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客 問
胡國楨神父
小玲首問:
胡神父,聖家堂的團體今天問了一個問題,「神視」與「默觀」有何不同?
「神視」倒不難瞭解,我請大家讀依撒意亞先知在神視中蒙召的經文(依六),也就交代過去了。 但是「默觀」是甚麼呢?是《路加福音》中「瑪利亞卻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嗎?
但,有同學說這是「默想」,與「默觀」不同。這我就不敢再胡說甚麼,恭請師父出馬,為弟子解惑了。從前教我《易經》的某個老師,有一句話令我終生難忘,他說:「學問是甚麼呢?學問就是一語道破」。當長篇大論都講不清楚時,就是根本不瞭解,不必裝懂。
我在網路上看到許多講默想的文章,大部分是基督教的;默觀卻大部分是天主教的文章,不知何以如此。
謝謝神父經常的指教與解惑,感恩不盡!
胡神父首答:
小玲,「默觀」與「默想」,其實個是同一概念,是說我們祈禱時,心靈從「主動的有思念」,進入到「被動的無思念」的整個過程。這是個動態的過程。這個過程有人稱之「默觀」,有人稱之「默想」。
不過,有人行文時堅持用「默觀」,有人堅持用「默想」。如此而已。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就像我們今天《白話文天主經》的最後一句話: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以往的《文言文天主經》則是:又不我許陷於「誘感」。於是,有人問:「誘惑」與「誘感」有什麼不同?
其實,是同一個概念。早期文言文的翻譯者,選用了「誘感」這個詞;今天白話文的翻譯者,選用了「誘惑」。如此而已,沒有什麼太大道理,不必強行解釋,愈描愈黑,愈講不清楚。
西文中譯的過程中,同一個概念,不同的譯者選用了不同詞彙的例子,很多很多。例如:的士(香港),計程車(台灣),出租車(大陸)。有的譯者堅持用的士,有的譯者堅持用計程車,有的譯者堅持用出租車。
我們做讀者的,就不要在雞蛋裡挑骨頭了。讀到的士,或讀到計程車,或讀到出租車,知道是同一個東西就好了。不必強行解釋,何謂的士,何謂計程車,何謂出租車。至於我們自己寫文章,喜歡的士,就用的士;喜歡計程車,就用計程車;喜歡出租車,就用出租車吧。
總之,默觀與默想是同一個概念,是在描述祈禱的整個動態過程。我個人比較喜歡用「默觀」表達這個過程。但是若有人用「默想」,我也支持。因為祈禱的整個過程,必定是從主動的「想」,發展到被動的「觀」,重點在「默」。
抱歉,長篇大論,沒有一語道破。實在是在沒有道理中講道理。希望不是愈描愈黑。
小玲再問:
胡神父,非常感謝您寄來的解釋,這個「主動的想,被動的觀,重點在默」已經是一語道破了。原來我以為當我用人的看法詮釋一件事情,走入死胡同裡時;跳出來用天主的角度、眼光再重新詮釋這件事情,特別是用「天主看了他所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 (創一31) 的眼光,來「觀」這件事情,就是「默觀(想)」,這時實在很難分出是主動或被動來。用人的想法,就很容易瞭解它是主動的了。
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天主教教友(應該是帶團體的人)寫的文章,請神父過目一下。乍看之下很有道理,但現在看了神父的解釋之後,就不知該如何看待它了。顯然,把默想與默觀分開看待的人,還真不少。
再次謝謝神父的教導,聖家堂的讀經班真是有福!
胡神父再答:
小玲,這篇文章的解釋法,太過分靜態化了。
好像「想只是想」,「觀只是觀」。二者各不相干。其實,祈禱是個動態的過程。祈禱中,「觀」和「想」是不太容易區別開來的。風從那裡來,往那裡去,我們不知道,但風就是在那兒。祈禱也一樣。
告訴你,同一個概念還有另一個中譯法,就是「瞻想」。同時「瞻」,同時「想」。雖沒把「默」字顯示出來,但先決條件是要「在靜默中瞻想」。
當你看到「默觀」、「默想」、「瞻想」三者時,應知道三者是在述說同一件事,就是祈禱的整個過程:「觀或瞻」,以及「想」,二者是不可分的。
愈是要把「觀」及「想」分開的說法,只會誤導初學祈禱的人,讓他害怕,不知如何分別:我現在是在「觀」,還是在「想」?
這篇文章,除了把「觀」及「想」分得太厲害了之外,還把祈禱看得太過分制式化,機械化,技巧性了。其實祈禱,與天主交往,沒有一定規則的。天人關係,存乎一心,心誠則靈。愈講技巧,愈是人的自我行動,這完全是人的主動。
這篇文章所表達的,似乎「默是默了,想是想了」,但這不是「默想」。因為「沒有觀或瞻的在默中想」,不是祈禱,因此不是「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