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49期 49

芥子49期 -沈默 (王玉梅)

沈默

王玉梅

 

電影《沈默》改編自日本名作家遠藤周作的同名得獎小說,是一部探討宗教、挑戰信仰的歷史劇情片,由名導演馬丁史科西斯在台灣拍攝。觀賞精彩劇情的同時,也飽覽陽明山、金瓜石和花東海岸的人文風光,是意外的收獲。

耶稣㑹士聖方濟.沙勿略 (1506-1552),自葡萄牙的里斯本乘船出發,歷盡千辛萬苦地將福音傳至印度、馬來半島和新幾內亞的島嶼。七年後,1549年登上日本九州的鹿兒島,開啟了日本的傳教史。電影《沈默》,即描述十七世纪 德川家康 掌權實施禁教令時,以「踏繪」〈賤踏聖像〉來判定是否基督徒而定罪殺害的歷史事件。傳教士和教徒,不論選擇忠貞或背棄,內在必定會有一段十分掙扎的心路歷程。教難期間,兩位葡萄牙籍年輕的耶稣會士,甘冒生命危險前往日本,是希望查明他們十分尊敬的老師 費神父 在長崎棄教的原因。年輕神父先躲藏於長琦附近的小漁村,被官方逮捕後立即關入牢籠。神父親眼目睹教徒慘遭各種嚴刑峻罰的折磨,痛苦萬分。

其中一位年輕神父慷慨就義,以激烈的行動詮釋了自己的信仰,另一位則在官方安排下和老師費神父見面。老師已改用日本姓名,還接收了一死刑犯的家庭。他對年輕神父說:日本已成福傳沼澤,在沼澤中撒種,是無用的。神父踏繪,可以救人、可以解救被迫害教徒的性命。年輕神父則認為,教徒犧牲,是為上主殉道。面對是否拯救正在受穴吊酷刑的人,使他歷盡天人交戰之苦,最後,他放棄堅持,選擇和老師走同樣的路。年輕神父曾說:我在沈默中,聽到了天主的聲音。使我想到「沙灘上腳印」的故事。是的,天主並非沈默,祂就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受苦。

《沈默》,觸及西方基督宗教東傳所面臨的文化差異,以及宗教迫害的問題。背教者雖然茍活於世,但內心的傷痛應不亞於殉道者。他們雖然被安排成家,但都懷著贖罪的心,無限憂鬱、孤寂地度完餘生,看來格外令人不忍。在黑暗裡、在災難中,天主祢在哪裡?為什麼總是沈默無語?天主是藉著他人來傳達訓誨、教導嗎?要如何分辨以承行主旨呢?是的,沒有標準答案!因為祂賦予我們自由意志,各人依自己的良心行事吧。「天主,祢在哪裡?祢為什麼捨棄了我?」如同被釘十字架上的耶穌一樣,面對宗教迫害,受難者都曾這樣向上主呼求吧。電影《沈默》拍攝出歷史的沈默,也探索天主的沈默。

「祂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6-11】祂建立聖體聖事後,面對宗徒猶達斯的出賣、伯多祿的背離、遭持刀群眾逮捕、被士兵侮辱戲弄、不公平地審訊對待,最後慘死於十字架上。祂是天主子,卻不反抗、不抱怨、不辯論、不憤怒,只坦然接受所有的痛苦磨難。

經上記載,耶穌在復活升天前顯現給門徒,派遣他們因祂的名將福音傳遍天下,向萬邦宣講悔改。西班牙籍的聖方濟.沙勿略,是第一位到東方傳福音的耶稣會士,也是一位勇於突破困難的領袖人物。當他發現日本人很喜歡學習中國文化,許多日用器物甚至服裝、文字、建築等都仿照中國唐朝時,就決定要去中國。他認為先感化中國人,再歸化日本人,會更利於傳播福音、光榮天主。二年後,他到達廣東外海的上川島,卻因熱病去世而壯志未酬。

