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爲本堂敎友摯愛的老蒙席、以九十四歲高齢於本月初諸聖瞻禮回歸父家。臨終遺言:「感謝天主召叫我爲司鐸。永生!用來感謝、讚美天主大恩是不夠用的。」
兩個月前,望完平日彌撒出來,蒙席已換下了祭披站在門口 。我趨前請安:「蒙席,您還好吧?」「我常咸心到非常的疲倦。這個月,我已不敢再開車探訪病人了 。」「要不要我來做您的司機?您進去,我在門口等。我答應您,等多久都行,絕不抱怨。」「我現在只剩下給他們個別打電話的力氣了 。」他拉著我的手在廊前的木凳上落坐。他首先跟我說不上班的日子別偷懶 、 要勤望平日彌撒。然後跟我談起在敎會圑體裡如果被人誤解 、 攻撃 , 做完了自省之後就用平常心接受, 把它視爲當然。天主旣 已看見,人又何需再多做辯解!然後我跪在水泥地上接受他那出了名的愛爾蘭的降福 。 這是他向我最後的道別。在 一 個擁有四千多家敎友的堂區只有 一 位本堂, 一 位「返休」蒙席在牧靈,我縱然晝思夜想,涕淚漣漣,但內心卻是感激又感激。這樣的道別,這樣的降福,這樣的訓誨。
蒙席在弱冠之年就已感受到聖召。因爲家貧,修院開學後他仍滯留在家無錢註册,不久就收到了修院寄來的開除通知書。就在那時,他閱報時讀到 一 則 一 家兄弟經商致富的報導,他立刻整理衣裝登門求見,終於獲得了這個家庭的資助而完成修道院的學業,這是 一 則方圓十幾里人盡皆知的蒙席的故事。這造成了他 一 生憐貧恤弱、在大群人中他常慧眼獨具去找出有迫切需求的家庭。他主掌的堂區,絕不讓任何 一 家的孩子因爲家境而上不起敎會的學校。有一次,他在平日彌撒中要求敎友在彌撒後幫忙抬運本堂濟貧發放的食物袋。他說:「如果你有需要,就帶 一 兩袋回家。」我記得,坐在我前方兩位不知愁的閨中少婦竟以爲他在說笑話而掩口 一 笑。在本堂,有很多敎友以爲本堂敎友是不會有人需要食物袋的。
蒙席在晉鐸大典後回到他窮苦農村的家鄉。鄉人以橫跨主街的橫幅—「億萬個歡迎」來迎接他。慶祝過後,年輕的司鐸乘船顚簸來到這信仰的荒原—美國加州,接待他的是粗魯的態度、帳單及難纏的本堂。年輕的司鐸以他終生不渝對聖母的熱愛與依靠 , 滿面舂風,幽默守禮的使每 一 個 「 暫代」的指派變成長達數年的任職。而他任職最久的就是我有幸側列其中的三十六年本堂,那是他返休前在本堂的任期。或許是他當年曾是異鄉人,吃過排頭,被送去改造過口音,他對我這個長相、脾氣都與在地敎友有異的外鄉人格外的溫和。跟我說話,總是商量的語氣。我令他生氣 的地方 一 定很多,但是一 一十五年來,他對我連 一 眼都不曾瞪過。蒙席晉鐸六十週年^
返鄕。鄉下掛出珍藏了多年的橫幅,蒙席自橫幅下走過,內心鄕情洶湧,淚灑祭臺。
十 一 年前,蒙席吿知主敎,服從是他永遠的承諾。何時返休,返休後的行止,他全以主敎的意見爲意見。終於以八三高齡自主掌了二十六年的任上退休。當時因 家有幼兒,由我代表全家參與 一 切的活動。敎友偷偷摸摸辛勞備至的積攢夠了 一 輛全新本田小汽車的款項,興高采烈的將車鑰獻給他,以取代他那部不時咳嗽哮喘的老太爺汽車,蒙席旣吃驚又感動,他神態優雅的再三致謝。第二天,敎友進堂,都要看 一 眼那部辛勞換來的本田,哪知那部太爺車仍舊安然的霸住車位,年輕瀟灑的本田被蒙席直接開回車行,換成現款悉數寄給了印度德蕾莎姆姆。
蒙席退休時,五十盛年的新本堂邀他同住。十 一 年來新本堂對蒙席永遠尊崇有加。老蒙席自退休翌日起對堂政三緘其口 ,只肯盡力服勞役。有幾次,在大瞻禮前,他帶著我擺放大燭臺,加鋪保護地毯的小毯。那時,我方知老而彌堅的蒙席與尋常老人 一 樣關節僵硬,力不從心 。 但他獻彌撒、聽吿解、接電話直到住進醫院的前 一 天。兩位本堂長達十 一 年如父如子、互敬互賞的風範,足堪所有家庭、社區的楷模。
蒙席住院兩週,我旣沒有醫護專業知識,也無法提供更多的協助 , 只有默默的爲蒙席祈禱。蒙席深入過那麼多的家庭,扶持過那麼多的敎友,而我德輕資淺,只能從本堂發佈的訊息中去臆想蒙席的病況。蒙席走後,大家心裡都得到無比的安慰,天主決定諸聖瞻禮是蒙席回家的好時光。我靈歡暢,我淚如傾!
我比外子幸運,在他還在上班的時候已去謁靈,當時堂中人並不多,我在靈前行三鞠躬禮以表達我對 一 位終身司鐸最大的敬意。敎堂前方有 一 小徑, 蒙席在黃昏 時經常在那裡散步,我有時停下車追上他陪他走幾圈。守靈當晚,我踏上這條小徑,邊走邊拭淚邊告訴自己:「別哭啦! 」 這時陣陣花香迎面撲來 , 一 波又一波。二十多年,我日日、週週行此小徑,從未聞過花香,更何況是這蕭颯的十 一 月份。小徑走完,香氣消散無影又無蹤。淚水又豈能盡如人意要停就停?但我知道,蒙席再 一 次以他豐富的父愛向我道別 。
在吿別彌撒中,本堂神父證道的結尾是十 一 年來他永遠以「蒙席」稱呼老本堂。倒不是這個頭銜能加給老神父更多的尊崇與榮耀 , 反而是老神父賦予了這個頭銜以尊崇與榮耀。
外子和我全程參與吿別禮的每 一 環節,是上千人中的兩顆小點。蒙席入土後的第二天,我們拿了 一 支殷紅的玫瑰來到墓前。人群散盡,藍天白雲,我們手挽手再度深深三鞠躬以表達無盡的尊敬與不捨。雲山深處有蒙席的名言: 「永生!用來讚美、感謝天主大恩是不夠用的 。 」永生,尙且不夠,今生怎堪輕忽浪攤!
〔轉載自《敎友生活週刊》〕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