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談「小會的靈修」
吳偉特
最近(2018年4~5月)小會在e-mail來往信件的「小會團體靈修」討論中,大家「七嘴八舌」的表示了一些看法與意見;吳伯仁神父針對我在2018年5月4日e-mail回復文:「小會該不該有團體靈修?」,提出了吳神父的「大哉問」:「小會的靈修是什麼?……從起初如何走到現今?從那裡著眼入手的?是什麼樣的一個過程?……小會的靈修特色是什麼?……小會的全名用了神修(靈修)的詞彙,卻說不出小會靈修,不是很奇怪。……」
什麼是「小會的靈修與特色」?十幾年前,當時的耶穌會遠東省省會長劉家正神父在參加小會的苗栗飛牛牧場小會共融營時,就曾問了小會這個問題:「小會的神修是什麼?」當時大家的回答,似乎並沒有給劉家正神父一個完整滿意的答案。
這個議題:「小會的靈修與特色」,在小會中似乎從來沒有當成正式專題或議題來討論;在小會的「心泉」刊物中,也很少有分享文章論及;可是這確實是一個可以讓會員來討論、深思、或表示意見及看法的「大哉問」題目;小會向來針對任何議題或問題當值得討論時,會員總是會「七嘴八舌」的表示自己意見及看法,然後慢慢的在「七嘴八舌」意見及看法中達到共識,從過去到現在皆是如此;例如小會的宗旨、精神、宗旨精神輔助說明、會員手冊、「心泉」刊物的主題文章、……等等。
其實,「小會的靈修與特色」一直都已在伴隨著小會五十餘年來的成長,已經不知不覺的熔入在許多會員兄弟姐妹的日常生活之中;雖然各人距離耶穌基督的最高標準:「奉獻所有、神化一切」,還有相當努力的空間與距離,但大家皆願意在每天的神修生活中,尋找天主旨意,使自己『更』能事奉天主,並且『更』有為兄弟姐妹服務的精神。
我與小會結緣已超過五十年,五十年來小會的大大小小事情與變化,幾乎都有參與其中;所以我願意第一個來回答吳神父的「大哉問」,就算是「野人獻曝,拋磚引玉」吧!也期望小會的兄弟姐妹能「七嘴八舌」的來表達自己意見及看法。
一. 「小會的靈修」就是「基督的靈修」
套一句小會「會員手冊」中論及「小會的精神」話語:「小會的精神就是基督精神:愛」;所以我個人認為:「小會的靈修」就是「基督的靈修」,會員一切以基督為楷模,效法耶穌基督,依照基督的生活典範而生活。
所謂「靈修」(spirituality),依據輔仁大學「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光啓,1996)的「神學辭典」定義:「靈修是指身心修養的專門學識與學習過程;六十年代以前都使用『神修』一詞。」由於「人」對人的存在與其終極嚮往,有不同的認知與信念,例如有不同的哲學思想與宗教信仰,因而對靈修的理論與實踐,就有不同的學說與宗派。
天主教的「靈修神學」(或稱「靈修學」或「神修學」)是神學科目之一;其目標是幫助人如何修持身心,以達到天、地、人合一的終極圓滿;更具體說是如何使「天主子民的生命」積極成長發展,而達到與天主的合一。
至於「基督徒的靈修」(christian spirituality)則是指依照基督在聖經中所顯示的「生活規範」,而逐漸建立起來的身心修養專門學識與習修過程;基督徒一方面效法基督,依照基督的生活典範而生活,同時慢慢集合這些生活經驗,而逐漸整合成為可以修持身心的專門學識;例如靈修學或靈修神學。
「基督徒的靈修」亦可說是依照聖經精神,特別是福音聖訓與教會的傳承,在基督奧體教會內積極成長,最後與天主達到天人合一的共融。
其實,無論是靈修神學或基督徒靈修的目標,都在幫助信者如何修持身心,如何更接近天主,最後走向天主達到合一的境界;修持身心時首先當然是按照福音的內涵與傳承來探討與學習,其次依照歷代聖賢對修持身心已有的經驗方法,學習如何在基督內活出天主子女的真正面貌。
大體上,可幫助修持身心成長的方法,「靈修神學」或「基督徒靈修」皆指出「感恩聖祭」與「和好聖事」的重要性,因能使靈性生命聖化並可與基督密切結合;其次為「勤讀聖經」與「熱心祈禱」,可使天主「生命之言」慢慢的滲入到信友的日常生活中;由於教會中曾有許多聖人留下了許多相關寶貴參考資料,因此「閱讀聖書」及「接受靈修輔導」亦皆為可幫助的有效方法。
