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6期 靈修與福傳

人的肖像,神的面容

黃錦文神父主講/陳惠姿整理
 

編者的話:台北分會今年請黃錦文神父帶領避靜,下面這篇文章是黃神父主講避靜的第一講內容,係黃神父親自撰寫,已發表。本刊謹將該文其餘兩講,請陳惠姿整理摘錄於後。

 

讀經一:創廿二1-2,9,10-13,15-18  答唱詠:116

讀經二:羅八31-34

福 音:谷九2-10

 

前言

  年輕時,曾登上瑞士的少女峰。白雪暟暟中,凝視蔚藍如大洋的天空,深思宇宙的奧秘。

  也曾徒步登上黃山,將煙雨、險峰、奇松、怪石,潑墨成心靈的圖畫,體驗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進入修道生活後,嚮往靈修高山上的彩雲,迷失在雲海中,忘記了下山的路。  

  從少女峰的藍天,到黃山的煙雨,再到靈修高山的雲海,攀峰踏雲,生命不斷超越。

 

一、高山,常與宗教經驗相連。以色列人最重要的宗教經驗,都與山有關。

  出谷紀描述天主在西乃山上,將兩塊親手所寫的約版交給梅瑟。梅瑟的使命,就是教導人民,遵守上主的法律。法律不單助人消極避惡,更教導以民藉積極行善,敬愛天主。

  厄里亞先知為潔淨以民的信仰,在加爾默耳山上,與巴耳的先知比試祭獻。天主回應厄里亞的呼求,降下天火,焚盡厄里亞的祭品,證明雅威才是真天主。厄里亞遂命人殺死四百五十個巴耳邪神的先知。君王阿哈布的妻子依則貝耳,派人追殺厄里亞。先知亡命荒野。天主引導先知到西乃山,在山上向他顯現,交給他三個使命:1.往大馬士革,給哈匝耳傅油,立他為亞蘭王。2.為耶胡傅油,立為以色列王。3.給厄里叟傅油,立為先知,接替自己。任務完成後,天主賞賜先知無須經過死亡,坐火馬車乘著旋風升天的特恩。

二、梅瑟代表法律,厄里亞代表先知,指向同一神秘人物默西亞

  耶穌時代,巴勒斯坦為羅馬殖民地,人人都期待默西亞出現,領導人民復興以色列國。人民心中的默西亞,是強而有力的軍政領袖。當人民聽聞耶穌具權威的宣講,目睹他行奇蹟,很自然聯想到一位軍政領袖默西亞,連十二位使徒也不例外。對觀福音的作者,都記錄了耶穌曾三次預言自己的死亡和復活。但總有門徒深感困惑,無法理解默西亞的下場,何以如此不堪? 

  福音谷九2│10,記載耶穌帶領伯多祿、雅各伯、若望上了一座高山,在山上顯聖容,衣服潔白發光。梅瑟與厄里亞同時出現,與耶穌談話。門徒並聽到雲彩中有聲音,為耶穌作證:「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顯聖容和天上的聲音,顯然是為向門徒證明耶穌是天父的愛子,來自天上,生於此世,卻不屬此世。

  西乃山上的濃雲和煙火,加爾默耳山的天火,都指向大博爾山上的雲彩。梅瑟代表法律,厄里亞代表先知,同時證明耶穌就是默西亞。按猶太人的法律,兩個證人的口供足以憑信。大博爾山上,除梅瑟和厄里亞二人外,尚有天父為子作證,證據無可置疑。

三、路加九30-31記載梅瑟和厄里亞,談論耶穌的去世,即他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

  可見作證的另一目的,就是要改變門徒對默西亞錯誤的認知。默西亞必須先經過痛苦和死亡,才能進入父的光榮中,間接指出默西亞的使命,並非復興以色列國,而是藉著死亡和復活,達成其屬靈的使命。

  上主按自己的肖像創造人。大博爾山上顯聖容的歷史,讓我們恍然大悟,主耶穌的一生,便是以人的肖像活出天主的面容。上主既按主耶穌人性的肖像創造了我們,肖似基督,就是憑信、望、愛和主結合,活出天主的肖像,參予主耶穌的聖容。(轉載自公教報主曆 2018.2.25 四旬期第二主日 第3862期)

 

