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6期 靈修與福傳

《與德日進神父一起祈禱15天》譯者序

王慧敏

     作 者安德烈‧杜伯斯主教(Bishop Andre Dupleix) 

     譯 者王慧敏 胡國楨審訂

     出版社光啟文化事業 一五一頁 定價:一八○元

 

 

 

  在翻譯本書之前,我從未讀過德日進的作品,只聽說他難懂,知道他的見解曾引起爭議。在投入了不知多少個「十五天」譯完此書之後,被視為先進與先知的德日進已成了我的朋友,他的觀點猶如我一逕的認知。掩卷回顧,我發現自己對天主、對世界、對祈禱的看法都有了積極的調整。從一開始,德日進信仰的宏觀與微觀就帶給我具體的影響。

  記得那是一個暮春微雨的黎明,譯完了第一日的內容,我撐著傘,在社區中漫步,德日進說天主對於世界全然透明,如同水晶光芒般地穿透著宇宙,那正是聖依納爵在《神操》中說的,萬物都顯露著天主,天主在萬物內,萬物也在天主內。那趟清晨的雨中行,因著沉浸在這樣的氛圍裡而格外令人難忘。小雨輕柔地浸潤著路邊的綠松、扁柏、木蘭、山茱萸、月季和各色不知名的花草,它們都以淋溼的容顏反射著天主的榮光,叫我想起在希臘出生的西班牙畫家,桂寇(Greco)的名言:「我對杏樹說,姊妹,請向我傳講天主,杏花便繁華地開了滿樹!」天主的確滿盈在萬物內,萬物也在天主內歡欣。我與德日進神父的同禱之旅就以這樣的詩意、詩情揭開了序幕。

  「宇宙整全一體」是德日進強調的論點,他認為天主的創造是一個不斷邁向「整全一體」的過程,以基督為中心,而最終目標是在天主內完美的結合,這個觀點帶給我許多啟發。宇宙萬物息息相關,可見與不可見的,全是天主愛的創造,物質有其靈性層面,靜物也含藏著動力,一切都在基督內共融。因此,如果我們真愛基督,又怎能不真心去愛基督內「整全一體」的萬物?這個反思使得我有一天看見兩隻野雁帶著三隻毛茸茸的小雁過馬路時,竟然淚水盈眶。野雁父母一前一後,小心翼翼呵護著寶貝們,這一幕提醒我天主是多麼地好,無時無刻不讓祂的愛彰顯在四周萬物內:「天主造人,是為了人能尋獲祂。那位我們想經由生活中嚐試性的努力,去捕獲的天主,正是一位如同世界本身那樣,在我們身邊四處環繞著我們的天主。那麼,要能去擁抱祂,你所缺的是什麼呢?唯有一件事,就是去看見祂」(IV. 25)。

  德日進相信「創造從未停止過;它的行動是一個偉大而連續不斷的舉止,橫跨著全部的時空。」的確,創造的天主怎會停止創造呢?人類潛能的發揮豈不正是天主創造力持續彰顯的證明?科技發展與信仰毫無衝突,人離了天主,什麼都不能做,卻誤以為科學進步是出於自己的聰明才智,而忘了聰明才智的來源。小時候作文,常會引用「人定勝天」來表達自我激勵,如今想來,甚覺可笑,受造的人竟然自以為能勝過造物的天,那樣的無知與驕傲是何等離譜?

  德日進說:「從現今到永遠,復活的基督一直都親臨於世;將天主顯示給我們。」以及「基督是唯一的中心,寶貴而從不改變」,其中深意帶給我意想不到的內省。祈禱生活有高有低,不是直線上升的,有時候在祈禱中感覺天主很遠,那種渴望衪、卻感覺不到衪的乾枯令人痛苦,即使是一時的黑暗,也令軟弱的我感到煎熬,在〈宇宙性基督及神的氛圍〉這一章內,基督的宇宙性幅度和穿透力使我領悟到,無論神慰或神枯,天主的氛圍都無處不在,復活的基督永遠親臨,我感覺中天主的「近」或「遠」,都改變不了衪在我內、我在衪內的事實。我可以隨時轉向基督,信靠衪的恩寵,而無須為祈禱時的低潮感到挫折。「要與基督結合,就要離棄常常只是膚淺的表面」,嚮往水泉而害怕曠野,豈不正表示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淺」,而忽略了以基督為中心的「深」?由於基督已穿透了一切,也已穿透了我,我不需要在掙扎中氣餒,只要不斷注視著基督,去落實「復活的基督從不離開,也從不改變」的信念。

  在反覆推敲、字斟句酌的翻譯過程中,德日進的深度默想一直牽引著我的思維,使我在每天例行的彌撒、讀經、及為所有關切之事代求以外,能留出一定的時段,把心思意念集中於天主本身,而不只是盼望衪的恩賜。為了不同的人與事代禱固然是愛德,然而,我們時常多麼容易地就把焦點放在所求的禮物上,而忽略了恩賜禮物的天主;與德日進同行,修正了這樣的偏頗,這項翻譯事工彷彿成了我額外的救贖。

  如此深刻的一本書,原該由一位有神學素養又懂德日進的人來擔任翻譯,當初大膽接受任務,是想去嚐試一個新挑戰,這果然是一趟日以繼夜、嘔心泣血的行程。在此我要感謝二姊蔡凱雯,在我交稿給胡國楨神父之前,幫忙校對了許多章篇;感謝胡神父仔細的審稿及修改,令我心懷謙卑,獲益匪淺;感謝光啟出版社給了我這個事奉的機會;更感謝天主聖神的逐步引導,幫助我勉力為之。這是一趟心靈之旅的豐收,正如聖保祿所言:「天主為愛他的人所準備的,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未想到的」(格前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