教會初期有闗信仰的論述,大都為針對信仰或靈修生活方面;在十六世紀中古時代文藝復興時期,聖女大德蘭(1515~1582)、聖十字若望(1542~1591)、聖依納爵(1491~1556)等人對教會靈修生活皆有重大貢獻,他們的著作論述對靈修神學的發展,影響深遠,一直到現今;早已成為許多修會或平信徒團體的靈修法寶。
小會的成員認知小會的宗旨是「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在生活中成全自己,在教會內團結,以完成使命。」小會的會員都願意不斷的追隨聖神的啓迪,時時體悟聖經的精髓,虔心祈禱,努力增進個人與團體的靈修生活;所以小會要求小會會員的神修生活方式:「在任何事上都看出天主的聖意,以實現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這是小會要求會員的最高理想與目標。
至於如何達到這個目標,「會員手冊」中亦列出了許多可資幫助的方法,諸如祈禱、省察、看聖經或聖書、奉獻、……等;除積極的參與感恩聖事與和好聖事外,也應積極的參與聖洗、堅振、婚姻、聖秩、傅油等聖事禮儀;妥善選擇自己的神修輔導(神父、修女、信友或小會會員);靜下來(避靜、退省、退修或靜修)檢討自己神修生活的進展、偏差或方向;積極的參與小會或教會內外各種福傳或社會服務工作。
上述小會「會員手冊」中提供的方法,幾乎都已涵蓋了前述「靈修神學」或「基督徒靈修」所列出的可幫助修持身心的成長方法。
因此,「小會的靈修」是要求會員一切以基督為楷模,效法耶穌基督,並依照聖經中基督的生活典範而生活,因此我個人認為「小會的靈修」就是「基督的靈修」;因為基督是以人性的途徑,在祂的靈魂與肉體中,表現出天主聖三的神性行為,祂以自己的整個生命作我們表率,以身作則給我們立了效法榜樣。
二. 耶穌基督是真天主也是真人
基督信仰的確實內容是:「我們相信天主聖子是因著天主聖神的德能,經由童貞女子的瑪利亞出生,以人的姿態來到世上人間。」
耶穌基督到底是天主呢?是人呢?或是神人兼具呢?還是一半一半呢 ?早在公元初的幾個世紀,就曾發生好幾件爭論耶穌基督的本性與本質重大案件;這些違反救恩真理與信仰核心的案件,在教會稱之為「異端」。
信仰上的諸多奧秘,多為屬神性及與天主交往時的個人感官觸動,以及個人感性層次的心領體會;在以純粹人文理性式的窮理哲學探索過程中,常會產生不同的結論與見解;因此,哲學的盡頭要衍接上天主在聖經中與教會傳統的啓示,才能完整地闡釋神學上的諸多概念;在教會的發展中,異端一直不斷的出現,這也是羅馬梵諦岡教會捍衛教義的重大任務。
真理愈辨愈明,在長期思索與辨論的過程中,許多異端慢慢逐漸消失;護教者與教父們在據理力爭的駁斥中,更能釐清並進一步深層的闡述重要信仰核心概念。
為保護真理,經過了好幾次大公會議(第三、四、五、六世紀)五次會議的結果,澄清了事實,消除了異端。
總結耶穌基督的本質、本性:「祂取了人性,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同時,祂仍舊是真實而完整的天主。」
第五世紀第一次(公元431年)厄弗所大公會議聲明:「天主聖言,使一個具有理性靈魂的肉體與自己結合為一,而成為人;亦即,在本質上,耶穌基督具有完整的天主性與完整的人性,但這兩個本性,同時完整無缺地,存在於降生為人天主第二位聖子耶穌基督的身上。」
第五世紀第二次(公元451年)加西陶大公會議聲明:「耶穌基督,擁有完美的天主與完美的人性,祂是真天主也是真人,具有理性的靈魂與肉體;在神性方面與天主聖父同性同體。在人性方面除了罪惡之外,其他一切與我們相同;祂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按神性所生;後來祂又為了我們人類,和我們的得救,按人性生於天主之母童貞瑪利亞。」
「唯一的同一位基督!主!天主的獨生子!我們必需承認祂有兩性,這兩性絕不混淆,絕不變遷,絕不分裂,也絕不離散。
亦即,這兩性雖然合於一身,並不因此喪失彼此的區別,甚至因為如此,而使兩性各自的本質得到保全,而共存於唯一的人,唯一的神人合一的天主第二位聖子身上。」
