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細心地分析:《馬爾谷福音》以「跟隨基督」描述門徒與耶穌的
關係;《若望福音》描繪耶穌進一步邀請門徒「住在祂內」,如同祂也住
在他們內。作者發揮了兩位聖史所刻畫耶穌生平的基本特點:「歸向父」
及「為別人而生存」;門徒必須效法基督這貫通縱橫的特點,便是福音靈
修精義。
前言
「福音靈修」包括了極豐富的內涵,本文目標在於從福音中展示基督徒靈修的核心要素,因此,選了「福音靈修精義」為副題。由於篇幅關係,在討論時也只限於馬爾谷和若望兩部福音。「跟隨基督」大概可以視作基督徒靈修的綜合;對觀福音,尤其《馬爾谷福音》,對於跟隨基督,作基督的門徒這課題有精簡的敘述。《馬爾谷福音》的中心部分(第八、九、十章),聖史以前往耶路撒冷旅途的架構,記載耶穌三次預言受難,說明自己是受苦的人子,並連帶提出作門徒應有的態度;《馬爾谷福音》這部分介紹了跟隨基督的主要內涵。
《若望福音》的主題是描述耶穌與父的密切關係。耶穌是父的聖言和獨生子;祂由父而來,又要回到父那裏去;耶穌的生平便是一個不斷回歸的歷程。但《若望福音》也強調門徒與耶穌的關係。對觀福音以「跟隨基督」描述門徒與基督的關係;《若望福音》雖然也用這語詞,但耶穌進一步邀請門徒「住在祂內」,如同祂也住在他們內。這表示門徒必須與耶穌保持密切聯繫,這樣才能分享祂與父的關係:即在基督內,歸向父。
《若望福音》也有論及聖神的言論,耶穌許下要從父那裏給門徒派遣聖神;復活的基督便是藉著聖神住在門徒內,讓他們分享自己與父的密切關係。門徒必須偕同基督、在聖神內、歸向父;因此,在《若望福音》可以找到具有聖三向度的基督徒靈修。在這部福音耶穌論及聖三在門徒身上的寓居,又談及「活水」、「生命之糧」、「葡萄樹的比喻」等言論,使《若望福音》蘊藏著豐富的神秘思想,成為日後基督宗教神秘傳統的主要泉源。
本文首先從《馬爾谷福音》討論耶穌是誰,以及跟隨耶穌的基本條件;然後反思《若望福音》所描述耶穌與父的密切關係,以及門徒如何分享這關係。最後,指出馬爾谷及若望提供的基督徒靈修彼此配合,互相補足的關係,作為本文的結論。
一、 跟隨基督──《馬爾谷福音》
(一)《馬爾谷福音》主題:耶穌與門徒
聖經學者一般同意,《馬爾谷福音》是第一部福音,是《瑪竇福音》和《路加福音》的藍本;也可以視作對觀福音的撮要。《馬爾谷福音》關於耶穌是誰,及作門徒的態度有清晰的描述;因此,本文的討論特別選用了《馬爾谷福音》,作為對觀福音的代表。
《馬爾谷福音》基本上可有以下的結構:
序言(一1~13)
第一部分:耶穌在加里肋亞的傳道活動(一14~八26)
第二部分: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及苦難、聖死、復活的敘述(八27~十六8)
後記(十六9~20)
在福音的開始,馬爾谷稱他的著作為「天主子耶穌基督的福音」;這說明這部福音的主旨是要介紹耶穌是誰──基督、天主子。與這主題連在一起的是討論跟隨基督、作門徒應有的條件;但馬爾谷也描述門徒實際上對耶穌的反應和表現,以顯出理想與事實之間的距離。
馬爾谷的特殊貢獻是強調基督論與作門徒彼此間的密切聯繫,指出「耶穌是誰?」與作門徒應有的態度是連在一起、不可或分的。這格外在福音第二部分,前往耶路撒冷旅途中,從耶穌對門徒的談話顯示出來。在旅程中,耶穌三次預告祂的苦難、聖死和復活;每次敘述都有相同的結構:耶穌預言受難、門徒的誤解、耶穌的訓話。馬爾谷認為苦難的預告是顯示耶穌是誰的主要資料;門徒的誤解表示他們無法接受一個受苦的基督;而耶穌三次的教訓便是針對門徒的誤解,提出作門徒應有的條件。
耶穌三次預告苦難及每次連帶的訓話,可視作《馬爾谷福音》的精華。為了顯示這三段經文的連貫性及整體意義,聖史在三次預言前後記載了兩個治好瞎子的奇蹟(八22~26;十46~52)。第一個奇蹟發生於貝特賽達,耶穌治好瞎子是經過兩個步驟才完成的。耶穌第一次給他覆手後,瞎子僅恢復了部分視力;待耶穌第二次按手在他眼上,瞎子才能清楚看見一切。第二個奇蹟是耶穌在耶里哥治好瞎子,耶穌一發言,瞎子立刻復原,清楚地看見了。這兩次治好瞎子的奇蹟有象徵意義,前往耶路撒冷的旅途象徵門徒的信仰歷程;耶穌的苦難預言和訓話逐漸開啟了門徒的眼目,讓他們看到耶穌是誰,及明白作門徒的意義。
