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的話 | |
| 總會主席的話 | |
|---|---|
| 福傳-我們的使命(二) | 褚世傑 |
| 專題專文 | |
| 中華基督神修小會的靈修觀 | 胡國楨神父 |
| 教理與核心信仰之間的距離 | 曾慶導神父 |
| 七嘴八舌談「小會的靈修」 | 吳偉特 |
| 因理成信-徐光啟的宗教思維 | 古偉瀛 |
| 「仁」、「令」、「愛」字的社會意識變遷 | 利利 |
| 白拉奇異端事件始末(上) | 許建德 |
| 靜思靈修 | |
| 人的肖像,神的面容 | 黃錦文神父主講/陳惠姿整理 |
| 使徒靈修與默觀靈修:第三篇--成聖與福傳 | 江奇星神父 |
| 王維〈終南別業〉另一解 | 建德 |
| 使徒工作 | |
| 臨終老人的福傳和牧靈 | 郭芳贄 |
| 我思我行--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 | 陳惠姿 |
| 芝加哥福傳動態 | 曾安菲 |
| 同溫層360度--世代的傳承與創新 | 林立泰 |
| 二○一八青年活力工作坊行事曆 | 青年組 |
| 懷念人物 | |
| 代言馮神父臨別的話 | 吳伯仁神父 |
| 青年導師--馮允文神父展現「上海紳士」風範 | 郭芳贄 |
| 耶穌會士袁國柱神父逝世二十周年感恩彌撒 | 謝佐人採訪 |
| 懷念一位真愛人、常喜樂、全奉獻的朋友 | 林櫻枝 |
| 悼念康念慈老師 | 郭芳贄 |
| 懷念媽咪 一段刻苦銘心的日子 | 傅美華 |
| 愛,不分離 | 池雅慧 |
| 吉姆斯卡羅 一位身體力行、教學生如何生活以及如何死的老師 | 郭瑞蘭 |
| 靈心分享 | |
| 我的聖召之路 | 路加修士分享/吳慧琨整理 |
| 天主慈愛的陪伴與安慰 | 李天慈 |
| 我的「超脫與喜樂」秘訣 | 劉慧英 |
| 回顧與抉擇 | 利利 |
| 以交談交戰 | 詹德隆神父 |
| 回到初心 | 巫郁玫 |
| 我不要聽英雄的故事 | 郭可盼 |
| 芝城遊記 | 王玉梅 |
| 二○一八北美共融營後記 | 吳懷瑜/許建德/陳惠姿/趙世熙共同整理 |
| 日本旅遊的觸發 -紀念一位日本的年輕神父「戶風義雄」 | 鍾世明 |
| 日內瓦來去十五天 | 黃璉華 |
| 藝術漫談 | |
| 回顧所來徑,此岸即彼岸-彭玫玲的藝術之旅 | 彭玫玲 |
| 大書坊 | |
| 簡介《聆聽你的心》 | 林櫻枝 |
| 《與德日進神父一起祈禱15天》譯者序 | 王慧敏 |
| 小會小會 | |
| 總會主席二○一八會慶信函 | 褚世傑 |
| 北美分會主席家書 | 吳懷瑜 |
| 二○一八北美共融營會後家書 | 吳懷瑜 |
| 二○一八北美共融營會後報告 | 許建德 |
| 中華基督神修小會一○六年台北、台中分會會員補奉獻名單及奉獻詞 | 編輯部 |
| 中華基督神修小會一○七年度-第二次參贊會暨第一次參議會會議記錄 | 戎巧復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