總之,耶穌基督是天主,也是真人,祂的天主性與人性結合在祂的天主性位格中;為此,祂是天主與人類之間的唯一中保。
第七世紀(公元6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聲明:「基督有兩個意志,兩個本性的行動,一個是天主性的,一個是人性的;祂所具有的這兩個本性,不但不相互對立,而且彼此合作,好使祂的人性在服從天父聖意的心情下,樂意承行祂的神性為了我們的得救,而與聖父與聖神共同決定的事。」
亦即簡單的說:「基督的人性意志,毫無困難阻礙地,順從祂神性全能的意志。」也就是說:「祂的人性理智與意志,與祂的神性完美的配合,並聽從神性的決定。基督的神性,與聖父與聖神完全相同。」
因此,我個人認為:人「藉著洗禮,由水和聖神而『生』為天主的子女」的意義,是「基督徒因著『洗禮』,開始從『人性』藉著『基督』走向『天主性』的『神性』」;由於基督本身有兩個意志,兩個本性的行動,一個是天主性的,一個是人性的;祂所具有的這兩個本性,不但不相互對立,而且彼此合作,好使祂的人性在服從天父聖意的心情下樂意承行;因此基督的人性意志,毫無困難阻礙地,順從祂神性全能的意志。
但受洗成為基督徒的我們,一開始只有人性,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開始修練自己,使自己藉著「基督」慢慢走向「天主」的神性,那麼假以時日,一定會如同耶穌基督一樣達到:「基督的人性意志,毫無困難阻礙地,順從祂神性全能的意志。」也就是會使我們「基督徒的人性意志,慢慢的毫無困難阻礙地,會順從神性的意志。」
三. 聖經中基督的人性生活典範
人藉著洗禮,由水和聖神而「生」為天主子女;因此基督徒的靈修基本內涵是「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成長茁壯使『新生命』呈現出天主子民的真正面貌」;由於人性的軟弱與周遭環境影響,會阻礙,傷害,甚至破壞「新生命」的成長與茁壯;因此,耶穌基督早已在祂在世的三十三年中,尤其是最後三年,「以身作則」的立下了「生活典範」,以使追隨祂的後代天主子民,學習如何與天主建立良好關係?如何在生活中成全自己?學習如何克服困難或拒絕誘惑?如何常作天主所喜悅的事?如何祈禱?如何愛人?如何服務他人?………;聖經中耶穌基督立下的榜樣與示範,處處皆是,祂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學習的模範。
做為基督徒的我們,「基督徒靈修生活」的目的,就是在「幫助自己尋找天主的旨意,使自己『更』能事奉天主,並且『更』有為兄弟姐妹服務的精神」;在聖經中的耶穌基督,當然是我們的良師,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經常或甚至每天閱讀聖經的重要理由之一。
耶穌基督為了我們人類,從天降下的目的,乃是:「為使我們人類能分享天主的神性與永恆生命。」耶穌基督祂取了人性,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同時,祂仍舊是真實而完整的天主。天主聖子在人世間,祂用人的手工作,用人的理智思想,用人的意志行動,用人的心去愛。祂由童貞瑪利亞誕生,確實成了我們中的一個,除了罪惡之外,完全與我們相似。
1965年的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文獻【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第22節中再次強調:「在降生為人的奧蹟中,聖言取了人性,但沒有因此消滅了祂的人性。」天主聖子成了人之後,祂也要在「智慧、年齡、身量和恩寵上,漸漸地增長。」(路二52)「孩子漸漸長大強壯,充滿智慧,天主的恩寵常在祂身上 。」(路二40)