(二)默西亞:受苦的人子
《馬爾谷福音》開端選用了兩個名號:「基督、天主子」,表明是有關耶穌最重要的名號;這裏我們主要看「基督」的名號。除了福音第一節外,「基督」的名號加在耶穌身上有兩次:伯多祿宣信(八29)及大司祭的盤問(十四61)。伯多祿的宣信有格外重要的意義,這經文出現於《馬爾谷福音》的中心,可以視作福音第一部分的結論,這第一部分是記載耶穌在加里肋亞履行先知的任務;但伯多祿的宣信也是福音第二部分的開端,這第二部分敘述耶穌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以及在聖城要完成的事情。因此,從福音的結構看,「基督」這名號一面表明耶穌的先知角色,一面也包括耶穌苦難的內涵。
令人感到詫異的是,耶穌對伯多祿的宣信並沒有作答,只是嚴禁門徒向別人談及祂(八30)。耶穌的緘默固然表示祂接受了這名號;但同時也表示這名號有含糊不清的地方,可能引起誤會,因此耶穌沒有回答。「基督」(Christos)表示「受傅者」,是希伯來文「默西亞」的意譯。耶穌時代猶太人對默西亞的期待,最普遍的是一位政治或軍事性的默西亞;即一位出自達味的後裔,將以武力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解救以色列民族,並復興達味王朝。這種政治性及帶有民族色彩的默西亞,是當時一般猶太人有關默西亞的觀念,也是宗徒對默西亞的期待。為了解釋祂作默西亞的角色,耶穌在伯多祿宣信後,首次預告祂的苦難:「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且要被殺害;但三天以後必要復活」(八31)。伯多祿無法接受一個苦難的默西亞,於是把師傅拉到一邊,開始諫責祂;耶穌卻嚴厲地責斥伯多祿(八32~33)。這表示伯多祿雖然宣認耶穌是默西亞,但他對默西亞的觀念是不完善的。《馬爾谷福音》的第二部分正是為了補充和澄清民眾及門徒有關默西亞的觀念。 按照福音第二部分的資料,耶穌無疑地也是君王式的默西亞:耶里哥的瞎子稱祂為「達味之子」(八47~48);耶穌乘著驢駒榮進聖城時民眾歡呼:「因上主之名而來的,應受讚頌!那要來的我們祖先達味之國,應受讚頌!」(十一9~10);面對比拉多的審問「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耶穌回答「你說的是」(十五2);十字架的罪狀牌上寫的是:「猶太人的君王」(十五26)。由此可見,《馬爾谷福音》的基督也是「達味之子」,是「君王」。但馬爾谷指出耶穌作君王的方式與一般民眾的期待截然不同,民眾期待的是一個凱旋的君王,耶穌卻在十字架上為王,建立天主之國。這天國固然也包括精神與物質,個人與社會,現在與未來的向度;但不是一個政治性的國度。這天國也超越猶太人或以色列的領域,是一個普及天下萬邦之國。 《馬爾谷福音》耶穌用了「人子」的稱呼解釋祂作默西亞的身分,這稱呼在《馬爾谷福音》出現共14次,除了兩次在福音第一部分,論及耶穌在世上作先知的任務外,其餘都在福音第二部分,論及受苦的人子,及末世光榮的人子。有關受苦人子的言論最重要的可見於三次預言受難(八31;九31;十33),這些言論可能加插了一些事後補記的資料,但學者大都同意這三次預言有歷史的核心成分;尤其認為第二次預言的一句話,該是出自耶穌本人:「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中」(九31)。這裏耶穌用了「被交付」(paradidomi),這詞語在馬爾谷所載受難史中一再出現。這裏沒有說明耶穌被誰交付,不少學者提出這是屬於天主的被動式(divine passive),即是被天主交付,或按天父救恩計劃被交付的意思。這意思也反映於耶穌首次預言受難:「人子必須受許多苦......」;「必須」(dei)一詞表示耶穌的苦難是天主救恩計劃的一部分,就如耶穌在最後晚餐說的:「人子固然要按照指著他所記載的而去,但是負賣人子的那人是有禍的」(十四21)。耶穌深知祂的苦難屬於天父的救恩意願,因此,在山園祈禱極度的悲傷痛苦中,耶穌向父作了完全的交付:「阿爸!