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44期 44

芥子第44期 - 渡!(郭子文)

渡!

從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的「意義心理治療」,看昨天今天和明天

郭子文

 

弗蘭克爾(1905-1997)是奧地利猶太人,神經科和精神科專家學者。1942年被納粹關進奧斯威辛(Auschwitz)集中營,在裏面渡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前後共約三年,倖存。重獲自由後,把獄中經歷提煉成一本小書,《Man's Searching for Meaning》,中譯本,翻成《活出意義來》(三聯出版)。

這本書,後來延伸出意義心理治療學(Logotherapy),亦即「存在主義療法」(Existential Therapy)。是維也納精神治療法,繼弗洛里德(Freud)、阿德勒(Adler)之後的第三派主流學說。和前兩位大師不同的觀點,是人們不只是有(感官)追求快樂的意願,和(理性)追求權力和尊嚴的意願,弗蘭克爾深信,人們更有(精神)追求意義的意願,而往往正是這「意義」,才是決定一個人行為的根本因素。

正因為弗蘭克爾是位科學家,他要寫的這本書,不是一本集中營的生活實錄。他想用筆記錄集中營裏的死囚,一個個普通人,在極端嚴酷的生活考驗下,是有過怎樣的心路歷程。因此,他用懇切又超然的視角,專業又冷靜的態度,觀察並紀錄了自己和周圍的人,對集中營裏的種種環境和遭遇,所做出的反應和所處於的精神狀態。這是一本氣勢磅礴的書,因為它表現出一種不渲染的誠實,不自憐的敘述,不矯情的同理心,和自然流露出的高尚情操、堅韌信念和卓越頭腦。這本書能使人深深感動,因諸般情境,讀者常感到猶如身受。

 

**********

 

弗蘭克爾在集中營裏,仔細觀察、紀錄、並追蹤了同營的同袍們,其中很多也是他的病人,在極端淒慘的環境裏,是怎樣忍受痛苦和折磨,又如何保住對生命的一絲希望,以免被生活上的嚴酷和精神上的絕望打垮。 在他描述下的死囚營俘虜,大致可分為四種型態:

第一類俘虜,在被抓進集中營前,原本和善可親,人皆為之友。一旦遭逢劫難,失去一切之後,就變得憤恨自私,甚至甘願成為納粹爪牙,來欺凌其他囚犯。這樣的人,他內心所處的狀態,隨時跟著外在的環境改變。生命裏遭遇的磨難,實質上並不具有任何正面的意義。彷彿可說是個完全活在今天現實裏的典型。

第二類俘虜,在集中營裏長久以來一直服從命令,勤奮不懈。但是,有一天,他忽然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於是再也爬不起來,不久後就死在炕上。原本支撐他的是對明天的展望,希望自由解放的日子在慢慢拉近。有一天,忽然清楚意識到,那個期待的明天很可能永遠到不了,於是就徹底絕望了。這樣的人,他的期待是有限度的,因此毅力也是薄弱的。一旦今日的痛苦不能換來明天的解脫,痛苦就失去了意義。沒有了意義,就沒有活下去的動力。

第三類俘虜,像上面說的第二類一樣,勤奮服從,努力不懈,希望能堅持到最後,回到自己家鄉和親人團聚,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並恢復以往熟悉的生活。果然,他的毅力使他克服漫長困苦,重見天日。然而,當他回到家鄉,發現妻子早在另一個集中營裏死亡,家鄉也只剩下殘垣斷壁,當然原有的工作也早已不存在了。面臨這家破人亡,世界亦面目全非的景況,這個好不容易重獲自由的人,大大地失望了。他感到他所有的堅持努力,竟然完全落空。他看到集中營裏的苦難,換不回昨日熟悉的生活,因此,受過的苦難好像就毫無意義了。每當回憶起自己白白受的折磨,就覺得十萬分的沮喪。這些人,在徹底失望之餘,自暴自棄。還有很多人,最後選擇了自殺。

第四類俘虜,如同第三類一般,從集中營艱辛地存活下來,回到家鄉。看到原來的世界不復存在,一切都變了,知道一切得重頭做起。這些人,雖然面臨新的困難,卻依然抱著希望,重新出發,不讓新的災難擊倒。這些人,瞭解生活中的苦難和喜樂,常同時交織共存。況且兩者的共存,不但不產生矛盾,反而彰顯出彼此的力度和意義。所以,這些人,是大難不死的集中營倖存者,能為後人做人類戰勝邪惡的見證。

 

**********

 

弗蘭克爾的意義心理治療理論,絕對和他的集中營生活經驗有關。人尋求生命意義是一個生命中原有的動力,意義本身就包含在個人的生活經驗中,他認為人可以通過三種途徑來發現生活中的意義:1. 有績效的行為:如工作、活動、體育愛好等。2. 體驗一種豐富人生的價值:如對美的欣賞、愛的體驗等。3. 經歷痛苦:痛苦能幫助我們完成生活的體驗,我們需要通過外在經歷的痛苦,來完成內在的一種圓滿。

在集中營裏,條件極端惡劣,人的肉體和尊嚴被剝奪殆盡,只剩下赤裸的心靈。弗蘭克爾在看到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有自由選擇用哪種態度來面對環境:是向命運挑戰,還是就此放棄?生命的尊嚴和意義,全繫在這一個選擇上。也就是這一個精神層面上的考量,使他的「意義心理治療法」大大彌補了前面兩派理論的不足 (弗洛里德強調感官慾望的滿足,阿德勒強調尊嚴權力的追求為原動力)。弗蘭克爾把心理治療提升到生活意義的發掘,讓病人從一個客觀環境的被動產物,提升到用自由意志來選擇對應態度的主動地位。正是這個從被動到主動的角色轉換,把人放回他應有的天主兒女地位,讓這一代的人,終於看清心理健康的基礎,到底是在哪裡。

 

**********

 

弗蘭克爾看到「意義」在生命裏扮演的重要角色,它是驅動我們渡過困境的原動力。生活的「意義」離不開「理想」;有「理想」,生活才有「希望」;有了「希望」,自然產生動力。生活裏,去不掉「昨天、今天、明天」這人生一渡的三個環節。昨天,是我累積知識和經驗的教室。今天,是我考驗信念,探索意義的戰場。明天,是我實現理想的園地和調整自我的機會。週而復始,我們每每得從熟悉的昨日,進入困戰的今日,把希望放在未知的明日。

一旦紊亂了這三天的順序,人就會被陷入萬分苦腦之中。集中營第三類俘虜,妄想自己出來面對的明天,會是熟悉的昨天,因此現實給他很大的打擊。這打擊甚至比集中營的苦難還大。妄想給人帶來的雙重打擊,多麼可悲可怕!這種情形,一般生活裏也不時發生,尤其在失去健康,失去親人等重大變故之後,會很自然地希望回到美好的昨天,很不情願接受目前和將來狀況不明的挑戰。出谷紀裏,人們在曠野裏,因為對現狀不滿,對未來也沒有信心,不是也想放棄明天,回到昨天?!

不同的人,每個人生階段,精神所依托的人生意義也不同。個人只有不斷的體驗痛苦、實踐信念、反思並調整態度之後,才能恰當地掌握住生活的目標和意義,擺脫空虛、浮盪、游離的那種無根狀態。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質(即信、望、愛),才能讓自己,也能幫助旁邊的人,穩穩當當地完成昨日、今日、明日之「渡」!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