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4期 重燃傳教的心火

與麥安泰神父相遇於萬福堂

洪碧玉

  二○一一年五月萬福天主堂教友們依依不捨地歡送到台北履行省會長新職的劉志強神父,迎接來接任本堂的前省會長麥安泰神父,新舊神父交接典禮上,初見麥神父,酷酷的擺出無喜無悲却於無意中流露淡淡無奈的神情。迎新送舊的午宴上,傳協主席吳嘉俊先生恭請新神父致辭,他說:來日方長。

  第二天主日彌撒,天主给我們很大的驚喜,禮儀虔恭莊重,不知不覺中吸引我們全心全靈皈依上主,我們的天主。講道内容先把當日福音故事中的社會情況、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等資料做扼要介绍,讓人能跨越時空隔閡,明白該段聖經事件的來龍去脈,將參禮的教友們帶到耶穌在世的地理、人文的光景中,更深的認識活在凡人歷史裡的耶穌,再拉回到說故事在當下對我們的意義,最後總结耶穌所行所說的一切,都在表達天主對我們的愛。第一台彌撒结束後,我們直覺以後參禮彌撒將會很享受。天主賜给我們一個好大的禮物喔!

  從此,我不願意錯過麥神父的主日和平日彌撒,遵從他的建議,彌撒中非必要不看彌撒經書,用耳朵聽用眼睛注視著主祭者,更容易全神投入祭獻中。麥神父主祭時舉手投足、躬身下跪,皆充滿節奏和韻律感,他的用心和專注,很幫助人跟隨他的動作和語言,進入基督的奧跡中,融化在天主無邊無際的聖愛裡。有一天我發現新大陸般跟他說,彌撒中念的禱詞有對天主的讚美感謝、有聯同天上天使及諸聖對上主的齊聲頌揚、有偕同整個教會為人間生者、死者的各種需要祈禱、更有聖神聖化的禮品,成為基督的體血祭品,作為我們的生命之糧。幾乎涵蓋了生活的全部面向,是個非常周全的大祈禱呀!他笑著說正是!參加一台他做的彌撒真叫人得著平安。

  卸下長達九年的主徒會中華省會長職,他以為由劉神父接任三年再連任三年省會長職,他會在高雄長住六個年頭,所以搬運了沈重的書、書桌、電腦、床等等家當南下,不假他人幫忙,使力過度,致舊疾加重,不得不去開刀。才出院沒休養就回高雄,幸虧神父的朋友張大哥古道熱腸,到我們教堂仗義扶持照顧他,幾週後神父身體較康復,張大哥才回台北。

  在台北土生土長的麥神父,五月天移居赤日炎炎的高雄,住在整天烤得熱烘烘的神父宿舍二樓,初來乍到水土不服,開刀後身子更虛弱些,加上老舊冷氣機開半天室內空氣不涼,睡場覺真夠折騰他。

  所以在九月慶祝中秋節堂區的烤肉活動中,神父身體撐不住發起高燒來,當時的龐副主席匆匆忙忙送他到榮總急診,回來後仍在發燒,全身虛脫無力的神父三餐頓成問題,幸虧幾家教友輪流陪神父進餐,和神父閒話家常,趁機拉近彼此的熟悉度和友誼,也共同籌劃堂區的走向。本堂許許多多教友們對他的熱情善意,使他在當年歲末聖誕節子夜彌撒結束時,由衷宣布「麥神父是你們的」。我們大家多麼興奮感動!

  履新不久,他察覺教友間人際溝通有問題,所以先開這方面的課,神父資料豐富、教材有趣、舉例生動,前來聽講的弟兄姐妹們都覺收穫滿滿。他教我們瞭解事件常是中性的,每個人的反應卻千變萬化,就必須要用認知輪來解讀自己,才能釐清關係。我們的批判、抱怨、憤怒、哀傷、興奮、……都是我内在心裡的外在表露,用心看都可以瞧見隱形的自己。不是别人的問題而是自己卡在心中的事,解鈴還需繫鈴人││自己。同樣聽別人的事時只要聆聽,那是別人自己要做的功課,小心不要亂給主意隨意介入,才有助於別人的成長。我有相見恨晚的感覺,若能早些年討教,對自我的觀照當更清明,不致於常跌撞得那樣鼻青臉腫,當年職場預備教材和圖片更能手到拈來,用不著搜尋地那般辛苦。神父給的教材到現在偶而拿出來看看,總能溫故而知新。

