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66期 變遷社會中小會精神的呈現

大 同

雷煥章口述 姜其蘭筆錄

 

  天地萬物是經過很長的時間逐漸演變而成的,可能始於一二○至一五○億年以前。地球在太陽系中似乎始於四十六億年前,最初有生命的細胞始於四十億年前,最早的人類則約於二百多萬年以前出現於地球。可見造物主的計劃,是很早讓人出現,然後使之逐漸進展的。

  天上的父使天地萬物發展出人類,乃因祂願有認識而愛祂的子女。只因這些子女也有拒絕愛的可能,因此,當造物主讓人出現時,即有計劃派遣基督使拒絕愛而迷途的子女得以回歸。基督說:最大的誡命是: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並愛人如己。的確,做人與愛人原是同一回事,沒有機會與另一人溝通,就不知自己是人,不會有自我意識。

  一百年前,全世界的醫生都非常錯誤地診斷:人若出生聾瞎,必為白癡。故而每關入瘋人院中。十九世紀末、廿世紀初,有位修女做了一個實驗,有了重大的發現:他們不是白癡,只因沒有機會與人溝通,以致不知自己是人。他們雖沒有視覺、聽覺,但有嗅覺、味覺、觸覺,修女嘗試以嗅、嚐、摸的方式與聾瞎的孩子溝通。她選了一位五歲的女孩,在她手心做了五十多個記號,與她喜愛的五十多種東西相連,建立溝通的媒介;又讓她摸高人矮人、冷物熱物……做出記號指示物狀物性;再把所有記號與盲人的點字相連,讓她開始讀書。這需很大的耐心,很長的時間來實驗。後來有人把這些實驗寫成《獄中之心》( Ames en Prison )一書,使修女聲名大噪。到一九四八年,該書已出卅六版。

  現在看正常的孩子,可了解人如何開始有自我意識。初生嬰兒與初生的黑猩猩沒有分別,但兩個多月以後,人腦已較大。母親餵奶、輕搖,嬰兒覺出自己可愛,開始體會到自己是人。他看母親微笑的臉、擁抱又喜愛他的表情,體會到母親對他仁慈而報以微笑,這不僅表示舒服,也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愛。

  人面對另一位,才會覺出面對自我。無奈一有自我意識,自然會有自我中心的態度。在中國,一般學者無法接受基督徒原罪的理論,實際上聖經未說「原罪」一詞,若用聖經的講法,中國人要了解、接受並不困難。創世紀說罪的起源,故事中除生命樹外還有知善惡樹,用以代表人類了知善惡之別。人類自始有這個問題。面對你,我若開放,彼此溝通,我對得起你,是善;無奈人有自我意識,往往為保護自我利益,傷害、攻擊對方,我對不起你,即是惡。人自然而然會在這兩種態度之間擺蕩。我們自幼,有時與母親互通相愛,有時發怒、反抗、攻擊母親。雖然幼小,已有善惡兩種可能;人從小已體驗到是否對得起別人。

  基督說只有「愛」一條誡命,表示人當開放,盡量尊重別人、對得起人,做良好的溝通;只要有這樣的愛,就是愛天主。天上的父認識祂的子女,喜愛他們每一位。由上主來看,任何人選擇尊重人、對得起人,即是選擇善,即使他不明白。給我們生命的上主,不但喜愛每一位子女,且在每位子女心中工作,每次人表示愛另一人時,他就是愛天主,即使他不了解。

  人既有自我意識,天主尊重祂的子女,不勉強人一定要選善,但會在人心中工作不斷幫助人透過其人生經驗流露愛德。小德蘭對此十分了解,在其自傳中她寫到:當時一位犯人被判死罪,老修女請年輕修女祈禱,使之能死前痛悔。小德蘭沒有立刻為那人祈禱,她先思索:這位犯人父逃家、母醉酒,他少小離家參加幫派。若她生長在那個家庭,可能今天比他還壞;假如那人在她這麼好的家中長大,可能今天比她要好。小德蘭的洞見,有助於我們了解天主奇妙的作為。

  天上的父知道人有自我意識,有時會變成自我中心,故計劃派遣基督把迷途的子女尋回。基督不是來勉強人做好的選擇,而是來參與我們的人生。雖然基督的人性與天主子的神性有關,但他的神性並未改變他的人性,他的人性仍是完整、正常的人性。剛出生的小耶穌和一般嬰兒無異,最初兩個月完全依靠母親的照顧;兩個月後面對微笑的母親以微笑表示愛她,顯出他有了自我意識。但因基督要漸漸展露全善全美的人性,他需體驗到全無自我中心態度的母愛,我們說聖母瑪利亞「無染原罪」。這種說法比較消極,為幫助人了解,最好用聖經的話,即天使加俾額爾對她說的:「充滿聖寵者」。耶穌面對這樣一位母親,只能體驗到一份純愛,而且自然展現全部是愛的有力之心。

