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48期 48

芥子48期 - 第五世紀一段風譎雲詭的教會歷史 (許建德)

第五世紀一段風譎雲詭的教會歷史

許建德

 

今天我們談起「原罪」來,都是耳熟能詳,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在初期教會裡,並沒有明確的「原罪」觀念,整個教會對這端教義也沒有共識。一直要到第五世紀所謂的「白拉奇異端事件」之後,原罪論才逐漸成為西方拉丁教會的一項重要的教義,但是在東方希臘教會裡至今仍然保持著與西方教會不同的看法。

在初期教會裡,由於地理環境與語言文化的隔閡,許多地區教會有他們自己的傳統。在教義上,教會前三百年最重要的討論要數「耶穌的天主性與人性」、以及「天主的三位一體」。其它的,包括天主的恩典、人的自由意志等等,每個地區的教父們常常有他們自己的見解,沒有誰是正統誰是異端這回事。

到了第五世紀,在西方教會發生了所謂的「白拉奇異端事件」,這個事件為時長達九年、涉及非亞歐三洲,它的發展相當曲折迂回、高潮迭起,以風譎雲詭來形容也不過甚,甚至到最後,鹿死誰手的決定者都出乎後人的意料之外。這個事件的前因後果非常複雜,我們在這篇短文裡只能點到為止地簡單介紹,而把重點放在事件本身的發展上。

「白拉奇事件」中雙方陣營的主角分別是奧斯定與白拉奇,兩個人幾乎是同庚,奧斯定出生在公元354年,白拉奇據說是出生在354到360之間,兩人的出生地則是一南一北,奧斯定出生於北非今日的阿爾及利亞,白拉奇則在英格蘭。他們兩人出生的那個世紀,羅馬帝國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動。

神廟變天——福禍難料

公元313年,剛登基的西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和當時的東羅馬皇帝聯合頒佈「米蘭詔書」,讓帝國內的人民享有信仰的自由,自此,天主教會不再受到被迫害的威脅。公元380年,皇帝迪奧多西(Teodosio)正式宣佈天主教為全帝國的國教。「所有的異端份子和異教徒都遭到打擊,…異教徒的神廟全被拆毀。…先前迫害基督信徒的人,如今成了基督信徒的階下囚;…原來為異教服務的國家政權,現在則反過來為基督信仰服務。同樣的思想觀念,同樣的政治結構,所不同的只是改變服務的對象而已」1

「史家們在談及『君士坦丁皇帝時代的教會』這個名詞時,經常帶有貶抑的口吻,因為從那個時候起,教會無形中便受到政治和文化的約束,這種約束使基督福音的本質受到污染。教會是由人組成的,人的生活和處理事務的方式很難不受到環境的影響,也很難不利用環境所提供的方便2

一個教會——兩樣心情

白拉奇在他的家鄉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拉丁文與希臘文,是個虔誠認真的基督徒。380年左右白拉奇到了羅馬,很快地建立起極好的名聲。當時的羅馬教會有許多趨炎附勢、有名無實的新皈依教友,他們過的生活除了上教堂望彌撒以外,跟從前當異教徒的時候沒有兩樣,只不過是想利用帝國新寵的教會而已。白拉奇看了非常痛心,呼籲教會的改革。他認為每個人在天主的幫助下,都有能力改過自新,做個好教友,每個人要對自己的得救負責。許多有心振作的羅馬貴族基督徒迎他為座上賓,拜他為師。