第二講

參與感恩祭即是朝聖

  人生是一個朝聖的旅程,必須朝著目標一步一腳印往前往上走,而且必須有伴同行,否則會很辛苦,極容易失去信仰。

  教友進堂率低是今日全球普遍的現象,在香港每年有不少人領洗,但是十位中有八位領洗後不進堂。英國大約是10%,歐洲大概是5%,韓國進堂率算是高,約為30%。教友不進堂,不來參加彌撒,逐漸失去了信仰,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感恩祭的內涵。

  「彌撒」的中譯即是感恩祭,感恩祭分成兩個部份:(一)聖道禮儀,包括讀經、祈禱,是在聽天主的聖言;(二)聖祭禮儀,重點是成聖體。我們知道成聖體、聖血是最後晚餐的重現,主耶穌做什麼,我們做什麼。為什麼感恩祭不是祂的受苦,而是最後晚餐﹔是星期四晚上,不是星期五的死亡及星期天的復活,這是因為天主不受時間的限制,祂提前實現踰越的奧蹟。我們紀念祂的最後晚餐,就等於紀念祂整個踰越奧蹟。參與感恩祭即是為了得救。這點很重要,因我們的感恩祭是以不流血的禮儀標記來紀念踰越奧蹟。主耶穌為我們接受死亡,我們參與感恩祭就是參與主耶穌的死亡及復活,這就是為什麼教會規定我們要參加感恩祭,除非有特別的原因,例如生病無法前來或是其他重要理由。這是一條愛的法律。

  感恩祭有三個意義:紀念主耶穌的死亡與復活、參與並分享祂的救恩,因此我的生命指向永恆,這三個幅度即從過去到現在朝向未來。參與感恩祭是為了得救,感恩祭的核心是聖祭禮儀。可是一些教友往往將神父的講道、唱歌等次要的看成最重要的,反而將最重要的-「為獲得永生的聖祭禮儀」當作次要的。

  朝拜聖體,是我們相信主耶穌的復活與臨在。如果我們的感恩祭只是紀念而沒有參與,我們的信仰會非常貧乏。主耶穌答應我們「我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永遠。」這不是一句空話,因為祂確實臨在聖體中,許多聖人即是因著朝拜聖體而成聖,這種經驗不是理論所能達到的。

  我個人在二○○五年聖誕節前的避靜中,彌撒後我坐在聖堂中朝拜聖體,經驗到主耶穌對我的召叫,後來我開始朝拜聖體。十年後我變成另外一個人。

  信仰的核心就是相信主耶穌在聖體中,朝拜聖體就是朝拜踰越奧蹟的果實,就是朝拜祂的光榮升天。所以,如果要朝聖,不一定要走得很遠、爬高山,我們只要走進有聖體的聖堂,就可以朝聖。

 

第三講

一、墮落與自由意志

  天主是超越時間的,若問何時開始或結束?答案是從永恆直到永恆;又因為天主的存在是非常豐富的,豐富到最後就成為一個宇宙。人是宇宙的一部份,而且是微不足道的一部份;物質的宇宙卻是非常龐大,大到人無法了解。但是人有一些是物質所沒有的,即是理性,有意識;但意識不是只有人才有,動物也有意識,但動物沒有理性。人除了有理性,有意識,還有靈魂,是與動物很不一樣之處。天主創造了人,人面對永恆的問題時,就會出現邪惡的問題,邪惡是真實的東西,我們經驗到邪惡,也想解決為什麼會有邪惡。

  人墮落是因為人雖有自由意志,外在的自由可以選A或B,但是內在的自由因受認知錯誤或偏情私慾,會推動我作出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的決定。內在自由越足夠的人越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耶穌在曠野中四十天,魔鬼試探祂,要祂把石頭變成麵包,如果祂內心的自由不夠大,吃飯的內驅力很大,祂可能就去做。魔鬼要他跳下去,如果他的內在自由不夠,追求刺激,就有可能會跳下去。魔鬼又把祂帶到高山,站在石頭上,「如果你朝拜我,我就將這一切都給你……」,耶穌也沒有這樣做,因為主耶穌有足夠的自由。所以我們犯罪,做錯事,是因為我們的內在自由不夠,選擇了罪過的方式。動物沒有內在自由,也沒有外在自由,所以不會犯罪。