  有時我們不易了解,基督來到人間何以在納匝肋耽誤三十年,事實上,讓耶穌聖心漸次展露,那是非常重要的生活體驗。納匝肋乃十分偏僻的小農村,聖經有道:「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在如此不發達的農村長大,必非常單純。因所有的人彼此熟識,大惡不做,以免立刻傳開。瑪利亞充滿聖寵,從不發怒,對人和氣,小孩自然喜愛,她很容易讓小耶穌與其他孩童做朋友。耶穌自己不與人吵架,其他孩童也喜歡他,所以自幼耶穌的人際關係非常良好。他和善、快樂,如見其他小孩爭吵,他不會責備,只靜默、溫和地觀看。安息日他進會堂,聽人唸聖經,逐漸了解默西亞的聖召;他特別喜歡依撒意亞先知說默西亞如羔羊被虐待犧牲。他滿十二歲時,不告而別,父母找到,他說:難道你們不知道我該在天父那裡?後來回家,他仍全然服從父母,與其他少年過一樣的生活。他逐漸長大,不但與其他孩童友善,而且參與小農村所發生的一切要事。有人生病,他會陪母親去慰問;有人生產,他會陪母親去賀喜;有人去世,他會與人同去參加葬禮;有人結婚,他會與人同去赴宴……他慢慢學會如何工作,如何負責家事。這種種,使耶穌在各方面都擁有了豐富的體驗,他能分享別人的快樂,也能分擔別人的困苦。因他三十年與鄉親一同生活,致使他到各處傳福音時,他們難以了解。有一天一 人還帶他母親去找他 想把他帶回,顯示出他們雖然不解卻喜愛他。

  若翰洗者死後,耶穌沒有立刻宣講天國的來臨,他離開人 ,獨入曠野 守齋、祈禱。他思索要怎樣在世建立天國,感到面臨兩種不同的抉擇:一、光榮的方式;二、痛苦的方式。他了解天父的計劃,在他內心深處卻覺難以接受,有時有人會問:天主既然充滿慈愛,為何允許那麼多痛苦、戰爭、罪惡存在?他或許自以為聰明,實則表示他不了解天主的計劃。這就是耶穌所受的誘惑。耶穌可以飽食安眠,擁有較多的享受;可以用天主的力量控制全世界的政治勢力,變成整個宇宙的偉大領袖;也可以從高處跳下,毫髮無傷,令人驚愕,不能不信,使他成為光榮的救世主。但這是有違天父的計劃的。天父不但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也尊重普世所有社會的發展。以故耶穌深知他不能控制,只能參與。他要參與我們的快樂、努力、成功、失敗,他要參與我們的困難,乃至我們最大的痛苦。耶穌面對恐怖異常的苦痛,他的人性也會反彈,因他非常重視天父的計劃,故到曠野獨自祈禱。為克服誘惑,幾小時不夠,他祈禱了四十天。因此,當他走出曠野,他有了很深的覺醒。然而,那種誘惑並未根除,所以後來伯鐸諫責他不應受苦受難時,耶穌難以平靜,不能遏抑地斥責伯鐸為撒殫,因伯鐸所說即他無法克除的誘惑。耶穌被捕前數日,他說他「心神煩亂」,不能求父免除痛苦,因他為此而來。被捕前幾小時在山園祈禱,顯出那種誘惑仍然很大:「我父!若是可能,就讓這杯離開我罷!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願意的。」斷氣前,他向天父大喊:「你為什麼捨棄了我!」似在抱怨:你為什麼給我這麼痛苦的聖召?

  耶穌為參與我們的痛苦,甚至到對羅馬帝國極恐怖的刑罰也不逃避的地步。羅馬人鞭打他,使他遍體鱗傷,如火熾燃,以致無法背十字架。羅馬人為嚇阻人犯罪,把人釘在十字架上慢慢死去,其間流血過多會十分乾渴,所以他大叫:「我渴。」他母親聽到不知所措,士兵有經驗,立刻把準備好的醋遞給他喝。耶穌死前所說為何捨棄他的話並非抱怨天父,只表示他的使命太過難熬,他又說:「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托在你手中。」可見。先前,他感到他的聖召難以踐行,而今終於完全實現,故而安然吐出「完成了」。

  天主子降生成人,是為領回迷途的子女,使與天父合一,加入天主的大家庭。從最初,原始人就會迷路,因為他們頭腦簡單,有若牙牙學語的幼兒,其自我意識會變成自我中心。耶穌基督把古今所有人領回父家時,他不勉強我們,不控制我們,而參與我們生活的一切,使與他自己的快樂痛苦一起奉獻。現在,耶穌已經復活,充滿光榮,成為全人類的君王,他不斷引領兄弟姐妹與天父合一,使體會到天父無窮的愛,並全心愛祂。現在基督的人性在天主聖三的愛中充滿了聖神的光照,使他得以天主子的方式熱愛天主聖父。他的人性完全融入聖三的愛中,以故至今他仍能用他人性的聖心愛護我們每一位,為我們不斷做奉獻,繼續使所有的人加入天主子女的大家庭。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