父啊!......不要按照我所願意的,而要照你所願意的」(十四36)。 馬爾谷強調耶穌作默西亞的方式是通過苦難的途徑,因此,耶穌被捕後在公議會受審時,面對大司祭的盤問:「你是默西亞,那應受讚頌者的兒子嗎?」耶穌明白回答說:「我是」(十四61~62a)。那時耶穌的苦難已開始,對政治性和軍事性默西亞誤解的危險已不復存在;因此,耶穌可以清楚地承認自己是默西亞。但祂也補充說:「並且你們要看見人子,坐在大能者的右邊,乘著天上的雲彩降來」(十四62b)。事實上,耶穌三次預言受難,每次都提到復活;耶穌服從父的旨意,接受苦難及死亡,因此也獲得父的認可,得以進入復活的光榮。這復活便是將來人子在末世光榮中出現的先聲;為此《馬爾谷福音》也有論及末世光榮人子的經文。 耶穌在兩個重要場合要對默西亞的名號作出回應:伯多祿的宣信及大司祭的盤問;每次耶穌都用了人子的稱呼解釋祂作默西亞的身分:第一次論及受苦的人子,第二次提到末世受光榮的人子。這末世出現的光榮人子是引用了《達尼爾先知書》:「我仍在夜間的神視中觀望:看見一位相似人子者,乘著天上雲彩而來,走向萬古常存者......」(達七13~14)。至於受苦人子的舊約出處,學者雖有不同的意見,但大多同意這受苦的人子來自《依撒意亞先知書》上主受苦的僕人(依五二13~五三12)。在結束第三次苦難預言的訓話時,耶穌說:「因為人子,不是來受人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十45)。這經文顯示人子的死有代人民贖罪的意義,反映了依五三4~6, 12的思想;五三12的希臘譯本也用了paradidomi(「交付」)這動詞。就可以說,馬爾谷的「人子」組合了達尼爾的「人子」及依撒意亞的「上主僕人」。 《馬爾谷福音》的開端也標明了「天主子」的名號;假如默西亞、人子的稱號表明耶穌的使命,「天主子」的名號格外顯示耶穌的身分,即祂與天父唯一無二的關係。因此,在耶穌受洗及顯聖容這兩個隆重時刻,天父親自給祂作證:「你是我的愛子」(一11);「這是我的愛子」(九7)。「愛子」表示耶穌是天主父獨特的兒子。在惡園戶的比喻,耶穌也把舊約的先知比作「僕人」,卻把自己比作主人的「愛子」,「我的兒子」(十二6)。按照馬爾谷的了解,十字架圓滿啟示耶穌是受苦的人子,是被釘的默西亞君王;同樣,在十字架也帶來天主子的最高啟示,因此,當耶穌死時,百夫長作證說:「這人真是天主子」(十五39)。十字架圓滿顯示耶穌是默西亞、人子、天主子。 (三)作門徒的條件 《馬爾谷福音》把「耶穌是誰」與「作門徒的條件」連在一起討論,馬爾谷介紹的是一位受苦難、死而復活的人子、默西亞;那麼,作門徒的基本條件便是要跟隨這受苦的默西亞,以便進入祂的光榮。馬爾谷的中心部分(第八、九、十章)格外用了前往耶路撒冷旅途的架構,讓耶穌以言以行揭示祂是誰,以及作門徒應有的態度。 他們的旅程是從加里肋亞北部、斐理伯的凱撒勒雅開始(八27),經過加里肋亞,往猶太去(九30)。在臨近耶路撒冷時,馬爾谷提醒讀者,這遙長的旅程快要抵達目的地:「那時,他們在路上,要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門徒前頭走,他們都驚奇,跟隨的人也都害怕」(十32)。耶穌面對苦難的挑戰仍勇往直前,但門徒卻害怕遭受不測。在這旅途中,除了以身作則,走在前面外,耶穌也以言語解釋祂的身分和使命,並說明跟隨祂的條件;這格外可見於祂的三次苦難預言及連帶的訓話。 首次預言受難及訓話 伯多祿在凱撒勒雅宣認耶穌是默西亞,耶穌隨即以受苦的人子解釋祂作默西亞的方式;那時門徒的誤解表現於伯多祿拒絕接受苦難的默西亞。在責斥伯多祿後,耶穌「召集群眾和門徒」,向他們提出作門徒的條件:「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十八34)。耶穌這話是對十二門徒和所有願意跟隨祂的人說的,耶穌用了「跟隨」(akolouthein)一詞表明作門徒的意義,這詞包括耶穌的召叫及門徒的回應,以及門徒與老師彼此的關係。 耶穌指出跟隨祂的第一個條件是「棄絕自己」;「棄絕自己」表示不顧自己的利益,放棄自我中心的傾向。「棄絕」一詞與耶穌受難的主要語詞──「交付」(paradidomi)──互相應對。