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6期 靈修與福傳

青年導師--馮允文神父展現「上海紳士」風範

郭芳贄
 

  過去一年裡,耶穌會中華省被天主召回天郷的會士不少,個個都是牧靈和福傳的「高手」,其中,青年導師馮允文神父以「半世紀的陪伴」,讓這五十年以來的台灣天主教大專青年感到難以忘懷,不是他有「三頭六臂」罩得住目前從十七歲至七十歲的天主教徒,而是在他陪著這一波波的男女青年走過大専校園歲月,豐富了他們的信仰生活,更展現「上海紳士」的風範,吸引住主棧裡小羊們的心靈與目光。

 

驚人記憶力,給人體貼祝福的驚喜

  「上海紳士」的最大優點就是「上海男人太純真」。不管是生日、節日、結婚紀念日,總是要給親友準備一大堆驚喜。

  從馮神父辭世後,他的粉絲們發表的許多追悼文裡,最讓多人懷念的就是收到馮神父「生日的賀禮」,尤其是當面或手機、電話等的生日祝福。這正是馮神父的特長。

  上海紳士讓親友感到非常舒適的特色,就是「處事穩重,體貼家人,還勤快,會做家務」。

  上海出生的馮神父展現了他的天生個性,與天主教男女青年來往中都很細心體貼,善解人意,默默的噓寒問暖,是一個超級大「暖男」。這種個性填補了圍繞著的大専生遠離家庭、到異地就學所缺少的「長輩關愛」。

 

忠信事奉主,專心一意作青年牧靈

  「上海紳士」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對妻子言聽計從,慣著妻子,從不拿大男子主義壓制另一半,太太喊往東就不敢往西」。馮神父沒結婚,堅守獨身,但他就把這種特點發揮在他對天主的「忠心耿耿」的奉獻生活裡,毫無還俗的動念,更沒聽過他有任何緋聞。

  同樣地,他也在當初向長上許諾只要輔導大専生,五十年不變,即使大専同學會在台灣天主教會裡是最窮的社團。

  圍繞在馮神父身邊的不少漂亮動人的大専女生,隨時都有可能傾吐心事,甚至愛慕之情。可是,從年輕時在台北的耕莘文教院,中年至高雄的四維文教院,老年轉到台中的磊思大専生中心和立德學生中心,所有大専女生都認識這位溫柔、儒雅、包容的長者,卻未敢對這位上海紳士有何非份之想。

嘗試新事物、土風舞,凝聚了青年的心

  「上海紳士」都具有「妻子若生氣就過來哄她」天生好本事。認識馮神父半世紀的粉絲們,未曾看到他指責或咒罵做錯事的人。反而,經常目睹這位上海神父以耐性及理性很溫柔地「哄著」受了氣的女生或「自以為是」的男生。

  馮神父對科技產品的精通,以及對新事物的勇於嘗試,大専同學會幹部們都知曉。只是,他是來自五里洋場的上海,舞藝應是精通,只不過不是交際舞,而是一九七○年代台灣各校園裡最流行的各國土風舞。

  當時,在台北最受大専生歡迎的活動場所就是耕莘文教院,馮神父就在每周六晚間舉辦「土風舞之夜」,參加人數總是維持在二百人以上。最難能可貴的是,只要是一支新舞,馮神父的身影也一定跟著教舞的老師一起翩然旋轉,隨著音樂起舞,從未曾踩到對方鞋子。

 

天生好性情、謙遜順服並樂於陪伴

  「上海紳士」具有「特點不顯著,但適合拿回家」。謙遜自持的馮神父不擺架子,不耍派頭,從沒有大男子主義,更不會倚仗權勢,他總是一派優雅地顯示出「不慍不火」的天生個性。因而,在耶穌會中華省大家庭裡,他並非像大多數會士一般,擁有歐美大學名校博士學位,但他總是順服,聽從長上命令,接受派遣,認真進修,裝備自我,活學活用,學台語也是如此,他卻很少露出台語的本事。

  凡是在過去半世紀裡認識耶穌會的天主教大専生都記得,那時候約有十來位上海來的神父,他們大都講話輕聲細語,在辦公室難得傳出上海神父罵人的高聲調。自一九七二年我進入耕莘文教院,協助推動文教活動事宜,頗長的一段時期,從來未曾見到這位負責會院繁雜理家的馮神父有任何一點「動氣」的鏡頭。

  馮神父在服務大専生半世紀裡留下的寶貴秘訣是什麼呢?他沒有歐美大學的碩博士文憑,也沒有就讀過台灣的大學,為何能獲得五十年來天主教大専同學的愛戴?他簡單而堅定地透露:「陪伴」他們。

 

換腦筋休息-動手修機器,自學活用

  與馮神父由認識、共事,成為主內摯友的這一段長達近五十年的歲月裡,最讓我記得是在耕莘文教院裡共事時,我在二樓的辦公室,隔壁是一間存放機器房間,放置著各種音響設備。有一天中午休息時間,突然發出敲敲打打的聲音,我趕緊去查看,竟是馮神父正在修理一套音響,以便每周六晚間土風舞使用。

  我就請問他:「忙了一上午,到了中午還不睡午覺,讓身心休息一下?」馮神父竟回答說:「人換個腦筋使用,就是休息。」平常他用腦筋在講道和與大學生來往,中午來摸摸機器,用另一部分的腦筋,也就是讓腦筋的原來部分休息。這就是馮神父對休息的定義。

 

最窮的社團,期盼受惠者回饋獻愛

  後來,當我在天主教媒體服務,有一次前往大専同學幹訓營裡去専訪馮神父時,他讓我驚訝地聽到天主教大専同學會竟是台灣「最窮的」天主教社團,馮神父竟能堅守崗位長達半世紀,發揮上海紳士具有的「常在生活細節中給人感動」的潛能行為。

  馮神父期待著昔日就學時期參加大専同學會的學長們,若事業有點成就,應可回饋母校裡的天主教同學會,否則各大専院校天主教大専同學會將在後繼無人之下漸漸式微。

  馮神父說,若能設置基金會來提供他們定期捐助,作為各大専天主教同學會每年舉辦牧靈和福傳活動經費,將是可行之事。

  在短短兩個月內,馮神父繼昔日天主教大専同學會副總輔導康念慈老師相繼回歸天鄉,馮神父的這項構想能有誰來繼承去完成呢?我們衷心期盼著「馮允文神父紀念宗教基金會」的出現。

 

安然見主面,善牧好理家,使命必達

  其實,可以想像的事,就是馮神父回到天鄉時,一定看到在人間時一起為台灣天主教大

専青年打拚的康念慈老師等在天堂門口歡迎,然後一起去見耶穌,馬上說:「主啊,使命完成!」耶穌會對這位上海神父喜悅地說:「辛苦了!你終於回來了。半世紀是太長。現在,天堂裡的所有大専青年都等著你回來陪伴啦!趕快進去。」康老師馬上帶著馮神父向耶穌鞠躬後,就往天堂裡邊走進。 

  因為耶穌知道「上海男人很囉嗦」。大熱天時,有人出個門就念叨:「嘿!是不是穿的有點少哦?天氣變涼了,披件衣服嘛。」(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