  神父希望我們教會有偌大空間,不僅主日教友活絡,平日也要有活動,即使不沸騰鼎盛也要有人氣。所以病體稍癒,他就迫不及待地坐在椅子上,對前來探望他而筋骨欠缺運動者,示範起高位置太極導引來,希望主內弟兄姐妹們身體和心靈都康泰健壯。十月下旬,雖然正式開課只來了小貓三隻,神父還是很堅定地開始每週二、四上午兩次太極導引班的課,同時教友瑜珈老師周治菁也一邊對外招兵買馬,一邊就開起瑜珈課來,於是教堂白天晚上都有學員來來往往上課,平日冷清清的教堂頓時生意盎然。神父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坐鎮教堂,手機也全天候開著,弟兄姐妹有事很容易隨時找到他,任何人到教堂來,汽車或摩托車引擎一熄火,就可見神父探出頭來問問是誰呀。知道有神父常常在,到教會來,感覺很安全很溫馨。

  他常調侃自己是宅男,其實他是強烈意識到自己是修道人,隻身在外祈禱神修課業不能少,一週兩天小齋和在修院沒兩樣,週三上午固定輪流拜訪數位年老力衰的教友,送耶穌聖體給他們,在陪他們閒聊當中,神父很能聽懂伯伯媽媽們的話中話,且有本事很得體地安慰人,為受訪者送出積極正面的能量。洪崑田、緞姐伉儷和我承蒙神父不棄,讓我們隨著他去探望教友,每次回來後我們心中總是陽光滿滿。不方便我們做跟班去拜訪的教友,神父就另擇時間自己去訪視。每週三下午神父去高醫協同天主教病人之友社探訪在高醫住院的教友,為他們送聖體,傅油,有時還輔導心靈苦悶失望者。週三是他非常勞心勞力忙碌的一天,常見他晚上倦容滿面,還努力撐著到福傳樓來跟大家打招呼。
  二○一二年高雄教區查聖經比賽,本堂不小心抱得季軍歸,次年雄心壯志,志在奪魁却慘遭滑鐵盧,本隊輸了就使性子,去現場加油打氣的神父,為我們輸不起的態度心中很是不以為然,却仍默默陪着黯然躲在陰暗角落的我們,直到曲終人散。我們終於認清比賽是方法,勝利是偶然,重要的是讀聖言。以後出賽時,神父總說赢了我們請他,輸了他請我們,輸赢都少不了一頓吃喝,真是皆大歡喜!

  我們很喜歡神父主祭的彌撒和講道,因為他都是有備而來的,他花很多心思讀經,看聖書,看教會報導及刊物,再去默想組織起來,主日彌撒完,他那如釋重擔般整個人都輕快起來的神情,就知道他有多努力下工夫在主日的敬拜禮儀上,好給他的羊群最好的滋養。他講道内容多以當日福音為範圍,但在守聖時的講道就較海濶天空,有一次他講亞巴郎獻子,百多歲的亞巴郎獻出他晚年才生下的兒子,那是他的心肝,他的命!天父就像這樣為我們獻出祂的愛子,我們終於較能領悟天父抱著十字架上耶稣的心情,衪的痛和衪的愛!某個週六聖母瞻禮日,道明會前院長蘇修女清晨彌撒前,臨時請麥神父給彌撒中要發願的陳修女幾句訓誨,神父說聖母领報時,低頭看自己就覺陰霾重重,抬頭注視天主,就雲消霧散。修道生涯若效法聖母,定睛天主,常常會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神父即席授命,講道仍見真章,在我以為天主的手短了時,這番見地也常支持著我繼續向前走。