耶穌不但「被交付」,祂也主動地「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十45)。按照保祿的見證,耶穌「為我們」交付了自己;「基督愛了我們,且為我們把自己交出」(弗五2)。由於耶穌「為大眾」或「為我們」交付了自己,祂的生平被視作「為了別人的存在」(pro-existence)。正如耶穌甘願被交付,且交付了自己,祂也告訴門徒,跟隨祂的第一個條件便是「棄絕自己」,這表示必須放棄「自我中心」的傾向,效法耶穌自我交付,為了別人而生存的態度;這是作門徒的首要條件。 然後,門徒該「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在有關苦難的預言裏,耶穌並沒有提及祂死的方式;但十字架是當時羅馬人最殘酷和最羞辱的死刑,十字架代表人生各種痛苦的考驗,以及在完成各人職責時必須付出的辛勞和代價。當然,日後門徒讀這段福音時,「背著十字架」跟隨基督便有了更具體的意義;表示門徒要像耶穌一樣,背負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走苦路的意思。 耶穌接著說:「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和福音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救得性命」(八35)。這段話以「因為」(gar)開始,是為了解釋為什麼門徒該棄絕自己,背著十字架跟隨耶穌的理由。耶穌以相反常規的新邏輯,提出「喪失」才是「救得」的途徑。如上文提及,耶穌三次苦難預言,每次都包括了「死」與「復活」的內容;而耶穌復活便是「將來人子在祂父的光榮中降來」(八38)的前奏。因此,耶穌的苦難聖死是指向祂的復活及末世來臨的光榮;門徒願意棄絕自己,喪失自己的性命,目的也是為了救得性命。 耶穌有關「喪失性命以救得性命」的言論不易解釋,這裏「性命」一詞的希臘文psyche,相當於希伯來文nefes,可解作「性命」;但psyche也包含來自希臘哲學的意義,表示人的內在核心要素,構成「真我」(true self)的成分,可譯作人的「精神」或「靈魂」。耶穌的言論便是基於psyche的雙重意義:喪失「性命」,以救得「真我」。耶穌的言論也可從另一角度解釋,這可從耶穌在這訓話的結語找到提示。在結束這第一次訓話時,耶穌把現今的世代與將來人子在光榮中降來的世代作對比(八38);這樣,耶穌前面說的話大概可有以下的解釋:誰若為我的緣故,喪失這現世血肉的性命,必要救得末世復活的性命;耶穌在38節的結語給了祂的訓話一個明確的末世向度。但這現世血肉的性命本身也是天主的恩賜,為此,喪失性命的動機有重大意義;只有「為我和福音的原故」,才是喪失性命的充分理由。 在這訓話裏耶穌也說:「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而賠上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八36)。這裏psyche譯作「靈魂」,即人的精神或「真我」(true self),是人最貴重的因素,不是金銀或世上任何代價可以換取的。耶穌這段有關喪失性命以救得性命,以及「靈魂」有無上價值的言論,大概反映了宗徒時代基督徒團體面對教難的情形,耶穌的言論必定鼓勵了早期教會無數殉道者,捨身取義,殺身成仁的壯烈精神;殉道是早期教會基督徒靈修的一大特色。 第二次預言受難及訓話 門徒對於耶穌第二次預言受難的誤解,可見於他們在路上有關誰最大的爭論(九33~34)。耶穌教訓他們說:「誰若想做第一個,他就得做眾人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九35)。門徒追求地位和權勢,耶穌也用了一反常規的理論,指出在他們當中作僕役及服事別人,才是真正的地位和權力。耶穌遂領過一個小孩來,抱起他,對門徒說:「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誰若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九36~37)。 