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觀月訊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2020年8月訊 《相逢寧靜中》:意識與靜觀(下)

  ⊙⊙⊙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2020年8月訊   ⊙⊙⊙

禰是葡萄樹,我們是枝條,離開禰,我們什麼也不能做。(若15:5)

八月默觀祈禱    (建德提供本月訊)

 

(音樂:Bruch Violin Concerto No. 1 - Adagio)

我們在2019年四月讀完了甘易逢神父的《靜觀蹊徑》, 在決定下一本書之前,讓我們先跟著戴邁樂神父一起學習一些靈修操練。 這是戴邁樂神父(Anthony de Mello, S.J.)在1978年出版的 “Sadhana: A Way to God: Christian Exercises in Eastern Form”。此書結合東西方的靈修操練,得到許多人的喜愛。中文版在1979年由鄭聖冲神父翻譯成《相逢寧靜中》,由光啟出版。我們這個月繼續閱讀戴邁樂神父解釋意識與靜觀(awareness and contemplation)的關係。戴邁樂神父說的「意識(awareness)鍛鍊」一詞相當於一般人說的「正念(mindfulness)裡的覺知練習」。

意識與靜觀(awareness and contemplation)(下)

如果你想到達這個境界,想接近這個神秘的黑暗,並開始用「心」和天主交往,你首先該做的事,便是找到一個能夠使頭腦靜默的方法。有些幸運的人們,他們無需使頭腦靜默、無需使言詞和思想安靜,就達到和天主用「心」交往之境。(該知道:並非每位在靜觀中有進步的人,都必須經歷這個黑暗的歷程的。)他們猶如保有明亮的視覺,卻又享有瞎眼者通常有的手與耳朵的敏銳。他們的口禱洋洋有詞,他們祈禱運用想像,他們思潮活躍,在這種種活動中,他們的「心」也照常發展,直接與天主神秘交往。

如果你不屬這幸運的一群人,便該著手去培養你的那顆「心」。對這件事,你無法直接做什麼。你所能做的,就是使頭腦的思考功能安靜下來:在你祈禱時,約束一切思想和言詞,讓「心」去發揮作用。

使頭腦靜下來,是一件極艱巨的工作。要一個永不休止地思想的頭腦停止思想是多麼困難呀!印度教的法師們有句俗語:「用一根刺,撥出另一根刺」,意思是:要聰明地利用一個思想剔去浮上腦海的別的種種思想。用一個你的頭腦可以把握的思想、圖像,一個詞句或一個單詞,使頭腦有所寄託。因為企圖讓心神維持在一個無思想的境地,使它停留在空無中,那是不可能的事。心神或頭腦需要擁有一點東西,那麼,就給它一點東西去占有,可是只給予它一件。譬如心目中注視一張基督的像,每次你覺察到分心了,便回到那張聖像;不斷誦唸一句短禱,可以預防分心走意,也是這個道理。這樣做,你可期望,到了時候,那張聖像從你意識中消失,那句短禱不再掛在唇邊,而運思的頭腦完全安靜,讓你的「心」毫無阻擾地、自由地凝視那「黑暗」!

事實上,你無需等到圖像消失,言詞平靜的情境發生時,才開始「心」的功能。思考活動一旦大量減少時,「心」的功能己大為發展。因此,即使你始終無法達到無圖像、無言詞的境界,在靜觀上,你已經有長足的進步了。

你大概注意到,我在這裡建議的兩項辦法,都很明顯的是宗教方面的:救主耶穌像,和一再唸短禱。不過,請記住,我們在本實習中所談的種種,主要目的,不是討論思考的頭腦採用何種活動,而是開啟「心」竅並使「心」發展。只要這項目的能夠達到,使用怎樣的「刺」——宗教的也好,非宗教的也好——去剔掉別的「刺」 ,又有什麼關係呢?譬如你的主要目的是使黑暗中有光,那光或者是由一支祝聖過的蠟燭放射出的,或者不是,又有何關?你凝神注視的是一張耶穌像,或是一本書,或是一片樹葉,或是地板的某點,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我有一位凡事喜歡嬉戲的耶穌會士朋友,(我想他對所有的宗教理論,都會以合理的猜忌去查證一番),很確定地對我說:別的會內弟兄們憑著有節奏的熱心短誦所獲得的神秘效果,他靠著恆心有節奏地喃喃說「一、二、三、四」也得到了!他說的這件事,我絕對相信。不錯,宗教性的「刺」,的確有它聖事性的價值。不過,就我們所期望達到的目的而言,任何「刺」都同樣管用。