  神父每週一彌撒完後去台北,當天晚上回來,因為要帶他生病的母親看病。未調來高雄前,他較能常去看身體每況愈下的媽媽,需要時隨時支援很方便,南來後遇媽媽有狀況,就只能乾著急或無奈地放手,原來這就是他初來乍到時眉頭輕鎖的因緣。母親過世後,他念及主徒會内,年邁的老神父們,日近黃昏,該當抽空去陪陪他們,所以他每週一仍返北,那是他唯一的週休一個白天。
  教堂回來了幾隻迷失幾十年的羊,我們不知道如何幫她們,神父一口答應親自開班授課,真令人喜出望外,再慕道班就這樣誕生了。每週四上午十點上課,神父用香港徐錦堯神父的《慕道再慕道》這本書做授課教材,有進度又開放天南地北的提問,神父的講說與解答總令我們折服。當了數十年如一日的老教友,我們對信仰、對教會、對禮儀常是迷迷糊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特別是大公會議後聖神怎樣更新教會,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神父不厭其煩地詳加開示,修正我們對天主、對教會諸多似是而非、人云亦云的錯誤解讀。印象很深刻的是聖事、聖母、聖人、聖樂、聖像、奇蹟等等都是「指月」,標的是天主,人唯一要做的只是相信天主。與我們在教會中常聽到的:「在一切事物、一切人身上看到基督」有異曲同工之妙,卻更有東方韻味,擦亮了我們生命深處原有的瑰寶,「指月」成為深深刻印在我心中的一幅美麗圖畫。

  後來我們又讀了「亞洲主教會議文獻」,及教宗方濟各的〈福音的喜樂〉通諭,我們的天大疑難,神父很快地就能剝繭抽絲,理出我們表達不清的頭緒,四兩撥千斤般直指問題核心,言簡意賅中已撥雲見日了。每回上課總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

  常借閱神父的藏書,發现都是他看過的,上面都有他的眉批,他聖書看得多,又識人深,只要開口問他,他就知道誰適合看那本聖書,那本神修書為誰可能太難些,最好他先閱讀哪一本。他也努力教我們祈禱,我老是搞不清默想和默觀的不同,有一次守聖時他講道說:默想是用腦袋想。默觀像看電影看小說一樣整個人投身情境内,我和世界都消失了,真是茅塞頓開!遇到來教堂祈禱的教友,神父常說:也為我念經喔!原對念經有幾分排斥的我,也漸漸明白念經、默想、默觀、各式各樣的祈禱其實通通都好,只是因地制宜,都是跟天主共融。神父也讓我見識到時辰祈禱的豐富及與普世教會共同祈禱的壯麗,慢慢地把自己支離破碎的信仰一步一步地整合起來。外子也在神父言行的薰陶下,不再做標準天主教徒:準時上教堂,坐後排,彌撒一結束就準時離開,片刻不多留。而開始破天荒地認真祈禱起來,也自動自發地肯投身教會的服侍工作。走過婚姻生活的風風雨雨,外子的皈依,是我想都不願去想的事,是天主藉麥神父的臨在賜給外子的大恩寵,對我來說那是一個奇蹟。
  執事培育時期,在國外受到講究品質的嚴謹禮儀課程訓練的神父,常覺得目前台灣教會彌撒中選唱的歌曲,與禮儀的意義和氣氛不搭,分道揚鑣,所使用的幾個答唱詠曲調都較花俏難唱,不是我們普羅教友唱得來,與其答唱得破破爛爛,失了禮儀的莊重美感,不如改唱慈母教會千年來禮儀中,使用的重視咬字清楚甚於音調的傳統額我略曲調,較能表達彌撒大祈禱的内涵。外子在神父和道明會陳修女的指導下,很勇敢認真地编寫有些許額我略曲調精神的主日答唱詠曲,並協助招募兵馬成立本堂的聖詠團,神父還自掏腰包為教堂添購音色亮麗的電子鋼琴,使教堂在彌撒及各樣慶節上,增添許多聲色。