奧斯定皈依的過程則是曲折得多,他的母親莫尼加是虔誠的教友,父親卻不是基督徒,奧斯定出生時並未受洗。求學期間,曾著迷於摩尼教與希臘哲學,一直要等到他在385年到了米蘭,認識了安博羅修(Ambrose)主教,又在花園中有過一次神秘經驗之後,才領洗成為基督徒。奧斯定的傳記很多,我們不在此詳述他成長與皈依的經過。奧斯定後來在388年回去了北非 3,成立隱修院,也被任命為神父,後來又成了希波(Hippo)的主教,成為當時北非教會的中堅人物。北非的迦太基雖然是西羅馬帝國的第二大城,而北非富饒的農田也是羅馬的谷倉,但是比起羅馬和意大利來,北非算是偏遠的鄉下地區,教會和教友都比較保守。因為有這樣的傳統背景,才產生了陶納派(Donatists)異端,這些人堅持聖潔的教會不容許曾經叛教的人回歸,在第四世紀中,北非教會因而分裂。奧斯定有一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與陶納派的主教神父們對抗上。

同樣的西方拉丁教會,羅馬與北非所關注的議題卻完全不同。白拉奇在羅馬,奧斯定在北非,他們各自為了教會、為了天主,努力去承行天主的旨意。白拉奇和奧斯定雖然都稍稍知道對方的思想4,可是如果沒有410年北蠻入侵羅馬的事發生,他們兩人可能如同其它早期教會中意見不同的教父們,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可惜事與願違。

交鋒北非——招災惹禍

羅馬帝國因為領域遼闊,在285年開始東西分治,到了395年終於分裂成東西兩個羅馬帝國。這時的羅馬帝國已失去往昔光彩,顯出強弩之末的疲憊姿態。

公元410年8月24日,日耳曼「北蠻」西哥德人(Visigoths)的首領阿拉利克(Alaric)進入羅馬城、洗劫了三天三夜,幸虧阿拉里克不久就病死在準備南侵北非的路途上。早先在402年,西羅馬皇帝已經遷都到拉文納(Ravenna),此時的羅馬雖然不是名義上的皇城,但是大部分的達官貴人都還住在羅馬。如今蠻人入侵,雖然不久後就平息,但是羅馬人已如受驚之鳥,有辦法的人開始準備移居他鄉,素有羅馬糧倉之稱的北非自然成為許多人的首站。白拉奇以及支持他的羅馬貴族和他的門生就如此地來到北非的首府迦太基。

白拉奇和奧斯定雖然對天主恩寵與人的自由意志的看法相左,但是表面上還是彼此尊重。當時奧斯定已是希波的主教,希波是在迦太基西面距離有三百公里的一個小城。白拉奇到了迦太基之後,還曾經到希波造訪,可惜奧斯定當時不在家,兩人為此曾經交換過信函,對於錯過的見面機會表示遺憾。白拉奇和他的支持者在北非待了一年又乘船去了耶路撒冷。

白拉奇的一位門生凱勒逖阿斯(Caelestius)卻殿後留在北非,而且闖了一場大禍。白拉奇自制甚嚴,謹言慎行;凱勒逖阿斯剛好相反,不只為人囂張,而且看法也與白拉奇有異。他一到北非,就屢屢跟當地的教會展開辯論。根據白拉奇的主張,人所需要的天主恩寵,在天主創造的時候就給了人類,亦即有能力擇善避惡。不像奧斯定,白拉奇認為人生下來像一張純凈的白紙,並沒有被原罪污染,因此嬰兒出生以後,沒有馬上受洗的必要。如前所述,在早期教會裡,嬰兒受洗的習慣各地不同,而北非教會是主張嬰兒受洗的大本營。因此凱勒逖阿斯在北非大放厥詞、被當地教會視為眼中釘,非拔去不可。可是不知好歹的凱勒逖阿斯不僅不知道收斂、趕緊跟著老師白拉奇去耶路撒冷,他甚至向北非教會提出晉鐸的申請書。這就給北非的主教們一個大好的機會,公元411年,北非的主教們在迦太基開會,他們自然拒絕了凱勒逖阿斯的晉鐸申請,而且列舉了他的六項異端主張5 。凱勒逖阿斯自知在北非待不下去,趕緊搭船到小亞細亞的厄弗所,並在那裡晉鐸成神父。