這就把我們帶領到,看來有些離奇的結論:嚴格地就字義而論,專注於一呼一吸、或身體的感覺,確是一項很好的靜觀行為。我的這項結論,可以從那些在我輔導下、做了三十天神操的耶穌會士們得到印證。每天,他們除了按慣例做五小時的依納爵神操之外,自動加上四五個小時做覺知自己的呼吸和身體感覺的簡單實習。在稍微熟練之後,他們體會到,意識實習得到的經驗,跟天主教詞彙上稱做「信德祈禱」或「被動祈禱」的經驗是同樣的。對他們這樣的說法,我一點都不驚訝。他們中大多數人向我肯定說,這項意識實習,使他們以前的祈禱經驗更為深入、更清晰而有力。

在本書的實習六至實習十四中,我運用更明顯的帶宗教性語氣來說明意識實習,使那些因為花上好多的祈禱時間去做(看似無宗教性的)意識實習、而感到不安的人稍得寬懷。這些帶有比較顯明宗教性的意識實習,也能夠獲致和先前的意識實習同樣的效果。它們略含一般意識實習所沒有的反省作用;不過,反省的份量是輕微得幾乎可以忽視的。為此,如果選用這些實習比稍早的實習讓你感覺得更自然,那麼請毫不猶豫地去採用它們。

在前段文字中,我刻意用了「花上好多的祈禱時間去做意識實習」一句,我無意要你為著「純靜觀」、而完全放下你以前所熟悉的祈禱方式(用言詞、圖像和觀念等等去同天主交往)。默想祈禱有它的時間,靜觀也有它的時間,猶如行動和靜觀各有其時間一樣。要弄清楚的只是:在練習我說的靜觀時,不要陷入想做思考的誘惑,即使那思想是多麼的聖善,也不要去理睬它們。正如在祈禱時你要放下那些和工作有關聯的聖善思緒。在適當時機,這些思念原本很好,如今卻是分心的思緒。同樣,在你做靜觀時,該毅然拋掉妨礙你和天主交往的一切思緒。如今是讓你在靜默中舒展於神聖陽光下的時刻,而不是去思量那陽光的力量及作用的時刻。如今是以愛的視線凝視天上情人的眼神的時刻,而不是讓這個親密關係被言語或思考反省打斷的時刻。用言詞與天主交往的方式,且留置到其他時間去做好了。如今是無言交往的時刻。

有一點相當重要,可惜在本書內我無法多給些指引,那就是,你必須去請教一位熟悉你靈修需要的神師。在你每天撥出來與天主交往的時間裡,該用多少時間做祈禱,多少時間做靜觀祈禱,這件事最好跟你的神師商量後決定。有他的協助,你也能決定是否該做繼續學習這種靜觀式的祈禱。當然,也許你就是那位我在先前談過的幸運者:他可以手耳操做,不需在眼上戴上掩蓋的眼罩;他可以用「心」和天主深深交往,同時還可用頭腦,憑言詞和思念同天主交往;不像許多別人,需要先靜下來才能跟他的「神聖愛人」 在親密中相遇。

如果你無法找到一位神師,便求天主親自領導你。開始時,每天用幾分鐘去做靜觀:採用意識實習的方式,或下面將談的更簡便的方式都可。連在你做普通祈禱時,也試著減少思考,使自己更用「心」去祈禱。聖女大德蘭經常說:「唯一重要的,不是想的多,而是愛的深。」為此,在祈禱時要多愛。天主一定會領導你的,即使必須經歷一段考驗和錯誤。

(註:在書中,這篇〈意識與靜觀〉是介于實習五與實習六之間。因為文章很長,所以分成上下兩次登載。)

下一篇:意識實習對個人的益處
上一篇:意識與靜觀(awareness and contemplation)(上)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
目的:整裝待發,隨時儆醒,答覆召喚或與友同行,完成天主眼中完美的我。
態度:我們是神修路上的伙伴,願意互相鼓勵扶持,我們以飢渴慕義的心,神貧的態度,一起走真理與生命的道路。
修練:每天請用10分鐘讀聖經、15分鐘歸心祈禱或念耶穌禱文 (耶穌基督天主子,求禰可憐我)。


默觀月訊過往活動訊息