因此,耶穌基督的人性,不是憑自己,而是憑它與聖言的結合;在耶穌基督的人性認知中,也顯示出屬神的洞悉力,能透視人心中隱密的思想;做為基督徒的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如何使自己的人性與天主聖言結合,在「為人處世」上能顯示出屬神的洞悉力。
聖經中多處記載著耶穌基督人性的真情自然流露;四部福音」(瑪竇、馬爾谷、路加與若望)中,皆有相當多的記載耶穌所顯示的人性真情事件:慈心、憐憫心、歡欣、傷感、生氣、斥責、憂悶、驚懼、煩亂、恐慌、嘆息、…;甚至耶穌會「因極度恐慌,……汗如同血珠滴在地上。 ……」(路二十二44、瑪四23~24)。
四部福音中記載:「耶穌…走遍了...,宣講天國的福音,…治好民間各種疾病,各種災殃;祂的名聲傳遍了…,人就把一切有病的、受各種疾病痛苦煎熬的、附魔的、癲癇的、癱瘓的都給祂送來;祂都治好了;…他們…於是有許多群眾…跟隨了祂。」耶穌對於凡有求助祂的人(生病將死的人、癩病人、瞎眼人、癱子、被附魔的人、血漏病人、病死的人、犯罪的人…).無論他(她)們信德的大小,皆一一完成他(她)們的心願與請求。
聖經中基督的人性生活典範,處處都有描述,因此當我們在進行靈修生活操練,當我們黙想及省察時,先要去除自己心中的不當阻礙或喜愛,才能得到心靈的解放與自由,之後才能看清楚天主旨意與自己努力的方向,最後才能依照天主旨意,調整或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
天主聖言取了人性,但沒有因此而消滅了基督的天主性;因此祂是一個完完整整在世上生活的人,基督以人性的途徑,在祂的靈魂與肉體中表現出天主聖三的神性行為。為了符合祂甘願屈尊就卑,取了奴僕形體的事實,基督也要在日常生活中詢問從人性方面非靠經驗無法得知的事情(谷六38、谷八27、若十34等)。
耶穌基督一生都在啓示天主聖父;祂降生為人的目的是承行聖父的旨意,顯示天主對人類的愛;祂的一生都是救贖的奧蹟;祂出身貧窮,是為使我們變為富有;祂在納匝肋度過三十年孝順、服從與木匠生活的隱居生活,為補償我們的驕傲與倔強;祂治病驅魔,承擔了我們的病痛與不安;祂在公開生活中講道教訓,是為使我們能接近與認識天主;………;祂以自己的祈禱,引領我們祈禱;祂以自己的犧性生命,使我們體會到祂的愛;祂以自己的復活,使我們成義。
總之,基督除了一生為我們生活,也以自己的整個生命作我們表率,以身作則給我們立了效法榜樣;所以基督是小會會員神修生活的導師,我們一切以基督為楷模,效法耶穌基督,依照聖經中基督的生活典範而生活。亦即「小會的靈修」就是「基督的靈修」。
四. 小會的「神修溯源」策略計劃行動
「在任何事上都看出天主的聖意,以實現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是小會會員每天在修練自己靈修生活時的必然功課!我們最高的理想與目標,是在每天自己的神修生活中,尋找天主的旨意,為達此一目標,我們應設法不斷求進。
由於生活方式的不同,小會一直期望藉著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環境,在各自生活崗位上發揮自己所有的能力;以各人或小會團體的的身份,在小會、或教會內外與人合作及服務。
至今已出刊95期(2017年12月,208頁)的小會「心泉」刊物,五十年來大都維持一年兩期的成長速率;「心泉」早期取名為「神聊集」,以刻鋼板油墨印刷方式發行,原為不定期出刊;「神聊集」至12期時在1977年正式改名為「心泉」,成為小會思想、宗旨精神、演講、神聊、信仰或生活分享、通訊、會務、…等的綜合性刊物,一年出刊二期;2016年自94期起改為一年一期。
回顧小會的過去,確實是在天主聖三帶領下,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會員們在參加小會後的心靈成長、靈修及心路歷程記錄,每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都已忠實的記載在各期『心泉』中,這些都是大家努力實現小會宗旨目標的具體成果!『心泉』可說是小會這個團體及成員在天主內成長的記錄!