當北非主教們在迦太基開會,譴責凱勒逖阿斯的時候,奧斯定正在希波忙著處理陶納派(Donatists)異端事件所留下的許多事物,並沒有參與其事。但是北非主教們的決議傳到希波,迦太基會議中所列舉的六項說法,加上白拉奇的寫作,一套稱之為「白拉奇主義」的異端邪說儼然已經在奧斯定心中才成形。在往後數年,他把這個學說套在白拉奇以及他的支持者身上,對他們施以無情地鞭擊。

再戰聖地——何罪之有

迦太基主教會議的決議是針對著凱勒逖阿斯,可是在奧斯定心目中,凱勒逖阿斯不過是個馬前卒,真正的敵人是白拉奇。既然白拉奇已經去了耶路撒冷,而與白拉奇曾有前嫌的熱羅尼莫(Jerome)6 就在那裡,於是第二回合在亞洲展開的聖城之戰就由熱羅尼莫挑起。奧斯定的追隨者、一位西班牙神父歐羅西阿斯(Orosius)也來到耶路撒冷為熱羅尼莫助陣。熱羅尼莫在耶路撒冷的這些年,尖刻的本性未改,得罪了當地的許多人,包括耶路撒冷的主教若望在內。公元415年7月,熱羅尼莫與歐羅西阿斯聯名向若望控告白拉奇。

在人的本性上,西方羅馬教會與東方希臘教會一直存有不同的看法,不像當時的西方教會有些人認為人性因著亞當厄娃的墮落而受到沾污、而基督的降世就是為了把人類從這個罪惡中拯救出來,東方教會認為耶穌的救贖意義在於他幫助人類能夠分享天主的神性。基於這樣的背景,主教若望認為有關人性的爭論是拉丁教會內部的事,與他無關,因此把這件事交給一群旅居在聖地的拉丁主教們去處理。

公元415年12月,十四位主教在Diospolis(今天以色列的Lod)開會。控告白拉奇的一方除了有熱羅尼莫與歐羅西阿斯之外,還有兩位因為牽涉到政爭而被罷黜的法國主教。歐羅西阿斯根本不會希臘文,等於是個聾子兼啞巴,而熱羅尼莫與兩位法國主教的名聲都不好;反而是白拉奇被認為是一位有心振作革新教會的虔誠隱士。

因此這個主教會議一開始就不像是為了審判白拉奇,主教們只求從白拉奇那兒確認他沒有違背教會的正統,而白拉奇也樂於向他們擔保,他並非北非主教所說的異端邪說。至於北非教會對凱勒逖阿斯的六項譴責,做老師的白拉奇不惜與自己的學生劃分界線,聲稱那是凱勒逖阿斯自己的主張,與他無關。(事實上,凱勒逖阿斯的主張的確比白拉奇更激進。)對他自己先前的寫作,他也輕易地辯解,說服了主教們他並無任何相反教會信理的主張。此時,他的幾位控告者都已他往。Diospolis的主教會議做了決議:「白拉奇同意教會的教義、也反對那些相反信理的異端,因此我們認為白拉奇是與教會共融的一員。」

決戰羅馬——風雲詭譎

這項如同判決白拉奇無罪的決議,讓白拉奇以及他的支持者如釋重負,消息很快傳到羅馬城裡他的支持圈子裡,大家都為此歡欣不已。

但是在北非教會裡,他們並不因為這個挫折就放棄。他們很清楚,能夠抵制耶路撒冷主教們決議的,只有羅馬主教,教宗,而已。因此當歐羅西阿斯在416年9月回到迦太基時,主教們已經預備好召開會議。同時,奧斯定與一些主教也聚會在密類碧(Mileve)。兩個會議一共有三百多位主教參與,北非教會的團結力量真的不容小覷,這都要歸功與前不久與陶納派異端抗爭中所得到的教訓。兩個主教會議把決議用快速密件送到教宗處,把白拉奇與凱勒逖阿斯歸於一個黨羽,聲稱他們的異端主張動搖了教會的根本權柄,因為依照白拉奇派的主張,人性果真如此美好,那麼他們就不再需要教會的代禱。

