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waukee 朝聖之旅: 朝聖地簡介
焦寶進翻譯網路資料並做補充
1. Basilica of St. Josephat
很多人都知道首都華盛顿有一座大教堂,叫Basilica of Immaculate Conception (聖母無染原罪大殿),Milwaukee 也有一座大教堂,叫 Basilica of St. Josephat。在天主教會裏,最大,最美,最有歷史價質的教堂才被稱為Basilica,Basilica of St. Josephat 是Milwaukee最大的教堂,可容纳上千人。慚愧得很,本人至今還没進去過,藉着你們來Milwaukee 朝聖,我也可一睹它的風采。
這座教堂是仿照羅馬 聖伯多禄大殿建造的,由一位在德國出生的Milwaukee建築師設計,當時,芝加哥郵政局和海關 的大樓要拆除,St. Josephat 的本堂神父花了两萬塊錢將人家不要的磚和石頭買下,用火車運到Milwaukee,裝满了500個車箱。
經過五年的修建,聖堂在1901 年完成,除了華府國會大厦的圆顶是全國最大的以外,這座教堂的圆顶算是第二大的,修建费用大大超過預算,不但非教友能力所及, 就連教區也承擔不起,最後,方濟各會的一支- the Conventual Franciscans Friars 同意接掌這座教堂,五年以後,還清所有債務。
債務還清後,開始装修内部,除了彩色玻璃和主祭台外什麼都没有,一位來自羅馬的藝術家和他的工人花了整整两年的時間忙着内部装璜的工作,1929年完工,管理這座教堂的方濟各會向教宗比约十一世申请批準Basilica的頭銜,當時,是全美第三座擁有Basilica 稱號的大教堂,到目前為止,美國已有60 多座教堂享有這個稱號。負责安排參觀這座聖堂的女士在電話裏告訴我,8月8號那天我們參觀時,她已離職去Tennessee入會修道,她請我們為她的聖召祈禱。
2. School Sisters of St. Francis Motherhouse Chapel
Milwaukee 有两個方濟各修女會,在上世纪30 和40年代,都在中國傳教興學,並有中國修女, 大陸易幟時,與美國修女一併回到Milwaukee母院。經過70 個寒暑,大多凋零待盡,所剩無幾。 Milwaukee 教區的教友稱 School Sisters of St. Francis為“Layton Franciscans”, 因為她們的母院在Layton Boulevard 上。這個修會有140年歷史,今天世界上有10個國家有她們的修女,包括墨西哥,中美,南美,印度,總人數约1000人。山東青島的聖功女中是夏景如女士的姐姐創辦的, 後由School Sisters of St. Francis 接管經營。夏景如是 中國有名的教育家,在天津創辦聖功女中, 後由無染原罪方濟各傳教修女會接管,上世纪50年代,這修會在台湾高雄開辦樂人醫院,數年後,又在台南創辦聖功女中。
19世纪的中期,大批德國移民定居Milwaukee 及附近地區,物質與精神上都需要教會的幫助,三位年輕的德國修女在Milwaukee附近的一個小鎮成立了School Sisters of St. Francis,以便照顧教友們所需,她們收養孤兒,從事教育和醫療工作。
修會創會人之一夢想在修會的母院建造一間美不勝收的聖堂,供修女祈禱和欣赏聖樂之用,她要求負責籌建的两位建築師先參訪歐洲各地的大教堂,以便得些靈感,回到Milwaukee 後,他們用了3年7個月的時間完成聖堂的建築工程,聖堂於1917年3月正式啟用,可容纳500人,最近40年,Milwaukee不少合唱團和室内管弦樂團都在這間聖堂演出過。
3. Sisters of St. Francis of Assisi Motherhouse