以「文字福傳」為目的的北美分會「芥子」電子版刊物,近年來也已成為北美地區小會會員專題討論、福傳亮點、信仰、靈修或生活分享、詩情畫意、相互連絡、通訊、會務、……的重要精神食糧;「芥子」一年出刊四期,每期文章精彩、深入與扣人心弦;目前已出刊至52期(2018年5月)(「芥子」目錄網址是:
http://ccsc.pixnet.net/blog/category/5535569)。
小會的「會員手冊」是小會的「鎮會之寶」,是小會團體在天主聖三帶領之下,經過「團體分辨」逐漸蘊釀出來的共同理想、體驗、結果與心得;可作為宗旨、精神、陶成、行政、會議、認識小會、……等的依歸;1975年的「會員手冊」版,包含1970年通過的小會「宗旨」與「精神」、1974年的「宗旨與精神輔助說明」等內容;目前完整的2012年修訂版「會員手冊」(208頁),除原來的內容外,增加了會章的上篇與前言、下篇、章程修改內容、1985年的陶成輔導計劃、小會精神與四部福音等。
小會的宗旨秉持著梵二精神,認為「聖言的種子」也蘊含在中國文化之中,在本地化過程中,小會期望用中國人方式表達基督的思想、精神,以能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梵二大公會議憲章(GS8)中強調:「教會歷來執行其使命的作風,是一面檢討時代局勢,一面在福音神光下,替人類解釋真理,並以適合各時代的方式,解答人們永久的疑問,即現世及來生的意義,和今生與來世間的關係。」亦即要以福音的眼光來審辨時代徵兆或時代訊號;因此小會與會員需要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天主的手指方向、解讀天主對我們說了些什麼,好能得到真正的時代訊號。
2012年修訂版的「會員手冊」中每一主題內容,皆可使會員重新反省自己參加小會的動機、並深入體會小會的宗旨精神,進而使自己與團體建立更親密闗係。
因此,小會在2013年由總會「研設組」組成一個「專門輔導小組」(由6~8位終身奉獻會員組成),依據「會員手冊」各個主題內容籌劃「神修溯源」行動計劃;計劃執行內容為透過目前小會現有的讀經小組,或按工作或居住地區另行分組,每組5~6人,每月一次共計十八次的聚會,採用按照「神修溯源」行動計劃製作、設計與編撰完成的「神修溯源手冊」(24頁,詳見附加檔案:「神修溯源手冊」PDF檔)分別在各分會分組進行分享,每次聚會分享約需二小時,整個一輪十八個主題完成約需一年半時間;這套「神修溯源」行動計劃可視情況或需要,在結束後每隔一段時間再在各分會再操作一次一輪十八次的聚會分享。
每次「神修溯源」聚會小組分享時,每一小組帶領人由2~3位終身奉獻會員擔任;並在「神修溯源」聚會進行後定期進行輔導與後續檢討;每次「神修溯源」聚會小組分享後由帶領人填寫「小組進度問卷」,再交由「專門輔導小組」回饋意見。
「神修溯源」聚會小組分享先行由台北、台中與高雄分會開始進行,北美分會在台灣三個分會進行一輪18次總檢討之後才開始施行。
「神修溯源」聚會的進度表,依據「會員手冊」各個主題內容分成十八個主題;每個主題相闗需要聚會前預先閱讀參考的會員手冊「宗旨與精神輔助說明」閱讀頁數與聖經經文,以及在「心泉」刊物中相對應該主題的相闗文章,都清楚的以列舉方式列表在進度表中;「神修溯源手冊」亦列出各主題相關的「省察題目」6~8題,幫助會員在預先閱讀、黙想、反省與聚會時分享之用。
「神修溯源手冊」的十八個主題分別為:(1)小會會章前言;(2)上篇第一章 宗旨: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 第一節 基督的使命;(3)第二節 天主的旨意;(4)第三節 中華新文化及教會新意識;(5)第四節 參與真理的尋求;(6)第五節 公義和諧的社會;(7)第六節 激發及培養信德;(8)第七節 使命的完成;(9)上篇第二章 我們的精神及生活態度 第一節 基督的精神—愛;(10)第二節 實踐基督愛的精神;(11)第三節 我們生活態度的源泉—信仰;(12)第四節 超脫和喜樂;(13)第五節 進取;(14)第六節 合作與服務;(15)第七節 小會內的合作;(16)第八節 小會外的合作;(17)第九節 神修生活;(18)總複習:答覆召叫。
為幫助會員對所有曾刊載在「心泉」刊物,有關小會宗旨、精神方面的文章,能快速找到相關的論述資料,小會曾在「心泉」63期(2000年)160頁至192頁,與「心泉」76期(2007年)135頁至147頁,分別刊載了「心泉」第12期至62期與第63期至72期共計六十期的「心泉文選」目錄資料。