在密件中有一封致教宗的信函,內容極其謙卑,自認為只是地區主教們的決議,需要教宗的批準,實則是一封強逼教宗對白拉奇派展開全面迫害的通牒。北非主教們要求對白拉奇的寫作進行正統檢驗,並且暗示支持白拉奇派的人數眾多,對教會將造成極大的威脅。

為了給白拉奇派致命的一擊,奧斯定甚至一反主教之間平常應有的禮貌,公然威脅耶路撒冷主教,如果他不交出一份Diospolis主教會議的決議,後果要自己負責。

當時的教宗是英諾森一世(Innocent I),他年事較長,但是自信滿滿,心想他對北非主教們應該有敷衍的本錢。就借用了北非主教信函中的說法,說這樣的主張真是不對,但是他寧可相信教會裡頭沒有這樣的人。一方面,他先給白拉奇找了一個下臺階,另一方面,宣召白拉奇與凱勒逖阿斯到羅馬,以便當面求證。北非主教們對教宗這樣模稜兩可的回答自然相當不滿意,卻又無可奈何,只得靜觀其變。

白拉奇與凱勒逖阿斯還沒到羅馬,英諾森一世卻在417年3月過世,由索西穆斯(Zosimus)繼任教宗。情勢對北非主教們更加不利,因為索西穆斯是希臘人,他對耶路撒冷主教們的決議自然有相當程度的尊重,況且在耶路撒冷控告白拉奇的兩位法國被逐主教曾經是他的大敵。這些都是不吉祥的徵兆,連奧斯定都認為大勢已去。

凱勒逖阿斯與白拉奇一前一後抵達羅馬,教宗索西穆斯對凱勒逖阿斯的問詢並不深入,只是表面文章,算是草草了結一件事。對白拉奇則更是禮遇有加,在教宗索西穆斯後來回覆北非主教們的一封信中,他這麼說:「如果你們(北非主教們)在場,一定也會同樣地動容,這麼一位虔誠的好基督徒竟然被如此地誹謗。」

按照當時的羅馬法律,誣告的一方是要有報應的。當年奧斯定在他反對陶納派的論文中,就曾對此津津樂道,如今卻輪到他被說教。索西穆斯對奧斯定在理論上的爭論表示不滿,認為奧斯定濫用他的智力,忽略聖經而做一些無謂的雄辯。這件事似乎就此陷入膠著狀態:北非主教控告白拉奇,但是教宗卻不願意採取任何行動。

龍顏大怒——敗部復活

誰也沒有料到打破這個僵局的竟然是西羅馬的帝國法院。至於為何帝國法院在此時介入教會裡的爭論,誰也沒有確切的說法。有的人指出在耶路撒冷支持熱羅尼莫的一位帝國參議員夫人的家務總管,也是奧斯定的摯友,這時正好因公到了皇都拉文納。另外,一個北非的地方行政長官,名叫帕拉迪阿斯(Palladius)的希波人,也在此時被召來到京城,在皇朝裡擔任高官。行前,奧斯定是否一五一十地把白拉奇如何危害皇帝的教會、而羅馬主教卻不加處置,如此交待了一番,沒有人可以證明。但是奧斯定在陶納派異端爭論中,曾經利用國家的力量去對付教會裡的對敵派系。如今如果奧斯定重施故技,也不足為奇。

此時,在羅馬城裡發生一件騷動事件,在動亂中,一位政府的官員被白拉奇的支持者打傷。消息傳至皇城拉文納,讓皇帝弗拉維烏斯(Honorius)大為不悅。當年羅馬被西哥德人攻入搶劫時,他雖然身在拉文納安然無恙,但是卻因為無法保護羅馬居民而深深自責,此後對羅馬城裡的大小動亂,他都無法忍受。418年4月,皇帝給帕拉迪阿斯下了一道聖旨,授權給他全權嚴辦那些妖言惑眾騷擾治安的白拉奇黨羽。帕拉迪阿斯下令把凱勒逖阿斯與白拉奇驅逐出城,任何人不得為他們說項。至此,教宗索西穆斯再也無法袒護白拉奇,發表了譴責白拉奇的聲明,開除他們的教籍,並由西羅馬境內的主教廣為傳布。本來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白拉奇幸得亞歷山大主教的收容而移居埃及,而凱勒逖阿斯則此後行蹤不明,無人知其下落。

