一大花園,我們有福有分參與播種、培育的工作,在此信仰環境傳遞古文經書。之所以擷取論語和福音的精華,談孔子之仁與耶穌之愛,實出於經年累月敎與學的心得咸 〗 想。今藉此專題報告機會,與諸位同仁分享,以之同工同修,在傳道、授業、解惑時,多少也算是參與了建設新中華文化的使命。期盼有朝一日,世界各民族、各宗敎的文化也因之發展得更加璀燦、更具人性,如萬紫千紅綻放,共植於仁愛之花園,齊顯天主的榮耀。

丄八、參考室曰目:

1 四書讀本 ( 三民書局 )

么田化咼聖經〈田心古冋聖經學會〕

1 蔣伯潛「廣解四書」〔啓明書局 )

4 ; I 友蘭「中國思想史」〈敎材本〉

^ 傅佩榮「論語的知曇」〈敎材本〕

6 孔子故鄉四千年文物大展「孔子年表」附錄一〈中國時報系〉

註一 :採宋朱熹集註,蔣伯潛廣解之《四書讀本》 ( 啓明書局 ) 斷句標點。

註一 丁採傅佩榮之《論語的智慧》中〈一以貫之〉、〈以仁爲中心〉一 一文的論點。

( 本文轉載自《見證月刊》〉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