  我們喜歡在教堂多管閒事,自以為是替天行道,神父常答以誰傷害得了天主,讓天主做天主,人做人。禮儀是生活的昇華,因此他希望彌撒中各種角色分別由不同的人擔綱各司其職,井然有序高潮低潮節奏分明中,體現禮儀一氣呵成之美。他為此不但親自披掛上陣,為禮儀組生動地示範導演,更從台北敦請禮儀專家慈佑會吳新豪神父來本堂,為我們詮釋禮儀之奧意及如何彰顯其美。無奈我們積惡習已深,若不常耳提面命,很容易就故態復萌,孺子頗難教,唯恐傷我們的心,神父有時也只好暗自苦笑在心頭嘍。

  神父很有本事拉攏學青和小朋友的心,常常看他們聚在神父樓學吉他、看影片、話家常、彼此尋開心,神父和他們吃披薩去,陪少年狂,就這樣牧人有羊兒味,羊兒有牧人味。

  不論在安靜的教堂或在喧嘩的殯儀館,神父主持的殯葬禮儀總是進退得宜、莊嚴肅穆,彌撒中神父介紹已逝者平生信仰、天人關係絲絲入扣,感人至深,直教家屬、親友、賓客起敬起重,生死兩相安,誰能如此被送行必會含笑九泉。

  為許多上班不克前來學太極導引或瑜伽的教友,神父也曾禮聘同會客居台北的羅志明神父,來教我們幾招簡單易上手又非常實用健身的自然養生氣功。那些日子,教會常常歡天喜地的賓客滿堂,兩場別開生面的婚禮更是喜氣洋洋歡樂滿溢。

  本堂傳協會在神父上任後人才逐漸濟濟,組織逐步正常,運作漸趨健全,堂務工作開始欣欣向榮,避靜、朝聖、聚餐、跨年、讀經、訪安養院等等活動按部就班地隨季節的脈動流轉不息。理事們有時會為相左的意見僵持不下,神父以大鵬鳥翺翔長空的視野,常能帶領我們上到至高點,讓我們見識更開闊寬廣的天地,因而化解爭執於無形。
  太極導引班和瑜伽班漸漸打出口碑,慕名來上課者日衆,二○一四年堂慶彌撒後,瑜珈班、太極導引班、聖詠團,青少年話劇,樂器演奏等都能有些水準又喜悅盈盈的演出,上主的子女嬉戲於天主的殿宇,滿堂老中少在上主的庭院一齊讚頌歡騰,好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面,回味無窮真令人緬懷。
  物換星移,風雲變化世事莫測,二○一三年主徒會恒毅中學校長,比麥神父年輕的陳神父胃癌去世,二○一四年信誓旦旦,待卸下省會長職就回鍋再來接任本堂的劉神父,也趕赴天鄉去了,主徒會人手驟然短缺,麥神父長年當過省會長,對會内事務瞭如指掌,有他放心不下又鞭長莫及的焦慮,到底那是他深愛的修會,加上當時堂務有讓他使不上勁的憂心,内外交瘁,在外單槍匹馬,却沒人可與之商議,或許感覺精疲力盡,遂向長上提出想休假好能走更長遠路的願望。長上閃電似地馬上答應一年安息年,且即日生效,十月十八日我們十分悲傷地到台北告別深深愛戀本堂的劉神父,當晚回到高雄又聽到麥神父也要離開我們的消息,晴天霹靂,一日雙殺,真是情何以堪?
  雖然麥神父說是休假一年,但我們都心知肚明,以主徒會當前的人力,要兼顧萬福堂需要很大的決心和上主的慈悲,我們無盡感謝主徒會近五十年來對萬福堂從無到有、到現在規模的辛苦付出,感激麥神父睿智的教導、帶領與陪伴。可是我們也非常不願意三年半就劃下「來日方長」的句點,祈願麥神父和主徒會的會士們永遠是我們「萬福堂教友的」。祈求天主賜福主徒會能有很多的新會士,有朝一日南返重拾舊山河,祈願上主復興祂的教會,願天主在那一日圓我們萬福堂教友是「主徒會的」美夢。(2016/03/22)

主徒會麥安泰神父

105.4.16高雄分會真福山避靜,前排右3為陳浩斌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