餘波盪漾——棋逢對手

教宗索西穆斯在418年12月病逝,給了白拉奇的支持者一線生機,一些意大利主教在伊克勒南(Eclanum)主教朱利安(Julian)的領導下開始圖謀為白拉奇平反。雖然白拉奇自認為是一位神學學者,但是其實他注重的是靈修的事,在神學方面的造詣只是平平而已。有些學者就指出在整個事件中,白拉奇一直沒有弄懂奧斯定批評他的神學論點。而朱利安的神學根底就要好得多,他避開奧斯定的正面攻擊點,把白拉奇的主張包裝成對天主的「讚美五曲」,讚美天主的創造、讚美婚姻的神聖7、讚美天主頒給的法律、讚美天主給人自由意志的恩典、讚美史上聖人們努力得到的功績。在朱利安身上,漸趨老邁的奧斯定第一次遇到一位跟他棋逢對手的人。

在實務上,他們向帝國法院提出重新審訊的要求。奧斯定對白拉奇派的行動早有準備。在帝國法院中有一位愛讀奧斯定書籍的法院長官波勒利阿斯伯爵(Count Valerius),奧斯定在419年請他的學生摯友Tagaste主教阿利庇悟斯帶了八十匹北非駿馬到皇都,送給皇都的御林軍,也和波勒利阿斯伯爵見了面。不久,波勒利阿斯伯爵即把白拉奇派要求重審的申請壓了下去,並且制定一條強迫所有同情白拉奇的主教們要和白拉奇劃分界限的法律。

這件事讓意大利教會極為震驚,因為代表皇帝的法院再度直接干預了教會內部的爭論。至此,意大利主教們完全挫敗,北非主教們得到最後的勝利。

此後,奧斯定發展出來的原罪論遂成為西方拉丁教會的重要教義之一。



1 江國雄:天主教歷史淺談【上十七】 羅馬帝國信仰基督的皇帝

2 江國雄:天主教歷史淺談【上十六】 信仰基督的帝國的誕生

3 本文中的「北非」指的是西羅馬帝國的北非,亦即今日的阿爾及利亞。今日的埃及同樣在北非,但是屬於東羅馬帝國,是講希臘語的東方教會。

4 他們兩人也同屬於一個名叫「天主僕人(Servus Dei)」的信友組織。

5 北非主教控告凱勒逖阿斯,說他有六項異端的主張:1. 亞當厄娃在伊甸園沒有犯罪,他們一樣會死;2. 亞當的罪不會累及他    的後代子孫;3. 嬰兒出生與亞當受造的狀態相同(沒有罪的污染);4. 人類不是因為亞當犯罪才會死,也不是因為耶穌的      復活而得救;5. 守梅瑟法律的人與信基督的人同樣可以進天國,6. 耶穌降生以前,有些人(像舊約的聖祖們)過的是沒有      罪的人生。

6 熱羅尼莫(St. Jerome)是少數精通希臘文的西方教父,他最大的貢獻是把聖經翻譯成拉丁文,他的譯本被教會訂為範本。   但是他的為人尖刻,喜歡諷刺別人,因此在羅馬得罪了許多貴族家庭,而不得不逃難到耶路撒冷。白拉奇曾經寫信駁斥熱羅   尼莫的一篇謬誤主張的文章,在當時流傳甚廣,熱羅尼莫對白拉奇因此懷恨在心。

7 奧斯定認為原罪就是藉著婚姻中男女的性關係而一代傳一代。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