為配合「神修溯源」計劃的進行,小會也特別按照「小會會章上篇」各主題與相對應之條例,依照「心泉文選」目錄資料,在其中選取二或三篇神長或會員論述文章,作為會員在省察自我時,除了預先可參考原有附在「會員手冊」中的「宗旨精神輔助說明」文章外,亦為在進行「神修溯源」計劃時,另外提供給會員的預先閱讀參考資料。
五. 另類的「團體靈修」輔導方法--「神修溯源」策略計劃
目前(2018年4~5月)正在進行的「小會該不該有團體靈修?」e-mail討論議題,已有一些家人與神長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個人與建德和胡神父、曾神父的意見極為相近:我認為:「……目前小會不需要有定於一尊的團體靈修,因小會不是一個修會團體;目前各個修會團體都已有自己非常良好的團體靈修方法,只要小會定期有系統的介紹給會員即可。……」
建德說:「……小會如果有團體靈修,那麼這個靈修應該能夠幫助會員活出小會的生活態度,這種 "實踐" 的精神可以說是所有東方靈修的特色,也是我們需要強調的;這種 "實踐" 的精神,就是『在聖神的引導下活在當下』。……」
胡神父說;「……我是害怕這樣統一的規定,會把所謂『小會會員的靈修生活』的定義弄狹了。……我建議:如同以往我們的做法一樣,把教會靈修寶庫中的寶藏,儘可能地帶到每位小會會員面前,讓會員按自己的狀況取捨,每人活出『天主眼中最完美的他自己』。……」
曾慶導神父說:「……我也覺得小會成員不需要有一個固定的共同的靈修方式;畢竟我們都有不同的性情喜好等等,而且教會的靈修寶藏確實是很豐富;不論哪一個靈修方式,其實都是為了使我們能夠『更』增長「信、望、愛」,更「主旨承行」,『更』接近天主,直到在天國和天主共融;重要的是要活出靈修的精神。……」
小會「神修溯源」策略行動計劃的進行,是以小會「團體輔導」名義,要求所有的分會與會員都需「按表操課」,每次聚會前的課業為:省察、黙想、閱讀聖經、聖書、會員手冊、心泉文章、……;然後在聚會時分享,會後填寫問卷等;對小會而言是一個創舉,也是一劑可以幫助小會與會員與天主更為接近及親密的良藥;「神修溯源」計劃目前已在台灣三個分會以一年半的時間執行完畢;每一位曾參與的會員獲益良多,就如「神修溯源」行動計劃在一開始所設定的目標,的確使會員及團體與天主建立了更親密的闗係,也使會員更清楚自己的使命,除加強了自己信仰與靈修外,也再一次激發了自己願意成為天主工具的心火。
因此,小會的「神修溯源」策略計劃行動,如果可以幫助會員『活出小會的生活態度』、可以幫助會員『在聖神的引導下活在當下』、可以幫助會員『活出靈修的精神』、可以幫助會員活出『天主眼中最完美的他自己』、……;那麼對小會與會員而言,小會的「神修溯源」策略計劃行動,應該可說是某一種另類的「團體靈修」輔導方法吧!
六. 結語
記得19年前(1999年)在苗栗飛牛牧場總會共融營中,當大家在討論小會家務事時,曾有一位會員提出對小會的看法:「小會對我而言,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當時我立即以一個已參加小會35年的老會員身份提出我的看法與分享:「【小會對我而言,卻是『食之有味,回味無窮』】!我一直認為,在團體中個人的神修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由於每個人程度不一,因此每人成長的過程也不相同」!(詳見小會「心泉」刊物「四十週年專刊」第72期 2005年8月 22~49頁:「食之有味、回味無窮的神修小會------歷年來你應該知道的小會大事」)
綜合言之,小會50餘年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沒變的,就是每一個小會會員都願意以【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作為自己一生要努力的目標;50年來大家的努力成果:酸、甜、苦、辣皆有;我常以「一張白紙上的黑點」來描述小會一路走來的成果,如果小會百分之一百完成了基督使命,那麼將是一張全白的白紙,當然目前還未完成,所以看起來是「一張具有許多黑點的白紙」;但這50年來我確實已看到黑點在漸漸消失,還存在的黑點是我們大家一起要繼續努力加強改進的地方;這些目前在「白紙」上的「白色面積」,就是大家過去50 年來努力的成果。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向以『積極』、『正向』角度,來看小會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因為50年來小會已證明是一個天主聖三帶領的團體,天主對這個團體有祂的計劃,我們與其說「當初是由小會五老成立了小會」,還不如說「在天主造天造地的大計劃中,就包含了當初小會五老所成立的小會」!