阿辣美語talya一詞可解作「僕人」或「小孩」;因此,耶穌有關小孩的象徵行動及言論是與上文連貫的。前面教訓門徒要作眾人的「僕役」,現在是以「小孩」為例,說明門徒應該服事的對象是誰:「收留(接待)小孩子」。聖經學者指出,按當時巴勒斯坦社會背景,小孩主要不是代表天真純樸的象徵,卻代表沒有社會地位及法律權利的人。收留小孩子表示接待沒有任何地位或保障、被社會忽視排斥的人。 令人驚奇的是,耶穌不但說,誰若收留祂便是收留那派遣祂的父;耶穌更將自己與「小孩子」等同,說:「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收留我。」耶穌這話反映了《瑪竇福音》論及公審判時君王對義人說的話:「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廿五40)。按照《瑪竇福音》,門徒對最小的兄弟的接待與否,將是執行公審判時君王採用的唯一標準;「最小的兄弟」亦即耶穌所說的「小孩子」。 第三次預言受難及訓話 「那時,他們在路上,要上耶路撒冷去」(十32),在記載第三次受難預言之前,馬爾谷提醒讀者耶穌和門徒還在旅途中,但已接近目的地。門徒對第三次預言的誤解表現於載伯德的兩個兒子,雅各伯和若望對耶穌提出的要求:「賜我們在你的光榮中,一個坐在你的右邊,一個坐在你的左邊」(十37)。他們的誤解與耶穌第二次預言受難時門徒的誤解相似;那時門徒在耶穌背後爭論誰最大,現在兄弟二人卻要求耶穌賜他們最高的地位。 耶穌首先問兩位門徒,是否能飲祂的爵和受祂的洗(十38);按照舊約,尤其先知傳統,爵杯代表痛苦的命運,洗禮也含有痛苦和考驗的意思。兩位門徒對耶穌的問題給予肯定的回答;但耶穌卻告訴他們,坐在祂的右邊或左邊不是祂可以給的,而是由父安排的(十39~40)。這表示跟隨基督時,門徒該作的是分飲祂的「爵」及受祂的「洗」,即參與基督死而復活的逾越奧蹟;這便是門徒唯一該追求的目標和賞報。 其餘十個門徒對雅各伯和若望惱怒,這表示他們也企望坐在耶穌的右邊或左邊,現在這兄弟二人卻比他們先了一步。因此,耶穌也趁此機會教訓全體門徒,祂首先引述外邦人中間那些作首領和大臣的一般權威作風,並說:「但在你們中間,卻不可這樣。」然後耶穌說明作門徒應有的態度:「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十43~44)。這表示基督徒團體的特色,正好與外邦人的作風背道而馳:作首領的當成為大眾的僕人,權力應表現於服務。 耶穌第三次訓話可以分為兩部分,在與兩門徒的對話中,耶穌透過「爵杯」與「洗禮」的圖像,重申第一次訓話時有關「棄絕自己,背十字架」的主題(八34);耶穌對全體門徒的訓話卻重複了第二次訓話時有關作眾人之僕的言論(九35)。綜合耶穌的三次訓話,作門徒的基本條件有以下兩點:其一,棄絕自己,背負十字架(十字架也包括爵杯與洗禮的圖像);其二,作眾人之僕,特別是接待「小孩子」,即那些被排斥到社會邊緣的弱小者。 在結束第三次訓話時,耶穌論及祂本人說,「因為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十45);這話帶來耶穌三次訓話,及整個往耶路撒冷旅程最恰當的結語。這結語包括耶穌提出作門徒的兩個基本特點:其一,棄絕自己,接受十字架的犧牲(「交出自己的性命」);其二,作僕人(「服事人」)。這表示耶穌教訓門徒是以身作則的。在赴耶路撒冷旅程開始時,耶穌向門徒提出「你們說我是誰」的問題時,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在整個旅途中耶穌一再給門徒解釋祂是怎樣的默西亞;現在快要抵達旅途的終點,耶穌於是以一句話總結祂是誰的答案。這答語給我們提拱如何了解往耶路撒冷旅途的敘述,以及如何了解全部《馬爾谷福音》的鑰匙;這句話也充分表現出耶穌的生平是一個「為了別人的存在」(pro-existence)。原載芥子第三十二期(2009年2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