Sisters of St. Francis of Assisi修會早School Sisters of St. Francis 30 年成立,由幾個來自德國Bavaria地區的修女開始的,Milwaukee的教友稱她們為Lake Franciscans, 因為她們的母院就在密西根湖邊,修女最早的使命是為Milwaukee教區的主教,神父,和大小修院修士煮飯洗衣,因此,種菜,種葡萄,養猪,打麵餅,烤麵包都是修女們在行的,入會的年輕姐妹也大都來自農村,過了一些年,修女們開始走入教室,到堂口服務。
在Milwaukee和Madison之间一個名叫Jefferson鎮上,五傷方濟各修女專為失智的兒童,青少年,和成人創辦了一個啟智中心,甘乃迪總统的一位智障姐姐,就在那裏住了幾十年,至到她逝世。上世纪80年代,修女們利用修院内一 些不再使用的房屋,改建為低收入老人公寓,90年代,又興建了失憶老人的活動和康復中心,在中心内設立托兒所,提供给老小健康互動的機會,最近在Milwaukee黑人密集的住宅區又興建了第二家中心,修女們總是走在時代的前端,為社會上最需要的人,在别的修會都不去的地方大膽地展開服務。
這修會在上世纪30 与40年代,在山東濟南的洪家樓開辦懿範女中,孤兒院,傳教人員訓練班, 最早入會的中國修女都送到Milwaukee母院入初學,她們回國以後再培育年輕的小修女,中日戰爭期間,美國修女被送到集中營,學校和孤兒院由 中國修女當家。大陸易幟時, 30 多位中國修女随美國修女來到Milwaukee的母院,她們中有很多我都認識, 1990年我正式成為這修會的赞助會員,今年 5月30日剛卸任的會長還给我們同一班的四人隆重慶祝入會25週年。
我成為天主教徒與這修會有關, 给我講道理的田毓英教授就是懿範女中畢業的。
4. St. Joan of Arc Chapel at Marquette University
信不信由你,這座中古時期就存在的法國鄉村小教堂至少有五百年的歷史,位于法國南部里昂南邊十二公里一個叫Chasse的村莊,法國大革命以後教堂成為廢墟。一戰以後,一個很有名氣的法國建築師和考古學家 經過這個破爛,無人使用的教堂,如獲至寶,畫了圖,照了相,給每塊石頭都編了號,所有的圖和相片都有他的署名。1962年,美國長島一户人家擁有了這座教堂與教在一起的一棟房屋,不幸的一場大火把房屋燒得精光,但小教堂奇跡般地絲毫未損,完整無恙。1964年莊園的主人將這座小教堂捐给Marquette University。
1963年的6月開始拆開這座小教堂的工程,經過九個月的時間才完成,每一塊石頭上標有三種颜色,上面是綠色,底下是红色,靠内側的一面有數字编號 。一萬八千塊古董琉璃瓦的屋顶也拆開並小心包裝,由一列貨車從Long Island運到Milwaukee的Marquette University, 每輛貨車装載了四萬噸的石塊 和瓦片。
重組還原的藍圖由法國有名的建築師主持,其他專家做了些小修改,添加了幾扇窗子和暖氣,經過十一個月的工程,小教堂在1966年5月正式啟用,奉聖女贞德為主保。
1984-85期间,本人在Marquette University做full-time student, 經常參與每天中午在St. Joan of Arc Chapel 的彌撒,每次去都是爆满,只有站位,去晚了,連站的空間都没有,只好離開。
備註:芝加哥中國城華人教堂,八月朝聖之旅
譚愛梅
何其幸運,才決定以後要定期參加芝加哥中國城華人教堂每個月第四個星期十⼀點的彌撒聚會,聚餐,就得到參加他們八月前往威斯康星州Milwaukee 朝聖之旅盛舉的消息。也因為焦寶進大姐事先對要前往的修道院和修女院,作了非常詳盡的書面介紹,並安排接洽修院的訪問行程。以及龔殿雄先生親自執行開校車,吳明潔夫婦倆人,林少珍女士等事前非常細心的安排大家的花費得以減到最低,而參加之後的滿意度達到最高。聽龔先生說,這次參加旅遊的人數增加到去年的⼀倍。寶進姐的書面介紹,實在是寫得太好了,很多沒法參加的朋友,讀了她的介紹之後覺得比親臨更能深入體會。我因為照了幾張照片,也得到寶進姐的許可,就借用她的原文,和大家分享這趟旅遊的點點滴滴。(註:林少珍女士也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