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46期 46

芥子 46期 - 編後語 (鄭至麗)

編後語



鄭至麗

 

今年的復活節在 福建 上杭、古田渡过。三月底是油菜花盛開季節,附近開車前來賞花的人真不少。油菜花和芥子花很相像。

芥子花  
        
芥子花                          古田油菜花

耶穌給他們設了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粒芥子,人把它撒在自己的田裏。它固然是各樣種子裏最小的,但當它長起來,卻比各種蔬菜都大,竟成了樹,甚至天上的飛鳥飛來,在它的枝上棲息。」(瑪竇福音十三31 - 32)。

在上杭一个孤陋小巷裏遇見杵着拐杖走来的韋洛尼加(Veronica)。她原來就是這座天主堂的守門,家就住在巷裏,確認我是天主教友之後,去家裏取了鑰匙,打開這座至少1947年已经存在的天主堂的門。韋洛尼加說她当时是孤儿,被收留在教堂裡。

韋洛尼加  
   
韋洛尼加(Veronica)       西門天主堂 (1947年)

這一期的《芥子》的「專題討論 」內,戎安娜修女的:「紮根中國文化,放眼全球,探索中國教會的神學教育」觸及我們海峽兩岸大家都深切關心的課題。 戎利娜修女是河北獻縣教區聖望會修女,2012年在美國天主教大學獲得聖經釋經學博士學位,專門研究舊約聖經中的智慧文學和聖詠,對哀怨祈禱有特别的喜愛。她的博士論文題目是:Forgotten and Forsaken by God (Lamentation 5:19-20): The Community in Pain in Lamentations and Related Old Testament Texts).

我們大家所共同關心的是:如何發展出具中國文化特點的神學思想。
戎修女說:「用中國人自己的方式閱讀聖經,不僅可以幫助中國人更好地把握聖經的含義,也可以豐富聖經的釋經。」她擧了兩個例子:

「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曾說: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孟子說過:天降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中國人民歷盡艱辛,浴血奮戰,逐漸走出一條自我解放、自強不息的道路,這其中體現的核心價值能讓中國讀者把握聖經敘述的核心,而聖經所描述的聆聽窮苦人哀呼的上主也能啟迪中國讀者從更深層的角度體會自己的民族經驗。
這些源自中國本土的看法會豐富我們對聖經的解讀,幫助中國讀者很快把握聖經中表達的痛苦不同層面的含義。
希伯來聖經中對痛苦探索最深刻的莫過於《約伯傳》和《哀歌》,
二者分別從個人和團體的角度看人在最絕望的時刻如何看待自己、人生、上主和天人關系。《約伯傳》和《哀歌》都肯定人在至深的痛苦經驗中如果堅守對生命的執著,就可以觸碰上主,可以體會天人關系的實質。」

四月間非常高興曾在臺北輔仁大學神學院與戎利娜修女有一面之緣,她認為中國教區的平信徒對宗教信仰要求非常高,粗淺的導論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尋求的是要有深度,有系統的培訓,網路查經一期歷時三百天,參加教友人數上百位!

曾慶導神父的「復活節快樂」將復活節的喜樂平實細膩的娓娓道來,耿慶文的「不會錯」指出其中發展之曲折,
耿慶文的這篇「不會錯」指出「教宗不能錯誤性」在歷史中的發展之曲折,根據美國及英國天主教媒體《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和《The Tablet》同時發表的報導,教宗方濟各已經親自回信給漢斯•孔神父。孔神父表示,他「在復活節後收到教宗的親自回覆,感到喜出望外」。他的總結是:「我認為當務之急是善用這新的自由來推進澄清信條的闡釋,這是天主教與其他基督宗教意見分歧的原因之一。我十分感謝方濟各給予的自由。」

 

長安的:生命之慶第三講 :「愛,天主是生命,愛的本源」及第四講:「聖事,人神的交往方式」是兩篇紮紮實實的道理課程。吳偉特的「我們信仰的基礎是什麼?」替我們重新整理统一我們的思路。 


方濟嘉布遣會 Capuchin的貝慈神父提供:「山中聖訓」,費城華人天主教教堂的中國教友對他絕不會陌生!,《芥子》第43、44、45期已經刊載過他的三篇文章,包括:「聖母經」,「 信經」,「天主經」,謝謝唐汝梅及吳美雲將貝慈神父的英文講稿翻譯成非常通暢的中文。

婁世鐘嘗試以舊約經文註解「真福九端」之歌,我們得以一睹希伯來文字、阿辣美文自的真貌。如果能夠以該地該時的文字讀聖經,就更能接近目睹耳聞耶穌與當時門徒的互動了。謝謝婁世鐘與我們分享他苦學的成果。

許建德的「進化心理學 」與郭子文的「火葬還是土葬?」替我們勾畫出我們的人生旅途,隨遇而安?隨波逐流?還是兢兢業業的反思,踏出下一步?

周文漣寫給我們大家的家書就是:2016年北美神修小會共融營的一份邀請!希望此期共融營有更踴躍的參與!

古偉業的「仁德啟智」是一篇很感人的口述文學作品,他最近採訪的遊仁德神父(Fr. Robert Crawford) 已經入鄉隨俗,比中國人更是中國人了。

張帆人,戴台馨所寫在2009年《見證》發表的《耶穌會士在臺福傳口述歷史》套書之總序,其實他們的計劃於2007年已經展開,工作坊的講師、誌工:預祝你們的計劃成功。

我們《芥子》特闢的「詩情畫意」專欄是針對移植在美國的我們,我們從詩畫書法裏 ,發覺,發掘,發展我們尋求真善美的本能及需求。郭瑞蘭,周文漣,楊思莊,徐琪的作品就是見證!喬治•赫伯特 (1593-1633)George Herbert 是十六、七世紀的英國詩人,他是一位牧師,我很喜歡他的這首詩:「愛」,這是一首與耶穌談愛的詩。吳述中的詩:「父啊! 我今歸來」是一首與天主談愛的詩。

譚愛梅的「淺談藝術的修行面」和 詹紹慧的「當我和妳在一起」寫的都是各人的最愛,藝術的確有它的修行面,小貓也有!

趙世熙的「尋找天主 vs. 天主賜福 」與張海潮的 「我十歲的領洗經驗」講述自身經驗,在這些娓娓道來的回憶中,看到的正是天主的慈愛。

讀郭子文的 「曠野裏的啟示,沙漠隱院退省之旅」,我又仿佛進入時光隧道,這次就在分享她當時的感受時,也激發出值得珍惜的火花。

Charles Gordon 神父的文章:“A Catholic Way of Reading”教我们如何讀書,他說:要先「空虛自己」(Kenosis)。

本期《芥子》最後一篇是Richard John Guillory寫的:“A Visit with the Master”。寫的是我們今年四月去山東曲阜祭孔!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