1582年,利瑪竇、羅明堅等耶穌會士終於完成他的心願進入中國。他們一面研讀經典古籍,一面學習風土人情。為傳福音,入境隨俗,不畏剃光頭穿袈裟,十年後才改穿戴儒家衣帽。利瑪竇神父認為,中國倫理道德和天主教的道理,有許多相似之處,於是以最接近中國文化思想取向的方式,編寫簡要的天主教要理。他們為福傳竭盡心智,採用的方法也極富創意,十分令人感動。來華的耶穌會士都是天才型的優秀學者,為東西方科學、文化交流付出了極大的貢獻。明朝重臣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等,對他們的品德學識由衷地尊崇,除和他們結交為友一同翻譯著述,亦分別受洗入教。「中國人若能敬畏上天,堯舜禹三代之風何不可還?」徐光啟說的真對!南京發生教難,他挺身而出,以自己生命擔保傳教士的清白,從此天主教迅速地在中國傳揚開來。耶穌會士的大名亦寫進了《明史》和《清史》。

丁松筠神父在接受神州傳播協會拍攝的歷史專題片《宣教士》的訪問時說,那時耶穌會最好的、最聰明、最有智慧的會士都到了中國。滿而溢神父則說,那時耶穌會派到亞洲傳教的人,五年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活著。換句話說,他們視死如歸。

很遺憾,當時羅馬教廷太不了解中國文化,「禮儀之爭」處理不當,因而打破了彼此存有的良好共識和默契。1724年,清雍正皇帝頒布通諭,明令傳教士離境、信徒退教,否則處以極刑。當時三百座教堂被沒收,為信仰遭受迫害的傳教士和教徒不計其數。1773年耶穌會被迫解散,1814年重新恢復。

十九世紀初,西方經過工業革命,人類文明跨入了一個新紀元。1807年,英國年輕人馬禮遜接受倫敦教會的差遣,隻身來到廣州拓荒,成為中國禁教一百年後,第一位來華的宣教士。雖然最初的七年中,只有一個人接受洗禮,但他毫不氣餒,繼續翻譯聖經,讓中國人了解基督信仰;開辦西式診所,以實際行動照顧窮苦弱小,讓中國人體會神愛世界,超越文化、語言和種族。懷著神的大愛和宣教的渴望,他出版了第一本,有四千五百頁的《華英字典》。1834年馬禮遜過世,他在中國27年間,共有10個人受洗。第二年,他的兒子和牧師及在地教徒於廣州成立了第一個華人基督教會,胼手胝足地渡過福傳中國最艱困的階段。之後大批的基督教宣教士前仆後繼地進入中國,奉獻生命,撒下福音的種子。

1842年,耶穌會士重返中國,在徐家匯成立傳教中心,創辦學校、孤兒院、博物館、藏書樓、天文台等。直至國民黨政權失勢退守台灣,中國政府驅逐外籍傳教士、逮捕國籍傳教士,才遷移至台港等地。繼承前輩的芳表,全力以赴地學習語言、文化,盡力融入當地的生活。除關心人們的宗教信仰,也全心全力地投入教育、醫療及社會服務。他們無怨無悔地跟隨基督過簡樸的生活,敏銳地隨社會脈動,更廣更深地為人服務、繼續為東西文化交流、宗教交談、勞工權益奔走。他們追求卓越、堅忍執著,以『更』的精神,貢獻更多更好的服務、培養更多的人才,來愈顯主榮。1917年誕生於西班牙的賴甘霖神父,是《國籍法》修正後,台北市第一位因殊勳榮獲台灣身分證的外國人。這位擁有醫學博士身份的耶穌會士桃李滿天下,每天和年輕時一樣,精力充沛地、熱情地、無私地奉獻自己,無條件地為人服務,由老人照顧到小朋友。生病的人和受傷的心靈,更因他溫暖的笑容和撫慰,真正體會到天主的大愛和祂的臨在。二女兒在台大公衛讀書時認識賴神父,畢業後長居國外。二十多年來我偶爾在彌撒後去見他,他總是立刻記起我們來,並伴隨許多親切地的關心和問候。他的愛無遠弗屆,女兒身受其益。女兒說,每當生活遭遇挫折、困頓和傷痛時,就會想起賴神父,他的身影和對她說過的話,時時鼓勵著她,帶給她愛和希望。耶穌會士的言教身教為社會做了最佳示範,相信認識的人必會以他們為榜樣,將基督的大愛繼續傳承下去。

明、清以來至民初,數以萬計的傳教士和基督徒死於屠殺。文革時期為堅守信仰,為主致命及被監禁下放勞改的國籍傳教士和教徒亦無法勝數,他們的犧牲意義深遠,成為日後福傳的種子。印證了經上的話,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才能結出許多子粒來。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