五十餘年前當初(1962年)創立小會的「小會五老」,都是耶穌會「聖母會」(後改名為「基督生活團」)會員,當時在向周圍的大專學生福傳時,因深感於自己神修不足,因此這五位「聖母會」會員,在1962年決定組成小組,先開始從加強自己的神修著手,故取名為「神修小組」;之後慢慢因參加小會的人數漸增,陸續先後在台灣成立了三個分會與美北美分會,也先後確定了小會團體的宗旨與精神,才正式改名為「中華基督神修小會」。
吳伯仁神父大約在1985年大四下學期時開始接觸小會,現已成為小會的一員,也是小會的輔導神父之一;他進入小會時,那時小會已成立了近二十年,在他進入小會二十年後的2005年為小會成立四十週年,吳神父在小會「四十週年專刊」心泉72期(2005年8月)中的一篇文章:「小會宗旨的省思」,他寫道:「進了小會,才真正體會到小會真是臥虎藏龍之所,每位會員都渴望在生活中實現天主的旨意,成全自己,而且培養出與天主合作的態度與人合作。雖然,小會團體在教會內不是那麼的光鮮亮麗,也不像其他團體有那麼高的知名度,但看到小會會員在工作崗位上的投入,無論在教會內或教會外與人的合作,致力於更公義和諧的社會,無可諱言,小會確實仍有其魅力。」
吳神父指出小會會員的個人表現,應是可圈可點,由每個人在工作崗位上的投入與服務,可以看出具有小會的精神與態度;但在團體表現方面,則仍然有待發展與進步的空間,仍需繼續努力。
近三年來經由「天主教中華基督神修小會之友人文與關懷與社會服務促進協會」(簡稱小會之友協會)的推動,小會已與天主教主顧會長安天主堂的羅志民神父合作,針對堂區旳慕道班老師,社區老人的熟齡服務(養身、健身、防老、法律常識、……)等活動或工作,已有不少會員依據各人的專長或興趣,陸續開班授課,或陪伴作為志工,已成為一個小會可在教會內外服務的契機與機會!接下來就看小會如何繼續動員更多的會員力量了。
多年來謝謝吳神父一直陪伴著小會,不時的提出一些對小會「愛之深、問之切」的「大哉問」,不只幫助小會,當然也幫助會員省思:如何「在任何事上都看出天主的聖意,以實現天主眼中最完美的『我』」。
最後,我願意引用小會「神修溯源手冊」首頁,當時(2013年)的總會主席簡銓堯所寫話語來作為結語:
「當您打開這一頁時,邀請您一起感謝天主聖三,是祂啟動了你我『神修溯源』的渴望!中華基督神修小會是蒙天主聖三寵愛的基督徒團體;因此,可以安然走過半世紀;『會員手冊』是小會的『鎮會之寶』,是小會先進們在聖三光照下的智慧結晶,能引導小會家人與天主建立親密闗係,並與團體建立神修共識;為此,總會號召『神修溯源』行動,希望藉此聚會,小會家人能重溫小會的宗旨、精神,並省察個人與小會的信仰生活及實踐;邀請您無論如何一定要撥冗參加『神修溯源』聚會,把會員手冊的福音精神,以信仰生活分享與見證,彼此彰顯上主的容光!」
參考文獻
1. 中華基督神修小會:「會員手冊」2012年8月
2. 中華基督神修小會:「心泉」刊物中歷年來相關文章
3. 中華基督神修小會:「神修溯源手冊」2013年8月
5. 恩里科、葛比亞提 :「天主的盟約、 耶穌的好消息、 最初的基督徒」三冊 光啓 2004年
6. 輔仁大學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神學辭典」光啓 1996年
7. 梵諦岡電台廣播稿:「天主教要理(卷一~卷四)」1994年3月
8.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天主教教理」1996年10月
9. 「聖經」思高聖經學會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