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力不從心怎麼辦?
許建德
陳耀聲神父寫的《十誡與真福八端》,是一本以德行論為基礎的聖經倫理學。陳神父在書中一再強調陪養德行的重要性。
但是陪養德行並非請客吃飯,絕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不知道你是否有過「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經驗?我們想做的,硬是做不到,不想做的,卻又偏偏去做了。聖保祿就曾經這樣的感慨過(羅七14~19)。
按理說,天主造人的時候,給了我們自由意志,讓人有能力得以選擇行善或作惡。猶太人知道罪惡誘惑力的可怕,但是也相信天主給了人足夠的恩典去克服誘惑。在天主經裡,耶穌不就叫我們求天主的幫助,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嗎?
即使如此,我們還是會常常覺得「力不從心」。原來,要能夠抗拒誘惑,除了天主的恩典之外,我們自己也需要努力修身養性才行。
而修身養性絕非一蹴可幾的事,需要有恒地不斷操練。在這裡,我想野人獻曝地跟大家分享默觀祈禱中操練的經驗。
從前我曾經以為修身與靈修是兩回事。其實我們教會的靈修傳統,一開始就包含了修身養性與敬禮式祈禱的兩部分。(黃神父在靈修學史裡稱之為克修與秘修)。這個包含修身的靈修方式,在教會的隱修傳統中一直保存著。但是為一般不度隱修生活的教友和神父,慢慢地只把祈禱當作靈修,而疏忽了修身的部分。
在修身養性的時候,如何能夠有效地掌控運用自己的身心,是一個最重要的基本功夫。看過職棒比賽的人,如果早些到場,常會看得到球員在做賽前的打擊和接球練習。都已經是大聯盟的球員了,依然認真地一棒一棒揮下去,因為他們瞭解比賽前操練的重要性。一個職棒球員如果不做賽前練習,等在實際比賽中才去揮棒,一定會三振連連,守衛的時候,也難免有失誤的狀況發生。
在德行培養的事上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平常不抽出時間去操練基本的功夫,不能夠有效地掌控自己的身心,等到在生活中遇到狀況了,才想辦法應付,也難怪我自己常常有屢戰屢敗的經驗而感到氣餒。
在默觀祈禱中,有兩個操練是我們培養德行的基礎:concentration和mindfulness。前者一般譯成「專注」,後者佛教譯成「正念」,在我們教會裡好像還沒有統一的中文譯名,我暫且把它叫做「靜覺」。有的靈修學者說它們相當於我們教會傳統靈修三階段中的「煉路」與「明路」,它們也類似於禪坐中的「止禪」與「觀禪」。
「專注」與「靜覺」的操練都注重我們要生存於「當下(here and now)」之中。按照心理學的說法,當我們不必心無旁騖在一件事上的時候,閑不下來的一顆心就會開始「利用」這段空檔,或是把我們帶到過去的回憶,或是引領我們去計劃將來,在默觀祈禱中,這些就是所謂的「雜念」。「專注」與「靜覺」的操練都要訓練我們摒除這些雜念,而注重當下----此時此地,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
除此之外,二者操練的目的不同。「專注」靠著全神集中於一個物件或思想上,是為了幫助我們的心安靜下來,讓我們對內心的種種思緒有某種程度的掌控能力,有了「專注」的能力,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們要的地方,而不是受制於自己的五情六欲,隨著它們飛馬行空似地到處亂竄。因此,「專注」可以說是「靜覺」操練的基本功夫。而「靜覺」是為了幫助我們不做即刻反應(靜)地去意識到(覺)周遭的一切事物,換句話說,要能夠客觀地去覺察此時此地的環境,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這種不做即刻反應的操練,給我們一些緩衝的機會,而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和反應。此外,平常我們只會留心對我們有益或有害的事物,有了客觀的態度,「靜覺」也養成我們去發現平時不被注意到事物,而能夠察覺到周遭「所有」的一切。這樣的操練幫助我們不要眷戀於任何事物,而有一顆超脫的平常心。
度默觀生活的人,都有個期望,亦即不要把默觀祈禱局限在某個時段與地點,而能夠把這樣的態度應用到整個實際生活當中。因此,除了在靜坐之中做默觀以外,也有在走路中做「靜覺」的操練。例如在散步時,觀察四周的景色,操練不要有喜怒哀樂的聯想,而盡情超脫地在當下散心。
「專注」與「靜覺」的操練也幫助我們更接近上主。我們常常說天主是生活的天主,意思是天主是此時此地的天主。如果我們的心靈一直活在過去或是將來,我們不會與天主相遇,只有在此時此地,當我們空虛了自己,天主聖神才有機會來敲動我們的心扉。
所以,如果你在修身時覺得「力不從心」,何妨試試默觀祈禱,持之以恒,除了培養德行之外,一方面,在心靈中與天主聖神相遇,一方面,也讓心靈得到更多的自由,越能夠自由自在地去追隨耶穌基督。以此與小會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