  天主給我們自由,所以我們成為主體,我們與天主之間會有愛的交流。但是我們的私慾或怠惰讓我們內在自由不夠,所以容易犯罪。天主知道我們大部分人會墮落,僅有小部份人會成聖;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是有時候是美善的,有時候做很壞的事;我喜歡的人,我對他好,我不喜歡的人,就對他非常壞。這一切在天主創造我們的時候,祂就知道,所以才有聖子的降生成人,代表祂對祂所創造的人類負責,擔起我們的罪過及救恩的計畫,過著與我們一樣真人的生活。

二、主耶穌的朝聖之途

  從中古時代到梵二之前,聖經學者普遍認為降生成人的主耶穌什麼都知道﹔梵二之後,聖經學者普遍認為降生成人的主耶穌是用人的意識來生活,不是用天主的意識來生活。主耶穌一生最大的渴望就是回到父那邊。聖父是祂整個存在的中心。耶穌的降生成人代表祂對所創造的人類負責,因為「大部分人類因為有自由去選擇罪惡、選擇墮落」、「我知道你們會離開我,我知道你們會墮落……我知道你們會與我絕裂……我知道你們會永恆的死,既然我不要你死,所以我死。」藉著聖子的降生成人,擔起我們的罪過,祂救恩的計畫,是過著與我們一樣真人的生活。

  主耶穌的真人生活,有人性也有神性。有人性是指有人的肉體,祂的人性及神性整合在祂的肉體中,祂的位格不是人的位格,而是三位一體:聖父、聖子及聖神。降生成人的聖子是用人的意識及方式來生活,自孩提起就需要學習,路加福音中所說「……逐漸成長……」,而不是幻象論說的:「耶穌披著人性的外衣,但是以神性在生活……」,若是如此,那麼祂的受苦就是假的了。他裝著死了,也裝著復活了,這一切都是假的了!那麼我們就不能得救了。

  耶穌十二歲的時候大概滿清楚祂的身分「……你們為什麼尋找我?你們不知道我必須要往我父親那裡去嗎?」祂出來開始宣講天國的時候,從他的說話「父在我內,我在父內……」,可以知道主耶穌從小到大,整個存在的中心就是不斷的回歸聖父。祂透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省,從歷史、從傳統、從周遭的環境、 從祂的內心經驗,不斷地超越自己,知識越來越豐富,祂慢慢知道自己來自天主,「我的父就是天主父,我是父的子」,不過這得經過一個很長的過程。

  我們可歸納祂有三方面的超越:1.在知識方面不斷超越自己,今天超越昨天,明天要超越今天,祂越來越清楚知道自己來自天主,不斷追求真理。2.在理智上不斷超越自己,不斷地更深入的反省人生的意義、存在的意義、生命的意義。3.在倫理方面也不斷超越自己,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自由意志。祂有非常足夠的內心自由,可以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有足夠的自由去分別善惡,善的祂選擇,惡的祂拒絕,我們從祂三退魔鬼可以知道。祂四十天不吃不喝,是因為祂可以超越自己,祂不是拒絕吃飯,而是拒絕魔鬼。祂利用天主父給祂的自由意志,選擇善的,拒絕惡的,在倫理上自我超越。在山園祈禱的時候,祂那麼害怕,那麼痛苦,祂說「阿爸,求祢免去這苦杯,但是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而要照祢所願意的。」祂若不經驗這個痛苦,也沒有犯罪,只是天主的救恩計畫就沒辦法實現。祂是完全自由的。但是他沒有拒絕痛苦,祂選擇崇敬天主,接受救恩計畫。因為 接受痛苦及死亡是實行這個計畫無法避免的,這是祂在倫理上的自我超越,這是祂在愛父中不斷地自我超越。一個人活在愛裡,為了愛天主可以做所有的事。

  主耶穌一生最大的渴望就是回到父那邊,聖父是祂整個存在的中心,所以「愛天主就是承行祂的旨意」。接受十字架的痛苦及死亡是祂自我超越的高峰;聖神使他復活,完成了他的自我超越。這就是主耶穌的朝聖之途。祂來自天父,也回到天父那裡,聖父是祂整個存在的中心。

  我們怎麼肖似基督呢?就是走祂走的路,學祂一生不斷的追求真理,在萬事上不斷地超越自己。因為有天主的愛才有自我超越的泉源,這就是我們所說肖似基督,像主耶穌一樣,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